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是一部关于查理·芒格的汇编集,包含于他的学习方法、决策过程、投资策略、演讲和名言等诸多材料,其编辑者是彼得·考夫曼。考夫曼是芒格的挚友。他是一家生产电子光纤产品的航空航天公司Glenair 的CEO,又在芒格坐镇的Daily Journal公司担任董事。因此,巴菲特认为他最有资格编辑《穷查理宝典》一书。
1
考夫曼在《穷查理宝典》的导读中写道,他很早就注意到芒格是使用“跨学科”的方法让自己养成了清晰而简单的思维模式的。芒格进行观察和作出推论的基础是根本的人性、基本的真理和许多学科的核心原理。贯穿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他拥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
芒格以捍卫老派的美国中西部价值观而闻名:活到老学到老、对知识抱有好奇心、遇事冷静镇定、不心生嫉妒和仇恨、言出必行、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有毅力恒心、拥有客观的态度、愿意检验自己的信念等等。他遵从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各布的指示:“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利用逆向思维和悖论提供睿智的忠告,引导人们应对最棘手的生活难题。他也非常有效地应用历史和企业案例研究,通过讲故事而非抽象说教的方法,巧妙地有条不紊地表达他的观点。
芒格认为生活的决定比投资的决定更重要。有意思的是,他那来自各种学科的思维模型反复地出现,却从不曾关注“企业组合投资策略”、“贝塔系数”或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而是以基本的公理、人类的成就、人性的弱点和通往智慧的崎岖道路为中心。芒格曾说:“就像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男爵一样,我想通过发财致富来变得独立。”对于芒格而言,独立是赚钱的目的,而不是倒过来。以考夫曼对芒格的多年的观察和交往,他的这些溢辞并不过分。
芒格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忠实信徒。《穷理查年鉴》是富兰克林编著的作品,又叫《穷理查历书》。它是由美国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富兰克林所写的。《穷理查年鉴》是一部箴言集,因为都是写在日历本上,所以叫做“年鉴”。1732年,富兰克林第一次以理查·桑德斯之名出版了他自编自印的日记,此后一直持续出版了25年,通称为《可怜理查的日记》。因为有这样的关联性,所以考夫曼才将查理·芒格的箴言集取名为《穷查理宝典》。
巴菲特评价芒格是一位“从不人云亦云,本身具备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合伙人,是你所能拥有的最佳机制之一”。因此,“全部符合我这些特殊要求的人只有一个,他就是查理。”当然,芒格对此十分谦逊。他说,即使“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人们很难相信他的业绩一年比一年好,这种情况不会永久的持续下去,但沃伦的境界确实有所提高。这是很罕见的:绝大多数人到古稀之年便停滞不前了,但沃伦依然在进步。”
2
要深入理解芒格的“多学科”思维模型,可以研读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投资的格栅理论》。哈格斯特朗和比尔·米勒以及迈克尔·莫布森都曾在圣塔菲研究所学习过,深得多学科思维模型的精髓。哈格斯特朗在“思维模式格栅”一章写道:在芒格看来,投资也是一种智慧,是艺术的分支。它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在这个宽阔的领域内,各个学科互相交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每个学科中都会形成思维模式,这是进行综合性理解的关键。拥有这种大视角的人将会获得处世的大智慧。芒格把这种互相交叉的思维模式比喻成“思维模式格栅”。“你必须在头脑里有思维模式,”他解释道,“然后你要把你的经验——所有间接的和自己的经验排列到模式格栅里去。”就这样,“格栅”这个词就成为投资界的一个术语,也成了芒格投资理论的标志。
格栅思维是在“格子”中探索其复杂性的,因为无论是投资还是市场,都是复杂的系统。芒格相信,在相互独立的学科中形成思维模式,从而建立起思维模式格栅,这是投资获得成功的强有力方式。当其他学科的观点则得出相同结论时,投资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最好的回报——大视角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投资者。而那些试图理解各学科之间联系的人,将获得处世的大智慧。但是很显然,学习各科的知识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运的是,我们不必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只需学习最基础的一些原理,芒格将此称为“大思想”。
构建思维模式格栅是一种创新思维。圣塔菲研究所的约翰·霍兰教授致力于宣传创新思维。他说,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掌握两个重要步骤:首先,理解基本知识;其次,注意隐喻的使用。第一个步骤就是芒格所说的获取大智慧的第一部分。连接各种思维模式并从中受益,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格栅中的每一种思维模式有个基本的理解。但要记住,你不必成为每一个思维模式的专家,你只需要知道最基本的原理就可以了。第二步,寻找隐喻。简而言之,隐喻就是用不平常的非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当我们说“工作真是个活地狱”,并不是说我们自己天天呆在地狱。而是说在办公室里很难受。隐喻不仅代表语言,还代表思想和行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把思想转变为思维模式,促成新思想的诞生,成为创新思维的基础。
詹姆斯·伯克在《纽带》一书中就描写了几个案例。在那些案例中,发明家在原有发明和想要发明的东西之间找到相似点。比如,亚历山德罗·伏特发明的火花塞,起初是用来测试空气纯度的,最终在125年后点燃了汽化器喷出的燃料。汽车排档的发明灵感来源于水车,引擎活塞和汽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托马斯·纽科曼发明的最初用于煤矿排水的泵发动机。每个重大发明都和早期的发明有关系,这就是能带来创新思维的模式。
对投资者来说,最想知道的是关于股市和经济的目标模式。很多年来,金融投资领域积累了很多金融学的源模式来解释股市与经济现象,但多数情况都以失败而告终。股市和经济如何运行依然是个谜。或许我们必须扩展到所研究的学科的时候,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一切。我们研究的学科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解谜机制的共同点。我们的目标是创新思维,它更容易出现在两种以上的思维模式连接在一起的时候。
