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时尚、创意
带你看遍全球艺术之美。

年初,权威色彩机构潘通(Pantone)发布了2023年流行色——非凡洋红”(Viva Magenta 18-1750),这款出自红色系统的活力色调为新的一年带来了欢喜和期待。
新年伊始,这款元气满满的红色代表了朝气、自信、勇敢,为2023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活力。
“非凡洋红”出自红色系,其灵感来自于灵感来自世界上最明亮的染料胭脂红。
在人造洋红于1859年被发明之前,从胭脂虫中提取的染料是该色系最珍贵、最浓烈的天然染料之一。
相比于胭脂红的强大冲击能量,“非凡洋红”更强调个性与活力。
融合紫粉与浅红的“非凡洋红”天生就在表达乐观与开放,从而形成对人们的鼓舞力量。
也是因为疫情阴霾的逐步驱散,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民迫不及待开启全新的生活,热烈盼望寻回久违的热情与狂欢,“非凡洋红”的色彩本质中无形中也藏着对这一系列积极改变的喝彩。
01
早在15世纪,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收到了一份来自阿兹特克帝国的礼物——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华丽布匹。
如此饱和的红色,让国王深为赞叹,他立即写信给科尔特斯,要他把这种染料带回欧洲。
从此,这种神秘的红色染料让西班牙暴富,并引发了欧洲的红色热潮。
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也是洋红色的忠实拥趸

艺术史上喜欢非凡洋红的画家比比皆是,例如毕加索大名鼎鼎的
“玫瑰色时期”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
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
毕加索《马戏演员之家与猴子》1922
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
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
就这样,属于他的“玫瑰色时期”开始了,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
毕加索《红色背景中的小丑》1905
《拿着烟斗的男孩》是毕加索走过蓝色忧郁时期,进入了粉红时期的代表作。
色彩的力量并非源于色彩本身,而是视觉与心灵的多重反应。毕加索的“玫瑰色”那股力量轻柔且坚定,暧昧的色彩也反映了他沉溺在恋爱的甜蜜之中。
毕加索《拿着烟斗的男孩》1905
02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 无论东、西方,红色都很尊贵,代表神祇、王权、或是权势地位。
文艺复兴的大师们,对红色的调制都有自己的心得。
西方油画之父提香则喜欢以红色打底,再涂上其他颜色,于是油画中隐约泛著微微的红润感,而这种技法也被人称为“提香红”
提香《戴红帽子的男子》1516
提香《红衣主教》

作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人物,提香将红色推向了西方色彩艺术的另一个巅峰。
提香非常善于处理色彩与光线,用色丰富而明艳,历经几个世纪,却依然代表潮流,从未褪色。
在当时,整个意大利只有提香能调出这种红色。提香红的出现,甚至影响和推动了欧洲艺术史。
提香《西班牙伊莎贝尔皇后》
提香《教皇保罗三世》
除此之外,拉斐尔、鲁本斯都喜欢用胭脂红来表现画面的丰富层次。
拉斐尔熟练驾驭人物的姿态和色彩的变化,对红色与蓝色的运用,达到了暖色和冷色相互平衡,同时配上暖色系,使得画面充满一种宁静庄严感。
拉斐尔《教皇朱利欧二世》1512
收藏于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拉斐尔的画都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
他从前代艺术大师们的画风的技法中撷取养分,运用独爱的一抹红色,幻化出柔和、圆润、饱满的调和之美。
拉斐尔《受胎告知》
拉斐尔《寓言》1504
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拉斐尔的圣母系列作品,更是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他以世俗化的手法,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更加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1505
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拉斐尔的艺术被后世称为“古典主义”,不仅启发了巴洛克风格,也对17世纪法国的古典学派产生深远影响。
拉斐尔《嘉拉提亚的凯旋》1512-1514
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法列及那宫
巴洛克绘画风格,有着明暗强烈对比、色彩饱满、装饰华丽,情感奔放热烈,充满动感,胭脂红是他们最完美的红色之选。
鲁本斯《伊莎贝拉·勃兰特》
鲁本斯《苏姗娜·芙尔曼》
作为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的绘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将文艺复兴艺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与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独特的胭脂红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
鲁本斯终其一生在欧洲艺坛盛誉不衰,各种规格的委托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和他的家乡尼德兰南部纷至沓来。
鲁本斯《参孙和黛利拉》
鲁本斯《基督降下十字架》
03
中国的莫迪利阿尼”常玉先生,一生坚持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
他总是以孩子心性作画,不讲“常理”,而是随兴所至,画他的好恶、画他的心情。
常玉作品
绘画对常玉而言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发泄,他作品里的胭脂红,如同常玉本人,出生富贵,风流浪子,画中总是透出温暖华丽、缤纷快乐。
30岁前,常玉完全不需要为金钱头疼,因为哥哥寄来的钱能让他在巴黎过上锦衣玉食、顺风顺水的日子。
那时候,他是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打扮讲究,爱好文艺,他还经常流连于街头的咖啡馆看书、画画。
常玉作品
他爱画女人,她们都拥有婀娜的身姿,优美的体态,身形丰腴却毫不艳俗,更多的是灵动与自然。
一抹胭脂色,明晃晃地显现出他精神上的心神荡漾、自由与快乐。
常玉《人体速写》
吴冠中曾如此评价常玉:“无论是人是花是动物,似乎都被浸染在淡淡的粉红色的迷梦中。迷梦,使人坠入素白的宣纸上染的淡淡墨痕中。无疑,故国的宣纸哺育过少年常玉,这是终生不会消去的母亲的奶的馨香。”
从富家公子到巴黎漂泊者,他是把胭脂色画得最美的中国艺术家。
常玉作品
04
从绘画到艺术媒介的创新,在霓虹灯装置艺术中,由于强烈的对比度,“非凡洋红”是最常见的色彩之一,暧昧的红色幽光的似乎在传递一封封艺术家送给世人的情书。
翠西·艾敏,被称为艺术界的“坏女孩”,没有人比她更懂得爱的屈辱、不公,也没有人比她更渴慕爱的人生和岁月。
伊丽莎白二世为翠西·艾敏授勋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霓虹灯装置系列是翠西·艾敏艺术中最具观赏性的作品,她将自己手写的文字利用霓虹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文字的内容则展现出她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
翠西·艾敏早期的霓虹灯系列作品更多地具有侵略性意味,而后期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出温和爱、美丽和一种积极的情绪。
爱的讯息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地书写出来,柔和的电子光芒逐渐幻化为强烈的洋红色。
霓虹灯就是她手写的自白书。
她将简单而私密的文字排列在一起,柔和的彩色灯管拼写出发光的思想和感受:激情、爱、宣言、失望、恐惧,或侮辱。
背后的主角永远是艾敏自己:她的失落、她的渴望、她的经历、她的迷惑,还有她的愤怒。
霓虹灯装置系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翠西·艾敏,这个作品中,她不再是颓废的、迷茫的和消极的,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和世界。
正如她所说的:“霓虹灯对每个人都是感性的,氖气和氩气让我们积极起来。”
每一年开年的潘通流行色都是一种新生时尚的“开场白”。
在时装、美妆、家居也能看到“非凡洋红”的身影,只要这抹色彩映入眼帘,就能感受到溢出屏幕的令人兴奋的表达,还能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善意。
非凡洋红是勇敢和无畏的,是一种脉动的颜色,它的繁荣促进了乐观与庆祝,如同就像冬日傍晚最浓烈的晚霞,虽然明艳热情却不凌厉,叛逆大胆中带一点温柔。
它正在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每个为生活努力奔波的人们。
活力、热情、勇敢无畏......2023流行色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