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   |   题   |
当一个画家决定将其绘画现场搬离工作室,那便是决然地将自己抛向画架之外那不可控的世界。在杨波关于刘小东写生旅程的记录影像中,后者从来不是那一类获得神启般超凡入圣的艺术家形象。正如本专题的四部影片无一例外捕捉到的,这个中年男人时常受挫:在意大利,中国移民拒绝了他去家中作画的请求,因为他们出国后的生活并不光鲜;在印度尼西亚,他需要容忍绘画对象在炎热天气中的倦怠,还需应付她们要求增减自己肖像细节的“讨价还价”;在格陵兰岛,严寒气候让他难以在户外持续创作大尺幅绘画;而身处柏林那两位画中人的公寓之内,狭小作画空间里持续重复的绘画姿态则引发了他的背痛。
2004年以后,现场写生的介入成为刘小东创作方式和理念发生转折的重要因素。这一方面是出于他对足不出户“画照片”式油画创作的质疑,按照他的看法,照片画多以后,会减损眼睛对现实色彩层次、冷暖关系的敏锐感觉,以及肢体应对绘画对象时的灵活性,从而“流于油滑,缺少真正的深度”;另一方面,深入社会情境,直面现实和人之生存情态的过程,让他感到更为亲密、鲜活、直截了当,这是他其后游历世界各地进行写生项目的源动力。在此过程中,绘画被祛魅为一种必须付诸勤力的身体性劳作,也让刘小东更贴近他笔下那些普通人所面对的日常。而现场写生要求画家对时刻处于变化状态的写生条件、对象做出快速反应——无论是技术还是沟通层面,这反过来让他有些接近导演的工作状态,以类似电影拍摄的方式看待其绘画对象。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影像记录成为刘小东写生之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期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现场感受,帮助他们立体地理解写生对象。这些纪录片与刘小东的绘画同时呈现于展场中时,往往会被视作绘画的注脚,不外乎为静止的画面提供了一个更广阔而流动的语境。但当它们被抽离出来,单独成章,作者身份便于此悄然对调:在杨波的镜头里,画家几乎总是处于行动之中;而镜头之外,他却并非亦步亦趋地记录刘小东的行动。即便他们有着长期合作经历,也因应写生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共同生活于一个个社会冲突的“前沿阵地”,但显然,杨波有着充分的自由和自觉去与当地拍摄对象交流,并借由影像呈现他独立于画家之外的视角,甚至创造出某种超然于整个写生项目的独特美感。
《刘小东在印度尼西亚》中,杨波花了两分半钟记录一个面无表情的街边店铺老板那令人乏味的日常行为,画外音则是一个华人女子在絮絮讲述其家族遭遇印尼排华暴动的历史,视听语言之间的强烈反差激发着观众的想象空间,促使他们审视接下来的空镜头中那些门窗护栏、锁头、锁链的象征性意味;拍摄《北极圈的孤儿院》期间,杨波甚至将摄像机交给乌门纳克儿童之家的孩子,并在成片中采用他拍下的片段;而与刘小东同在柏林时,杨波敏锐地多次利用拍摄环境中的镜像反射,比如艺术家庄伟家里布满裂痕的镜子和一面扭曲万物的凸面镜,以及变性者萨沙家那精致壁炉上方的镜子,它们同时映照出工作中的画家以及被描绘者的状态,令人联想到诸如《阿尔诺芬尼夫妇》、《宫娥》等名作中被拓展了的空间与叙事。影像因而呈现出风格化的,有如绘画般的质感,并与刘小东的绘画形成奇异的共生关系:影像成为绘画现场的绝佳佐证,而绘画则将影像中流淌的时间聚合成为关乎真实的视觉结构。
——武漠
印度尼西亚,生活着很多华人,因为长期经商所以积累了财富,虽然住了多代人,但在印尼历史上依旧发生过多次排华事件。2014年,艺术家刘小东来到印尼,他要以当地华人为题材创作一系列作品。纪录片从记录刘小东的创作入手,逐步将视角转向户外,面对一个陌生而又复杂的城市,尝试着去了解她,从印尼与华人的历史、当下、印尼首都雅加达的环境、街上的本地人等等角度搜集生活中的片段组合而成,以一个中立而又冷静的视角去交代一处地域。纪录片将生活的碎片与刘小东的创作交织在一起,试图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展示给观众。
刘小东在印度尼西亚
Liu Xiaodong in Indonesia
/年  份/  2014  /时  长/  39分钟
意大利城市普拉托生活着一群中国人,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继续工作,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直到攒够了钱或年老体衰之时才会回到故乡。同一时间,3岁男童Aylan死在了逃往欧洲的海岸边,德国发生了难民性骚扰事件。

人都在向往更美好的地方,也会为了希望和安全从而选择迁徙,然而汹涌的难民潮最终会给欧洲留下什么?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又能何去何从?在如此复杂的国际问题背景下,一个艺术家又如何理解和面对?
