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郝景芳的闲聊自留地,关不关注请随意~~
【写在前面】
2022年8月,我去云南大理租了个院子,租了一年,而且跟云朵幼儿园谈了可能的合作。
2022年11月,北京开始网课,我把自己家的儿女接到大理,而且组织了10多个北京家庭在大理共学。我找云朵自然学校租了小小的校区,让十几个北京孩子一起上网课、做户外活动。当时的场面蔚为壮观,一个教室里有英语网课、法语网课、海淀网课、西城网课、朝阳网课。最终,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阳光、户外、运动和内心平静。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一个朴素的想法:任何感冒类病毒,秋冬天都比春夏天厉害,如果春夏天防病毒都要耗尽毕生力气,那么秋冬天是无论如何防不住的。既然能预见,就要做好准备。

因为悲观,所以准备。
春节前我朋友来我家,看到我还多余200支抗原,几盒无用的进口退烧药,几盒来路不明的特效药,就惊呆了。我告诉她: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所以早早做准备。
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阳光与安全。我们首先是自己的避风港,能给自己撑起一把伞,心里就有了稳定感。自我稳定了,也就能给最亲近的孩子、家人、朋友、团队成员撑起一处小小的避雨棚,让更有人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若能改变世界,固然最为完美;但退而求其次,就是自我不受世界改变。
2023年,疫情翻篇了,但我们还面临着大量其他风险和不确定性。做一只埋头沙里的鸵鸟是不现实的,即使不想面对,大环境也会逼人面对。万一俄乌冲突最后导致核战争,全世界都会被裹挟进入螺旋下降的未来。
看见风险,接纳风险,预备风险,我们才可以穿越时间而不被颠沛流离的意外所伤害。
我们过去以为,未来天气只会越来越好,但现在可能需要接受:阳光和风雨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有40年阳光,就有可能有40年风雨。我们固然希望天天阳光,但还是需要为风雨做好准备。我们自己可以无畏风雨,但是孩子们需要伞和安全。
乐观者才相信永恒阳光,悲观者会接受天气并提前备伞。
以下内容节选自2023年1月11日的直播:《2023,我们如何与不确定的世界相处》,有所修改。
2023年生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2022年大家的生活应该都有一些复杂性,在2023的新年之际,祝福大家都能越来越好,也想跟大家聊一聊,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 我们如何自处。
最近这几年”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越来越多,2023年我们仍然会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
首先是疫情的不确定性,2023年新冠病毒仍然会存在,可能不会像第一轮风险这么大,会是弱化的一个一个小波峰。
除了病毒影响,经济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经济研究课题就是“中等收入阶段,一个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度过?”
有很多国家有过高增长,但其实转型成功的国家并不多。人均GDP到了1万美金以上, 经济的主体部分需要从低收入工种向高收入工种去迈进,也就是知识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如果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不成功,我们会看到经济增长放缓,甚至是开始停滞,会有很多的社会矛盾出来,会到一个更加内卷的社会状态中。
这是未来中国5-10年都会面临的持续性挑战。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想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需要让科技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引擎,但是咱们国家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船大了本来就很难掉头。
小范围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巨大财富,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发展很难受到带动,因此社会极化会加剧。这也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经济挑战。
国家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当时还做过一个课题,就是研究大国崛起路上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研究了历史上一系列大国崛起历程(德国、日本、苏联等),总结出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挑战和风险。
第一个经济因素是追赶的极限,因为后发国家起初有模仿优势,到了追赶极限,会暴露内生动力不足的缺陷,经济增速就上不去了。
大国崛起的第二个挑战,是缺乏真正具有科学性、包容性的决策机制,这和原有的崛起发展路径有关,决策过于集中,就会导致更有包容性的纠错机制相对偏弱。
民族因素的挑战是,历史上有很多国家,在快速崛起的过程当中,产生民族主义倾向,容易导致一定的自我高估和决策偏差。
外交方面的挑战,是修昔底德陷阱,当一个国家发展的太快威胁到现有的大国,现有的大国就会希望去遏制这个快速崛起的国家。
军事方面的风险,则包括错误的结盟和被错误的盟友拖累,在错误的时机去发起主动攻击等等。
以上是我们当时研究了历史上面的很多个国家,它在快速发展和崛起的一定阶段,会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和挑战是普适性的,对于所有快速崛起的大国都适用。我们衷心希望中国崛起能跨越这些陷阱,但学习历史永远对现实有借鉴作用。
当前是世界经济低迷、各国政治极化、国际冲突加剧的大时代。所有风险叠加起来,就会导致“黑天鹅”、“ 灰犀牛”事件非常多。这些不确定性,可能会延续到2025、2030年,是我们未来持续性挑战。
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个人应该如何自处?
