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 作者来士普, 责编丛夏。
近,一段关于明末清初黄花梨麒麟纹圈背交椅(6597.6万港元成交,晋身最贵交椅)成交时刻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一起出圈的还有拍卖师陈良玲
拍卖台上,她一袭旗袍,端庄优雅,明明是在焦灼的竞投现场,却显得格外游刃有余,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佳士得香港副总裁陈良玲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拍卖师的世界,了解一下那些杰出的女拍卖师们,以及她们是如何“轻松”拍出最贵拍品的。

前段时间,关之琳私人珠宝珍藏拍卖会落下帷幕,50余件珠宝最终成交价高达3.59亿港币。
关之琳还把部分拍卖所得捐给了公益组织,为自己的60岁大寿积德行善。
开拍前,市场对这些藏品的估值是1.1亿左右,最终却以3.59亿的天价收官。
能让数件拍品的成交价均大大超过估价,除了明星效应的赋值,更离不开拍卖师的努力。
从估、叫、竞、催,到最后一刻的黄金落锤,拍卖师们时刻把控着现场的节奏和叫价走向。
如今,在拍卖行这个俗称“男人天下”的地方,却有一批业务纯熟的女性拍卖师正在大放异彩。
谭波、陈良玲、杨媛草(从左到右)
在四大拍卖行中(佳士得、苏富比、保利、嘉德),佳士得的女拍卖师是最具知名度的。
在官方认证的54个拍卖师里,有一半都是女性。


最近大火的陈良玲,就是佳士得的香港副总裁、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主管。
她常常身穿旗袍,眼含笑意,举止端庄,也因此被称为“全网第一优雅”。

其实拍卖师只是她的兼职,她的正职是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的资深专家,平时主要的工作是征件、估价。

作为专家,她懂得发掘拍品的价值,而作为拍卖师,她能够“帮助我们部门的瓷器寻到更高的应价“。
在2019年的香港春季“中国古代书画与澄怀堂美术馆藏品”拍卖会上,将近4小时的拍卖,她全程无缝衔接中英双语。
最终将估值500W港币的《行书七言诗卷》以8322W港币的高价卖出,连翻整整16倍。
像陈良玲一样闪闪发光的女性拍卖师还有很多。

比如佳士得的首位华人女拍卖官——郭心怡
她毕业于哈佛,曾经是华尔街首席证券师。

她曾把苏轼的《木石图》拍出了4.636亿港币的高价,创下佳士得亚洲区最高价艺术品拍卖纪录。

还有中国首位金锤奖女拍卖师的获得者——金玲。
她主持过上千场大型拍卖,包括几十亿的土地拍卖、单幅上亿的艺术品等,是拍卖行业的金字招牌。
还有现任佳士得亚太区副总裁,营销战略主管Georgina Hilton。她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史专业。
在刚刚前不久的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会上,她的成绩十分亮眼。
现场她言语沉着、反应灵敏,通过利落的肢体语言引导竞拍者们跟着她的节奏走,掌控全局的风采让人印象深刻。

这场拍卖会上,常玉的画作“八尾金魚”,在她的手下以 1.7 亿港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常玉动物主题画作纪录。
常玉“八尾金魚”
张晓刚血缘系列大家庭2号,以9800万港币成交,创下了张晓刚世界拍卖新纪录。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2号”
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拍卖行业都是完全由男性主导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拍卖官也总是身穿西装,手拿木槌的男性。
那么,女性到底是怎样在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中逐渐站稳脚跟的呢?
拍卖行业兴起于17、18世纪的欧洲。
当时伦敦有60多家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但无一例外,他们都不接受女性进入这个行业。
男性拍卖师认为女性不配抡起手里的木头锤子;卖家买家也觉得,女性对这些珍贵的藏品一无所知。
直到1959年,在德国科隆,Carola van Ham女士(1926-2016)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拍卖师。
她成立的范汉姆艺术拍卖公司,在古典艺术、珠宝首饰和欧洲艺术工艺品三个大类极具优势。
她也开创了女性走上拍卖台的先河。
为了站上拍卖台,Carola研究各类文献、练习口条、拜师求教,准备数年,终于在33岁时敲响了人生的第一锤。
如今,范汉姆已经成为全球有名的艺术性拍卖行。
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Carola的榜样力量下,走入了拍卖行业。
她们用不可撼动的实力打破了拍卖场上的性别刻板印象,向世界展现着女性的专业与魅力。
佳士得首席慈善拍卖官兼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 Lydia Fenet
事实上,除了作为拍卖师,女性还在拍卖行中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工作。
在佳士得,公司各个部门和职级都不乏女性员工,全球员工中,女性占68%。
中国区总裁杨媛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她主要负责拍卖行的幕后工作,被圈内称为“中国版邓文迪”。

