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位10岁“原版娃”的进阶之路。
一位江苏男孩从五岁起,开始阅读英文原版书。去年尝试做江苏高考英语卷,除开作文外,男孩居然拿下一百多的高分。
这位牛娃总结道,自己除开英文原版书之外,原版杂志是提升英文水平最有效的“精神食粮”。
北外的一位教授曹文曾在著作《英语,阅读是金》中提到类似观点:如果想要英语再上台阶,学生需要经历普通阅读到学术阅读的转变,而这一转变不可能通过阅读小说(fiction)来实现。
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最好通过通识类原版读物、报纸杂志的评论性文章等,来训练英语思辨思维。
本期我们推荐的全球顶级科普杂志New Scientist《新科学家》就是一项绝佳“抓手”。
它不仅畅销全球,连英美国家的本地娃都将其作为课外“教辅”。美国SAT和英国的A-level考试中,经常能见到杂志里的原文,是各类标准化考试的最爱。
国内高考、四六级,还有研究生考试英语里也经常出现这本杂志的原文。
在国内,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原版杂志非常稀缺,我们辗转多方才争取到原版杂志的订阅资源。
一般来说,顶级英文杂志想要从海外印刷厂送到读者手上,要通过严格审查和复杂进口手续,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高,New Scientist订阅价着实不一般。电商平台上,有的订阅价格高到六千元一年。
但,作为一份全年有51期、每期近六十页的周刊,可以说,New Scientist每本都能值回票价。一本杂志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科学迷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训练英文学术思维,更有押题功效
好消息是,我们从引进商争取到非常划算的价格,全年订阅价格4830元,比其他平台优惠一千多块。此稀缺的原版杂志,大家且订且珍惜。
特惠价4830元/全年51册
(原价6200元)
适合年龄:12岁以上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
👇👇👇

创刊66年,为何依旧大卖?

New Scientist创刊于1956年,是目前世界顶级科学/科技新闻杂志。
在英国,几乎每一所高校的科学专业都会订阅该杂志,其主要内容为最近的科技发展、高端科学项目、科技活动等。
它的读者群也主要是英国就读A level-science课程和大学Science专业的学生和导师
一本科普类之所以畅销至今,跟两方面有关。
首先,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每周出版的科普类杂志。因为出版时间紧,策划内容要么是紧跟科学前沿,要么是挖掘新闻时事中的科学视角。
无论哪一条策划思路,能吸引到的读者必定对科学怀抱最执着、最热情的态度,因为“科学”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刚需。
到底有多“紧跟”时事?以我手中的这本为例来看看。
大家还记得埃隆马斯克斥巨资买下了推特的热点吗?就在他于去年10月26日发布进入推特总部的视频后,全球媒体都在关注这位科技大佬将给媒体界带来什么。
New Scientist也没落下,在2022年11月12日这期里,它发表了一篇报道,但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它从推特的推送审查机制Bridwatch观鸟系统出发,分析了这个社交媒体遇到的最大挑战——到底如何避免传播假消息。
类似的内容还有很多。在New Scientist里,挖掘时事中的科学视角已成为传统,整本杂志的新闻内容比重占到近三分之一。既满足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又用深度科学诠释着天下大事的意义。
执着讲好科普故事
New Scientist畅销的另一个秘密就是,作为科普杂志,它很擅长挖掘普通人生活里的科学视角,做到老少皆宜。
提到成年(Grown-up),你会想到什么呢?
"作为一个三十五岁的女人,我看起来非常像一个成年人,我有着自己的事业、家庭和丈夫。我的家里还配有洗碗机、洗衣机和冰箱。如果按照这些来判断,成年人就是我,确定无疑了。
但当我在一个星期六、打开厨房垃圾桶,发现盖子上满是蛆虫时,我却像一个孩子一样无助,立马打电话给我妈妈求助。"
作者从一个非常具有现场感的生活细节,引出这样一个矛盾:成年人可能从外貌、习性上看起来符合年龄特征,但并不代表他们思想上这么认为。
脑科学家是如何解释“成年”这件事情呢?以及,其他物种的成年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机制?
通过采访剑桥大学脑科学家,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作者将不同文化、语境,以及自然界的“成年”讲述得一清二楚,生动且有趣。
连我一个成年人看着都释怀了,原来“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孩子”,这句话不是矫情,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英国本地的忠实读者这么反馈:
虽然新科学家不发表原创性研究,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总结却是独到、通俗易懂的,让普通大众能够轻松理解,还能挖掘出其他科普资源上没有读到的东西。
这离不开它背后的团队,一群极具科普精神的专家们。
来看看这本杂志创刊至今的一些编辑:
Nigel David McKail Ritchie-Calder:
毕业于剑桥大学,一生都献给了科普事业。除了担任New Scientist编辑外,他构思并编写了 13 部关于科普主题的纪录片和系列剧,由BBC和第 4 频道播出,并在 1972 年获得了卡林加科普奖。2004年,他的著作《魔法宇宙》还入围了安万特科学图书奖。
Alun Mark Anderson:
就读于牛津大学,在New Scientist担任过近8年的主编,他出版了《冰之后:新北极的生死与地缘政治》,讲述了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野生动物和原住民的影响,为北极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Bernard Dixon:
生物学博士,在New Scientist工作十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因为对生物学作出特别贡献,获得了英国生物学研究所的特许奖,2000年,他因对科学新闻事业的贡献而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OBE) 。
Michael Ronald John Kenward:
在New Scientist工作十一年,同样因为对科学新闻事业的贡献而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OBE) 。
……
正是这群有着科普精神的记者编辑们,让这本科学杂志带着浓厚的普世人情味。
曾在新科学家有工作过的一位博士后编辑分享到,他们内部团队会为讲好一个故事而格外用心。
除了与自己专业领域同步之外,还需要联系外部可以采访到的外援专家,等采访结束后,他们还需要跟设计师们来回沟通,看用怎样的图片、视频或者动画形式来展现故事,确保呈现的内容是最能让人看懂的版本。
对科学有情怀,做事情又有高标准,几十年如一日New Scientist能畅销66年也就不难理解了。
特惠价4830元/全年51册
(原价6200元)
适合年龄:12岁以上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
👇👇👇