面对未来动荡加剧的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自处?
去年年底我出了一本新书—《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在这本书里,我探讨了焦虑的意义。
焦虑其实是人对自己的一个防护机制,当我们会预想到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且无力抵抗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很焦虑,本质上是对未知的、还没有出现的风险感到恐惧。
面对焦虑,我们要尝试在不确定性的大世界里,给自己一片天地,让自己安定下来。
焦虑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看见它,并且拆解它,去分析真正焦虑的来源是什么?找到引发焦虑的具体问题,找到自己和世界相处的节奏。
前面所说的国际国内大势,多半属于我们完全无法改变的。我们可以在物质上做一些准备,例如多留一些手中备用的现金,让家中始终保持粮食和药品充足,始终有能力出行等等。
但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准备,也就是放弃对于外界环境的过度的期望和依赖,越来越多转向自我的力量,相信自我,不以“跟从外界”而以“自我行动”为核心思考问题。
我们需要,把关注点放在自身,养成内观的习惯
一个人如果有内观和自信的意识,就可以把自己的关注焦点转回到自身。
当把关注点放在内在自我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是外在的。
搭建一个稳定的内在自我空间。这个内在空间,是一个可以为内心遮风挡雨的小屋,不将自己的人生意义寄托在大环境上。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怎么不按我期望的运行”而失落痛苦,可能外面风起云涌,但我们仍然有一片稳定、坚强的内心世界。
当你有了一个为内在遮风挡雨的小屋,你才有可能给孩子撑起一片天空,你才能够维护他们内在稳定的自我世界,进而有可能延申范围,为更多人搭建稳定的空间。你会发现,人心惶惶中,一个稳定有力的个体,会自动成为很多事情的锚定点。
用感受性自我,培育内在自我的坚定力量
那怎样让自己不受这样大环境的过多影响,还能够维持自己比较安稳的生活呢?
第一点,就是要建立一个感受性自我
我们从小到大被教导,被社会要求,永远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你想做的事。所以我们很难去做带有主观感受的决策和判断,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我们很多时候生活里面的纠结,是因为我们的判断是跟着大家的判断来,一旦大家的判断很分裂,就失去了做决定的依据,很容易陷入焦虑。
在我们的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课程里面,第一个主题,第一个模块就是引导大家内观, 内观的第一步先是聆听自己的声音,聆听头脑中是谁在苛责你、一些观念到底是从何而来、对自己不满情绪的根源是什么。从思绪内观到情绪内观,最终感受到什么是自己生命中最在意的东西。
第二点,从自我感受,到自主行动
当我们注意到感受后,第二步是什么呢?当感受到自我但缺少行动力的话,你也会感受到自己内在力量的不足。
所以你需要把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行动真正结合起来,也就是知行合一,这个知是内心里面整体认知的知。
很多时候,真正的委屈是因为你的决策不是出于自己,但听了别人的建议,又觉得拧巴和委屈,很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都来自这里。
当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每一个最好的决策都应该是出于自己。
可能有人会说,我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无奈,我的生活是不能自主去做选择的,那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给自己营造掌控感。
什么是掌控感?
