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女生朋友,她曾经交往过一个“不会吵架”的恋人。
起初我们都很羡慕他们如此和睦,每次眼看着分歧出现了,这个男孩可能就会转化话题,或者试图用开玩笑的方式把矛盾带过去。即使是真的吵架了,对方就会冷静或是很慢地回信息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一早就像没事儿的人一样重新开始甜蜜。
刚开始我们都觉得这样“识相”的男朋友挺好的。但随着关系越来越深入,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多的时候,女生就开始发现,她永远都是“挑事”的人,对方永远没有不满,但她提出的诉求和问题却很少得到真正的回应或解决。
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这个人可能不是“脾气好”,而是单纯的“不会吵架”。
眼见着一对令人羡艳的零争吵伴侣走向分手,我开始反思我们往往羡慕那些和睦不争吵的情侣,也会称赞从那些不制造矛盾的“老好人”,但到头来却发现,回避冲突很多时候就是不敢或没有能力面对分歧,他们也许并不能真正地维护好一段关系。
害怕失去的人,最恐惧冲突
没有人喜欢冲突,因为冲突通常意味着产生分歧,甚至是吵架、打架、拉扯、哭泣和愤怒。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害怕冲突,因为冲突也是一个面对分歧和解决分歧的契机。
有一些人在人际关系当中尤其害怕冲突。对于他们来说,冲突不是一座平缓的小山,稍花力气就可以跨越。冲突更像是密密麻麻的钉子铺成的一段路,每走一步都会使自己受伤。
害怕冲突的人又被称为冲突回避者(Conflict-Avodiant),当冲突发生时,他们会采取回避、忍让、妥协的策略来避免发生冲突。这样的选择和性格的形成,一般源于三种早期的影响。
1、严厉且强势的父母: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他的父母是要求极高、苛刻且严肃的,或是脾气很差、习惯惩罚,那么这个长期处于冲突的环境里的孩子,可能会在许多小事和大事上被挑剔和指责,这会升高孩子在心理上对于冲突的焦虑程度,对紧张的环境产生出汗、发抖、心跳加快等直接的生理不适。
2、充满敌意或竞争的同辈环境:如果成长过程当中伴随着不友善的兄弟姐妹,或是经常受到同辈的欺负和比较,极易让孩子在同辈当中处于自卑或没有自尊的位置,害怕被孤立或区别对待,这样的模式会延续到成人以后,使人无法为自己的立场挺身辩驳。
3、缺乏亲密感受的交流者:亲密的情绪照顾者的缺位,会使得孩子长期处于孤独、焦虑之中,而且难以对周围人建立稳定牢固的信任关系,那么对于冲突就更难以与他人坦诚交流。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人从小在比较正常甚至是温馨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本身并不是习惯性回避冲突的人。但当他进入了一段压迫性极强的关系中后,会改变自己对于冲突的策略,这样的关系通常是不健康的,比如:伴侣具有过强的控制欲、有暴力倾向;经常把小事闹大;对于过去的矛盾耿耿于怀,特别喜欢“炒旧饭”等等。也容易使得自己下意识地回避冲突和隐藏自己的想法,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悦,或是更大的风波。
缺少自我的人,总习惯避免冲突
回避冲突也不仅出现在爱情当中,在每一个生活场景里其实都存在必要的冲突处理。
《回家的诱惑》播出十几年,每一个形象都深入人心,尤其是林品如这个让所有人都恨铁不成钢的懦弱主妇,在剧里的前半段可谓是扮演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取悦者。
在事业上面对别人的争抢,她没有抗争;在婆媳关系当中,她被婆婆推倒流产,还无法为自己发声;在夫妻关系里对于出轨的丈夫和小三,她无法对峙直至最后被他们联手推入海里,差点丧命。一味地回避和忍让没有让她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善意,反而遭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所有她付出真心的人都离她而去。
像品如一样的“好人”,却总是反而无法维系好的关系,因为回避冲突让许多问题都变成了更大的危机。
一般来说,回避冲突会有两种常见类型。
第一,做“老好人”,一味忍让。
取悦性人格又被称为people pleaser。他们通常扮演着透明的“老好人”角色。
常见表现如不会拒绝、害怕矛盾、认为他人的感受是自己的责任,习惯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是自己的过失,总是在做自己必须做而不是喜欢做的事情。在亲密关系当中,这样的伴侣就像“隐形人”,你说什么他都同意,你做什么他都没有意见,也极少听到他袒露自己的想法。
