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静。
年度神剧《中国奇谭》,更新到了第五集,播放量已突破一亿。
一集一个民间怪谈,一集一个主题与画风,被网友赞誉为国产《爱死机》。
有令无数打工人垂泪共情的小猪妖,天真神秘的狼女,回不去的乡村。
但唯独第二集《鹅鹅鹅》,让网友从年末吵到开年。
玄妙莫测的情节,暧昧的立意,令无数网友百般苦思,不得要领。
然而,越往深处走,我触摸到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编织了几千年的囚笼。
(本文含有剧透,介意的朋友可移步第二部分。)

这里是鹅山,你失踪的地方

《鹅鹅鹅》与其说是一部动画片,倒不如说是个第一人称游戏。
全程无台词,只有音乐与字幕提示,宛如黑白默片的底色中,荡漾着一抹瓌丽的红。
故事开场,观众就被告知,你的角色是一名货郎,要把两只鹅送到邻村。
而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却多了一行诡异的描述——这里是鹅山,你失踪的地方。
这无异于一则事先声张的讣告,它隐隐暗示着前路不怎么太平。
不过,这不是你旷工的理由,哪怕顶着一双熊猫眼,你也要继续加班送鹅。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如哭似笑的怪声,吓得你寒毛直竖。
△货郎出场 | 图源:《中国奇谭:鹅鹅鹅
一个打扮斯文的书生,侧卧在道路前方。
他身材高大异常,脸上还化着浓艳的昆剧小生妆。
你隐约从他的轮廓中看到了狐狸模样,吓得拔腿就逃。可刚转头,他又出现在身后。
你后悔没听猎人的话,不该来这鹅山。可正在你面如死灰时,对方向你表明了来意。
△货郎遇见狐狸书生 | 图源:《中国奇谭:鹅鹅鹅
纵有万般神通,他却有求于你,因为左腿受伤,想请你背他到对面的山上。
你毫无推辞的余地,还未等你点头,他就成了你的“座上客”——
只见一缕青烟飘过,狐狸书生化作一粒微尘跃入你的鹅笼,端坐在两只大鹅正中。
你一路上跌跌撞撞,终于来到山顶,笼里的两只鹅却不见踪影。
他张开血盆大口,暗示你,鹅早已被他吞入腹中。为了感谢你背他上山,他想请你喝一杯薄酒。
可此刻的你却只想逃命。
然而,你从一开始就别无选择。一碗酒下肚,你感觉头晕目眩。
殊不知,一扇奇幻的罗生门正悄然开启。

△狐狸书生吃掉白鹅 | 图源:《中国奇谭:鹅鹅鹅
狐狸书生说要请他的心上人来作陪,遂即,便从口中拽出一只活生生的兔子。
只见那兔子化身一位妙龄女子,你们同桌共饮,直到狐狸不胜酒力,倒地昏睡。
兔女悄悄对你说,她也有一心上人想请出相会,请你勿言。
说罢,便从口中拽出一只野猪。此刻,你的眼神少了几分恐惧,多了几丝惊奇。
正在你们觥筹交错间,睡梦中的狐狸险些苏醒,兔女只得前去安抚。
而就在此时,野猪又悄悄告诉你,他也有一个心上人,想请出来相会,请你勿言。
△兔妖吐出猪妖 | 图源:《中国奇谭:鹅鹅鹅
野猪从口中掏出一只白鹅,她翱翔在云水间,向你投来惊鸿一瞥。
你对鹅心动了。
趁着野猪醉倒在地,你与鹅女站在晚霞下,她和你讲山里,你和她讲山外。
她想请你带她离开,成为你鹅笼里的一只白鹅。
这让你有些犹豫,之前亲眼所见的一幕幕,你不得不担心鹅再有鹅。
但看着她期待的眼神,你却难以抑制飞蛾扑火的冲动。最终,还是下定了带她离开的决心。
然而,正是那须臾间的踌躇,使得一切悄然生变。
狐狸书生醒了。
△你多希望时间停留在这一刻| 图源:《中国奇谭:鹅鹅鹅
猪精吞下了鹅女,兔妖吞下了野猪,狐狸吞下了兔妖。
弹指间,一切恢复原样,方才热闹的酒席荡然无存。
你匆忙捡起鹅女留下的耳环,它却在你手中化为一行飞鸟,在夕阳下渐行渐远远。
这个故事,最后只留下一行平淡的文字:你是个货郎,就在刚才,你丢了三只鹅。
这让荧幕外的“货郎们”辗转悱恻,集体陷入了同一个困惑——
“这个故事到底想传达什么?”

多少人在格“鹅”致知?

