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亲历着烈度如此强烈的2022。
文|《人物》编辑部
又到岁尾。这是不平静的一年。俄乌战争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夏秋季节的隔绝之后,一场新冠大流行成为岁末的终曲。漫长的甬道走到尽头,终于看见一些光亮。
对《人物》编辑部来说,这也是不寻常的一年——可能是有史以来作者们出差最少的一年,电话采访最多的一年,最期待见面、漫谈、散步和远方的一年。我们的世界变得混沌,用单一词汇来概括一年变得更加困难,正因为如此,在这一年,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变得如此重要,不可忽视。
我们开始从身边出发,从经验出发,理解世界。
我们的作者李斐然,过去一年都在经历对亲人的照护,也是在这个过程里,她更深地了解了女性的身体和疾病。几个月的采访之后,她完成了对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大夫的封面报道。郎景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女性的疾病治疗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贡献,但在他看来,「好的医学」从来不只是锐利的刀锋、高超的技术,还有医生对患者痛苦的感知和体谅。
2022年夏天,作者安小庆决定去完成一个多年前打动过她的选题——三峡移民刘敏华,在告别故乡时,他带走了家门口的一棵桃树,这一幕被摄影师李风拍了下来。这张照片也击中了安小庆,让她想起在凉山老家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父亲种的桃树。她找到李风,他们在长江边徘徊,谈论起江水的颜色、汽笛在江水中回荡的声音。三峡工程30年,100万移民,个体记忆是不可抹去的,就像坚固的水泥上会长出苔藓。
刘敏华和他背上的桃花
作者谢梦遥,也在2022年完成了一个跨度长达一年半的选题。2021年5月,马拉松运动员梁晶在白银马拉松越野赛中去世。从那时开始,谢梦遥就在准备这篇报道,为了足够接近梁晶,他去到合肥、呼和浩特、北京和长沙,采访了梁晶身边几乎所有人,在梁晶日常训练的赛道上跑步,也像梁晶那样,进行艰苦的爬楼训练。最后用3万字的报道,写出了梁晶的平凡和伟大。
作者卢美慧,同样寻访了一位逝去的人——韦尔乔。他是哈尔滨人,一位医生,一位在处方单上用钢笔作画的人。他在2007年,盛世到来之前就去世了,但他和他的同伴度过了节日一样的日子。从某个角度说,因为太早离开,他是个缺席的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精神富足,如此尊严地生活过,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也是在这样的年份里,作者姚璐感到了一种困惑,不知道在时代的不确定中,该如何自处。她给历史学家许倬云发去邮件,想问他:以一个更宽阔的尺度看待眼下世界的乱局、变化,您会有忧思,还是更乐观?
许倬云坐在窗前,充满忧思
2022年,作者林松果也终于完成了一篇关于「强制报告制度」的文章。这个选题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17年,她当时注意到另一个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制度「性侵公示制度」,想知道这样一个创新性的制度,如何出现,如何被落实,但当时报道条件还不成熟。5年里,这个选题始终悬于她的选题单,终于在2022年水落石出。
……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作为一个女性为主的编辑部,也作为仍然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世界的人,新的一年,我们依然在注视女性的生命,关注女性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关注未婚妈妈长住酒店的女性独居女性。也关注女性的关系,新栏目「母女关系」,记录了导演杨荔钠和女儿既亲密又独立的生活、私奔又早逝的母亲和她被留下的女儿、第一代海淀妈妈和被「鸡娃」的女儿。我们也好奇女性创作者的想法和她们创造的世界,她们是郭柯宇谢盈萱刘雅瑟姜昕吴彦姝蒋胜男邵艺辉傅真余秀华……关注女人们的生活,不仅需要她们开口说话,还需要愿意听的读者,以及支持她们说话的社会环境。我们希望能为建造这种环境,做些什么。
「私奔」的母亲,过去的影像
我们生活在北京,在一座大城市度过自己的20、30、40岁,自然也会关心年轻人的生活。年轻人,是《人物》2022年占比最大的一类选题。重读这些报道时,依然会感到一种疼痛——年轻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决定的,他们更天真、更脆弱,也更难抵御风险。
在求学时,他们可能经历过《当大学变成了「苦读」的高中》,他们或许是《那些放弃985的高分考生》,他们可能就读于《建筑土木专业:从状元云集到失意者联盟》;深造同样不易,如今《去香港读研的路,正在变拥挤》;走出校园,他们可能要经历《漫长的求职》,最终认清现实,谋求更安稳的人生;20岁迈向30岁,他们会经历《县城体制内的女孩,和她们的婚恋困局》《相亲100次》。从新冠大流行到受限的校园生活,从就业机会减少到上升通道的窄化,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在艰难安放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从自身出发,把目光投向世界的时候,读者们也会给我们反馈——一年12期杂志,400多次推送,阅读量是风向标一样的存在,读者阅读什么,关心什么,这背后是时代的处境、人的心灵世界。
