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重阳lp
《鸡同鸭讲》,一语双关。
故事和片名一致,讲的是一种舶来的快餐文化与传统餐饮的冲突、对立与融合。
天知道我为什么忽然想起来要讲这部1988年上映的许氏喜剧,可能因为前几天和朋友吃饭去了家粤菜馆,点了一盘烧鸭腿,忽然想起徐小凤坐在我的对面,我化身许冠文告诉她鸭腿该怎么吃:
“你要轻轻抚摸它,然后告诉它——鸭腿啊鸭腿,你别着急,我现在就吃你了啊。然后你拿起来咬上一口……嗯!真棒!”
徐小凤暗啐他一句“神经病”,然后眼瞧四下无人,就拿起鸭腿学着刚才的样子咬一口,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说港式喜剧,我可以出乎意料地讲,在周星驰之前必须存在的喜剧之王——许冠文先生,当年华东水灾,香港群星义演了一部电影,片尾处许冠文和周星驰坐在桌边抢一只鸡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鸡头归了周星驰,很多年后有人说这一幕大有深意:
它代表一代喜剧之王把接力棒传给了新的喜剧之王。
遗憾的是,当周公渐老时,四顾之下,已无传人。
而与周氏喜剧截然不同,许冠文先生的喜剧大开大合,同样多以市井人物出现,然而几番起落的故事中看似粗鄙夸张,实则都极尽了小人物内心的悲戚和善良。同眼下知识分子动辄以悲悯的眼光看待草根市民不同,在当年香港文艺圈中,近半数以上都出身于草根,无论台前幕后,试问正经读过书的又有几人?
那种出身于街市,成长于江湖的独特经历,加之彼时并无“学院派”的呱噪,反而诞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概因——
不端着,说人话。
荤素不急,雅俗共赏。
用郭德纲的话说:
“俗就俗得那么雅,雅就雅得那么俗”
《鸡同鸭讲》便是许冠文先生最“俗”的表演之一,其次首推《大军阀》,一口山东腔“奶奶艹的”不绝于耳,然而看着故事酣畅又痛快,惩恶扬善或报应循环,居然被许先生从民国的山东生生代入了香港的食肆。
另外,这部电影也是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当年哪里知道这些?只看到许冠文在片中客串某明星,戴着墨镜开着跑车的样子酷极了,恰又刚刚看了《笑傲江湖》,只觉得“令狐冲”任何时候都那么潇洒。
如今看来,许氏一门“文武英杰”都是人才,尤其许冠文在电影中讲了一个道理:
做买卖要厚道,不仅要厚道,还要善于取长补短。
这个观点恰与后来我读到的《海底捞你学不会》相应合,可见成功人士未必见得都是“万恶的”,成功者大多懂人性,也知道“给与”。尽管故事演绎得很夸张,然而经年之久,重温后再让人回味的不是美食,而是为人处世的回味,这也是许氏喜剧的特点。
不得不佩服许冠文先生的一点,就是对当时香港社会的洞察力。
1988年上映的电影,许冠文先生就对西式快餐店对中国传统餐饮店的那种碾压式冲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饰演的烤鸭店老板,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延续着烤鸭店的生意,直到对面来了西式的炸鸡店,他才被迫的进行改革。
从最初时拙劣地模仿人家西式快餐店的模式,结果被客户吐槽。到最终延续中国传统风格,却又在老店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与修饰:
这个过程中的纠结与尝试颇值得观摩玩味,比如“攘外必先安内”,做好事情之前先把内部团结好,也是中国人“家和万事兴”的映射。
一个抠门算计的老板,在商业大潮中被不断冲击,被外来的新鲜事物威胁,连老客户——尼姑都跑到了对面的快餐店消费,引得众人纷纷惊叹之余也放弃了老许……
在这其中,运用了许多夸张搞笑的手法变现了之所以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其自身原因:
抠门、算计、斤斤计较、不能以同理心待人。
与之对应的当然是伙计们离心离德,有人想撬他的秘制配方,有人对顾客如仇人一样,还有人天天磨洋工,所谓恶性循环,卫生条件差,服务态度差,适逢西式快餐开在了对面,吴启华天天过来冷嘲热讽……这能忍?
