90年代,集体主义时代背景,国有制怀旧成色,是最近的新剧《平原上的摩西》最为明显的特征。
张大磊在爱奇艺拿出了6集版《平原上的摩西》,无疑是一次冒险。
因为它既不“悬疑”,也不“刺激”。冲着悬疑来的观众,怒斥其挂羊头卖狗肉;冲着原著来的观众,满意而归,回味无穷;也有无意进入的观众,咂摸道:这电视剧,好像有点不一样……
张大磊,究竟为什么能如此自信?

旧时光,这样呈现?
POST WAVE FILM 

在这六集中,90年代北方城市的萧瑟浮现眼前:国企改制的变革,群体性创伤被再度回顾。
在《平原上的摩西》里,最真切的,就是一种难过。
说它难过,是因为这部剧的整个基调缓慢而沉重,将时代的刻痕划得太深了。
而更难过,是在于在这样一个求爽求快求紧张刺激的市场,能出来这样一部格格不入的剧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平原上的摩西》本是由《刺杀小说家》的原著双雪涛在《收获》上发表的中篇小说。
很多人一开始关注《平原上的摩西》是因为周冬雨刘昊然的电影版《平原上的火焰》。
可惜,这部影片2021年去了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之后,在内地的上映就一拖再拖。
在漫长的等待中,看到剧版由《八月》导演张大磊携电影班底加入,便是无数倍加成的期待万分。
这个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陈年往事的罪案故事,将《平原上的摩西》延展得无限绵长。
一方面,是这个未决的罪案成为了跨越两个时代奔流不复还的红线。
而另一方面,这个案件则是成为了刑警庄树和儿时邻家父女微妙关系的铆钉。
小城的美好曾经是由红线连接而成的。
可如今的破碎却像铆钉一样,扎眼且生疼。
从小镇街坊的自然烟火,到暮色乡野的人为放火,都极大的体现了导演的作者化表达:要诗意也要意义。
放在电影,这种独特的细水长流是温和且滋润的。
破旧曲折的小巷曲折,有烟火。
印刷厂房,人声嗦嗦,工人间交头接耳。
夜色中的摊贩,卖着热气腾腾的传统食物。
人们的着装从中山装,过渡到西方样式的衬衫……
对生活的描摹才是《平原上的摩西》要刻画的重点。
这种反常规的草蛇灰线有些陌生,却也是新鲜的。
在这种悬疑的叙事类型上,更可以笑里藏刀,绵里藏针,这舞带血,满涧为红。
但这是电视剧。
悬疑的节奏不快,还慢得像在上香。
而主情节又温吞,被表面的时代氛围包裹住了。
导致只要不用心戳破,便会错过细节,误以为还在流水账般讲前奏。
毕竟,极少有电视剧敢于拿小景别慢慢悠悠拍空境,还悠哉悠哉把空境时长拉到一种与剧情片段同等的地位。
但《平原上的摩西》敢。
甚至,它还勇敢地放弃了很多激烈的对手戏,反而一直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缓慢去铺叙故事的情节发展。
慢起来的悬疑它不好看,长镜头的电视剧也更难拍,《平原上的摩西》却选择这种自讨苦吃的方式。
是为什么呢?
本着没有创作者会自掘坟墓的地球人思维,只能说是为了贴合原著基调而做出的退让和权衡。
市面上那些短平快,靠线索和蒙太奇来推进悬疑推理的电视剧与《平原上的摩西》原著文字厚度本就是两种颜色。
前者白雪皑皑上赤血淋淋,后者漫漫黄沙里大漠孤烟。
明眼看,赤血淋淋比大漠孤烟要残暴血腥许多,可若吹开黃沙扒开黄土,骸骨千万历历在目。
这便是《平原上的摩西》的时代伤疤。
《平原上的摩西》是冷静的,冷静到可以用一种平缓的凝视,去看待这场80到90年代的童年时光。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轨道,却也是部分群体的人生转折。
动荡换来了黄金,也同时迎来了黄土。
这种冷静,以如今的视角来看,更是一种不加评判的侧写。
这也是很多人看到一半怀疑是纪录片而弃剧的原因。
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的冷静,就像是拒绝和观众对话。哪怕是想要吐槽,也无从下手。
导演张大磊也给了《平原上的摩西》一种“刻薄”,这也是沿袭原著的一种敬畏。
为什么偏偏是那个小女孩?为什么刚喜欢上的小警员就牺牲了?为什么要发生在这些热爱生活本应该平淡如水度余生的人身上?
这场永远不拿主线视角注视悬疑案件的“刻薄”,是对时光的埋怨,但无指责。
无从指责,这就是人生。
这种“刻薄”,是先于冷静的铺陈,是《平原上的摩西》无意为之的创作高光。
但这份疏离感,对观众来说,的确需要很大的耐心。
哪怕因为对长镜头的喜爱而敬佩着看完,却难以甩下后劲极大的悲伤与郁闷。
最后一集,湖面上的庄树和小斐,划着两条船,镜头围绕着他们,足足20分钟,仿佛在看待一场痛苦的博弈,这是一场对命运的讥讽,也是一次告别。
真的懂了《平原上的摩西》,才知道冷静和“刻薄”是唯一的表达。
慢悬疑,从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尊重原著,将主角给了那个时代而非任何角色。
把电视剧电影感,也不是刻意升维,而是塑造时代,让观众可以以更加敬重的态度了解过去。