掌控感的意思是说,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面,都会有一定的选择,选择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自己的人生社会角色当中、嵌套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去做自己的选择。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有一定的选择,这个选择可以使得你更有掌控感和自我感。
如果你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不可控性,你在其中没有什么掌控感,那你可以在自己心里更有掌控感,例如你曾经很被一些事情伤害,那你可以尝试在心里感受“这些事伤不到我”,这些内在念头的掌控,也依然可以让自己有力量感。
坦然的践行出来,清楚、坦然、直白和诚实。当你践行出这样的自己,有了这种自我空间,你能够体会到的自我的充盈感和自我的力量就会增强一些。
第三点,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上面说的两点,都是从行为层面,从生活方式上。但是,还缺少一个锚点。人生意义就是那个锚点。
人生意义就是,你会觉得,我的人生是要做这样一些事情的,这些事情是真正能够让我感受到我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的。当你有了这样的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时候,你内在世界的稳定度、你情绪的稳定度都会大大的提升。生活中的这种意义感和价值感,会给你非常强大的精神能量。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这几年我一直在做童行书院。2017年,在做童行书院的最早期,当时还是一个赛道风口,有很多的投资资金进到教育、知识付费领域。但是最近这两年,因为政策的变化,教育行业变成了一个相对不太好的赛道。很多教育创业公司都开始转型做其他领域的事情,例如web3
但我们这几年都从来没变过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从第一天做童行书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谁、我想做什么、我在这件事情里面感受到的意义感和价值感,那么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这些东西都是不变的。
你会发现,当你有一个恒定的人生意义,稳定的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也不用太考虑竞争的事情,因为你的坚持能够超过所有竞争对手。
那为什么我们愿意一直坚持呢?因为我们做的事情能给其他人带来价值,这就让我们心里觉得自己的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只要我们做的这个事情真的能够帮助到一个两个孩子,真的帮助了一些家长,我们立刻会感受到意义感和价值感。
回到家庭生活中,如果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者,工作也并不能寄托你的人生意义,那该怎么办呢?你仍然可以在生活中去思考,哪些方面是真的让你感觉到对于自己的骄傲和自豪。
我相信所有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都有让自己很有价值感的东西。你不用多出色,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体现你的能力带来的价值。比如你很温暖,你擅长聆听,你能够去陪伴他人,那你也能够非常的清晰和明确的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上面并不擅长,但能做一些技术性的产品,让别人得到了帮助,这些地方都能让你感受到自己非常非常的有价值。
当你有了这种人生的意义感,明确的知道你做的事情能够给他人带来价值,也能给到自己意义感,那么你也会内生出一个非常非常淡定的内在自我。
100%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对生活的很多怨念都来源于没有自己做自我决策。比如说,你想学这个专业,没学成,学了另一个专业。你就会抱有一种持续性的怨念,抱怨父母没有让你过上想要的人生。再比如,你希望另一半把你宠成一个公主,你看到别人的伴侣多好,而你的配偶并不是这样的,他根本都不会关心人,让你觉得生活真的是太伤心落寞了,我的婚姻生活还有什么价值呢?再比如你的原生家庭不幸福,导致你自己现在没办法拥有幸福人生,你很希望改变原生家庭而不能够,于是陷入长期的悲苦。
但,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坚信,只有你能给自己想要的人生,你想要的温暖、想要的快乐和满足都是自己给的。只有你自己能改变一切,其他人,无论是父母、配偶、子女、国家、世界,都满足不了你的期待。当你100%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你就自由了,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其实反而会比较稳定持久。
结语
在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中,那句“I see you”(我看见你),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而有力的渴望。
但其实,最清澈的凝视来自于我们自己,当我们真正看到自己,就会发现,没那么勇敢、没那么坚强、没那么有力量,其实都没关系。
当你真正看到独一无二的自己时,尽管这世界风急浪大,但我相信,你可以稳定前行。
我们现在需要以一种“幸存者心态”来面对未来:无论是面对毁灭人类的核战争,还是面对持续性的经济困难,还是面对小家庭的不幸福和纠缠,我们都要相信自己能超越,因为你是一个强有力的个体,你有强有力的自我、价值感、信念和行动力。

而所有强有力的个体相互扶助,让我们有更强大的力量。
在我最喜欢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作者说,只有那些心中有强有力的希望和信念的人,才能幸存,活到光明到来,很多人都是自己放弃了自己。

有一个科学乐观主义的朋友,很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来,人类文明不再向前发展,而是停滞或倒退。我对他说:你不要担心人类文明,你就是人类文明,你能向前发展,人类文明就能向前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明。
我们能让自己保持价值、信念和延续,就可以让人类文明向前生生不息。
希望每个人,都有稳定和自由的2023。
新书推广,所有下单买书的读者都可以免费获得不焦虑父母俱乐部课程体验营的机会;所有下单够买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正价课的用户,都可以获得郝景芳老师的签名赠书。
直接购买新书普通版本
(购课赠书是景芳老师签名版本,
购书即送“不焦虑父母俱乐部”课程
5天体验营
下单后72小时内发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