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备份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漫天霾
01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61年来首次下降,2022年末人口为14亿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
一众专家学者,如任泽平梁建章赵燕菁早就为人口问题操碎了心,他们的建议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发钱。
钱从哪里来?反正他们自己不用掏。要么是财政资金,即大家交的税收;要么就是印票子。两种手段虽不同,结果却殊途同归:都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装进生娃多的人口袋。
在众多专家的呼吁下,这些政策基本上在各地已经落地。知识分子在输出观念,观念决定政策和历史走向,此话是不虚的。各地补贴标准不一,但是基本都上万。广东这么富裕的地方,都已经地主家没余粮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深圳出台政策,给第三孩发1万9。
深圳永远是“先行区”,看样子离搞“英雄母亲”评选不远了。
然而在帝都,城六区比2014年人口下降15%的目标,今年终于实现了!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一个城市,居然以人口下降为其目标,并且将此作为一项成绩来宣扬。
当然了,帝都就是帝都,永远是不一样的烟火。
在各地,包括香港,开始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出台各种政策鼓励落户。
但是我国又是移民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国外劳动力想要进入,难于上青天。其实我有点想不明白:东北人移民到他们的省会三亚,跟越南人到广西定居,到底有多大的本质区别?雇佣一个四川人,跟雇佣一个菲律宾人;以及从福建人手里买东西,与从韩国人手里买东西,到底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因为同一国籍,所以就干得好,或者就少花钱?
总而言之,一边在清理人口,一边在鼓励生育;一边说劳动力紧缺,一边坚决不让外人来。把我彻底整不会了。
02
每当人口下降了,或者老龄化了,你就看一众专家火急火燎地忠心耿耿地出谋划策,看怎么样避免这个趋势。我总觉得这些人没有基本的常识,而且致命自负,连人口他们都要规划一下。
我记得陆铭在《大国大城》里写过一个事情,具体数字忘了,说是当年北京要控制人口,要在2000年将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结果提前十年,人口数字早就突破了(大概印象,记不准,明白意思就行)。然后他们就重新规划,规划来规划去,根本就是规划了个寂寞。
但是不妨碍他们规划得乐此不疲,否则他们干什么呢,怎么显得自己重要呢?
这些人,戴着眼镜、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但却是最野蛮的人,因为他们要指导别人的床笫之事,控管住女性的某个器官,让它听从自己的调遣。他们学富五车、拿着硕士博士甚至烈士学位,居然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生与不生、生多生少,都是个人的事,夫妻双方的事、家庭的事。
人口多与少,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我一同学,当年最英勇的事情就是东躲西藏,交罚款生了三个娃,他们一家现在是五口人,按照深圳的做法,可以拿补贴了,在专家的眼里,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模范了。而我一家子,一共才三口人,按照这些专家的说法,生育率低得惊人,吓死个人了,得赶紧出台政策激励了。
我就想问一句:我皇上不急你太监急什么?
你又凭什么主张把我口袋里的钱掏走给我同学?总要讲点道理。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状况,生孩子一方面是理念指导下的行动,有人喜欢多子多孙,有人就喜欢丁克,不论是什么原因,总是某种思想指导了他;另一方面,是父母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计算,如果我生太多的孩子,可能降低我现有的生活水准,进而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选择,自主行动、自我负责就完了,轮得着别人指手画脚吗?
那么对于一个家庭不是问题的事情,怎么加总成一个国家,就成了问题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人口问题,说到底,就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决策和行动的结果。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打算和计划,市场机制也会自发地调整人口问题,是不需要规划的,用不着专家们操心。
一段时期升与降,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专家你怎么知道到底多少人口合适?
多了——你凭什么认为多?——就要控制一下,认为资源有限,养不活怎么办?人家又没让你养;再说,资源是静态概念吗?资源是人创造出来的。少了——你又凭什么认为少?——就要激励一下,这时候又不说人是负担了,资源有限了,又在讲人多力量大了。到底要唱哪一出?