 被权威考试看中,又是凭什么?

正是因为在科普圈的影响力,New Scientist在教育界成了一个神奇的存在。
它被各类英语考试引用,作为阅读题源。高考英语、四六级、考研考博英语、托福、雅思考试中,都有它的身影,据说10篇雅思阅读题就有2篇出自它。
来看看去年2022年新高考I卷的英语阅读理解D篇,就是出自New Scientist。
*图源:New Scientist
◾ 来源:《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 标题:Humans couldn't pronounce 'f' and 'v' sounds before farming developed 
◾ 时间:March, 2019
◾ 原文链接: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96580-humans-couldnt-pronounce-f-and-v-sounds-before-farming-developed/
不止在国内,就连备考SAT和A-level考试,New Scientist也被列在必读清单里。
在英美教育里,门门功课都需要大量阅读。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都需要借助阅读来培养学科素养,这是刷题无法替代的。
比如在国外高中或大学上一堂历史课,可能需要课后读十几页甚至几百页的参考文献来做作业和写论文,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不止是会影响到作业完成度,还直接决定了对所学专业的深度理解、思考。
国内高考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再仅局限语言水平的考察,还考察素养能力。
New Scientist之所以被广泛作为题源,也是因为符合权威考试的考察口味:信息量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地道。
但,如果没有长期阅读的习惯,很多中学孩子就容易觉得困难。
还是以高考这篇原文为例,这也是阅读理解板块蓝思值最高的一篇。只看开头的两段,就能感受到文章难度了。(以下内容为New Scientist原文内容,实际在高考卷中的呈现有改动)
Humans couldn't pronounce 'f' and 'v' sounds before farming developed
New Scientist
14 March 2019
Human speech contains more than 2000 different sounds, from the ubiquitous “m” and “a” to the rare clicks of some southern African languages. But why are certain sounds more common than others? A ground-breaking, five-year investigationshows that diet-related changes in human bite led to new speech sounds that are now found in half the world’s languages.
More than 30 years ago, the linguist Charles Hockett noted that speech sounds called labiodentals, such as “f” and “v”, were more common in the languages of societies that ate softer foods. Now a team of researchers led by Damián Blasi at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has pinpointed how and why this trend arose.
生词多,偏学术。
如果原版阅读基础薄弱,很多孩子就容易吃亏,被生僻词卡住,打击信心后,影响后续发挥。
而且,如果对发音研究或者语言学不甚了解,就更容易被内容难度吓退,无形中加大考试压力。
所以,如果想要在标化考试中发挥好,平时就要注重持续、大量地读原版,早早地练习起来,而且一定得坚持。
大部分国外长大的孩子,包括华裔孩子从小一直不间断阅读,培养了又快又准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他们因为有大量阅读的积累,读得不仅快,还都很精确。而且,阅读积累的多,写作能力就自然提升,词汇量也会增加。
如果准备去美国接受教育,入学标准要按照英文标准来评判的环境下,国内的孩子需要在这方面追赶上来。
New Scientist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建议让孩子都涉猎一些,多些知识储备。
特惠价4830元/全年51册
(原价6200元)
适合年龄:12岁以上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
👇👇👇
外刊阅读该怎么做?
孩子到八到九年级阶段,是进行外刊阅读最好的时期,建议父母们多引导孩子养成继续坚持英文原版阅读的好习惯。
每天安排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大量阅读,因为这个时间还不是课业很繁重, 各种英文的小说、新闻、报纸、杂志、评论,特别是经典的文献和经典阅读书目,尽量涉猎广泛一点。
最后,分享一些高分学霸分享的外刊阅读技巧。
Step1:泛读
先略读全文,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查单词,圈出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画出阅读中卡壳的句子。
Step2:逐句精读
精读的过程中,要记得每个有疑问的地方都不要放过;通过查字典来了解生词的固定搭配,同时整理笔记。
Step3:拆解句子结构
把长难句中的主要结构拎出来分析,把分析,翻译包括造句都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
Step4:梳理文章结构
外刊文章一般不会太长,短小精悍、主旨鲜明;通过梳理找到结构词,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获取重点信息。
Step5:尝试翻译全文
即按照自己的理解+非直译的方式解读文章,包括文章中的一些潜台词等。
Step6:复习笔记
笔记常读常新,每次看都或许有不同的理解。
希望父母们能从中收获更热爱学习的“原版娃”。
特惠价4830元/全年51册
(原价6200元)
适合年龄:12岁以上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