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地狱
16岁辍学后,王柳云就将自己的后半生计划好了。
打个工,挣点钱,有个户口,有个婚姻,一辈子过得比较平稳,人生就很幸福了。
故事的开始,也正向着她所期待的那样发展。
80年代后,随着国家绿化全国的浪潮,王柳云进入农业新技术行业,通过培育绿化苗等新品种,挣了不少钱。
有了钱,王柳云就想有个家,稳定下来。
然而她发现,几乎所有追求她的人,不到一个星期,就会张嘴借钱,她心里明白,他们大多数,都是看上了自己的钱。
就在王柳云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不一样的人出现了。
他家里一穷二白,却拼了命的对王柳云好。
给她洗衣服、做饭,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要什么买什么,真正让王柳云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那时的王柳云觉得,自己遇上了这个世界最好的男人。
她毫不犹豫的和这个男人组成了家庭,却不知道,对一个人过分的好,往往不是出于真心,而是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年轻时的王柳云
随着孩子的出生,丈夫也逐渐露出了他狰狞的嘴脸。
他拿着王柳云的存折,偷偷去银行改成自己的名字,还在她面前得意洋洋地说:“我天生就是好命,我天生就是找像你这样下贱的人来养活我。”
他毫无顾忌地出轨,甚至把女人带到家里来,没钱了就找王柳云要,不给钱就往死里打她。
生活中稍有不满就对王柳云拳脚相向,甚至用自己亲生孩子做威胁,扬言王柳云如果不服从他,他就把小孩摔死。
人性泯灭至此,实属罕见。
王柳云不是没想过离开,她提出离婚,男人笑了:“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你死在我的前面,我把你折磨死了,你临死的时候我还要带着三个美女……”
王柳云绝望了。
她每天跪在地里求苍天,求生意败掉,家里不要有一分钱,求自己能够摆脱这个魔鬼。
提起那时的经历,用王柳云自己的话说,不管你走到哪里,怎么绕,地狱的门一直向你开着。
也许是天有天眼,三年时间,家里分毫不剩。
孩子7岁那年,一直折磨她的男人交通事故意外身亡。
十多年后说起这件事,王柳云还觉得庆幸:“如果他不死的话,肯定是我死了”。
伤害她的人不在了,那些伤害却伴随她一生。
从此之后,王柳云不再相信任何人,什么事情只放心里,不和别人说。
她说:“我不会走到别人心里去,别人也别走到我的心里来,就是不要伤害了,我就喜欢平平淡淡,就这样过就行。我这一辈子很孤独,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为了忘记从前的伤害,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
马灯,马灯
一次偶然,王柳云遇到了油画。
那是一段纪录片,一位60岁的老人,用了一周的时间,在旁人的鼓励下,画出了一个马灯。
王柳云觉得,自己也可以,于是,在公益美术课堂,50岁的王柳云,开始学起了油画。
第一幅画,她也选择了马灯,虽然自己画得乱七八糟,老师却一直在鼓励她:“随便你怎么画,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画得很好”,这让一辈子没怎么听过别人说自己好的王柳云,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
从此,这一盏灯,挽救了她的灵魂,也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她白天去各处风景区拍照,晚上回到画室临摹。
每当她坐在画架前,她只会想哪一个山坡用什么颜色,哪一朵花用什么颜色,它有几个瓣,哪一个人物是什么姿态,所有过往,所有伤害,全部烟消云散。
外面天塌下来,也与她无关,任何事情都影响不到她,这是属于她自己的世界。
然而,50岁学画,王柳云等来的不是支持理解,而是恶意嘲讽。
村里人知道她在外面学画画,议论纷纷,说她一把年纪不在家过日子,天天搞一些没用的。
连最亲近的人,都认为她脑子有问题。
有一年,王柳云在福建学画,很久没和姐姐联系,接到姐姐的电话,她满心欢喜,姐姐问她:“你呀,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了,你在哪里呀?”
王柳云连忙回答:“我在福建学画呐”
没想到姐姐恶狠狠地挖苦道:“你学画呀,你还没饿死啊?!”
