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顽石”的第 271 篇文章
最近,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网剧,《少年歌行》火了。
因为花絮中游本昌老先生的一番演绎。
如今他已逾耄耋之年。
剧中,他饰演一位世外高僧,拉着年幼弟子的手,敦敦教导他:“江湖上的恩怨情仇,等你长大了自会定夺”,语毕,慈祥地抚摸着小和尚的脑海,轻轻地问了一句“明白吗”。
视频的最后,他静静地注视着小弟子渐行渐远,眼神之中,尽是慈悲。
网友评论:游老先生一开口,仿佛是来度化世人的。
提起游本昌,大伙儿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形象,八成还是那个普度众生的济公,头戴一顶破帽儿、脚趿拉着一双破鞋儿、手里握着一把破扇儿、套着一身破烂袈裟。
疯疯癫癫。
自在逍遥。
荡除世间不平事。
游本昌记得清楚,“济公”整整好是他人生中的第80个角色,也是他头一回挑起男主角的大梁。
“济公”之前,他跑了近40年的龙套,饰演了79个角色。
几十年游走在边缘角色,老爷子还真没泄气。
再回忆起自己最早被观众认可的角色时,他盘着腿,不无得意地说,是《大雷雨》里他演的那个雷。
人上台了么,没有。
但是虽然身在后台,却不妨碍他制造的雷声在舞台上轰鸣,从远处的闷雷,到后来雷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
起初,他是推铅球,两个铅球在舞台地板上一滚来模拟轰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由铅球演变为三夹板,抖一下就是一阵雷;至于炸雷,则是抖动着一条2米长的铁皮,制造出“哗啦啦”的一声巨响。
第一声雷出来,在场的观众脱口而出:“我今天没带伞哦。”
老爷子在后台制造的雷声让人震撼
在那个工农兵当家的年代里,讲究的是高、大、全,游本昌身高不够、形象比较瘦、还不够饱满;既然面貌得不到流行审美的青睐,他就争取做个有硬本事、有真能耐的配角。
好像上菜似的,既然做当不了多么肥美的鸡、鸭、鱼、肉,那他便做个佐料,没有佐料,饕餮盛宴都会黯然失色。
1984年,游本昌总算熬出了头,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像样的大角色,“济公”。
大家伙儿都讲“三十而立”,但饰演“济公”那会儿,他都到“知天命”的岁数了,还在为了个角色折腾着呢。
《济公》中的一段情节,是济公偷摊贩的馒头。
一抓,白花花的馒头上5个大黑指印。
道济和尚还挑挑拣拣,选了另外一只馒头,捏着放在扇子上就要溜。
人家急着要钱,济公就和一小氓流似的一摊手,“那我可没钱”。
又没捞着铜钱,馒头还脏兮兮的卖不出去,摊贩愁眉苦脸,只能道:“师傅,拿去拿去拿去。”
上述的片段是《济公传》里头原原本本记载的、电视剧《济公》的原剧本也是这么刻画的,但是游本昌接受不了。
因为那是在吃白食、敲竹杠。
他钻研过《济公传》。
《济公传》认为济公是游民文学的代表,一些民间艺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往里头增加一些笑料,比如吃白食之类;但游本昌寻思着这还真不见得是传统的济公所为。
因此,游本昌建议加了一段镜头,在正式播出的版本中,济公坑了两个馒头走入人群,他回过头笑嘻嘻地往袍袖里一掏、往小贩面前的木盒中一掷,“叮啷”两声脆响,赫然是两枚锃亮的铜钱。
摊贩的表情也从疑惑到释然,最后笑着说了句“这个和尚”
《济公》中,和尚大块撕鸡、大口啃肘子的画面馋得人直吞口水。
但是,道具的肘子、鸡、鱼、鸭、肉其实吃不得。
夏天,39℃的高温,肘子自冰箱拿出来就捂在袋子里。
天不亮就起来拍日出,再上山拍山上的戏,拍完之后下山已经黄昏了,就坐在山脚底下拍烤猪肘子。
这时候,肘子已经在大塑料袋里闷了一整天了。
火点起来,烤的时候香味确实透过肘子皮散发出来,一咬发现不对劲儿,肉都是臭的。
边儿上导演催促着“吃吃吃”,年逾50的游本昌心一横,张大嘴巴咬,一口接着一口,只能嚼不能咽,咽了肚子得坏事儿了。
导演一喊“停”,他忍无可忍,“哇”的一声全吐掉了。
后来,这段大快朵颐的表演入选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材。
