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友学堂(ID:zhiyoucf88)
◎作者 | 四粒
各项解封措施落地之后,我们终于来到关键的“十字路口”。
很多人都说,2023年一定不会比2022年更糟了。
2023年再赚不到钱,就不能甩锅给疫情了。
为了更好地帮大家拨开云雾,看清接下来的趋势变化,少踩一些过去已经跳过的大坑。
我们用了一周时间,对这3年的楼市、股市、基金等资产做了复盘。
过去3年,哪些资产逆势暴涨?
哪些资产又经历了 “滑铁卢”?
又有哪些坑,是我们可以提前避开的?
跌得最惨的不是顶着监管红线的楼价;也不是经历震荡行情的沪深300。
涨得最猛的资产,想必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

先来看看下面这幅图,我们梳理了过去3年主要资产的涨跌幅。
这些资产具体可以分为楼市、股市、基金、理财这四大部分。
后文会挨个部分详细说说。
先来说说结论:
(1)A股过去3年的整体表现,并不比美股差。
A股涨得最好的创业板指、还有股票基金,整体涨幅竟然超过了美股三大指数。
不过,创业板指主要是吃老本。
从2018年收盘到2021年收盘,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高达166%。
如果只看2022年的话,创业板去年在三大指数跌得最惨。
这某种程度上算是合理的回调,因为前几年实在涨太多了。 
中证1000、中证500这些代表中小盘的指数,靠着前两年的涨幅,三年过去勉强维持正收益。
而上证50、沪深300这些大盘股,三年过后收益已经跌成负的了。
(2)稳稳的幸福,可遇不可求。
在我们的资产排行榜中,一年期、三年期定存利率,还有余额宝的收益在逐步走低。
尤其是不少人存放闲钱的“阵地”——天弘余额宝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三年时间下降了近28%。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2022年是资产新规正式落地的元年。
我们迎来利率走低的时代,银行理财打破刚兑。
接下来投资者必须重构根深蒂固的刚兑思维。
(3)楼市挤泡沫的过程中,一线城市房价坚挺。
不过,深圳发生了“大倒退”。
2020年,深圳房价在一线城市中一骑绝尘。
如今回看过去3年,深圳、北京房价的涨跌幅处在两个极端
经历了一场楼市危机,地产行业底层逻辑发生根本变化。
买房是多少中国人的信仰,房价跌了不可怕。
可怕的是普通人背着高利率的房贷,还要看着房子持续贬值。
这在人多房少著称的深圳,也难以幸免。
(4)偏股型基金收益更好。
过去3年,是各大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程。
体现在基金上,则是偏股型基金的战斗力更强,在收益上远比债券、货币基金的收益高。
说完过去3年,接着简单说说2022年各类资产市场的表现。
如图,2022年大多数资产都是亏损状态。
能源和美元,成为最的崽。
一切都离不开美国通胀,和美联储加息。
美联储加息之下,美元表现挺稳的,但是美国股债全年表现不佳。
整体看下来,A股去年的表现竟然要比美股略好一些。
除了大宗商品外,国债还成为22年表现最优的资产之一。
能源反应在A股这边也是,煤炭在申万31个一级板块中排名第一,全年涨幅10.95%。
除了煤炭、综合以外,其他板块都是负收益。
展望2023年,不少机构都认为2023年A股将具备“走牛”基础。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
另外,去年身负重伤的港股,有望迎来强势反弹。

掌握稀缺资源的公司,越有想象空间

我们统计了2020-2022年的牛股榜。
发现过去3年表现最好的股票,可以获得超过10倍的收益。
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就是,过去3年,光伏成最大赢家。
事实上,光伏在A股一直 “如日中天”。
但是对比20年和21年,到了2022年,光伏的涨幅已经有所收窄。
光伏在A股的增长经历了从设备、硅料到组件再到辅材的过程。
这也启示我们,当市场疯狂炒作一个概念时,基本都是从核心产业逐步炒到边缘产业。
而在产业链中掌握越稀缺资源的公司,就越有想象空间。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你要是2023年照着上面的榜单再去入场,怕是要成为大大的韭菜。
复盘历史上每段时期的市场逻辑,很难用当时风格趋势和板块趋势对应到未来。
就拿2022年的A股来说,市场风格出现了剧烈的轮动和转换。
10月计算机板块大涨17%,同期的食品饮料却大跌22%;二者收益率的差距接近40%。
11月的房地产大涨26%,军工板块却下跌6%,二者收益又相差超过30%。
计算机上涨是因为重要会议提出了,信创主题受到追捧。
至于11月的房地产,是因为官方对楼市松绑,射出了允许房企上市融资的第三支箭。
可是,我们不可能用当下市场上涨的逻辑去推未来。
因为,接下来还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楚任何风格趋势形成的背后原因。
天风策略做了个时间线,发现历史上每年风格和板块趋势的形成,基本在5月左右开始。
因为每年4月底,是一季报出炉的时间。
紧接着,各路机构和研究员会在5月,逐步通过调研了解第二季度的经营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
1、有基本面线索,5-9月市场贯彻当期基本面主线。
2、没有基本面线索,1-4月和10-12月以轮动交易为主。
发现没有,风格趋势形成的因素里面,最有确定性的,就是基本面。
2023年的行情走势,可能也以此类推。
我们准备了各大机构展望2023年的资料包,扫码免费领。