拍卖场其实就是个变相的资源流通站。要通过买家、卖家、专家三方协调,让藏品流通起来。

而杨媛草的工作,就是串联资源网,促成藏品的流通。
在成为佳士得中国区总裁后,她为佳士得带来了十几场具有轰动效应的大拍卖。
前文提到的关之琳的珠宝义卖,也是由她牵线的。
近年来,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也备受市场关注和藏家追捧。
在纽约苏富比NOW当代艺术晚拍中,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数量首次超越了男性艺术家。
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女性艺术家的表现也格外抢眼。美国女性艺术家琼·米切尔的作品《无题》,成交价高达8335万港元,是佳士得香港秋拍最高成交价。
《无题》
作为藏家,女性的份量也越来越重。


2021年女性高净值藏家的平均支出增加了1/3,达到41万美元,是男性藏家的两倍多。


卡塔尔的公主玛雅莎,就是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头号买家。


她每年运作超过10亿美元来购买艺术品,被《福布斯》称为当今“最无可争议的艺术界女王”。
比利时的吉赛尔·克罗斯女士尤爱青铜器,号称“青铜女王”。
自1990年至今,她经手过大量中国顶级精美青铜器,是世界上中国青铜器古董商中的翘楚。
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的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中国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以2.8124亿港元竟得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震惊中外。
事实上,两人的收藏历史已近20年,众多心血收藏都在其创办的“龙美术馆”中展出。
如今已八十高龄的香港知名商业巾帼张永珍,出身于古玩世家,尤为钟爱收藏清代瓷器,曾三次创下中国瓷器成交记录。
她曾以4150万港元竞得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并惠赠给上海博物馆。
我们对拍卖师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手里的槌子,好像喊几次价就完事了,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拍卖师,背后的学问可还真不小。
拍卖属于小众行业,要把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卖给金字塔尖的一小撮人。
这就决定了:拍卖师们必须是学历上的资优生、资源整合的高手以及长袖善舞的活动家。
苏富比欧洲区董事长兼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全球负责人 Helena Newman
想要做好拍卖师,首先必须得专业过硬。
如今,艺术管理相关专业的学位已然成了拍卖师入行的敲门砖。
她们需要系统的学习艺术市场的交易流程与规律性、艺术品的商业化模式、艺术机构的管理方法等。
而且,“拍卖师绝不仅是台上的举槌落槌,必须得精通某一艺术领域”。
对于佳士得、苏富比这样的大拍卖行来说,一般会让经验丰富、且在公司担任要职的人来兼任拍卖官。
比如前文提到的身为瓷器和艺术品部专家的陈良玲。
其次,对拍卖现场和流程的把控能力也是基本功。
好的拍卖官必须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准确计算出每一次竞价。
她们的声线、肢体语言以及应变能力,都会直接影响拍卖会的最终效果。
陈良玲在台上每次喊出报价,眼光会转到举牌的卖家身上,加上身体语言和手势,让卖家有受到瞩目的感觉。 
而人在极度的亢奋、愉悦中,很容易被架上去,对藏品产生势在必得的心理,拍品就更容易被高价拍出。
拍卖师们不仅可以用语言和肢体把控全场,还可以用引人注目的服装来自然地烘托这种主导地位。
Georgina Hilton在拍卖时就很喜欢穿颜色亮眼的服装。

穿着上已经有了重点,在妆容、配饰上,就要极简。
女性拍卖师上台前,一般很少戴耳环,避免它们和耳麦碰撞、发出声响。
第三,拍卖师们还需要高超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拍卖会就像一场竞技比赛,兼具技术含量&观赏性,需要的不是硬碰硬,而是智慧、情商、应变能力和说话之道的综合素质。
她们需要洞察有潜力的买家,感染买家竞价,最终达成理想的成交价格。
在客户犹豫时,要用如沐春风的说话艺术,点出拍品的优势,再将价格主动权死死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后,除了技巧,还要有对艺术品的满腔热情,才能真正感染别人。
除了在拍卖会上热情洋溢,生活中她们也喜欢参加各种艺术展,以提升自己。
本文授权自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一个美学和艺术的科普地,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欢迎关注这个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