每每提到日渐崩盘的内娱,游本昌总是表示“理解”,但是“这是一时的”,或者说他希望这只是一时的潮流。
他自个儿也讲:“不要当明星,明星是一时的,当艺术家。”
“济公”之后,游本昌又一次沉寂了。
之前是无人找,如今是游本昌不愿再接。
一厢是大环境下,影视剧集逐渐粗制滥造,老人违背不了自己的良心。
另一厢是“济公”的大获成功成为了他的束缚,找他的片约理所当然地拿他当喜剧演员,甚至滑稽戏演员、闹剧演员来使。
几十年的龙套、边缘角色,甚至连台都上不了,游本昌没怨过天,没尤过人;但一想到自己要被局促地塞在喜剧演员的框框里,他就憋屈。
他念叨过无数遍:我不是喜剧演员,我是性格演员。
塑造不同性格的演员。
每部片子都要以新的形象与观众见面。
一门心思想做性格演员的游本昌倔得很,票房戏不接、重复的角色不演,因此他被冷落了。
一冷落就是20来年。
他也是80多岁的老头子了。
80多岁,早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了,种种花、养养狗、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干什么不好,他还要可劲儿折腾。
这回倒腾的是一部话剧,名字叫《最后的胜利》。
话剧中,他饰演的角色是弘一大师李叔同。
2008年,一位剧作家跟游本昌说,你可以试一试弘一大师。
游本昌愣住了,我都一大把岁数了。
剧作家讲,是呀,我们就写弘一大师的晚年。
这句话一下子跟他心里头的心结对上了。
此前一直苦于被定型成喜剧演员,剧作家的提议委实给了他一个不小的震动。
这回,他的折腾是为了做一个真正的性格演员,不止喜剧。
《最后的胜利》不是一部追逐票房的戏,也并非一部热热闹闹的喜剧。
它很安静,戏本身很安静,上映的时候也是静悄悄的掀不起一丝水花;收回来的门票钱压根儿抵不上泼出去的演员的劳务费、表演的场地费、租用的器材设备费。
但是,老爷子一家都觉得这个戏值得做。
于是,公司卖了、安身的房子也卖了。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房子不止是房子,还是“家”。
但是游本昌的脑子里没有这个安家的念头,他的名字里既然带了个“游”字,他自然是要和“济公”一样游走人间,到处走穴、各地演出。
内地。
台湾。
香港。
游老爷子的足迹每到一处,弘一大师的精神便也弘扬了一处。
游老借话剧致敬弘一大师
游本昌不甘于定型,是不甘心外界定型自己;他也不乐意定型,是不愿意轻易定型他人。
2010年,老爷子做客郭德纲的一档访谈节目,《今夜有戏》。
老郭说自己是不是不像济公,哪有济公胖成这样的啊。
老爷子讲,自己之前,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就有人演济公了。
那位演员的名字叫做尤光照,老爷子用扇子比划了一下,就是那么胖的一位济公。
老郭惊讶之余,老爷子笑呵呵地说,真想演就放开了干吧,菩萨是无相的。
现如今,已逾耄耋之年的游本昌还是人老心不老。
他入驻了B站、快手、抖音。
在短视频中亮相的他,精神瞿烁。
每一次的开场白,几乎都是笑呵呵的一句“亲爱的娃娃们”。
他拍摄自己游览故宫的日常vlog。
各大节日,无论是重阳节、七夕节、儿童节,都会祝孩子们节日快乐。
去年年底放开后,90岁高龄的老爷子也中了招。
昨天(1月16日),阳了康复后的游老在B站和老人们说了个悄悄话。
他叮嘱老人们要心安、要运动、要喝水,自然而然地过好每一天。
他鼓励老人不要有恐惧心,要有自信心,阳了也别害怕捱不过去。
阳康后的游老还在折腾。
但是一看到他还能陪伴着大家,我们也就安心了。
参考资料:
1、《老艺人生存调查:游本昌80岁卖房创业》,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责任编辑:黄丹露_NK6083
2、《今夜有戏》(20100812期),来源:天津卫视
3、《非常向上》(20110326期),来源:BTV科教频道
4、《中国文艺》(20160416期),来源:CCTV4 中文国际
本文已完结
作者:墩墩
主编:小敏
防火防盗防失联
快关注我的小号“像一块顽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