迁徙
MIGRAZIONI
/年  份/  2016  /时  长/  18分钟25秒
在遥远的北极圈里有一所孤儿院,收养着因为酗酒、家暴、吸毒等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造成的失去抚养孩子能力的家庭的“孤儿们”,他们在孤儿院里接受教育、学习新技能、参与劳动、练习唱歌和舞蹈。他们有时活泼有时孤僻,脸上总是呈现着礼貌的微笑。2017年夏天,艺术家刘小东来到这片没有夜晚的小岛上,与孩子们在一起,在冰山和寒风中描绘那些即将被全人类遗忘的生活。
北极圈的孤儿院
Uummannaq Children's Home
/年  份/  2017  /时  长/  35分钟45秒
这是艺术家刘小东在柏林的一次简单的写生创作,同时这又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创作过程,因为模特的身份是跨性别者:一位同性恋;一位变性者。她们因为自身的性别取向从而呈现了不平常的人生轨迹,艺术家走进她们的生活,与她们在一起,绘画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她们的过程,她们的状态,她们的故事,她们的人生。
刘小东在柏林
On the other riverbanks in Berlin
/年  份/  2018  /时  长/  45分钟45秒
 |艺|术|家|
1963年 生于中国辽宁金城镇
1994-今  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油画系
教育
1988年 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
199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1998-1999年 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鲁登塞大学美术学院研读
个展
2021
 “刘小东:你的朋友”UCCA Edge, 上海,中国
“边境”Dallas Contemporary美术馆,达拉斯,美国
2020年
“纽约之春”,Lisson 网展
“新英格兰”Massimo De Carlo画廊,伦敦,英国
2019年
“Uummannaq” Louisiana 现代艺术博物馆 哥本哈根 丹麦
“失眠的重量”Lisson画廊 伦敦 英
2018年
“缓慢的归途——刘小东回顾展”Kunsthalle美术馆、NRW forum美术馆 杜塞尔多夫 德国
2017年
“吉大港”MDC画廊 米兰 意大利
2016年
“迁徙”Palazzo Strozzi-Strozzina美术馆 佛罗伦萨 意大利
“因地制宜”林冠基金会 哥本哈根 丹麦
“刘小东在南非”诚品画廊 台北 台湾
2015年
“空城计”林冠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因地制宜”Giorgio Cini基金会 威尼斯 意大利
2014年
“刘小东在印度尼西亚“ 诚品画廊 台湾
“儿时的朋友都胖了——刘小东1984-2014影像展” 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中国
 “刘小东的两个项目” 邵忠基金会美术馆 广州 中国
“刘小东1993-2007作品展”Yallay Gallery 香港 中国
2013年 
“刘小东:在以色列和巴基斯坦之间” Mary Boone 画廊  纽约 美国
“金城小子” 西雅图美术馆  西雅图  美国
“刘小东:半条街” Lisson画廊 伦敦 英国
2012年
“绘画的过程”个展 格拉兹美术馆  格拉兹 奥地利
“刘小东在和田” 乌鲁木齐新疆艺术中心 新疆 中国
“刘小东在和田”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刘小东、严培明双个展” Massimo de Carlo画廊  米兰 意大利
2011年
“金城小子” 诚品画廊 台北 中国台湾
2010年
“盐官镇——刘小东” Mary Boone画廊 纽约 美国
“金城小子” 刘小东个展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09年
“痕迹:刘小东文献展” 现代传媒角度画廊 北京 中国
2008年
“青藏高原和北京女孩——刘小东新作” Mary Boone画廊 纽约 美国
2007年
“生命的富足: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影集1984——2006” 东8时区 北京 中国
“刘小东2007” 诚品画廊 台北 中国台湾
2006年
“温床——刘小东一张画的项目” 唐人画廊 曼谷 泰国
“三峡项目——刘小东作品” 亚洲美术馆 旧金山 美国
“刘小东新作品:多米诺” 新北京画廊 北京 中国
“刘小东:写生” 广东美术馆 广州 中国
2005年
“儿时的朋友都胖了” Loft画廊 巴黎 法国
2004年
“金门碉堡艺术展18个个展” 金门 中国台湾
“三峡大移民和三峡新移民”艺术文件仓库 北京 中国
2003年
“刘小东:生存状态” 诚品画廊 台北 中国台湾
2002年
“刘小东在东海” 东海大学艺术中心 台中 中国台湾
2001年
“刘小东” Loft画廊 巴黎 法国
2000年
“刘小东1990——2000”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刘小东1990——2000” LIMN画廊 旧金山 美国
1990年
“刘小东油画展”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北京 中国
群展
2021 年  
“2021超越” 青岛西海美术馆,青岛 中国
“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1”, 澳门,中国  
2020年
“当速度成为形式” 山中天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
“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 中国
“蜕变——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作品联展”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  中国
“绘画的逻辑” 石家庄市美术馆  石家庄  中国
2019年
“中央美术学院与斯莱德美术学院教师联展” 萨默赛特宫 伦敦 英国
“Eldorama”Tripostal当代艺术中心 里尔 法国
“…et labora”梵高基金会 阿尔勒 法国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历史的凝视:再访中国当代艺术”木星美术馆 深圳 中国   
2018年
“师道尊严——中严格秘书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The Sleeper Awakes”白兔基金会 悉尼 澳大利亚
“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维多利亚宫 罗马 意大利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龙美术馆 上海 中国
“文明的回响·第三回·时代肖像” 太庙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具象散居”纽约艺术学院 纽约 美国