思维模式格栅的使用并不局限在挑选公司这样一件事上。它使我们理解整个市场——新的商业趋势、新兴市场、货币流向、总体经济形势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将投资看作一个统一整体的一部分和整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的思维能力。如果做得好,就会有不亚于“杰出人物效应”的效果。这是想获得成功的长期的投资者的最大愿望,也是投资哲学的核心所在。
3
哈格斯特朗注意到,似乎没有什么股市经典、均衡理论能够预测,甚至描述1987年发生的事件。现有理论的失败让竞争理论成为可能。它们之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们可以从生物学角度更加透彻的理解股市和经济。借助生物学来洞察数字、熟知金融和投资,我们首先见到的或许令人吃惊的运动过程,但正如做物理学研究一样,我们聚焦生物学的核心理论——进化论。自然界进化论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然后以进化的模式看待股市,将使我们能够观察到经济选择。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生物学的思维模式格栅?彼得·考夫曼已经为我们做出最好的示范。许多年前,我就知道了彼得·考夫曼,但从来都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直到前不久,我才有幸读到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俱乐部题为《对于多学科思维模型的思考》的演讲。于是,我意识到,彼得·考夫曼有可能是运用思维格栅最好的思想者。
在那篇经典的演讲中,考夫曼介绍了他学习科学、生物学等“大思想”的诀窍:找到了一本叫做《发现》(Discover)的科学杂志。这本杂志每个月都会发表一篇来自某个科学领域的某个专家的采访。每篇采访都有六七页长,而且不用专业术语的表达方式。然后,他找到了共计十二年的《发现》杂志文档,并将其全面打印下来,总计有144次的采访记录,整整填满了三本大活页夹。于是,考夫曼全覆盖地阅读了一遍。六个月后,他就从科学和生物学的“大思想”中捕捉到其他人都没有、有寓意的思想,看到了“这正是生物学的原理”又或者“这正是人性”。
对于考夫曼而言,这三本大活页夹就是他的“宇宙”,因为他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宇宙。这是考夫曼的“三桶”样本理论的思维模型。它是一个数量大且相关性高的样本集合。考夫曼深信,从一个大的相关样本中得出的原理是不会错的,唯一可能出错的方法是样本太小或样本本身不相关。
这三个桶的第一个桶是137亿年。它是整个宇宙中最大的样本,没有更大的。这是无机宇宙。物理学、地质学,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放在第一个桶里——137亿年。第二个桶是35亿年。这是地球上的生物学。我们生活在第一个桶里,137亿年;而我们是第二个桶的一部分——35亿年。第三个桶是2万年的人类历史经验。这是最相关的桶。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2万年。
在第一个桶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复利。爱因斯坦说,“复利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不仅如此,他还说复利是最伟大的数学发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那些理解复利的人受到复利的回报,不理解的人将支付给复利报酬。”复利的工作原理是,在很长的时间框架内持续、不断、增长的进程。这就是来自第一个桶的答案。
在第二个桶中,它是35亿年的生物学历史,它的最强大的力量是进化。进化的工作原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增长的过程。
在第三个桶中,是地球人类2万年的经验。无论一个人是想在奥运会上赢得一枚金牌,或是想学一样乐器,或是想学一门外语,还是组建伯克希尔哈撒韦,都必须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框架内持续、不断地进步。
考夫曼提醒我们,这不是一个天才将事物罗列出来并通过复杂的公式精确计算出数字,而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倍增和放大的(这是模糊又简单的正确而非精确又复杂的错误)。
注意这三个桶中反复出现每个词:“在一个很长时间内”,“持续”、“不断”、“增长”的进程。然而,没有人愿意不间断地坚持。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正是不喜欢不间断地坚持。考夫曼使用了一个隐喻:我们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把巨石推上山。你把它往上推一半,然后你就走了,“哦,我下次再来做这个。”它又滚回山脚。然后,“这一次我会很努力的。”你把它推到一半,“哦,我下个月再来吧。”这就是人类。在几何术语中,这被称为“方差流失”。当在高于某一临界值上方停止持续增长时,就会失去了复利,而不在对数曲线上了,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
每个人都想像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那样富有。但他们致富的原因是不间断地坚持的,而不是间歇性的,并且按照“三个桶”的主题词“在一个很长时间内”、“复利”、“进化”、“进步”行事。伟大投资的三个特点是高回报、低风险和长期性。全世界都专注于追求第一个特征,但是我们应该把这三个放在相同的优先级。一个商业活动如何才能获得长期的低风险?只有通过双赢。这是商界的最大盲点。
如果要实现双赢框架,就必须理解临床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临床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你能以我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考夫曼认为可以从这个原则中得到两个重要推论。如果你相信了这个原则,也必须相信这两个推论,因为它们是逻辑的扩展。推论一,如果这个原则是有效的,并且你想理解某人的行为方式,你必须以他们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推论二,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你必须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这听起来不可能,但其实没那么难。
作者:姚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