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之后的两岸关系史上,一共发生过四次“台湾海峡危机”:
第一次危机 1954年
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实行核威慑,将核武器前置到日本冲绳。
第二次危机 1958年
第二次台海危机即本篇要讲述的金门炮战,这场危机的前因后果非常复杂,大家普遍认为是一场政治战而非军事战。
第三次危机 1996年
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并发表政治意味浓厚的演讲,解放军发动多场军事演习,紧张的气氛一直到1996年3月台湾大选投票前夕达到顶峰。
作为第三方,美军于3月8日、11日分别调动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东部海域,美日等国纷纷组织撤侨,大批台湾民众赶赴银行换购美元,台北飞美国和加拿大的航班一座难求。

第四次危机 2022年
佩洛西访台引发解放军围台军演。
另根据最新的消息,美国新任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放出风声要在今年春天访台,届时会引起怎样的风波,目前尚难预料。
麦卡锡在美国国会内部是一个相对弱势的议长,很有可能通过一些对外激进手段来强化自身形象。
回到本篇的主题。
自1949年金门战役失利后,解放军一直有再次进攻东南沿海诸岛的计划。
不过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华东军区在东南沿海的主要作战行动改为防御蒋军偷袭(台湾规模最大的一次偷袭发生在1953年7月,1.2万名国民党军攻占福建东山岛,并于三天后撤出)。
之所以采取防御态势倒不是由于兵力不足,而是彭德怀认为:一旦在浙江福建沿海实施夺岛作战,美海空军亦可能参加,为慎重计,最好等到朝鲜停战实现后再进行。
正因如此,解放东南沿海诸岛的作战被推到了1954~1955年。
1955年1月,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各一部在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下发起一江山岛战役,大获全胜,全歼岛上国民党军1000余人。
战役期间,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赶往大陈岛外海,为了观察美军是否真的有意参战,解放军部队接到命令,暂时停止进攻行动。
结果却出人意料,1月24日,美国通过苏联向北京传递秘密消息:防守大陈岛的国民党军即将撤离,希望解放军不要在对方撤退时发起进攻。
中方接受了这一条件,彭德怀亲自致电前线,要求不论美舰是否参与,都不要攻击撤离过程中的国民党军。
一江山岛战役和大陈岛撤军是第一次台海危机的高潮,按道理讲,浙江沿海岛屿收复之后下一步就轮到福建沿海的金门和马祖了。
最终使得这一计划推迟的是美国与蒋介石之间微妙的态度变化。
1955年4月1日,艾森豪威尔在白宫会议上指出:不值得为了金门而同中国开战,可取的解决方案是说服蒋介石主动撤离金马,全力固守台澎。
即在美国人的设计中,为了避免台湾和大陆在“险地”爆发直接冲突并把美国拖下水,蒋介石应放弃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离岛,凭借台湾海峡天堑,专心守卫本岛。
当月,美方与台湾就金马问题举行会谈,撤军的提议遭到蒋介石激烈抗议,老蒋强调:
“如果现在国民党不发一弹就从金门、马祖撤出,那么它在海外华人以及军队心中的威望就荡然无存了;不论美国援助与否,台湾都会死守金马。”
蒋介石甚至威胁说:
“如果美国一定要台湾这样做,不如再去找另一个‘蒋介石’(做代理人)。
除口头抗议外,台湾还向金马大举增兵,至1955年秋天,弹丸之地的金门和马祖已拥有超过十万驻军,占国民党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郎咸平教授有过一段回忆,当时他的父亲郎丰津是国民党驻守马祖的五个团长中的一个,蒋介石曾亲赴马祖前线视察,激励他们“杀身成仁”。
正当解放军跃跃欲试、蒋介石激烈增兵之际,苏联、印度、英国等一些不愿意看到大战爆发的国家开始思忖着用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苏联承担了社会主义阵营牵线人的角色,英国承担了西方阵营牵线人的角色。
苏联的立场大家非常容易理解,莫斯科不愿意被中国拖下水,如果真爆发美台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战争,依据盟约苏军是要下场的。
英国的立场同样容易理解,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建立起代办关系,考虑到有香港这个“人质”,英国在很多事件上都不希望刺激中国,而是尽可能充当中美之间的和事佬。
