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阿魏
IP改编从不会少了争议,何况它是《三体》。首先强大的书粉这一关就备受考验,跟着还有科幻题材、原著人气所吸来的关注度,注定又是一轮过关斩将。
所以剧播第一天的这条网友评论传得那么火,“终于理解了,在产房外等着孩子出生的父亲是什么心情。”被全民“接生”,除了这部剧版《三体》也是没谁了。
万众瞩目便意味着万种声音,这倒是在情理之中。只是现在讨论的声音,形成了这么一种以往少有出现的、蛮有意思的现象:针对《三体》的评价非常两极化。
本该很挑剔的书粉,这回满意得不行,狂赞剧太懂原著党了。但是这种“懂”,落到没看过书、直接追剧的观众眼里,则成了“不友好”“看不懂”。
看来,《三体》影视化要拿高分,比我考上物理科研人员都难。我就想问一句,无论是所谓的“完全抠书”还是被质疑的“看不懂”,对剧版《三体》是公平的吗?
1. 
在《三体》拍摄纪录片里,对导演这句话印象极深,说早在自己介入前,制作方已经开工三年了。那三年里,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剧本打磨。
按制片的说法,剧本磨过很多版本,包括想过要不要加重科幻感。原著《三体》一共有三部曲,这部剧版选取的是第一部《地球往事》。
这是最贴现实的一部,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的过招才刚开始。所以它的科幻元素不是依靠特效轰炸来体现,如果拍成超现实的未来科幻剧,反而走偏了。
思来想去,最终定下改编风格:“回归《三体1》特有的现实主义基调。
注意,“回归原著”并不代表现在被粗暴解读的“一板一眼抠书”。它更该被理解为一种主创尊重原著的态度,然后在尊重的基础上,做一些丝滑又聪明的改编。
比如原著的汪淼有一个儿子,剧版改成了女儿。
这处看似不起眼的改动有什么用意呢,看到叶文洁的女儿杨冬自杀、汪淼登门探望这一段就懂了:两个都是有女儿的父母,在这个时刻更能惺惺相惜。
再说杨冬自杀这个情节,剧版也是做了处理的,且处理得更妙。
毕竟真的按“抠书”来拍的话,剧一开始就该是史强上门“抓”汪淼到作战中心开会,会上,才引出杨冬自杀的消息。
这种顺序,写成文字能接受,“直译”成画面很难不觉得突兀。所以剧把自杀先拎出来,作为引子放到开头。有了这个引子才一环扣一环,有了后面的展开。
这种位置的小调动,不仅满足了开篇高能、戏剧感十足的追剧需求,也使得剧的叙事变得流畅、自然,结构和层次也更分明。
类似这样的微调,在剧中其实挺多。它高明就高明在,轮廓上没有破坏原著,令原著党放心,同时把“书如何翻成剧”做得毫无生搬的痕迹,追起来特舒服。
2. 
事实上,从文本到镜头画面,这种事本身也没可能完全地复制粘贴——压根就不是一类艺术表达形式嘛,文本调动的是阅读想象,剧打造的是一种视听空间。
翻拍剧能做到“把阅读想象视听化”,紧扣原著的调调,贴合原著的弧光,这已然是成功的翻拍。与其较劲剧版《三体》抠不抠书,不如看它是否抠准了书的气质。
而剧版《三体》比还原情节更可贵的,正是在于它还原了原著气质。
看过一段对《三体》原著的评价,说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刘慈欣把创作视角立足于宇宙,是从宇宙在俯瞰地球众生,同时赋予了难啃的科学某种哲学意味的浪漫。
就是说,怎么看,《三体》都不会是一刷即懂的。如果拍得浅显单薄了才叫翻拍失败。但这也不表示它是故作深沉的,是故弄玄虚的。
准确说,剧版《三体》是在一些处理手法上,稍微破了破国产剧一以贯之的操作,不那么表皮、常态,但又表达精准;更重要的是,那种表达也更对原著的味儿。
比如开播时,一部分观众认为杨冬自杀的情节交代得太粗糙,觉得这是书粉特供,没看书的话不太清楚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但其实,在书里,杨冬也着墨不算多。
