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gano & Agriodimas
2018年,美籍犹太裔女建筑师伊丽莎白·迪勒入选“时代100最具影响力人物”。这是继2009年与搭档里卡德·斯科菲尔德共同获得该荣誉之后,作为建筑设计师二度入选。作为DS+R的创始者之一,伊丽莎白·迪勒(以下简称丽兹)不仅带领事务所的建筑设计项目,她对跨学科实验--尤其艺术与建筑—的独特经历与见解更是让事务所的项目积极地产生对建筑学术的质疑,探讨和创新
The Broad Museum
The Blur Building
Roy and Diana Vagelos Education Center
这个时代,建筑总是会因为奇特的造型或是超高的造价而遭受批判,但DS+R的纽约高线公园收到的是公园让铁路沿线一下子变得大受欢迎,导致房价翻倍,导致周遭乡绅化”这样的唏嘘。
高线收到这样的批判,也正是项目大获成功的后果,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很多项目都是铤而走险,更是福祸相依,却一次又一次地投身公共建筑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英文原版书籍《The High Line》则更具体的介绍了高线公园这一项目。如果你对伊丽莎白·迪勒的这一作品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哦!
作者三水金
编辑Yiwen

自由艺术孕育的“胆”
青年时代
丽兹出生于1959年的波兰,的父母都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根据她的自述,她的家和李比斯金住的地方只隔了五个街区。
1960年,丽兹的父母带着她们全家移民来到了纽约,从零开始。从来到纽约到上大学,丽兹搬了四次家。
伊丽莎白迪勒公开讲座截图
二世纪六十年代末纽约自由主义盛行,人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反种歧视运动充斥着纽约的大街小巷。丽兹上的高中因为频繁的游行抗议而反复停课,学生也将大量时间花在了游行抗议上。这样崇尚自由,反抗权威的氛围,在年轻的丽兹身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丽莎白迪勒公开讲座截图
自由主义对艺术界产生的震荡,更是让丽兹对视觉媒介产生了浓厚的兴实际上,年轻的她从来没想过成为一个建筑师,一直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艺术家例如美国先锋派的Hollis Frampton和德国艺术家Hans Haacke,让丽兹着迷于跨媒介的艺术。
Hollis Frampton
Hollis Frampton, Untitled, 1970 - 1973
Hans Haacke, Blue Sail, 1964-5
Hans Haacke, Water in Wind, 1968
精神上对她产生最深远影响的,莫过于直接在建筑上切出几何形状的美国艺术家GordonMatta Clark。他不拘泥于画布,颠覆传统的艺术媒介,拒绝画廊艺术馆等展览形式,展现出强烈的颠覆传统的反抗精神。
Gordon Matta Clark, Splitting, 1974
对于丽兹,Gordon Matta Clark的启蒙性还在于通过空间来展现艺术的可能性。
Gordon Matta Clark, Conical Insect, 1975
Gordon Matta Clark, Circus, 1978
众多艺术行业中,电影和电影制片对于丽兹也有启蒙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突破了图像的静态,包含了时间这另一维度。
电影例如《玩乐时光》让她产生利用“玻璃”这一材质将日常生活场景戏剧化的思考,在后来自己的艺术装置项目中有所体现。她喜欢的电影还包括《蓝丝绸》《发条橙子》等。
丽兹对于艺术和建筑深入的思考,也受到两位人物的启发:Marcel Duchamp和Cedric Price。前者尝试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强调“视觉”的主导性和不完整作品的延续性;后者的Fun Palace则是一种灵活的公共文化巨构,正是DS+R的The Shed的原型。
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 Batchelors, Even