2017年 
“艺术家的声音——当代艺术展”侨福当代美术馆 新加坡
“1989以后的艺术和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
“Datumsoria”“真实的回归”ZKM 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卡尔斯鲁厄,德国
“The Restless Earth” 米兰三年展宫 米兰 意大利
2016年 
“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Self“ Massimo de Carlo 画廊,伦敦,英国
 “M+ 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ArtisTree,香港,中国
 “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展”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武汉 中国
“本土——激流和嬗变下的中国艺术”路易威登基金会,巴黎,法国
“民间的力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艺术怎么样?”Al Riwaq 艺术空间,多哈,卡塔尔
2015年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 中华艺术宫 上海;太庙美术馆 北京;金陵美术馆 南京
“乌托邦的尺寸——再访中国当代艺术”BOZAR美术馆 布鲁塞尔 比利时
“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传统与创新——中国当代艺术的人物形象”查森美术馆 威斯康辛大学 麦迪逊 美国
2014年
“天下无事——曼彻斯特三年展”中国当代艺术中心 曼彻斯特 英国
“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
“亚洲艺术三年展“ 亚洲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
“开今•借古——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展” 龙美术馆(浦东馆) 上海 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60周年校庆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共振——来自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们的展览” 印尼国家美术馆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
“心跳-北京——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 北京 中国
2013年
“主人与客人”特拉维夫美术馆  特拉维夫 以色列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 中国
“来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 纽约艺术学院 纽约 美国
“CAFA教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2013”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12年
“开放的肖像”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中国
“视象:中央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展” 温布尔顿艺术学院 伦敦 英国
2011年
“纸上美术馆:12位华人艺术家”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典藏历史——中国新艺术” 成都当代美术馆 成都 中国
“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堪培拉 澳大利亚
2010年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 民生美术馆 上海 中国
“中比当代艺术交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 国家会展中心 北京 中国
“造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与古为徒” 波士顿美术馆 波士顿 美国
“学院的力量” 中央美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学院的力量” 广州时代美术馆 广州 中国
2009年 
“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 哈瓦那 古巴 
“碰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三峡和中国当代艺术” 芝加哥艺术学院美术馆 芝加哥 美国
“三峡和中国当代艺术” 盐湖城艺术中心 盐湖城 美国
2008年
“中国21世纪” 展览大厦 罗马 意大利
“墙上的书写——80,90年代的中国新现实主义和前卫艺术” 格罗宁根美术馆 格罗宁根 荷兰
“梦的衰退:中国当代艺术”现代美术馆 旧金山 美国
“消失的现场” 现场3当代艺术空间 北京 中国
“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圣之空间画廊 北京 中国
2007年
“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亚洲的新现代艺术” ZAIM艺术博物馆 横滨 日本 
“中韩现代美术展——幻影中的巨人们” 世宗文化会馆美术馆 首尔 韩国
“中国制造” 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 哥本哈根 丹麦
“中国制造” 以色列博物馆 耶路撒冷 以色列
“现代生活的绘画” 海沃德美术馆 伦敦 英国
“十年一觉1997——2007” 和静园艺术馆 北京 中国
“中国:面向现实” 路德维希当代美术馆  维也纳 奥地利
“面向现实”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6年 
“接触地带——2006悉尼双年展” 悉尼 澳大利亚   
“身体” 恒当代艺术中心 南京 中国
“展开的现实主义” 台北市立美术馆 台北 中国台湾
“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恒动:当代艺术对话”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 中国
2005年 
“王光乐 尹朝阳 门欣熙 夏小万 刘小东艺术展” 艺术110画廊 北京 中国
“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南京博物馆 南京 中国
“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 中国