专家们总以为可以通过他们计算出来的人口增长率、生育率等等数字,来证明什么。可是,那些看似“科学”的数据,根本反映不出来个人的行动偏好。一对夫妇是不会盯着总人口和生育率数据来决定是否生育的;就像家庭主妇买菜,也不会看专家们装腔作势地算出来的价格指数一样。
那些加总的、平均的数字,对于个人决策,毫无意义。只有专家们,才自娱自乐得不亦乐乎。
说到底,静态思维害死人,集体主义思维害死人,GDP思维害死人。
03
养老金危机也害死人。
你看那些专家说人口老龄化,又觉得非常可笑。
我们家有89岁高龄的祖母,70岁的父母,我们40多,一个孩子,按照专家的看法, 60岁以上“人口”占到我们家比例的50%了,老龄化成这个样子,怎么得了?
可是我们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老祖母是我们家的福星寿星,我们都盼望她老人家活到100岁,享受天伦之乐;父母70多岁了,我们同样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他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牵挂,回家了喊一声爸妈,让我们感到自己还很年轻,并且觉得自己还有人疼有人爱。
老年人多,说明经济好,医疗科技发达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才寿命长。这明明是经济进步的象征,怎么到了专家眼里变得如此不堪?专家吹嘘我们经济成就,平均寿命增长到77岁的时候,怎么不说老龄化了?
所以专家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们并不是关心老龄化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养老金的亏空,可怎么填得上!
所以要赶紧鼓励生育,让新生力量将来可以交社保,供养老年人。因为养老金,就是现收现支模式,就是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交钱,一代一代的老年人即时领取。
但是这个模式当然是不可持续的。经济进步了,人的寿命延长了,养老金的支出当然会更大;一直在货币扩张,养老金会缩水,所以必须不断调高;而养老金将自己养老的责任交给了国家,所以激励了提前退休,这就是城市里到处都是身强力壮的“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原因所在。
支出越来越大,工作的人就那么多,不可能一直提高缴费比例、因为交社保把企业和年轻人压垮。所以,这就是补不齐的窟窿。世界各国,都会遭遇养老金的危局。
破解它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自己的养老自己管。剩下的,例如延迟退休,都不过是修修补补的延缓危机而已。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自家孩子自己抱,自己养老自己管,中国人讲养儿防老,就是一种朴素的养老观,也是家庭价值的体现。俾斯麦搞了一个保障制度,搞得人们养育子女和养老都靠当局了。
这是违背人伦的。
请问:你的养老,为什么要从大锅饭里舀?为什么让别人家的孩子交钱给你养老?这就是摧毁家庭和亲情纽带,降低家庭的价值,降低了孩子的价值。这也是人们选择少生的重要原因——我养老靠国家了又不靠孩子,为什么要多生?同时,还造成了把一切交给A4纸掌管,让它侵入到私产的堡垒——家庭领域。
俾斯麦一句话就总结了:
年老的时候有一笔养老金可拿的人,比起没有的,要好控制得多。
04
现在人们为什么生孩子少了?
