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京人,我从小没听说过贡菜,更没见过。近十年随着四川火锅的大行其道,贡菜才出现在我面前。第一次吃就大呼上当——这不就是莴笋条吗!但上网一搜又蒙了,有的说贡菜就是莴笋,有的则言之凿凿说不是。
一个在火锅局上引发朋友激烈争论的问题
到底是不是呢,今天我来给您个准确答案。
东方的长颈鹿
说贡菜之前,咱先说莴笋。莴笋是俗称,在植物学范畴,它的中文名叫莴苣。我们之前的文讲过,莴苣是个大坑,我们常吃的生菜、莴笋、油麦菜、包心生菜,全部都在莴苣(Lactuca sativa)这个种底下,只是不同的栽培变种而已。
怪不得吃油麦菜有莴笋味儿
莴苣的原产地是地中海沿岸,最早并不用来吃。作为菊科舌状花亚科的代表,莴苣的祖先有着典型的特征——茎叶里有白色乳汁。就和我们在野地里看到的苦荬菜一样,这些白色乳汁特别苦,还有一定的毒性。
对,莴苣的祖先有个名就叫毒莴苣(L. serriola),又叫野莴苣。这个毒莴苣的毒可不是苦荬菜能比的,它有一定的致幻作用。所以古代埃及人喜欢磕这玩意,磕完晕晕乎乎的,他们觉得能和神交流,大概就跟喝高了差不多吧。
也刚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也有人摘野莴苣的叶子当菜吃。通过早在四五千年前的选育,毒性小、叶子大的莴苣出现了,这就是莴苣最早的栽培类型——散叶莴苣,也就是莴苣本苣。这一支西方人比较喜欢吃,咱们见的少,超市里所谓的“罗马生菜”就是更接近这个原始品种的(也有分类方法设为直立莴苣变种)。
没有结球生菜那么球的罗马生菜
在隋朝前后,莴苣从西边传入我国。其实“莴”这个字本来是没有的,是专门为莴苣而造。在王力先生所著的《古汉语字典》里,专门说了“莴”是后起字,最早见于《齐民要术》。
但这里有点小出入,现在我们看到的《齐民要术》里的确有莴苣,但是是在《杂说》这篇里。古汉语专家们通过用词分析,认为这篇应该不是贾思勰原著,而是唐之后的人写的,可能是托名之作或者混进去了。所以莴苣并不是北魏就传进来的。
为吃的造个字不愧是中国人
唐代的《食疗本草》里记载很明确,莴苣是隋朝时候从呙国传来的。这个呙国具体在哪没有定论,据考证可能在新疆,也可能在喜马拉雅地区,总之是西边,和地中海是顺路的。因为“呙国”这个来源,所以加个草字头,起名叫“莴苣”。宋代的《清异录》还特别记载,莴苣是我国花重金从呙国使节那买来的种子,所以也叫“千金菜”。
谁知道这钱花冤了,在西方极受欢迎的莴苣,咱们的老百姓不买账。这也难怪,西方人吃叶菜喜欢生吃,所以宠爱脆嫩的莴苣。中国古人都是熟食蔬菜的,这玩意熬着吃是不怎么样。
个人认为烧饼夹里脊里烫熟了些的生菜不好吃
好在,北方的寒冷气候让莴苣的生长变缓慢,不长叶子光长茎,经过选育成了“长颈鹿”。这就是咱们熟知的莴笋,分类学上也叫莴苣的茎用栽培变种(L. sativa var. angustata)。这个“大脖子”清香多汁还耐储存,一下成了中国人的盘头好。时至今日,莴笋这个变种也基本只有中国人吃。
在莴笋培植成功七八百年后,西方人才选育出了结球变种、皱叶变种,也就是咱们吃的包心生菜和皱叶生菜,后来还有长叶变种——油麦菜。虽然他们都是叶用的,但出现的比莴笋晚得多。当然,莴笋叶子也能吃,不过是这几种莴苣叶子里苦味最大的,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它距离祖先更近,选育的更早。
西方人可能只为了皱叶生菜拌沙拉更有味儿
莴笋不是贡菜,贡菜也不一定是莴笋
开宗明义——贡菜在现在的生物学体系里,就是莴笋。哎?这不是跟小标题矛盾了?别着急,咱一点点说。