(The Large Glass) 1915 – 1923
Fun Palace, 1959 - 61
反学科反权力的“叛”
初涉建筑
当丽兹进入库伯联盟(Cooper Union)学习的时候,她选择的是电影和摄影,因为她对对当时的建筑行业充满着鄙视,坦言称其“智识的腐败”
当时,现代主义疲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例如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丹尼尔李比斯金等尚未露其锋芒,都将精力倾注在理论研究和图像,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项目。
Daniel Libeskind, Micromega Drawing, 1979
Zaha Hadid, Kurfeurstendamm, 1986
就连高等学府的教育也是与如今大相径庭:密斯,文丘里,怀特被批判,后现代主义启蒙之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更是被列为禁书。大学最后一年的丽兹只能在抽屉里藏着这本书,闲时得以偷偷阅读。
可能是迫于现实,也可能是深入骨髓的艺术活动家精神,丽兹选择了与同时期建筑同僚截然不同的道路 – 用艺术装置来讨论对机构权力的批判。
伊丽莎白·迪勒和搭档里卡德·斯科菲尔德
从80年代到90年代末,丽兹和搭档制作了大量的装置艺术和表演艺术。“间接的存在”“批判机构权力”则是两个显著的主题。
Moving Target展现了表演者的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直接的和物质的,另一种是间接的和虚拟的。两种存在形式被并置呈现在观赏者面前,给予观赏者一种现实的割裂与调节,反思何“真实性”
Moving Target, 1996
“间接的存在”演变到建筑项目中,在Slow House中,巨大的观景窗与一个小型的显示器并置。显示器上与窗户显示一样的画面,迫使人们去思考现实环境与数字环境的意义。这些尝试所揭露的深层含义,对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今意义非凡,却早了将近30年。
Slow House, 1991
“批判机构权力”则是另一个丽兹至今仍不断反思的问题。早期艺术装置作品所批判的对象,则是各式各样的展览空间,这一点可以看到她对Goldon Matta Clark的致敬和精神延续。
Para-site是纽约当代美术馆一次委托展览,而丽兹则设置了数个显示器,用电线接入了美术馆线路,并在数个入口处设置监视器。人们在进入美术馆时并没有意识到,直到他们进入这个特殊展厅,去“监视”别人。
这个项目是对“看”这一行为的批判。“看”则是人在美术馆最基本的行为,又是社会上层阶级一种权利的象征。装置通过电路接入美术馆是一种干扰性的寄生。
Para-site, 1989
Jump Cuts是另一个装置艺术。通过早期的分析,丽兹发现剧场的空间中真正的表演空间只占了流动空间的五分之一。通过这个装置,她质疑剧场这一机构的合理性,究竟是谁在看谁?谁是表演者而谁又是观众?
Jump Cuts, 1996
即使是现在,丽兹在同行眼中也是与主流格格不入,更有胆量和敢做敢当的存在。
“You don’t fuck around with her. She’s got a mind that works at the speed of light. There’s really no other figure in this country who does more interesting work.”
“你不去招惹她(丽兹)。她思维敏捷,迅如闪电。这个国家恐怕没有人的作品比她的更有趣了。”
-- 汤姆·梅恩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现任校长,建筑评论家Sarah Whiting甚至认为,DS+R之所以迟迟拿不到普利兹克奖,并不是因为其对建筑界的贡献不够大,而是在于其项目代表的观念太过超前,恐怕难以被主流接受。
忠于内心的“敢”
逐渐成熟
高线的大获成功,周边社区重焕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水涨船高的房价,让越来越多原来居住在这片区域,却没有能力支付房租的纽约客不得不搬出。
拔地而起的房地产开发,都多多少少从名字上与高线沾上边,来获得增益;国际上,许多城市东施效颦,结果却差强人意。
520 West 28th by Zaha Hadid Architects
Highline 23 Neil M Denari Architects
丽兹则非常正面地应对这些批评,艺术家的理想主义似乎在丽兹身上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忠于内心的“敢”劲儿。
© Ungano & Agriodimas
高线提供给居住在纽约的人一个看待纽约和纽约生活的另一种方式,不日理万机,回归原始,走走停停。对于她而言,她做高线的初心已经达到后来引发的问题并不是她能控制的,也并不会因此而后悔高线的完成。
© Iwan Baan
她是大胆的艺术家,是叛逆的设计师,更敢忠于自己的建筑师。
对于她,只要能够达到她所想象的,一座Cedric Price的the Fun Palace再世的文化巨构,并且灵活,持久,释放公共艺术的潜力,真正改变纽约市民的文化生活,便是忠于内心,既是做出妥协,也在所不惜。
自2009年对公众开放以来,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已迅速成为纽约市最受欢迎和最喜爱的景点之一。当时Phaidon出版的畅销书《高线公园》是第一本全面记录——从构想到完工——这项非凡的建筑成就背后的创作过程的专著。七个章节提供了这座标志性大型建筑背后的多位创意人才的多维度视角。现在这本视觉杰作被重新印刷,收录了1,000多张图像(包括草图和设计图),表现了高线公园的精髓。
她宁愿当一个
活跃的社会艺术家
,也不愿做纸上谈兵的建筑师;

她宁愿做一个周旋于各种权力机构之间的说客,也不做处于市场领导之下的乙方建筑师;
伊丽莎白·迪勒的魅力来源于她艺术家的天性,并在不断探索建筑中成熟,启发着我们。
建道优惠
市场原价:550
 建道特价 428元
(需要开发票请备注您的税号和邮箱)
Reference
https://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culture-features/dsr-architecture-elizabeth-diller-1128931/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9/jan/26/liz-diller-elizabeth-high-line-new-york-london-centre-for-music-diller-scofidio-renfro-interview

https://timesensitive.fm/episode/elizabeth-diller-new-york-city-punch-li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GClBZgaIA&ab_channel=ArchitectsnotArchitecture

https://www.surfacemag.com/articles/elizabeth-diller/

https://www.richardsaltoun.com/artists/57-hans-haacke/overview/
https://flash---art.com/article/hans-haacke-new-museum-new-york/
https://aestheticamagazine.com/gordon-matta-clark-anarchitecture/
https://placesjournal.org/article/gordon-matta-clark-spacism/?cn-reloaded=1
https://deepfocusreview.com/definitives/playtime/
https://arttheoryreadgroup.wordpress.com/marcel-duchamp-the-delay-in-glass/
https://dsrny.com/project/moving-target?index=false&tags=performance&section=projects
https://arquitecturaviva.com/works/centro-cultural-the-shed-nueva-york-2#lg=1&slide=13
https://dsrny.com/project/15-hudson-yards?index=false&tags=residential&section=projects
https://dsrny.com/project/mile-long-opera?index=false&tags=performance&section=projects
https://dsrny.com/project/jump-cuts?index=false&tags=installation&section=projects
https://dsrny.com/project/para-site?index=false&tags=installation&section=projects
若未特殊标明,图片均来源于事务所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