在不少人印象里,文艺作品总要有个核心思想,有一套标准答案。
而绮丽的画风,怪诞的情节,让《鹅鹅鹅》成为了人们眼中参不透的禅。
于是,很多网友开始在各大问答平台寻求大神指点。
可当他们收到“各路大神”的回复时,却陷入了更大的困惑。
△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类似的提问| 图源:知乎
网络上《鹅鹅鹅》的解析,堪比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偏偏每一种解读,看上去都十分自洽。
有人站在情感与人性的角度,从奇幻的情节中抽剥出朴素的人生经验,一语道破人间奢恋。
“醉了才能见到心上人,酒醒了又要吞进肚子里。”
这还只是“鹅学”当中的冰山一角。
△网友的解析| 图源:抖音
有人按照动物的名称与出场顺序,解锁了一句醒世箴言:“离脱诸恶,糊涂是我。”
把《鹅鹅鹅》看作一位前辈的回忆录,赋予了它劝谏迷途人生的使命。
△网友的解析| 图源:抖音
也有人通过剧中女性的视角,揭开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真相。
在极端父权与私有制的封建社会下,女性被视作私有物禁锢在牢笼中,失去人格与自由。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谈论“爱情”,无异于在“痴人说梦”。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爱情故事,常常以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网络上关于《鹅鹅鹅》的奇妙解析,还不仅仅止于这些。
△网友的解析| 图源:抖音
探寻真相的人们,如同置身于一座绚丽缤纷的迷宫,早已分不清哪个才是绝对正确的中心。
求知心切的网友们纷纷给动画导演胡睿发私信,希望从创作者本人那里得到一个权威的答案。
然而,在胡睿导演接受B站up主@天师道的白山正采访时,却向人们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上升到文学和哲学层面的话,就僭越了。”
“我并未设计层层主题,运用那么多技巧、结构,不是说要传达什么主题思想。”
“最大的初衷是想把中国志怪小说中的一些发现分享呈现给大家。”
△导演胡睿的回应| 图源:B站博主@天师道的白山正
没有介绍重点,没有划分自然段。
一道阅读理解题当场作废,一只名为“正确答案”白鹅在众目睽睽之下消逝。
弹幕里,网友们的反应也形成了几个鲜明的极端:
有人不甘心地打出一连串问号;有人为此感到释怀;也有人嘲讽他人的过度解读……
顷刻间,人们见证了一场乾坤扭转,曾发表过感悟的人们,被莫名的惭愧感包围。
那么,随着“标准答案”被撕毁,我们对这部作品的解读也成为了一个笑柄吗?
当然不。

困在鹅笼里的“意义”

在《鹅鹅鹅》导演胡睿的个人知乎账号里,几乎全是为网友们的巧思点赞的内容。
包括导演胡睿自己,在谈论这部作品时,也同样把自己放置在与观众相等的位置。
仅将感悟当作个人情感的分享,并不认为自己拥有作品的最终解释权。
“我最痛恨反感的就是给大家标准答案。”
“观众有自己的欣赏习惯,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可以往这边想,也可以往那边想,这都是观众的权利。”
据导演胡睿自述,他认为一部作品在发布之后,便不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观众。
观众的每一种感悟,都值得用艺术生命去捍卫。
而标准答案的撕毁,不仅不是一部作品意义的消亡,恰恰是拥抱意义的开始。
△导演胡睿与网友的互动| 图源:知乎用户@胡睿
与之相对的,追求唯一正确的意义,才是杀死艺术创作的元凶。
如今,有一部分家长认为,《鹅鹅鹅》画风诡异,没有教育意义,理应被封杀。
而他们所谓的教育意义,本质上是一种监护权的滥用,一种唯我独尊的妄想。
他们不仅为作品拟定一个标准,还为下一代拟定了唯一的成长模板。
殊不知,无论是人还是艺术创作,拥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环境”才是生长的必要条件。
△气急败坏的家长| 图源:抖音
《鹅鹅鹅》改编自南北朝时期《续齐谐记》中,吴均撰写的《鹅笼书生》(另称<阳羡书生>)。
在它被搬上荧幕之前,早已经过多次的再创作。而每一次的改编,都赋予了人们新的思考。
《鹅笼书生》的故事,常常被人们解读为欲望的无穷无尽,认为欲望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心理。
而它的原作来自印度的《梵志吐壶》,在它诞生的时代,它恰恰是一个令人正视欲望的故事。
据说,它的创作背景来自某国的王子,因为不忍心父亲将后宫三千佳丽囚禁,便私自带母后外出巡游。
而在巡游路上,母后看到人头攒动的百姓,揭开了车帘,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
王子觉得母后的行为有失体统,却又不敢僭越训斥。
直到一次,王子偶然看到一位修行僧人吐出一只壶,从壶中变出妇人,妇人再吐壶变出少男。
几人彼此欺骗,又互相寻欢作乐。
这让王子反思了所谓的清规戒律,并认为,无论是男子、女子、僧道,都有着天然的欲望。
遂即,他便向他的父王请命,还三千佳丽自由身,正视人们与生俱来的欲望。
可见,相似故事在不同的时空中,总是有着不同的解读。
从来没有唯一的真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鹅笼书生的当代创作| 图源:绘本《欲望的鹅笼》,插画师:TiaNna_Yoo
某种意义上,所谓的标准答案正是一个时代的“鹅笼”。
它要求你去迎合,它要求你去揣测,为你的思想打造一个名为“端正”的囚笼。
正如《鹅鹅鹅》导演胡睿所说,每一种感悟,与我们自己的情感投射息息相关。
这个时代,人人都受困于自己的信息茧房当中,人人皆有冲不破的鹅笼。
而打破自身局限性的唯一方式,就是看到更多不同的局限。
或许,动画开场时所暗示的“失踪的货郎”,正是那个迷失在信息茧房中的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