“麻将——希克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 伯尔尼美术馆 伯尔尼 瑞士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4年 
“新生: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中国当代艺术” 巴克纳尔大学、Samek美术馆 宾夕法尼亚 美国
“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 爱尔兰现代美术馆 都柏林 爱尔兰
“感觉记忆” 艺博画廊 上海 中国
2003年 
“中国怎么样?” 蓬皮杜艺术中心 巴黎 法国
“开放的时代”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第一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东方既白——二十世纪中国绘画” 金门宫 巴黎 法国
“人体——理想和现实—从新古典到今天” Bologna现代美术馆 博洛尼亚 意大利
2002年 
“中国当代艺术展” Goedhuis画廊 纽约 美国
“东+西——中国当代艺术展” 维也纳艺术家之家 维也纳 奥地利
“中国当代艺术” 巴西美术馆 圣保罗 巴西
“北京-巴黎” 巴黎 法国  
“广州艺术三年展: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 广东美术馆 广州 中国
2001年
“新形象 1981——2001中国当代艺术20年巡回展”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巡回展 中国
“学院与非学院” 艺博画廊 上海 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 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
“最初的形象——当代纸上艺术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00年 
“上海 海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世纪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中国面貌” Ray Hughes 画廊 悉尼 澳大利亚
“油画家纸上作品展” 北京、上海、沈阳、杭州、长沙、广州巡回展 中国
1999年 
“上河美术馆收藏展”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中国
“东宇美术馆收藏展” 东宇美术馆 沈阳 中国
“1999中国艺术展” LIMN画廊 旧金山 美国
“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 成都 中国
1998年 
“东方艺术家在西方相遇” LIMN画廊 旧金山 美国
“代表人民” 英国巡回展  伦敦 英国
“上河美术馆收藏展” 上河美术馆 成都 中国
1997年 
“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 意大利
“8+8-1,15位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香港 中国;芝加哥 美国;伦敦 英国;柏林 德国巡回展           
“97'亚洲艺术展” 达卡 孟加拉
“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6年 
“线的力量——第二届海内外现代素描展” 杜象艺术空间 高雄 中国台湾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中国当代油画展——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布鲁塞尔 比利时   
1994年 
“刘小东、喻红近作展” OIPCA 纽约 美国        
“转换” 马克·坦西工作室 纽约 美国
“东西相遇” 发现博物馆 布里奇波特 美国
“线的力量——纽约、北京、香港中国艺术家现代素描展” 艺林画廊 香港 中国
1993年 
“具象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艺术展” Keen画廊 纽约 美国               
“中国现代艺术展” Z画廊 纽约 美国    
“中国后'89新艺术展” 马勃画廊 伦敦 英国
1992年 
“艺术  今天  中国” 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 瓦伦西亚 美国
“后89’中国前卫艺术展” 香港、澳大利亚巡回展出
1991年 
“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89年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88年 
“素描大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电影
2011年
策划侯孝贤导演的影片《金城小子》获第四十八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2006年
策划影片《三峡好人》获意大利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策划影片《东》获欧洲艺术协会及意大利纪录片协会大奖
1993年
在影片《北京杂种》中出任美术指导
1992年
主演《冬春的日子》,被英国BBC评为世界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之一
1990年
开始参与中国独立电影运动
公共收藏
2014 
现代艺术美术馆 瑞士
2013 
纽约现代美术馆 美国
盖提中心 美国
苏黎世美术馆 瑞士
古根海姆美术馆,阿布扎比阿联酋
2012 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 奥地利
2011 成都当代美术馆 中国
2008 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2007 广东美术馆 中国
2006 旧金山亚洲美术馆 美国
2001 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
1999 上海美术馆 中国
       昆士兰美术馆 澳大利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 
1998 东宇美术馆 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 比利时
1997 旧金山现代美术馆 美国 
       上河美术馆 中国
1995 中国美术馆 中国
1994 尤伦斯基金会 瑞士 
1993 福冈美术馆 日本
获奖
2017.12 获《罗博报告》年度人物“艺术飞跃奖”
2015.1.16 被南方人物周刊和五粮液集团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魅力榜评为“行动之魅”
2013.1 在首届“Prudential Eye Award” 中获亚洲当代艺术杰出贡献奖