取悦性人格的构建往往来源于取悦父母,习惯讨好别人的人,很可能是在成长经历当中拥有非常忙碌或是缺位的父母,他们必须通过“表现好”、“听话”、“令人省心”来达成父母的期待,进而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视为安全感的来源,在友情、爱情当中无法独立自主,从而形成共生依赖的关系,依赖通过满足他人来维系关系。
在取悦的背后,通常隐藏的是害怕被拒绝、害怕让他人失望、害怕被批评、孤独及愧疚。
第二,压抑情绪,拒绝表达。
与前者不同,拒绝表达的人并不是在忍让,而是选择封闭自己,举行“无声地抗议”。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表现称为搪塞和拒绝沟通(stonewalling),他们不袒露真实的想法,拒绝有效沟通,把自己关在一个盒子里,不产生矛盾,但也不解决问题。根据高特曼博士的研究stonewalling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第二大致命因素,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情感暴力的形式。
具体表现为当有分歧出现的时候表现得漫不经心或故意岔开话题,拒绝沟通、拒绝表达自己的想法,忽略或轻视伴侣的严肃谈话等等。
拒绝沟通的出现一般有三种原因,比如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应激的自我保护,立即封闭自己以免受到伤害;或是习惯性压抑情绪,逃避问题;最后一种则是试图通过沉默惩罚伴侣,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无论是一味地讨好退让,还是无法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其实核心都是自我意识的缺失,以及无法与外界形成有效的沟通。
健康的关系,与冲突共生:你是不是一个习惯回避冲突的人?
既然冲突让所有人头疼,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习惯性回避冲突的人呢?
回避冲突型人格通常会有这些具体的表现:
1.很少拒绝别人,经常很快甚至不思考就答应别人的要求;
2.非常害怕情绪激动的人或场景,对于激烈的争执甚至会引起生理上的不适;
3.在需要自己表达意见和立场的时候时常选择沉默;
4.将别人的需要置于自己之上,习惯性地满足和讨好别人,害怕让人失望;
5.时常妥协,遇到分歧会先找自己的原因,也常常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6.与其反对或与他人争论,宁愿委屈自己;
7.认为自己需要维护一段关系的和谐,照顾伴侣或身边人的感受是自己的首要责任。
回避冲突型人格在我们身边时,我们常常会感觉TA似乎没什么主见,很少表达想法但也常常不快乐。与这样的人相处似乎每一拳都打在棉花上,并没有有来有往的健康交流。而具有回避冲突特点的人往往也困于自己说不出口的感受,常常觉得无力和烦闷。
一段好的关系,需要两个能够健康对话的人,而不是两个不会沟通的逃避者。
如果你或是你的身边人也有这样的困扰,也许可以从三个小的切入点,来转化面对冲突的策略。
从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的情绪和不安,找到愧疚、害怕失去的源头,也许是童年的经历或是来自伴侣的压力。然后从自己的伴侣、朋友、父母开始传达自己的感受。
从小事开始:逐渐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想法,不一定非要是在冲突环境当中,你的快乐、担心、烦恼或是焦虑都有可能帮助别人更好的了解你。
从信任的人开始建立健康的冲突应对机制:从自己最信任的人开始,当分歧意见出现的时候,先意识到自己的害怕情绪和想要回避的潜意识,然后组织一个稍微清晰一点的思路,与对方交换意见。你可以使用“这件事情,会让我感觉到不安”,或是“对我来说,其实换一个方式会更好”的积极表达模式。不要否定对方,而是交换意见,共同形成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好相处的不是不会吵架的人,而是善于在分歧中找到解决方法的人。
最好的关系也并不是不会吵架拌嘴的伴侣,而是不惧怕争执和真实地表达自己,并能够在冲突中回应对方的搭档。
作者:花下
编辑:周婕妤
安可时刻
2023「社会学了没」共读会正在筹备中,共读会倡导:2023,一起学习社会思维,升级内外关系。
一年深度共读12本书,每月一本,包括四大主题:社会中我、美好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趋势,每个主题3本书。
如果你对【2023社没共读会】感兴趣,欢迎加入共读会的交流群,第一时间获取共读会的信息。
加下方社长老梁微信,邀请你入群,请发暗号:共读会交流群。
点个在看,我们都能拥有一段好的关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