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 书
1
在现代汉语中,“句”的“所指”通常是句子;而“句”的“能指”是超越于句子的字象,以及字象映射的物象。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一个“句子”却不能完全描述一个“句”字的内涵。

“句子”中的“句”,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它还是一个有历史纵深、携带字族基因密码的表意图谱,包含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巫术俗信、心智模式、审美倾向,以及物象场景等层次分明的编码系统,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文字的“句”与语言的“句子”之间的差异,如同“句子”与“句号”,是性质各异的符号体系。
《广韵》:“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
句就是局限,疆界。将言辞区分界限,就是把字连缀起来分成不同的句子。“一句話”的“句”,常与与古代书写中的句讀(jǜ dòu)符号有关,指的是文章的休止和停顿:语意未完而稍作停顿,称为“读”,用点(逗号)标记;语意完结,称“句”,用圈(句号)来标记,有完满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韓愈《師說》)
在古籍中,句与胪并称,都有陈述的意思。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叫“句”。《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端堂注:胪,陈述,陈列,如鸿胪,官名),句与“胪”相反:下传语告上为‘句’。”
句在我们的认知世界中,是语言的外壳,也是语言的内核。
2

无论是书面语句,还是口头语句,均以抛却了一个字的字根、字象(字形)、字理、字脉等要素,割舍汉字的造字本义、字形本义,以及汉字的引伸义、象征义、假借义、隐喻义为代价的——一个句子中每个字的含义,仅仅限定在它的原生语境、文本语境、生活语境范围内。
比如,小学生很少知道,造句的句,古音读作“勾”,音义同勾(古侯切读gōu)。現代汉字中的“勾”“句”并用,殊不知“勾”字是很晚才出现的,这也是《说文解字》没有收入“勾”字的原因。
句与勾,千百年前是一家,后来分化成两个字:“倨句”的“句”(读“勾”),“章句”的“句”(读屨jù)。李白《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勾”又是后起的形声字“钩”的核心字根。由此,句也就被赋予新义,引申为牵引、挂连、牵挂等意思。所以,当我们遇到“句”时,理当首先建立起“句”与“勾”的音义关联。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一诗中的“句”同“勾”,意思是说:不舍得离开杭州的原因,大半是对西湖的牵挂。

在口语中,大量地名所幸都保留了古音,为我们解读“句”的本义提供了线索。“句”作为名词用于地名,如“句吴“(春秋时代的吴国)、“高句丽(lí)”,都读作句(gōu),而不是读句(jù)。

“句魂”一词,今用为“勾魂”。句,用作动词,加形义符“扌”造“拘”字,表示摄取,引申为拘捕,捉拿,捕捉;同样,句,用作名词,加形义符“釒”造“鉤(钩)”字。
正如王筠所说:“凡曲皆曰句,盖上古无拘(抅)、笱、鉤(钩)三字,但用句。”(《说文句读》)意思是说,上古时没有拘、笱、钩这三个字,只有“句”。
换言之,拘(抅)、笱、鉤(钩)三字的初文或本字都是“句”,有曲折义。“句”在“章句”一词中读(jù),古音读“钩”。

《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芶姓始祖源于勾芒,勾芒(重)源于姬姓,出自帝少皞氏(少昊氏)之子重。
据《路史》载,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他的后世子孙以“勾”为姓。勾姓延续到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 有增艸为芶姓,有改为“句”(读勾Gōu)、有加釒旁为钩姓,有加木旁为构姓。
3
《说文解字》:“句,曲也。从口,丩声。”许慎的意思是说,句即弯曲。字形采用“口”作偏旁,采用“丩”作声旁。
《说文解字注》:“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考工記》多言倨句。《樂記》言‘倨中矩。句中鉤’。《淮南子》說獸言‘句爪倨牙’。凡地名有‘句’字者皆為山川紆曲。如句容句章句餘高句麗皆是也。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留可鉤乙之意。後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屨。又改句曲字為勾。”
句的字形演变)
在段玉裁看来,凡是弯曲的物体都叫“倨(jù)勾”,弯得少一点为“倨”;弯得多一点为“句”。
现代学者馬如森也说:“句。從口從丩,字象口在丩中,以示言語曲折之意。”(《殷墟甲骨學》)
句戈
4
如同“局”被做了局一样(参见《汉字认知论|局》),句也被曲解了一千多年。许慎、段玉裁及其追随者关于”句”之“曲折”的释义,局限于“句”的侧流“勾”一枝,并非出自“句”的字本义之主流。
为此,有文字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句字中的口,本义应为邑,外部的合围結构即丩字,读若沟。本义是城邑和环绕城邑的護城壕沟。
“围沟”一说跳出了《说文》的束缚,但仍然无法贯彻通义理、通字项、通字例的通则。比如,从“围沟”出发,如何说得通句字中所包含的“考察、考核”义项?
“每岁句駮省便,出钱数百万缗。”(《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胡三省注:“句者,句考其出入或多或少。”
此处的“句”,与“句检”“句稽”“句陈”中的“句”一样,有考察、考核义。
《淮南子·天文训》载:“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我个人认为,句字的考察、考核等义项,源于““执规而治春”,即句芒观象测日的意象。也因此,“句”的字本义的考释,回溯造字的物象场景,探索句字生成的神话原型。
5
汉字“句”的神话原型是句芒。关于句芒的记载,散见于文献中。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
《尚书·洪范》:“东方之极,自竭石东至日出博木之野,帝太皞神句芒司之。”
《吕氏春秋·孟春记》:“句芒,少吴氏之裔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朱熹注:“太皞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司春之神“句芒”

