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德殿

十年前的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刚刚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带领着四位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
不同于朱镕基就职总理时的“狼性”——“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同于温家宝一如既往的“诗性”——就职时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首次亮相的李克强朴实和务实很多,比如“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城镇化不是靠摊大饼”。
也呈明了本届政府三大施政目标: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
以及为实现施政目标必须有的三大保障:建设创新政府,依靠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建设廉洁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三是建设法治政府,用法治经济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2022年3月11日,李克强第10次出席中国“两会”后的总理答记者问,证实这将是他任期的最后一年,也即是说,2023年的此时,人们料在同一时刻目睹另一位新总理的上台。
相较于十年前,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诗意告别,李克强的“告别秀”要平实许多。
即将结束十年总理任期的李克强坦言“政府工作有人民群众认可的地方,也有与他们的期盼有差距和不足的地方,这些我们是清楚的。”
“本届政府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和困难叠加。说到最大的挑战,那还是新冠疫情及其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尽了最大努力。
李克强过去十年,始终是沉稳平实的,他说“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转眼十年,李克强所经历的历史时期恐怕可以说是中国近20年来最为纷繁复杂的阶段。

一方面,外部环境急速变化,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两国对抗前所未有,百年未有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俄乌冲突给本就波谲云诡的国际秩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一再放缓,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人们对美好生活、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改革方面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人手里握着麦克风,来自民众的监督考验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真实现代化程度。
具体到李克强和他带领的国务院,在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之下,在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中,的确很容易被外界认为缺少存在感。
但在过去十年内外变局中,需要的恰恰是这样的“不惟名、不惟利、只惟实”,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因为对民众来说,评价每届政府的标准说到底只有一条,那就是能不能让民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这十年,李克强似乎也正是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历次答记者问现场的,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可能是当家十年自知当家难,当年“壮士断腕”的表态之外,渐渐也多出来不少感叹,因为不仅“柴米油盐贵”,而且又要面对不计其数张嗷嗷待哺的嘴让他牵肠挂肚——一个字,难。
他也并非一个事事理性客观的技术派官僚,他也记得那些小人物的冷暖。


就像2020年讲“大实话”“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正因为李克强亲身所见的民生疾苦,才喊出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比如8月份许多职工向公司预支工资给孩子交学费,西北某农民介绍自己仅靠几亩地无力供两个孩子上大学高中,“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
过去十年看上去“中规中矩”的李克强,做着最基础的工作,却一点也不简单。万事民为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不只是一句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的施政理念,也是李克强留给人们的思考。
想做的未必全然可以做到,能做的也未必做完了,遗憾总归是有的。套用温家宝当年的话,“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大约李克强也是如此心态。
但是正如总结的,“这些年,我们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创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方式来应对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尤其是把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减除繁苛,维护公正,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和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就业优先,把握国情实际,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等等”,这些需要被肯定。
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执政成败既要天时更要地利人和,“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尽了最大努力”,也就“无愧于心”了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