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炸!
《中国奇谭》,豆瓣开分9.5,被十万网友连连夸赞。
8集动画,全部取材于中国志怪故事,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甚至被央视评为:“一部立足传统文化,又和世界文化接轨的作品”。
然而,这样一部十万人打出高分的优质国漫,还是被家长炮轰了。
——TL编辑部 塔塔
文:Kyle
首发:Kyle(ID:kylehello)
一夜之间,《中国奇谭》“翻车”了。
该动画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操刀,目前刚刚播出三集就收获无数好评,豆瓣评分9.5分。
然而,这部广受大家喜爱的口碑之作,现在却遭到了家长的炮轰:
“动画片应该是给儿童看的吧?可这样的动画片会吓哭小孩子,甚至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请问有什么教育意义吗?是让孩子从小就厌世吗?”
舆论发酵后迅速登顶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而我看到了这件事背后,一个最悲哀的真相——
是谁在举报动画片?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那些童年的光,正在一个个消失。
前不久,《迪迦奥特曼》被家长举报下架。
而举报的理由,竟然是:血腥暴力,孩子看了老打架。
许多人的光,没有了。
遭殃的还不只是奥特曼。
包括《熊出没》《小猪佩奇》《小马宝莉》《熊出没》《刺客伍六七》在内的多部经典动画片都在被举报之列。
而这些动画片被举报的原因,一个比一个奇葩——
《熊出没》:光头强追熊,还拿着电锯砍树,宣扬暴力;
《喜羊羊与灰太狼》:灰太狼抓羊,不热爱小动物;
《名侦探柯南》《虹猫蓝兔七侠传》:宣扬早恋;
《小猪佩奇》:孩子看了学猪叫跳水坑,然后叫爸妈猪爸爸猪妈妈;
《菲梦少女2》:里面的人物染头发,教坏小女孩;
……
遭殃的也不仅仅是动画片,还有性教育教材。
甚至经典读物。
游戏、直播等多个领域也都出现越来越多抵制的声音。
鲁迅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这些举报家长们的想像力,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是谁在教出熊孩子?
但教坏小孩的,真的是这些东西吗?
来看一组大数据——
据《新华社》和《检察日报》发布,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高达70%以上。
并且,其中14—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还在逐年提升。
正如导演昆汀所说:“比起电影,我更害怕你看新闻。”
随便看几则最近发生的新闻——
2022年8月22日,上海一女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被后排的熊孩子和其家长踢椅背,后来去医院诊断结果为:“有脑震荡可能。”
而肇事者事后却表示:“也不严重,只出200。”
1月3日,河南信阳,一女子在优衣库试衣间更衣时多次被两名男童猛推帘子。
在女子制止无果后,男童的家长竟对女子破口大骂,“荡妇羞辱”,并抢走了她的手机。
是谁让这些熊孩子如此猖狂?
前文的那份数据,就总结了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犯罪除了无业人员及城市周边地区人员居多,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畸型家庭子女犯罪得多。
另一组数据统计则更加触目惊心——
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
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
每15个持械斗殴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2个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动辄打骂孩子。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而李玫瑾教授也曾在《圆桌派》上说过:“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水准。”
每一个被教坏的熊孩子,父母都要负第一责任。
然而,太多父母将教育的责任推出去。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
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
二十年前它是偶像。
十五年前它是早恋。
十年前它叫做手机。
五年前它叫做游戏。
而现如今轮到更多。”
这样的家长,却又往往对下一代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望子成龙。
在这些父母身上,有着太多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
他们认为小孩不能看暴力斗殴,但却又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认为小孩不能看血腥残杀,但却又擅自杀死孩子心爱的宠物;
认为小孩不能过早接受性教育,但却又带着男童公然进女厕女更衣室;
认为小孩不能接触手机游戏,但回到家自己却又不理孩子自顾自刷手机;
……
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却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败笔,就在于这样的“双标”。
小时候见过世面
长大才不会猎奇
然而,太多家长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懂得因材施教。
一旦发现孩子偏离了预期,就一味地要求他们顺从听话,甚至干脆将他们罩进一个真空的玻璃罩子里,与外界隔离开来。
动辄举报,动辄呼吁下架整改,不听不看不了解。
殊不知,连世界都没观过,哪里来的世界观?
英国记者乔纳森瓦茨曾在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中指出:“中国的性教育远远落后于中国青少年的性实践。”中国人大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73.5%的青少年认为学校没有性教育,86.6%的青少年几乎没接受过家庭性教育。
如此惨淡的现实,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性盲的产生——有的孩子受到性骚扰却敢怒而不敢言,甚至不知道这是应该怒的事情。所以别嫌孩子接受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
而有的孩子则长大后性道德缺失,骚扰异性、放纵性欲,甚至因此获罪。
正如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所说:“在性教育这堂课中,父母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可遗憾的是,父母缺的课,社会一定会帮他们补回来,而社会补的课,往往是残酷的。
小时候接受过性教育,长大后才会明白男女有别。
小时候得到过充分的尊重和自由,长大后才会懂得去敬畏世界、尊重他人、尊重异性、尊重弱者。
小时候看过《三毛流浪记》看过《简爱》,长大后才会自爱自尊自强,而不是对着万柳书院的“少爷”自称“老奴”自轻自贱。
一个人见过了越多的世面,就越不会猎奇。
一个人了解了越多的因果,就越不会逾距。
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就越不会无知。
而若你爱这个人,那么请先做好自己的功课,并给予Ta充分的尊重和自由。
点亮在看,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并改变!TalentLeader 
参考资料:
《少年弑母案频发,是谁错了?》,央视网
《连<小猪佩奇>都开始“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了》,轻拿轻放局
《那些年被家长举报过的动画片,举报的理由真的千奇百怪》,胶片猴

你怎么看?
遇见彼此,评论区来必有戏:)

●  作者:Kyle,90后新媒体公司CEO,500强公司新媒体顾问,新书《选择自己》,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本文首发于公众号Kyle(ID:kylehello),转载请联系Kyle取得授权。
●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交流请咨询微信:kylehello003
●  有不少读者说想与我有更多的交流,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点击上方图片阅读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