反而是剧为了帮助观众可以直观理解,这位年轻有为的女科学家为什么轻生,做了一些细腻的填充:在第二至五集的片尾,都出现了与杨冬相关的碎片化信息。
信息或来自男友的讲述,或是她生活、工作的片段。当把它们一点点拼凑起来就会拼出杨冬自杀的动机:一个在车里都醉心写公式的科学家,科学信念崩了,人也就毁了。
当然,按普遍拍法,把一个角色的经历完整、直给地呈现出来,对观众来说是最熟悉的,对拍摄而言也是最保险的。但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未必。
一部剧的含量非常丰富,故事是根基,除此之外还有表演、剪辑、运镜、配乐等等。是所有这些才共同支撑了剧的完整,滋养了剧的调性与质感。
像汪淼与常伟思关于“偶然”的谈话,虽然台词一字不落从书里拷来,但能契合书里的气氛,感同身受汪淼被什么力量震慑的心情,这归功于演员表演和画面烘托。
就《三体》而言,它也需要一点厚重的、立体的、需要细品的气息,来慢慢煲出“人类命运”“外星生命”这样恢弘的命题内核。
消化并感受这种命题的魅力,抽丝剥茧的耐心很重要。即使作为书粉,一开始追书的感受,也跟现在一些观众的追剧体验是一致的:不太好追,得费点儿时间。
但如果需要耐心,轻飘飘解读为“看不懂,好烂”,那原著获得的成就地位便就不存在了。剧版《三体》也一样,“看不懂”与“没拍好”之间不该是因果关系。
值得讲讲的是汪淼濒临崩溃,追问申玉菲关于倒计时真相这段。
纯粹按传统手法,一问一答推着走,或许是看得懂了,但对话背后的穿透力会严重打折。他们之间,其实暗含一种虫子与宿命的关系。
虫子渺小,宿命不可违,这要怎么拍才能拍出感觉?剧里是这么做的,当对话cue到重点时猛然停掉,插入几帧寓意很强的画面。
啊,看得人掉一身鸡皮疙瘩。但能说这种“古怪”的剪辑就是没拍好吗?总还是要打开视野,允许正确但可能“需要点耐心”的国产剧存在吧。
3. 
其实,剧版《三体》不仅没拍得假大空,反而相比原著更贴近生活。
这从剧情、选角、服道化、场景等等,都肉眼可见背后怀抱的一种真正用意:剧版《三体》是一部有生活气息,与现实紧密关联,令观众人能代入的科幻剧。
比如拍东北大雪,就真的去漠河。拍科研机构,就必须实地取景。
一部剧,在时间空间的方方面面都做实了,故事才可信、有实感。而剧组最令人佩服的是,连角色也特别追求“实”,像导演说的,“选角标准就是能演出现实色彩。
于是每一个角色,看起来都是我们身边会出现的普通人。汪淼妥妥一个知识分子,史强一看就是直肠子警察,老年叶文洁呢,没揭露真实身份之前,跟满大街的老太太无异。
从景到人,到吃饭、工作、带娃的生活日常都很写实了,真实世界的氛围造起来了,等来三体文明杀过来的一刻,才更具科幻的震撼,更能体会科幻的迷人。
这也是《三体》不同于主流科幻的地方。它很“狡猾”,不会一来就让观众置身科幻,而是选择一个很有亲切感的入口进入,再一步步滑向科幻,最终为科幻头皮发麻。
《三体》的路子,就不是狂舞特效的科幻剧,故事落点也重于讲人,人的信仰、情感与命运选择,是朴素的,也是惊心动魄的。
卡梅隆当年不都这么说吗,“《三体》要拍就是6部电影的量,否则拍不出深度。”它曾经也被定义为,国产剧再发展十年都拍不出来的科幻题材。
但是现在,这部《三体》撕掉了那些“不可能”的封条,历经7年被搬上荧幕,甚至比奈飞版更早一步与观众见面,且贡献了超出预期的水准,这还不值得激动吗?
再公平一点讲,这种级别的IP,敢拍,也踏踏实实拍出了吻合原著气质、样貌的东西,即使没获得每个人的认可,凭目前的表现,已经是为国产科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毕竟“完美”的IP改编并不存在,“完美”的《三体》只会永远活在期待与想象中。而眼下,我们太需要一部有分量的科幻剧打入市场,为“什么是中国科幻剧”开个好头。
或许,有了这个排头兵就会有某个参照方向,好作品才可能源源不断,市场才可以得到良性循环。非常庆幸这个担当是《三体》。
认吧,今天就是来为难大家的。戳图片查看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