最终在各方的斡旋之下,大陆暂时搁置了攻打金门马祖的作战计划。
1954年12月2日,台当局与美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这份条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中美关系最大的障碍(《围绕台湾的较量》)。
时间来到1958年。
关于中国决策层为什么决定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炮击金门,历史学界向来众说纷纭。
关注军事层面的朋友认为主要目的是给国民党施加压力,打击其所谓的“反攻”叫嚣。
关注国内政治的朋友认为金门炮击是对当时内地跃进风气的鼓劲配合,相辅相成。
关注中苏关系的朋友认为升温局势可以有效阻止苏联与西方和解——1956年之后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与美国缓和的态度十分明显。
还有的朋友认为金门炮战其实是毛与蒋在唱双簧,给蒋介石坚守金门马祖以“口实”。
当然,最简单的理解可以认为攻打金门原本就是我军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一个既定步骤,是1954~1955作战计划的延续(1957年中美大使级谈判陷入僵局后该计划被重新摆上桌面);具体来说,我方希望通过炮击和武装封锁的方式迫使国民党军撤离金马,不战而胜。
五六十年代女民兵操作大炮
1958年8月23日下午,在厦门云顶岩观察所,负责直接指挥炮战的解放军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石一辰从15点开始就一直握着电话机,等待北京总参谋部下达向金门发动炮击的作战命令。
按照既定程序,开始炮战的命令只有毛泽东同志本人有权发出。
当时毛泽东与彭德怀(国防部长)、叶飞(福州军区政委)一起在北戴河研究军事形势,一旦做出决定,命令将首先从北戴河发到北京的总参作战部,再由总参传达至厦门前线。
作为坐镇最前沿观察所的将领,石一辰在8月23日这天下午手握电话机长达两个多小时,直到17:20终于接到北京传来的指示:
“17:30准时开炮。
10分钟后,解放军开始炮击,450余门火炮在短短20分钟的时间里将三万发炮弹倾泻到金门岛上。
对岸的国民党炮兵一度试图回击,但很快便被我方火力压制住。
很长一段时间里,厦门外海的金门岛是台湾在大陆沿海最重要的军事阵地。
金门岛包含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总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北京三环内的面积。
金门炮战发起之前,这里设有以胡琏为司令的防卫指挥部,下辖6个步兵师和特种兵部队,共计8万余守军。
8月23日下午,金门守卫司令部三个副司令当场身亡,前来视察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受伤,向来运气极佳的胡琏则捡得一命。
话说淮海战役末期我军在双堆集发起总攻时,黄维和胡琏分乘一辆坦克突围,想最后碰碰运气,结果黄维被俘去了功德林,胡琏侥幸逃脱;此番胡琏在炮击发起前不多久进了坑道,再次死里逃生。
炮击发起的同时,解放军海军90余艘舰艇和空军200余架飞机也投入战斗,对金门岛展开联合封锁行动。
吉星文与蒋介石合影。8月23日当天阵亡的三位国民党军副司令中有一位是吉星文(吉鸿昌的侄子),七七事变时驻守宛平卢沟桥的29军37师219团团长便是他。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和台北之间是有“秘密沟通管道”的,这个“秘密沟通管道”就是民国著名记者、蒋经国曾经的幕僚——曹聚仁。
1956到1959年间曹聚仁曾往返北京香港11次,为两岸和平对话牵线搭桥。
当时曹聚仁一回香港,蒋经国便派其机要秘书王济慈前往香港探望,了解毛泽东、周恩来委托曹转达的信息。
因为这层特殊的身份,使得曹聚仁竟然事先得知了“炮击金门”这一关键情报,并提前数小时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披露。
关于这次泄密事件,坊间众说纷纭。
有分析就认为这是我方为了避免误伤美国人、控制事态扩大化而进行的主动泄密,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南洋商报》在金门炮战期间戏份很重。
继战前数小时得到“关键情报”后,1958年10月5日,《南洋商报》再次在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了“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三日专讯”:

