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网络上有人将年度色奉为用色彩表达的“新年寄语”,既然是祝福的话,必然也不只有一个论调。
记者|达达
随着国际色彩流行机构Pantone卡点儿公布的年度色,迈向新年的仪式感被“拉满”了。2023年被委以重任的是“非凡洋红”(Viva Magenta),Pantone官方将其注解为一个勇敢无畏、令人悸动的色彩,繁茂的意象洋溢着愉悦与乐观。
纵观颜色的历史,红色作为人类最早掌握制造方法的色彩,它的地位曾高踞一切色彩之首。在近代西方社会,红色经历了一场缓慢但无可逆转的衰落,时至今日,它的受欢迎程度在调查结果中不仅落后于蓝色,也落后于绿色。但红色的符号意义始终是最强的。在需要振奋人心的时间节点,Pantone年度色自2015年之后再次回归红色相,并不让人意外。
“非凡洋红”被认为是充满活力的混合色调,在菲拉格慕与古驰2023春夏的T台上都有类似色调的设计
然而,有怀疑论者指出,非凡洋红在技术上并不存在,自然界没有与该颜色相对应的光波长。Pantone的官方回应是:“这种细致的深红色调是混合体,它呈现出温暖与酷寒之感的平衡(蓝色逐渐变成红色的过渡带),同时跨越了物理和虚拟、有机和创新的界限。”
《纽约时报》首席时尚评论家凡妮莎·弗里德曼的感受并不如非凡洋红想要表达的那般乐观,“技术上不存在’听起来像是个不太积极的信号”。不过,幻想扎克伯格在元宇宙里穿上非凡洋红足以让她欢呼雀跃,“那可比灰色T恤长进多了”。这类“剑走偏锋”的评论让年度色越发沾染了meme的气质,网络上有人将其奉为用色彩表达的“新年寄语”。
事实上,年度色不止一个。除了Pantone,每年各个色彩方案提供商和潮流预测公司都会发布年度颜色。Benjamin Moore认为2023年是“覆盆子红”色的,该温暖而生动的色调善于营造即时印象,潜台词似乎是“关注当下”;Sherwin-Williams则以“同理心和关怀”的概念引入“腮红米色”(Redend Point),它像个“中立者”——位于大地色调的光谱中心,易于融入任何环境。
设计师用类似“覆盆子红”的粉红色作为温和的调剂,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可以为整体偏冷感的造型提调
WGSN推出的2023年度色是数字薰衣草,它与魅惑红、日晷黄、宁静蓝、铜绿共同组成2023春夏季全球五大关键色彩。与往年一样,这组颜色涵盖5种关键色相。其中数字薰衣草的潜台词寄语是健康,这是一种略带舒适蓝调的紫,象征着数字舒缓与和谐自然。从数据上看,紫色作为2021/22秋冬T台秀上增长最快的色彩之一,年同比增长16%,特别是偏冷的粉蜡色调,年同比增长55%。
紫色作为T台秀上增长最快的色彩之一,热度延续至2023春夏,类似“数字薰衣草”的色调象征着数字舒缓与和谐自然
1998年创立于英国伦敦的全球趋势预测机构WGSN,有一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智囊团,他们由专注于各细分领域的专家和“意见领袖”组成。WGSN中国区Mindset专家朱茜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特别强调,2023年充满想象空间的色彩游走于虚拟和现实世界,是社会情绪对心态健康日益关注的一种呼应。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颜色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小批天然色素,也就是矿物、动物和植物所能提供的颜色。”朱茜将当下的数字屏幕类比为百年前的化学触媒,加剧了色彩选择的复杂性。但是,她认为,现实和虚拟对颜色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在虚拟空间中,颜色不受技术和材质的限制,也没有那么严格的空间应用要求,它所呈现的是波动的、流动的、渐变的,甚至是超过视觉所能承受的变化度。而在现实世界,与颜色相匹配的材质,表面工艺和纹理,甚至是外观形状都会影响我们的感知。比如看到“丝绒红”,会立刻对应“复古”“宫廷”。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在朱茜看来,色彩的意涵不是单纯的光线组成部分或者人眼的感觉,更多要从社会行为的视角来解读。古罗马人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喜欢红色的托加长袍,或者讨厌蓝色的花,但他们很难理解“我喜欢红色,不喜欢蓝色”。颜色成了某种意义上绝对的存在(独立于与其相关的载体、颜料和染料),这个变化是缓慢进行的。与此同时,对色彩的认知日益受到知识、想象力、情感和记忆的影响。
如果没有丝绒材质,呈现不出那一抹质感的红;如果没有奢靡的宫廷历史,也不会让后人对丝绒红展开联想。即便这些联想如此具象,每个人对丝绒红的感受仍是不同的。就像《色彩的秘密生活》一书所说的:“你无法为所有已知颜色找出一个准确的通用定义,就像你无法描绘梦中的坐标。”好在色彩潮流研究者不需要考量过多主观因素,他们的工作是借助数据和颜色背后的理念,洞察色彩以何种形式影响生活。朱茜发现,“近年来流行侘寂美学是因为消费者对空间的统一性非常在意,包括颜色的统一。尤其在正念的空间,比如做普拉提、瑜伽,或者是SPA时,我们更希望身处的环境有茧形的感觉或者是包裹感,通常这些空间的会选择燕麦奶色,或者杏色,让视觉平和。”
即便色彩在场景应用中仍有大量的讨论空间,与其最正相关的依旧是时尚生活消费,“有研究表明,颜色是90%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第一个冲动,尤其对时尚和美妆而言。作为一种非语言传播,色彩是我们的第一视觉触点”。这一事实奠定了年度色或流行色对于泛时尚行业的价值。无论2023年是非凡洋红、覆盆子红、腮红米色,还是数字薰衣草,都在以色彩之名激发生活美好的一面。有人会为此敞开钱包,更多人会像谈论一件名人轶事那样去谈论它。
“腮红米色”征着同理心和关怀,ISSEY MIYAKE 2023春夏系列中呈现了类似的中性色
三联生活周刊:在历史学家看来,是社会“造就”了色彩,规定了它的词语及其定义,确立了它的规则和用途,并形成有关色彩的惯例和禁忌。那么潮流趋势是如何运用颜色的“社会性”的?