于是故事就是故事,故事的起伏与转折都在许冠文的演绎中变得既庸俗又可笑,一个抠门到令人发指的老板,最后因为妻子的忍无可忍和众叛亲离,不得不低下头去找岳母投资,痛定思痛下,似乎他也明白好像自己做人真的挺失败的。
当然,电影自然是要以大圆满为结局的,许冠文放下身段向丈母娘求助那场戏最能表达喜剧的内核——
我是个硬撑最后一口气的人,可连气都没了,那脸索性也不要了。
然后重新装修店面,与店里的伙计们和好,伙计们自然也感恩戴德,最后都做了股东,生意也蒸蒸日上……
有些道理过多少年都不会变,例如上述的宅心仁厚,例如“家和万事兴”。
或许在现实中未必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过影视剧嘛,都是想把美好告诉给观众:
做人呐,最重要是开心。
也许你看有的人算计到令人发指,但未必是快乐的。
在这方面,我觉得许氏喜剧多类似古龙笔下《欢乐英雄》里的人物——
有些恶俗到与想象中的主角天差地别,可这就是生活。
大侠不一定都是锦衣玉食,我们也不是。
许氏镜头中的主角更不是。
尽管这样的人在后来少之又少,一个有趣又懂得讨好自己和别人的人在现实中同样也很难找到,可你仔细看那时的港台文化大家,如黄霑、许冠文、古龙、徐克,乃至倪匡、周星驰等,他们所塑造的人物无一不是豁达率性、简单而快乐的。
甚至……
喜怒形于色,反正不大油腻。
岔开一句,这部电影里张艾嘉女士和罗冠廷先生、徐小凤女士、许冠英先生等人的演出也是精彩,你经常可以在那个时代的电影中看到很多“跨界”过来的人物,我并非“厚古薄今”,只是同如今的流量或偶像、塑造和包装相比,老一代艺人的理念很质朴:
没饭吃了,赶紧开工,再给朋友个面子去写一首歌或拍部戏,你很少能从他们的访谈里听到:
“我要表现一种……张力,我要通过镜头运用来如何如何。”
大多数情况下,无论他们如何假装深沉,可能最想说的就是:
“我要吃饭,所以就去拍戏。恰好遇到一个好编剧,一个好故事,一个好角色……然后你来采访我了,哇!我好开心。”
当然这部勉强算是美食电影的喜剧不算那么高大上,因为它并没有特意表现美食手法,可我还是记得许冠文教人家怎么吃烤鸭。你可以看到那时的电影工作者从市井之中提炼出来的喜剧元素。
若是在如今,若干年后,让大陆的某些编导演来拍这样的题材,甩不甩得开偶像包袱另说,能潜下心从茶餐厅里找到灵感真的是很难为他们了。
中国电影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一边纷纷猜测,一边也似乎遗忘了那些年里凸显出的劣根性:
大跃进精神始终贯彻在影视工作之中,恨不得再来一次“赶英超美”,票房?必然要走一道国风,毕竟最风光的时候大家都有钱,拍一部戏不预期个票房过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许多所谓的导演和编剧,当然,还有演员,能配得上“创作”二字的不多……
真的不多。
这种劣根性不单单是在影视行业,在其他一些行业也是如此。
映射上面的道理,搞得那么高大上没有用,恰恰是如此的“庸俗”,成就了许多经典。
越是生活的,越是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当港片的主角也渐渐从工厂妹、外卖仔、大排档老板变成了地产大鳄、金融巨子、律政精英,仅仅是因为今天的香港前者的数量少了吗?还是人们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
之所以这次如此近乎敷衍地跨越了很多剧情的讲述,是期待有人愿意找出来好好看一看这部老电影,尤其是在几乎百废待兴的今天,希望看过后多少有些思索。
哪怕看起来这只是一部“喜剧”。
毕竟曾听某位导演说电影的作用叫“口红效应”,大概意思是用勾勒出来的幻想暂时麻痹一下自己,然而这玩意我觉得类似吗啡,看多了容易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然而沉迷自己臆想世界的人终究没什么出息,而且也多半是可怜人。
嗯,这是我说的。
再看今天的内地,很多情况与当日的香港接近,可是很多影视作品里,要么无限怜悯,要么直白嘲笑,要么索性回避,仿佛这些“大多数人”不存在,看电影的才是“大多数人”……
这不对。
可实话说,我很久没有看到像许氏兄弟的影片这样不卑不亢的人物,还有直面社会戏谑调侃的故事。
许氏兄弟以及其他老港片里塑造的小人物形象是丰满的,他们穷但乐观,他们只有小聪明但有大梦想,他们爱贪小便宜但又善良勇敢——
他们是香港市民文化的代表。
许冠文先生同样出生市井,他知道香港绝不是精英们建设起来的,正是靠无数这样的不完美的小人物一砖一瓦搭建出来的,许氏兄弟的电影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态度。
烤鸭店老板苦逼吗?
苦逼得很,为了生意不得不低三下四,还要容忍伙计们的偷懒。
结局圆满吗?
圆满。
因为无数故事的大圆满都是建立在“小人物,大英雄”的自我救赎之上。
而且看起来还粗俗得很,也欢乐得很。
因此,通篇我称之为“先生”,也是出于对一种似乎渐行渐远的身影的留念与执迷。
《四味毒叔》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编委会成员有马戎戎、毛尖、王雁林、李尚龙、路金波、赛人(以姓氏笔画为序),是一家影视文化行业垂直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