投资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接着说说基金方面的数据。
这份榜单有以下几个特征:
1、基金经理都偏爱买赛道股,尤其是新能源;
2、持仓都是专注中小盘风格;
3、买的都是周期成长类行业。
上榜的基金经理,韩创、杨金金、杨宗昌都是做周期行业(传统能源、化工、建材)研究员出生。
他们对传统能源、化工、建材这些行业的周期性非常了解,因此敢于逆势加仓,收益自然胜人一筹。
2020年的喝酒吃药行情,让不少人买啥涨啥。
21年的结构性牛市,让持有新能源、能源行业的人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到了2022年,消费、医药这些板块基本排不上收益前10。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就是20年入场的,赚钱了就觉得自己懂投资了。
想要在21年大干一场,结果被套到了现在。
自从2020年之后,张坤、葛兰这些声名远扬的基金经理,也成了不少基民心里的痛。
还是那句话,市场在轮动变化,投资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如果你也是被套牢的散户之一,那么建议你逢低定投,不要放弃。
因为股市就是一个轮回,总会有反弹的时候。
如果把牛市和熊市时间加起来,大约是三到四年一个周期。
海通证券做了一个统计,每次A股从熊转牛的时候,上涨时间段平均可持续2-3年。
这段上涨的时间里,沪深300最大涨幅56%-629%;
万得全A最大涨幅为39%-615%。
别人恐惧我贪婪,在震荡下行周期,不妨多捡点便宜筹码。
如果你投资的是单一赛道的基金,在这种风格变换极快的市场,建议按照基金经理的设置方法,即仓位配置不要超过20%。
单一行业仓位配置超过20%,恐怕连基金经理都很难控制亏损的幅度。
我们一直倡导,如果想要提高收益,同时适当控制风险,均衡、灵活配置型的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权益类基金之外,同业存单、短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等固收类基金,都可以纳入投资池子。

楼市挤泡沫的三年

过去3年,地产行业迎来了大地震。
国内住宅价格走势则是走出了 “过山车”行情。
截至2022年,国内房价处于过去3年中最低点。
图: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及环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水源研究所  以2018年为分水岭,对中国百城房价涨幅做了统计。
发现从2018年-2022年,全国房价下跌的城市有26个,百城整体涨幅为15.45%。
虽然这100个城市的整体涨幅还是正的。
但是对比上一轮行情(2015-2018年),涨幅收缩了41.2%。
(资料来源:水源研究所)
而在这100个城市中,房价涨幅前三名分别是宁波、连云港、西宁,涨幅全超过45%。
房价跌得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张家口、保定、廊坊,分别跌了-15.77%、-14.76%、-14.06%。
广州、厦门、上海则是房价涨幅绝对值最多的三个城市。
就是单从价格来说,广州每平方米涨了13455元、厦门12561元、上海12373元。
总结起来,主要有4点:
第一点,国内房价或许还能维持上涨趋势,但是增速正在大幅减缓。
那种买房暴涨好几倍的现象,基本不可能遇到了。
第二点,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产,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第三点,楼市大洗牌,城市与区域之间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
以深圳为例,在这一轮楼市危机中,深圳二手房房价在四大一线城市中跌得最惨。
哪些城市的楼市能够稳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方的松绑力度。
第四点,房贷利率将逐步走低,甚至可能降至3%左右。
2022年下半年,官方开始着手对楼市进行松绑。
从保需求、到保供给、再到保企业。
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国已有30城将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
佛山、东莞、南京这些强二线城市,已经抢跑取消了限购令。
东莞还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20%。
救楼市,地方政府正在“大卷特卷”。
刚需群体,还有改善住房需求的群体,可以抓准机会上车。
回看过去3年,资本市场的震荡行情,地产行业逻辑发生巨变,使得部分牵扯到的企业和居民都受了伤。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
如今,疫情彻底放开了,消费复苏不久后将到来。
各地正在落实保交楼的政策,地产这个夜壶也被委以稳经济的重任。
2023,注定是挑战和希望并存的一年。
对于关键的2023年,你有什么期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迎接2023年,我们精心准备了各大机构展望2023年的资料包。
里面包含了3份重磅投研报告,包括对今年的市场预测,还有即将到来的春季行情分析。下方扫码可以免费领取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