不被亲人理解,对于王柳云来说,是最痛苦的事。
她也曾自暴自弃的想,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在农村里一辈子,在地上趴着,还要想着天上的东西,不自量力。
然而人生开阔后,回过头来看自己当时的想法,王柳云评价:“这是最可悲的人生。”
不支持你的人觉得你是异类,是因为他们需要你和他们一样平庸。
还好王柳云坚持了下来,她身上有那股劲,别人越是要把她踩进泥土里,她越是要绽放在云端。
为了谋求生计,远离纷扰,她开辟了另一个天地。
北京,北京
北京清晨5点多钟,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时候,王柳云已经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街道上。
从阴暗狭窄的小胡同出来,先骑自行车,再倒公交车,海淀区里的一栋大厦,就是她的目的地。
很快,王柳云就换好了自己的“工作服”,扎起新潮的小辫,一手提着拖把,一手拿着抹布,开始卖力地拖地、擦办公桌、运垃圾,还有扫厕所。
53岁这年,王柳云加入了“北漂”大军。
她说:“黄公望53岁的时候,正好从监狱出来了,跑到寺庙里开始画画,以算卦为生,我到北京来,也可以画一点画。”
在很多人找不到归属感的北京,王柳云却觉得从未有过的幸福和踏实。
有事情可做,有钱可挣,有十几平米的小屋可以容身,王柳云由衷地感谢这个时代:
对于我一个女人,53岁还能到北京来,要是从前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境遇,53岁早就死了,杜甫不就是53岁死的吗,穷得连酒都喝不上了,我想想我还好,我53岁到了北京还没死,还有工作。
她把自己所有的绘画材料也带到了北京,星期天或者下班后,她在自己的小屋腾出一平方米,摆好画架,坐上小板凳,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她画哪里,就到了哪里。她画意大利的修道院:“这个岛它从来不允许女人进入,画完它,我就上了这个岛”。
她画世间百态。几只鸡围坐在一起,有的站在石头上雄赳赳气昂昂,有的半躺着,有的身子面向前方,眼睛却看向别处,她给这幅画起名叫《开会》。
她在画中,体味人生。她画山沟、泉水,她说:
它(泉水)要经过那么多山洞,然后越来越强大,它每走过一段地方,汇合另外的水流,最后走向大的河流,宁静致远,孤独微小,人就像这一点点水一样,简单纯粹地活着自然会强大,在你不想强大的时候你才强大,在你不在乎什么的时候,东西就来了,不来也没关系,人生绝对不是钱可以衡量的。
遇见画画后,她的人生升华了。
老家的人嘲讽她:“早就知道她没那个命,没那个福了,老了老了,还在流浪扫厕所”
放在以前,这样的话仍会扎进她心里。
但现在的王柳云已足够强大:“这其实不是一种失败,只是一种人生经历而已”。
她最喜欢的画,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她真的去过,沿着河走了一遍,她发现,富春山根本没有黄公望笔下那么美,那时候她才理解,原来这些人,画得是自己的理想。
从此她也在自己的画中描绘理想,画鸳鸯的时候,她会想象那时的春天,那些横截的树枝和杨柳,想象桃花开的样子……
她想让看画的人,可以从她的笔下,从她的角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她的画色彩鲜明,时而活泼有趣,时而幽静深远,让人心旷神怡,看画的人,很少能想到,画的作者经历过悲凉岁月,看透了人间冷暖。
王柳云的画
她一生都在被人家踩低,都在被人家贬斥,都在被别人不把她当一回事,活得卑微而小心翼翼,在遇见画画后,终于重拾热爱,终于超然,也终于活出自己的色彩。
当没有太阳照耀的时候,她让自己成为太阳,温暖自己,也照耀他人。
椿树,椿树
未来,王柳云想攒点钱,出去转转:“我四川还没去呢,云南西双版纳,还有西藏,新疆……我想这几个地方都要走啊”
这个一米五几的女人,小小的身体里仿佛蕴藏了巨大的能量,你能看到她眼里的光,那是一种溢出的幸福:“哪怕没有钱,我很快乐,我很健康”。
她曾给自己写过这样一个“独白”:“我是王柳云,卑微而丑,却常有人问,嘿,柳云,这名字好啊,当初谁起的?
幸好我有先见之明,早早问过这事,二月我生时,二姐在浸冬的水田旁洗我的尿布,溪岸一株细柳长出叶芽,回头她提议叫我柳云。
到了杜甫人生百岁独登台的年龄后,回头总结一下,哎,这个柳字不好,你看那柳树,没一颗派用的,材疏而质寡,性软多生病,枝多疴断,虽为风物,人观而即去。
明白这个道理时,二姐已不在人世,姐姐啊,当初你干脆直说我没用好了,那椿树的芽不也正当二月发吗,它香而挺拔,树干是造船的梁材,你如果叫我椿树多好啊!”
椿树,椿树,她在感慨自己的前半生,也在突破自己的后半生。
她生活贫苦,却在富养精神;
她说自己卑微,却是灵魂高贵;
未来她会一直在路上,或埋头于生计,或已攒够钱去看广阔天地。
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会看到越来越多那充满朝气,无限贴近于生活的画作。
她坚毅的精神,挺拔的灵魂,将通过她的画,治愈人心。
十点读书旗下账号十点人物志采访王柳云,
并拍摄了原创视频,
点击下方视频听她聊一聊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 | 茶九,微信号:dan18666799195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