贡菜古代叫苔干,最出名的产地是安徽涡阳的义门镇。你说是不是缘分,“呙”国传来的“莴”苣在“涡”阳最出名,都“呙”到一块了。不过,这三个字虽然同型,但不同音。呙国的呙读作“挖”,涡阳的涡读作“锅”,莴苣的莴大家都知道,读“窝”。而且,涡阳的名字可和莴苣没关系,人家地处涡水之阳,在莴苣传来之前就叫这名字了。
涡河是淮河支流,流经河南和安徽,山南水北为阳
据说,涡阳苔干因为品质好,曾在康熙乾隆两朝作为贡品,所以才有了贡菜之名。
我请教了好朋友,社科院的清史专家杨原博士,杨老师并没有在清宫档案里找到记载。不过杨老师说,贡品分为两类,一种是皇家“主动要”的,政府采购,定植定养的;还有一种就是地方官把当地的好东西往宫里送,拍皇上马屁。这种也能叫贡品,只不过皇上不一定见过,甚至都不知道。干菜是清代地方官尤其喜欢进贡的类型,所以杨老师判断,贡菜很可能就是第二种。
我说莴笋不都是“贡”菜,道理就在这。各地都有莴笋,切条一晾就是贡菜吗?严格来说不算,可以叫莴笋干、苔干、响菜(周总理根据苔干咀嚼时有脆响起的名字)、山蛰菜(日本人叫的),唯独叫贡菜有点脸上贴金。当然这有点较真,贡菜已经是条形莴笋干的标准称呼了。
那涡阳的莴笋有啥不同?还真不一样!这里的莴笋比常见的品种明显更细长,纤维少,水分也比较小。当地管这个品种叫“老来青”(后来又有涡青1号等新品种),或者就叫苔菜。
涡阳用来制作贡菜的莴笋,细长,叶子小
图源:网络
这个品种的莴笋经过晾晒还是鲜嫩脆爽的,久煮不易烂。而你在火锅店里吃的别处产的苔干容易发艮,或者一煮就软烂,甚至有大粗纤维嚼不烂,品质有高下之别。
那为啥又说贡菜也不一定是莴笋呢?安徽本地植物学家对涡阳莴笋的果实做过研究,认为和莴笋的果实差距较大,反而和生菜接近。因此提出应建立一个新的变种(L. sativa  var. yemensis)。这个研究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至今没有获得主流学界的认可,涡阳的莴笋还是莴笋,没有变成 “义门莴苣变种”。但说回来,涡阳莴笋还是和普通莴笋有着一定的形态学差异,今后会不会真的不算莴笋了,咱也不好说死。
区分的意义:吃火锅时算多吃一种蔬菜(bushi
大家都是莴笋干
最后说说制作。涡阳贡菜就是把鲜莴笋两头去掉,削皮之后竖着划成条,这个条不划到头,也就是说一端分开,一端还连着,跟个大章鱼似的,这样直接就可以挂在绳子上晾晒了。标准的贡菜也不是晒到全干,而是半干,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持脆爽。
为什么一小碟贡菜不便宜,因为它曾经那么大啊

图源:网络
除了贡菜这种条形的,我们还能买到切片晒干的莴笋干,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想,这可能就是因为各地莴笋的品质不一样。就像牛羊肉一样,因为纤维粗壮,必须横着切,断开肌肉纤维才能嚼得动。品质一般的莴笋如果做条形苔干,可能会因为纤维太多太粗“自取其辱”,切成硬币状的小片就解决问题了。
莴笋干炒腊肉,牙口好的人才爱吃
所以,如果你买到的是优质贡菜,或者是正宗的涡阳贡菜,千万别去炖它。或者涮,或者凉拌,保持它的爽脆最重要。像日料里的“芥末章鱼”必有贡菜,两种脆的食材特别搭配。
什么?这绿的也是贡菜?!
要是买到片状的莴笋干,就别去费劲追求脆爽了,炒个腊肉,或者跟五花肉一起炖了吧,只要别炖的太烂,艮啾啾有嚼头吸满了肉汁的莴笋干也是不输给贡菜的美味呢。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李晨阳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