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至雷叔写故事(raistlin2017)作者:雷斯林
还记得,家里人总会说:过年小偷特别多。
 01 
你被偷过或者抢过吗?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来,我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些年被偷被抢的经历,还真是一把血泪史:
没想到发了微博,还有不少人感同身受,大致可以总结成这么几种。
最普遍的要数“浑水摸鱼”,大多发生在热闹或嘈杂的场所里,比如地铁、公交或者夜市。
人多嘛,所以身体的接触和挤碰都不意外,也没有太高的戒心,很方便小偷下手和撤退。
拍一下的功夫,钱包就不翼而飞了
如果在专注做其他事,更是毫无防备,完全把“我家大门常打开”几个字写在了口袋上。
这一招还有升级版,可以称之为“声东击西”
通常是团队作案,一个人负责搭讪或制造混乱,总之就是转移目标注意力,另一个人趁机下手。
我们有同事就碰到过这种。有人在地铁口找她问路,一会功夫,口袋里的小零钱包就被摸走了。
之前看《小偷家族》,两个小孩跑去便利店和渔具店偷东西,也是用这个办法打掩护。
另外,“顺手牵羊”的也不少。
尤其容易发生在相对熟悉的场合,比如办公室或者宿舍。自己没什么戒心,所以被人“临时起意”。
坦白说,这类情况大部分源于熟人作案,“凑巧看到了,然后凑巧又带走了”。
我有朋友读大学时,被室友偷了电脑拿去转卖,虽然报警了,但没监控,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查了尴尬,不查委屈,所以不少人选择苦水自己咽,平白多出一笔损失。
前面说到这些手段,多数靠“技巧”,要全神贯注,要分辨时机,要眼疾手快。
不乏有人现场就被逮住、戳穿,于是立刻认怂,灰溜溜地把东西还回来了
还有一种最为胆大包天,不靠混乱靠“数据”,这就是俗称的“闯空门”
要么提前摸排,精准踩点,找到白天家里没人的房子,招摇地登堂入室;要么趁着夜黑风高,人们睡得正熟,寻机下手,悄悄摸摸进门。
所谓贼不走空,没有条件都要创造条件带点东西走,更何况如今整个房子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更是恨不得直接把房间搬个空。
于是,从结婚戒指到厨房铁锅,无一幸
只有他们不想要的,没有他们带不走的。
就算是看上了不方便搬运的大件,也能摇身一变,伪装成搬家公司,正大光明地上货运走。
这么看来,小偷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对心理素质和脸皮厚度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02 
他们干嘛就非要当贼呢
按理来说,如果一个人拥有这种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和眼疾手快的手上功夫,学点别的手艺谋生应该也不是难事,他们干嘛就非要当贼呢?
“窃格瓦拉”的金句或许可以提供答案:“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可以维持得了生活。”
“窃格瓦拉”原名周立齐,三年级辍学,13岁离家闯荡,23岁第一次因盗窃罪入狱,服刑9个月
出狱后,他打过工,觉得没什么奔头,不久后又重操旧业,并再度锒铛入狱,刑期翻倍,就此跌进了反复盗窃、反复服刑的循环中年。
这似乎也是很多小偷的人生轨迹。
起初偷东西或许还能说是有苦衷,可能是生活所迫,也可能是一时鬼迷心窍
如果这时候没能收住手,那就很容易把偷窃变成一种习惯,开始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
尤其是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偷窃行为,很容易引发侥幸心理,虽然紧张虽然害怕,但这种情绪会产生反向刺激,让人无法自控地继续投入其中。
就像赌博一样。
赌徒赌的是下把一定能翻盘,而小偷赌自己这次也不会被发现,可以全身而退
时间长了,他们很难回归社会,去过正常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日子,只想求取这种不义之财。
看这位女子,每天去超市进货,把满满当当的生活用品塞进大衣,比一般人上班还准时。
还有这位“快递员”小徐。
他曾因盗窃九进宫,如今入职了一家快递公司,负责在网点派件。原本只要好好工作,生活肯定不成问题,没准还能攒点钱。
没想到,才干了6天,小徐就受不了了。每天一件一件去送货实在太累了,还是不劳而获来得轻松。他灵机一动,在仓库找了个到付大件,找用户拿了钱,立刻拉黑老板和同事,带上行李,卷钱跑路。
果不其然,很快被抓了。
工作很苦,生活很累,这的确是事实,但谁也不能因此就去偷、去抢、去骗。
因为生活没有捷径。所以,别让自己深陷在不劳而获的美梦里。
但是,并非所有人偷东西都是为了所谓生活,有一波人可能只是“享受”偷窃的过程。
这位大哥做梦都梦到偷东西坐牢,但没办法,就是改不了,干脆等着警察抓他。
61岁的金某,活到老偷到老偷来自行车换酒钱。
民警问他,一把年纪了,偷什么偷;老头只好坦白:“不偷,难受!
对他们来说,偷窃成为一种瘾症。
他们可能有体面的工作、很好的家庭,并不需要靠偷窃来的东西生活,但内心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诉求,引诱他们伸手。
这实际上是种病。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癖好属于变态心理行为,会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偷窃冲动,需要作案来缓解。他们并不会变卖或使用账物,反而会把东西收藏起来,像欣赏战利品一样欣赏它们。
很遗憾,这种病症并不能让小偷们免责。他们依旧需要付出代价,这样才能让他们害怕,从而在下一次冲动出现时,更好地约束自己。
他们得和内心的欲望抗衡。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有苦衷有隐情或没有,偷盗行为本身都是违法的,需要付出代价。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盗窃公私财物,视情节严重和数额多少,可判处不同时间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最长可判处无期徒刑。
或许这正是古老名言的另一种诠释: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03 
 小偷越来越少了 
不过,最近几年,我和身边的人都有种感觉,好像现在小偷越来越少了
官方通报显示:
“2021年,在全国‘两抢’案件与2012年相比下降96.1%,全国盗窃案件与2012年相比下降62.6%,21.8万个小区实现了‘零发案’。”
​​
有人觉得小偷变少了,是因为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需要靠小偷小摸过日子。
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还有一点,是偷窃的风险增加了、收益降低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街道上监控明显多了起来。不管是小区还是商场,公交还是地铁,几乎都被监控镜头所覆盖,人们无所遁形。在这样的客观压力下,要偷东西挺难的。
基本上前脚东西刚被偷走,后脚看个监控就能找到是谁偷了、人去哪了,效率不要太高。
我以前经常读到一类相似的故事,讲自己惨绿的学生时代里,要交书本费,但带来的钱却在教室里被偷了,最后找不回来只能自己委屈吃苦。
现在想来是不太可能有这样的事情了,因为校园和教室同样在镜头的照耀之下。
还有呢,入室盗窃的难度也增加了。
现在进个小区很麻烦的,很多边角小门都直接锁掉,只剩一道大门进出,进进出出又是刷脸又是扫码,光是混进去都挺不容易,更别提偷东西了
还有好多店里、家里都装着警报,有异常情况就会直接报警,直接来个瓮中捉鳖。
社会环境不再提供“有利偷窃的土壤”另一方面,他们几乎偷不到东西了。
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让现金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稀有物品,人们的口袋里空空如也,小偷用尽技巧也只能掏出一团空气,纯粹是白费功夫。
现金可以不带,手机不能不带。当代人最离不开的是手机,摸遍全身上下最值钱的也是手机。
小偷们当然也会把手机视作目标,但智能手机的发展没有忘记和他们斗智斗勇。
好点的手机几乎都自带防盗功能,能远程上锁和定位,被偷走了就相当于变成移动GPS,特别方便警察叔叔顺藤摸瓜,收益为负。
人身上没什么可下手的,那就看看其他的?