一个从未改变的事实是,大家依然对真相、事实和严肃议题有渴求。关于奥密克戎的报道《预测新冠如何突变的人》,关于高考、县中和教育公平的报道《一个高考状元,和一所县中的自救》,关于四川德阳女医生被网暴自杀的回访《「德阳女医生案」后四年:一个被网暴撕碎的家庭》,关切老年人生存状态的《洗澡》,对译者金晓宇的书写《金晓宇 老虎不知何时到来》,都是去年很受欢迎的文章,是我们对此时、此地的回应。
我们也发现,关于「倦怠社会」的报道变得越来越受关注。人们对自己的工作、身体、精神状况和人际关系感兴趣。《人物》微信公众号有超过72万读者阅读过我们采访心理学家崔庆龙的文章《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累?》,而《越来越多年轻人被送进ICU,一位急诊科医生的忠告》《原来这样也没关系》《这届年轻人,正在断亲》《一个93年家庭主妇的低欲望生活》,都进入了《人物》2022年度阅读量的TOP20。
图源剧集《凪的新生活》
我们也关心流行文化。那是最大多数人可以栖息的乐园,是创作者们对时代精神的捕捉和回应。年初《人世间》的热播,记录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50年变迁,我们访问了主创雷佳音殷桃雷佳音和我们谈论了失落和勇敢,而殷桃,在经历岁月之后,「她完全属于她自己了」。到了年中,《苍兰诀》《梦华录》热播,我们好奇观众的趣味变化,为什么王鹤棣会收获如此多的喜爱,导演杨阳是如何再造一个宋朝的梦境。《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脱口秀大会》《再见爱人》等综艺节目,最精准地触达了观众的情绪,我们也试图理解背后的机制。从《隐入尘烟》,到《阿凡达:水之道》,你会发现,人们还是渴望走进电影院,坐到银幕前,忘记时间,我们也分别访问了这两位来自东西方的电影导演,李睿珺詹姆斯·卡梅隆
《梦华录》背后的导演杨阳
这一年也是体育之年,体育里那种自由、拼尽全力和together的精神,有一种永恒的力量。3月的冬奥会,你可能在王濛解说短道速滑时屏息过,为俄罗斯花滑女孩流过泪。也在世界杯决赛的深夜,见证了35岁的梅西得偿所愿。我们用《谷爱凌,欢迎归来》《今天,「理想的羽生结弦」诞生》,记录了两个难忘的瞬间,这也是2022年我们最受欢迎的报道之一,几百万人阅读了这两篇文章。还有马龙张伟丽……这些伟大的身体和精神,如何攀上人类的高峰,我们留下了一份记录。
梅西亲吻大力神杯
这一年,我们格外需要智者的答案。我们把封面留给了黄永玉许倬云郎景和钟叔河戴锦华,想要知道他们如何生活,如何思考。99岁的黄永玉,依然是一个拳击爱好者,他递过来的名片写的是「黄永玉 享受国家收费厕所免费待遇」。在美国匹兹堡,坐在轮椅上的许倬云,谈的是在风云变幻中人的作为。而在长沙的春日,91岁、流连病榻的钟叔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国家不可能自绝于世界,「社会能够有更多的进步吗?」
在这样的年份里,我们也尤其需要动物。这一年《人物》至少有15篇推文都出现了猫。春天,我们好奇的是,南京的红山动物园会怎么为小动物写讣告。到了秋天,我们也用一篇讣告纪念了西宁野生动物园的一只兔狲。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也想要认真地讨论,一座城市怎么和野猪共处。
红山动物园的讣告
我们也尽力去创造一些温暖——the moment系列,《人物》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这一年,超过三万人发来了属于他们的「moment」。这些照片和文字不能一一呈现,但你能想象,每次打开后台,我们会受到多大的震撼。那些烟花、田野、云霞和演唱会、蛋糕、全家福,是一份如此庄重的见证。向历史宣告,在最低限度的生活里,有这么多人在生活里缔结爱与承诺,彰显生的尊严。
7月,大家发来深圳的「史诗级」晚霞
当然,新年也是检讨和许愿的节日。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刻,比起满足,我们或许还有一些失落——我们写下的东西很重要,但我们没写下的东西,那些空白,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每个人都在亲历着烈度如此强烈的2022——这一年或许会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如果一定要安慰自己,可能就是像历史学家罗新说的那样:「发生在街道上的某些小事也是时代的。我们要争夺对于时代的解释权,这中间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在这个竞争当中我们不能够退步。」
新春将近,西安的一株腊梅树盛开了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用几百篇文章,记录了许多「小事」,许多普通人的生活。作为一本以《人物》命名的杂志,我们记录身处舞台中心的人,也记录生活边缘的平凡个体,我们记录在场的人,也追忆不在场的人。我们始终关注人的复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在街道上,家庭里,人的心灵中,人们如何经历时代,如何做出微小或者巨大的改变。
这些故事一旦被叙述出来,就意味着一种确认——这件事已经发生,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不能假装它没有发生。记下这一切,我们才不至于生活在沉默里。
对很多人来说,今年可能是三年来第一个全家团聚的新年。在这一刻,没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祝大家新年好,健康,平安。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作伴
图源剧集《凪的新生活》

《人物》首部女性报道合集
《她们和她们》
正式开售,
点击图片购买↓↓↓


星标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精彩故事永不错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