朱茜:我们发布全球色彩趋势和区域色彩趋势时,各地的内容团队也会考虑颜色的“社会性”,进行本土的转化。比如在WGSN 2023春夏全球关键色彩中有一个“日晷黄”,“日冕黄”的矿物色调与大自然息息相关,通常可通过天然植物染料得以呈现。它是手工纺织品与家居饰品的理想选择,也适合应用于高级女装(罩衫、柔软单件、鞋履),搭配天然纤维与柔软皮革提升触感。如果是墨西哥人,会联想到亡灵节庆典之后收集金盏花制成的天然染料,或染成金黄色的羊毛。
而在中国,黄色一直是重要的色彩,它与权力和财富之间有着强烈的文化联系,情感基础牢固。后疫情时代,柔和粉蜡黄油色兴起,随之“小苍兰黄”作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原色也受到热爱生活者的推崇。人们越是追求创新的自我表达方式,越是能够与这种饱和黄色调产生共鸣。
《甄嬛传》剧照
我们将特定文化中的颜色偏好定义为色彩的传统印象。有时候传统和现代的界限还是存在的,我们要遵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些文化价值观是共通的,而那些不同的价值会日趋双向,但不意味着日趋同化。
三联生活周刊:从最经典的爱马仕橙、蒂芙尼蓝,到最近讨论度很高的葆蝶家鹦鹉绿、华伦天奴pink pp,这是否意味着在时尚界,颜色营销越来越受重视了?
朱茜:作为重要标识,很多品牌都以其色彩风格而闻名。品牌的DNA色通常会有两到三个,基于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考量。比如华伦天奴红是它的一个DNA色,但在亚洲地区,消费者肤色偏黄,对于大红色的服装选择就会比较谨慎,品牌在制定营销方案时可能会结合当地的流行文化以及考量消费者偏好,对特定的颜色宣传和包装有所侧重。另一个利用颜色比较成功的是罗意威。最近,他们推出的单色釉灵感春夏早春系列,在社交媒体上颇获好评。以往有些品牌在做类似的文化挪用时,并没有那么容易受到肯定。
可以看到,单色釉给视觉刺激过度饱和的观众带来一种舒缓的情绪价值。其实,当代消费者更熟悉的是青花瓷,无论是从周杰伦的歌里,还是从春晚节目,不乏以青花瓷为题的视觉符号,反而对单色釉的信息接收较少,即便它本身的制作工艺复杂,汝窑单色釉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很高,但消费者对这部分历史并不熟悉。
罗意威以中国瓷器为灵感的单色釉系列为视觉刺激过度饱和市场带来舒缓的情绪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网络上有人把年度颜色调侃为心灵鸡汤,说它更像是一种解读颜色的游戏,旨在对大众期待进行回应。也有人认为,颜色趋势不是预测流行而是制造流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年度颜色?
朱茜:预测流行还是制造流行,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体两面。我们每年根据宏观环境和消费者心态做观察,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行业和创意这6个方面提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和大家的情绪高度相关联,比如“愉悦”“健康”,或者是“希望”。然后专家团队结合Coloro以及数据平台上多行业的数据收集(比如秀场上的素材)进行甄选。
如果说年度色是一种对大众期待的回应,那么这种期待可能连人们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消费者能感受到情绪的变化,或者心态的变化,但他们没办法直接将这种变化转化到色彩上。转化工作需要设计师通过行业经验和创意概念来完成。流行色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提供方向的指引。
《幸福,触手可及》剧照
举个例子,商务人士对运动产品的需求是黑白灰偏多,但如果他喜欢像网球这类贵族运动,可能也会接受传统欧洲喜欢的蓝色和红色,如果想女性化一些,可以再添加一些粉色。这样一个小小的色盘就形成了——黑白灰红蓝粉,设计师根据色盘去发挥。无论是年度色还是季度色,我们先确认这5~6个色彩,不然他们就要“面对一片森林”去作选择。
人眼所见的色彩由色相、明度和彩度组成,三者的组合变化让色卡上一个编码对应一个颜色,研究机构需要以理性和科学性的方式去进行定位和分类。WGSN运用的主要色彩系统Coloro有三四千个色号,其中大部分对那些没有经过色彩培训的人来说,受视觉限制无从分辨。好比有10种红,普通人只能分辨3~4种。所以,关于颜色的讨论通常着眼于某些象征概念,可能是自我的象征,可能是品牌的象征。不同的色彩研究机构和潮流预测机构每年推的流行色(或是年度颜色)都不一样,发布的时间节点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不影响大家拿色彩讲故事。毕竟,大家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某一个色彩的传播,而是色彩背后的意象。
排版:小映 田甜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