以前偷自行车的人巨多,我自己就丢过三辆,上了锁都没用,后座一提,推着跑得飞快。就算锁栏杆上了,也能拆了轮子把其它部分拎走。
现在走在马路上,放眼望去都是共享单车,偷得走卖不掉;以前还有偷车票的,但现在实名制了。
谁也没想到,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被失业的不仅仅有007的员工,还有007的小偷们。 
偷电瓶的还时有出现;倒是偷外卖的屡见不鲜,后来者居多,形成了一种新流派。
这么看来,不是小偷变少了,只是“生存空间”变窄,所以偷不到了。
这可能才是小偷慢慢变少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件事越来越“得不偿失”了,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同时没有匹配高风险的收益。
 04 
预防犯罪的正确思路
我向来认为,要让人意识到一件事不该做、不能做,不能指望依靠人性的觉醒和道德的自我束缚,而要更好借助法律的束缚,与科技的手段。
毕竟很多人在偷窃,甚至违法犯罪的时候其实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发现的。

就算是被抓到了,很多人的心态也是“我好倒霉怎么被发现了”,而不是“我后悔了我不该做这件事”。
所以得让人知道,做了这样的事情,是会被发现的,是需要而且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人们才会被威慑住,才有可能阻止更多不法行为的发生。
当然,任何事情都该追根溯源。所以也应该看到那些想要改过自新的人,及时帮助他们找到谋生手段,以阻止他们反复踏入相似的河流。
这其实是很多公安机构的日常工作之一,他们会帮忙刑满释放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以免违法犯罪事件再次发生。
没有人敢担保,小偷这样古老的行当会真正消失。此时此刻,在各种未被看到的角落里,或许就有不同的偷窃案件发生,有不同的人蒙受损失。
但发展总是需要时间。
无论如何,我们得相信终会有“天下无贼”的那天,会存在“路不拾遗,外户不”的生活。
 今日互动 
在街上碰到小偷偷东西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评论有奖 
北留君会从每天的评论中抽一位送¥8.88 现金
哦!
每周五统一开奖!我们评论区见!

本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个同名公众号被封了,欢迎关注他的新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end-
CS暑校作为成立7年的老牌暑校,累积了
7年
优质的审课与转学分经验,成功转化
650+
高校学分,共受
20000+
海外学子的信赖与支持,累计完成了
210000+
学分的成功转换,课程全学科更是覆盖
3000+
如果你也想加速毕业,如果你也想节约学费。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专业客服为你1V1私人服务。
*市场推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