为什么它值得一个柏林?
POST WAVE FILM 

把电视剧当成三部电影的时长拍,让主演董子健在第三集才出现,甚至情节的迷离和松散也构成了无数个不知为何的碎片化叙事。
比之珠玉在前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平原上的摩西》的确有一种特别的冗长。
但它却走向了柏林,成为了柏林电影节剧集单元的首部华语剧集。
为什么它值得一个柏林?
《平原上的摩西》在题材上的确占了一部分的优势,是国际化电影节最为喜爱的偏历史软政治,重描摹轻说教。
信仰,生活,集体主义的覆灭,个体经济的破土,都是《平原上的摩西》吹响的号角,吹向大洋彼岸,也吹出了横亘经纬的气势。
在有限的原创自由度里走出国门,可以说导演张大磊是交出了一份对得起“迷雾剧场”的答卷的。
但走出国际,就代表影视的话筒向世界发声了么?
诚然,导演张大磊的作者性怀旧,和他者性视角,踩在时代的肩膀上书写了一道恢宏的墨染。
年纪轻轻的导演偏偏喜欢这种老古董的故事,本就是一种反正常的艺术思维。
好在,张大磊喜欢归喜欢,没有沉溺于腐朽之中,反而会赋予其一种新代际向往的美好童年的开篇。
这在原著里是未曾描述的。
甚至从双雪涛文字里解读,字里行间体现出的那种生活越来越差的悲哀,也难以让人会想到这群人会贪恋曾经的黄金岁月。
但导演张大磊赋予了。
如果撇弃“特别审查”的压力,而只把它看作是创作者在改编的一种创新,就可以去细想,不同年纪的人对于已发生事情的描述断层。
当然,这也和亲历者和回望者的差异有关。
亲身经历过,所以不愿挥笔提起;带着憧憬回望,所以总希望赋予美好的假想。
最终,层层叠叠的剥离感让《平原上的摩西》有了一种错位。
错位,对于历史来说是极大的不尊。
给予希望后,再掐灭了希望,踏碎绝望中,又把绝望拼起,轮回就这样产生。
他的影像,讲的不是故事,而是时代。
所以有苏联电影既视感的慢时光刻痕,所以有那不曾存在的年少美好童年填补。
只能说,中国影视的春天,需要更多的摩西。
摩西,不止《平原上的摩西》作者本身,而是像导演张大磊,所有主创,以及爱奇艺迷雾剧场这样愿意冒险、敢于改变的影视人们。
作者 | 秋䒕墨
感谢每一部于夹缝中存活下来的好电影
让我们拾起继续编剧的渺小勇气

编辑丨三水    排版丨石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推 荐 阅 读
2023春节档,最大赢家或是《熊出没》?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