这是复杂因素的结果,并没有简单而直接的线性关系。
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一方面意味着要看多重因素,找出直接因果比较难,个性化的因素太多,因为每个人的决策都不同。另一方面就意味着,它不是输入X就出来个Y,所以也就意味着你通过发补贴也不一定起作用。这就是我们看到各种措施都跟进了,为什么生育率就是提不起来的原因。
这时候就只能抽离出一定因素,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综合判断出一个大致趋势,而不是像专家一样,假装自己是个神,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可以钻到每个人的心里、预测一切规划一切。
例如刚才说,养老金制度降低了孩子的价值,人们就倾向于少生,这就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一个趋势。当其他条件变化了,这个倾向就变了。
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养孩子成本高、房价高等等。这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只是一个趋势,同样要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更重要的是,要从这些原因的背后,看到更根本的东西。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养孩子成本高吗?如果以我们父辈(往往兄弟姐妹五六个)幼年时的生活水准,以活下来为目标,现在的经济水平,就算你一月3000块,养10个孩子都不成问题。
超市里最差的普通大米(比我们父辈当年好太多)多少钱一斤呢?两块。3000元的月收入,养10个孩子,养得活的。
所以这不是成本高的问题,成本是主观的,而且成本永远要跟收益作对比,才有意义。这实际上是对自己和孩子未来的期望提高了的问题。
一是人们要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普通家庭孩子多了,自然会降低生活水准;二是现在的孩子资本价值提高了,未来可预见的收入提高了,一个孩子未来创造的收入,可能远远大于过去五个孩子,所以不用养那么多孩子养儿防老了;三是正因为预期孩子未来的资本价值高,所以舍得投入成本了,要在这一两个孩子身上投入更多,期待他的未来产出更高。
预期未来价格决定现在投入的成本,这条经济学定律,在生养孩子这件事情上,照样是适用的。人生无处不计算,人生无时不选择,选择即意味着放弃。
而这一切,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趋势。人们已经享受着繁荣的成果,由奢入俭难,大家都想要更好的生活,预期一个两个孩子未来创造的价值就很大,就会减少生育。经济发达的国家,生育率都有走低的趋势。
当然,发达国家,意味着医疗科技发达,孩子夭折和无法活到成年的概率很低,也是重要原因。

反之,经济很差,人们一生积累的财富,根本不够养老,还要面对军阀的掠夺,滥发货币的抢夺,就会倾向于多生,孩子就是年老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的依靠。医疗条件差,就必须多生,才能保证有孩子能活到成年,安妮女王生了17个,才4个活到成年,不多生怎么行?而经济很差的情况下,每个孩子的产出又很低,所以给孩子的投入少,当然也没啥可投入的,反正生活水平很低,只要活命就行。所以就多生。
看看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国家都有哪些,就知道了。
难道这些专家愿意把我们国家搞成那个样子以提高生育率?
重要的从来是,每个人生活得更好,而不在乎人口的多少。另外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平均占用资本量有多高,产出大不大,而不是搞人海战术,那就是专家们的石器时代思维。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养娃成本高、房价高的背后原因这个问题了。

因为管制和干预因素太多,阻碍了经济发展,减缓了资本积累,导致了成本高房价高,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了,或者本应享受的生活水平没有享受到。

信贷扩张、教育市场准入限制、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们看不到养娃高的根本原因,又来呼吁管一管教育、管一管房价,那一方面只会降低自己的资产价值,让自己变穷;另一方面,管制之下必然降低资本积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导致经济变差收入更低。所以这些呼吁只会使自己更加生不起娃。
05
城市人口的多少,也是一个自发调整的过程,不需要设定什么人口指标。
一个城市能承载多少人口,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当一座城市自由,充满创业的机会,资本积累雄厚,收入高,就会吸引各种人才前来,在这里打拼、定居、生育,人口就增长。深圳40年,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房价高并不是关键原因,行动已经展示了这些人的真实偏好,因为房价高的同时,收入更高,享受的城市服务更多,生活水准不一样的。鹤岗房价很低,没人去的。
反之,当一座城市管制和干预丛生,就会带来生活成本的直线上升,人们也没有自由行动的空间,就没有归宿感,因此人就会纷纷逃离,人口就会减少。
例如土地供应限制和各类调控措施,直接推高了房价,减少了人口流入。如果不是这样,郊区房价3000一平米不是梦,上海5000万人不是问题,香港3000万人不是问题。
吸引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自由;赶走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全盘管制。
如果城市能够自治,并且取消城市福利政策和户籍限制,为人口自由流动创造条件,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哪里税收低、管制少,哪里就会人口增加,并走向繁荣;哪里税收高、管制多,人就会逃离,并走向衰落。由此,就会形成一个竞争态势,不断降低干预力度,且让人有了更多选择,人们就会生活得更美好,城市人口也就自发地调整到最合适的水平。
对,就是合适的水平。至于多少合适,人们会通过行动反映出来,没有人知道具体数字。那些动辄设定一个数字的专家,就是把自己当神仙,其实不过是公开宣告自己不学无术。
题图:Rubens Santoro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