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大年初六的习俗
1、打扫祭厕
在中国过大年的民俗中,过年到初五是不能往外打扫垃圾的,到了初六,家里就开始大扫除,往外丢垃圾。
因为初六日是厕神紫姑检查厕所的日子,故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厕所卫生,可是现在的家庭都讲究卫生,图个干净,扫地都用扫地机器人了,再说厕所都是新式的卫浴,收拾厕所,更是无从谈起,故此,打扫祭厕的习俗基本已经不存在了。
2、外出游玩
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大年初六应该去公园,广场或者是商城等人多的地方,而且在游玩的时候,还需要将出行、游玩和回家的路程,设置成一个圆圈,圆圈在国人的思想里,就有团圆美满的意思。
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求财能够全部到手,人们用这个轨迹圈子,希望能够完美地圈住幸福、美满和吉祥。
3、抢财神
在初六这一日, 12岁的男孩(预示着六六顺),会被打扮成“刘海”的形象上街,他的身后背着5个用彩纸或者白纸剪成的小人,谁抢到这个小孩身后背着的小人,就预示着自己抢到了财神,而被抢夺者等于是扔掉了穷神。
4、送穷神初六这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送穷神。
中国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说:“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没人说得清。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宋朝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5、启市
按照中国习俗,初六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放鞭炮象征着今 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有的人家在初六开市前,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来到各屋转一下,嘴里说吉庆话,如“开市大吉、吉庆有余、事事平安,多赚银子多赚钱,金子银子赚一炕”等。
开市前忌讳外姓妇女到家里串门,等到“开市”以后,所有春节禁忌即告结束,一切恢复如常,邻里也可恢复串门交往。
6、摆桔子
商家为了讨一个好口彩,档口要放一个盆,或者是多个盆,盆中装满大橘子,一个是取义红红火火的意思,第二个是取义为“吉”多的意思。
可是现在这个习俗,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7、说吉利话
商家在开业之前,需要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子女还有公婆都在的女人),来到商家的屋子里,来回转上一圈,一边转,一边说:开市大吉,多多发财……等吉利话。目的还是讨一个吉利,只是现在这个风俗,也已经见不到影子了。
8、作糜、弃破衣、祀于巷。
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均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点击
关注我们、弘扬正能量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