梳理以上文献资料可知,句芒名重,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格、太嗥的佐臣,少昊伏羲氏之子,负责观察星象,考核历法,编制节令,辅佐东方之帝太昊伏羲,执规而司春,掌管草木生发,故又称春神、木神,青帝的代言人。(参见《千字文溯源|重》
唐·阎朝隐有诗云:“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因有功德于民,后世帝王都在春季祭祀句芒。相传,周朝时即布设东堂,迎春神祭祀句芒(《礼记正义》)。旧时浙江一带,人们会在立春的前一天抬着句芒神上山,掷五谷以祈求来年丰收。
官方的祭祀活动沿袭至民间,遂成世代相传的迎春活动,句芒的形象慢慢演变成头顶双髻、手执柳鞭的骑牛牧童,人谓芒童。
6
如同丘比特执弓一样,芒童的标配是“规”。
不过,丘比特的法器是确定的,而句芒的道具却在持规还是持矩之间游移,原由无它,唯因伏羲女娲与规矩之间的配对,历来说法不一。
学者们认为,男持规,女持矩,或相反。少数学者认为,伏羲女娲手执规矩的说法与时代有关,比如有以东汉晚期为分界,认为“西汉至东汉中期,多伏羲持规、女娲持矩,到东汉晚期,为女娲持规、伏羲持矩。”或以王莽为界:“在新莽之前,伏羲多持规,女娲多持矩。新莽之后,伏羲大多数情况下执矩,女娲执规。”《汉书·魏相传》说:“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
据文献资料可知,太皞便是伏羲,执规者当为伏羲,女娲应执矩,这符合“规—圆—天—阳—伏羲,矩—方—地—阴—女娲”的观念。(参见《千字文溯源|规》《千字文溯源|矩》
窃以为,对古人来说,规与矩,圆与方,本无明确的界限。(参见《千字文溯源|方》《千字文溯源|圆》
无管是规还是矩,无非是弓背与弓弦的分别,它的依存关系和象征意义,与弓无异。
“句”通“矩”,为方。《庄子·田子方》:“履句屦者知地势。”意思说,穿方头鞋的,懂得地势。
“句”又通“彀”(gòu),張满弓的意思。如“敦弓”指的就是雕饰的弓。《诗·大雅·行苇》:“敦弓既句,既挟四鍭。”陆德明释:“句,古豆反,《说文》作彀,云‘张弓曰彀。’开弓如满月,鍭箭准备发。
句的甲骨文字形
(句),忠实地保留了观日测影的原始意象,字形由一对矩尺
(丩,糾)和
(口,日)组成,是一幅立竿测日影示意图(参见《千字文溯源|口》)。
金文
(句)将甲骨文的里外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篆文
(句)承续甲骨文的包围结构,将
(丩)写成
。隶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
(丩)写成
(勹),立杆测影的物象场景顿失。
7
句,据《周髀算经》记载,确与立杆测影相关。
《周髀算经》卷上:“句股之法,先知二数,然后推一见句股,然后求弦。”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勾和股,斜边为弦。
勾股定理图示  最早由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绘制的图,称为“弦图”。
“勾三股四弦五”,以最典型的案例说明最普遍的原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
在距今5500年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祭天圜丘,就根据这一定律作出了三个直径比为√2倍的同心圆,同时做出了二个套叠正方形的边长恰好为五倍的祭地方丘。
2000多年前的《周髀算经》记载:“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髀”为表,本指股骨,它的作用最初类似于立表(竿)测影。后代之以竹木(参见《千字文溯源|量》)、玉石(碑、华表)、金属(参见《千字文溯源|义》)为杆(竿),最后逐渐演化为日晷的表针。
冯时先生指出,人类最初正是通过对影子的认识并最终学会了测度日影,最早的测影工具实际就是人身本身。冯时先生以《史记》所记载的大禹治水时“身为度”为据,证明髀和早期测度日影的对应关系。
钱伟长教授说:“我们的祖先发现太阳圆影恰好充满竹管的视线,于是用太阳的斜高和勾股的原则,推算太阳的直径。这些测定的数据,虽然非常粗略,和实际相差很远,但在 3000 年前那样早的年代, 有这样天才的创造和实践的观测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句,结束一个意层,洞开另一个意层,发人深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