2012.8 《金城小子》获得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
2012.5 《东方早报》年度艺术家奖
2012.5 《金城小子》波兰华沙纪录片节获得魔幻时光奖、评审团特别奖
2011.11 《金城小子》获第四十八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2011.11 被《生活》月刊评为“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
2011.9 被《智族GQ》杂志评为“年度人物”
2010.4 获2010年度“华人精英”奖 
2009.3 《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
2008.1-2《艺术财经》杂志评为:“2007艺术权力榜——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100人”
2007.12 被《新周刊》杂志评为:2007大盘点“中国娇子年度新锐榜”之榜外榜——优化生活特别贡献奖 
2007.1 被《Hi艺术》杂志评为《Hi艺术》年度明星艺术家
2007.1 被中国艺术品第一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评为“2006艺术中国.年度艺术事件”和“2006艺术中国.年度艺术人物”
2006.12 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2006中国魅力人物50人”
2006.2 被《当代艺术新闻》杂志评为“2005十大风云人物”
 |导|演|
杨波| YANG BO
1985年2月生于辽宁省锦州市,现居北京,2000-2004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4-2008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独立纪录片导演、摄影师、剪辑师,已拍摄制作完成近20部中短篇纪录片(50分钟以内),正在制作中的长篇纪录片《阿嘎日的天空》入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釜山电影节、上海电影节、台湾CNEX/CCDF华人纪录片节、香港HAF、韩国EIDF等创投环节。并获得台湾 2019 CNEX/CCDF华人纪录片节最具国际潜力奖,以及IDFA Award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推荐奖。纪录片《边境》获得蒙特利尔独立电影节Best Feature Documentary最佳纪录长片,并入围年度主竞赛单元。
 |特|邀|选|片|撰|稿|人|
武漠 | WU MO
武漠现任香港M+博物馆视觉艺术德英副策展人,她于香港中文大学获中国艺术史博士学位。她的写作见载于多种媒体与学术刊物,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研究》,《艺术新闻(中文版)》,《LEAP艺术界》,艺术论坛中文网,《艺术:典藏国际版》,《燃点》等,并参与写作、编辑数种艺术出版物。
围绕电影导演和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实验影像中心将持续建立数字化档案馆,方便公众检索与查阅。在此基础上,实验影像中心还将组织专题研究,策划讲座活动,出版专业书籍,提供公共教育的学术交流服务。
CEF works on digital archive construction, centred by works of film directors and artists. The archive is accessible for searching and viewing by public. Also in the realm, CEF organizes themed researches, curates seminars, publishes books and provides services in public education and scholarly exchange.  
实验影像中心(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简称CEF),是一个致力于影像展映与研究的平台,也是一个专注影像实验的资料馆。通过在线电影院,实验影像中心定期上映艺术影片,邀约策展人策划和梳理展映专题,并为影像作品建立数字化的档案。与此同时,实验影像中心积极联动线下电影院,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像活动及各大电影节,促进影像展映的多重渠道交流,构建影像研究的多元文化生态。
除此之外,实验影像中心还将长期支持影像的创作、出品、制作等,包括继续对“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艺术家的电影”的支持。
The 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 (CEF) is a platform dedicated to art film screening and study, with an archive focusing on digital image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Through the section Online Cinema, CEF programs art film and video screenings periodically, inviting professionals to curate screening series and documenting works in the digital archive. CEF collaborates with offline cinemas and has an active presence in regional and global film festivals, promoting a multichannel exchange on film and constructing a multicultural hub in experimental film study. 
In addition, CEF is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the production of artistic films and videos, including on-going projects such as “Future, Future - Young Artists’ Experimental Film Project” and "Film by Artist" programme.
/ 出品赞助/
在线文化艺术(深圳)有限公司
北京艺述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Presented by & Lead Sponsor /

Art Films Online [Shenzhen]
Art Films Production [Beijing]
Weibo:CEF实验影像中心
Instagram:centre_for_experimental_film
了解更多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