明日起一周内停止炮击轰炸与拦截补给金马船只,香港第三方面分析此举将奠定未来直接谈判基础。


据此间第三方面最高层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迹象,显示国共双方将恢复过去边打边谈的局面。据云:在最近一周内已获致一项默契,北京方面已同意从十月六日起,为期约一星期,停止炮击、轰炸、拦截台湾运送补给物资往金门马祖的一切船只,默契是这些船只不由美舰护航。

记者获得此消息后,即设法向此间接近双方的人士采访,他即表示:“请看三两天,便可揭晓。”


凭借着连续两次大新闻,《南洋商报》一时间名声大噪,各国记者特工蜂拥香港,纷纷打探这位名叫“郭宗羲”的记者是何来历,其实“郭宗羲”就是曹聚仁。
因为这种战前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所以时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的叶飞上将后来回忆称:
“金门炮战并不为了攻取金门,而是一场政治仗。
实际上,炮击金门的战略初衷可以分为Plan A和Plan B。
Plan A在战前形成,军事目的占主导因素,希望通过武装封锁的方式迫使国民党军撤离金马,复制1955年大陈岛的模式。
在炮击金门的同时,解放军大批苏式新锐战机已全部进驻福建一线机场,并通过空战完全取得福建沿海上空制空权,随时可以发起对金门的三军联合打击。
Plan B则是在与美国的谈判交锋中逐渐形成的(炮击后的1958年9月15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复谈)。
中方意识到,一旦用军事压力和外交手段促使美国逼迫国民党军队撤离金马,反而会被美方利用造成台澎与大陆永久隔绝的状态;于是宣传主基调改为谴责美国干涉内政,并最终下定将“台、澎、金、马”一揽子解决的决心。
至此,从1949年开始的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军事行动基本结束,“统战手段”开始逐步取代“军事手段”。
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将炮击政策定为“单打双不打”,即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从此金门两岸断断续续、时大时小的炮击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1979年1月中美建交、美台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为止。
随着军事局势渐趋缓和,六七十年代国共双方在金门厦门展开了丰富的“统战作战”,其中就包括了成立广播站、黄金利诱、投递传单和土特产(糖衣炮弹)、扔收音机等各种手段。
当时金门国军最重要的广播据点在金门主岛东北角的马山,这里距大陆的解放军据点角屿仅两公里——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就是从这里向大陆播出的,很多老厦门人都有“美好的记忆”。
蒋介石还曾一度跑到金门马山广播站和广播员合影,鼓舞士气。
1979年5月16日夜,时任马山连连长的林毅夫也正是从这里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五六十年代大陆一侧针对金门的高音喇叭,又被称为“政治炮兵”
邓丽君在为金门国民党驻军签名。出身眷村的邓丽君对军人有特殊的感情,经常参加各种军队文艺演出。
时间来到1994年。
在当年全岛瞩目的首次台北市长选举中,民进党“超新星”陈水扁对战新党“政治金童”赵少康和国民党黄大洲。
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提起这段往事,赵少康都倍感遗憾:要是泛蓝不分裂,赵少康成功当选台北市长,2000年借势选“总统”的或许就是他了。
话说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如火如荼的时候,担任民进党主席的施明德抛出了一个著名的“金马撤军论”,即将金门马祖非军事化。
这一论调在九十年代的台湾岛内属于异端谬论,一时引起轩然大波,蓝营抓住这点猛打民进党和阿扁,搞得阿扁十分紧张。
不过今天看来,施明德倒是挺有远见卓识的,他竟然准确预测了二十年后的局面。
从2000年开始,金门和马祖的驻军逐步被裁撤,只象征性地留了几个两栖侦察营。
不仅如此,最近十几年的“汉光演习”从未演练过增援金门、马祖的科目,可见在台军高层眼中,金马早已不是什么第一道防线,而是妥妥的弃子;一旦有变,驻防这里的台军只能是比划一下,然后迎接王师登岸。
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金马撤防之后,金马老百姓是感觉更危险还是更安全了呢?
貌似是更安全了,因为即使两岸爆发冲突,金门马祖的朋友也完全不必担心。
据台媒透露,如今金门人在厦门购置的房产约有一万套,平均每四户就有一户在厦门有房,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拥有人民币个人账户,堪称无缝衔接。
从金门遥望厦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在1949年之后的两岸关系发展史上,金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