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澳洲拼了:针对中国人机场新决定!中国驻澳领馆突发赴华新规!1月17日起执行!肖千大使发声,中澳关系继续走好….

文:澳洲红领君
ID:honglingjinau
众所周知,
最近中澳边境都开放
而许多华人也开始了自己的旅行规划
而澳洲最近又做出一个决定
让华人们纷纷叫好~
还有来自大使馆的最新规定
一起来看看吧...
///
澳洲机场宣布新决定!
为了中国人,
拼啦!
从那以后,包括澳洲航空在内的许多全球航空公司都优先考虑运营绩效,而不是匆忙为每条航线提供服务。
首先,1月15日,中国驻悉尼总领事管发布了《关于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要求的通知》。
通知表示:
根据中国政府2022年12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要求,前往中国旅客须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
为确保国际旅行健康安全,自2023年1月17日起(当地时间),执飞赴华航班的航空公司将负责查验旅客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予配合。中国海关将在旅客入境时对证明进行抽查。
为便于前往中国的旅客做好行前各项准备,驻悉尼总领馆整理了《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指南》(附件1)及《核酸检测证明要求》(附件2),请认真阅读,遵照执行,以免影响行程。
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访问驻悉尼总领馆官网阅读:http://sydney.china-consulate.gov.cn/tzgg/202301/t20230115_11007581.htm
除悉尼总领馆外,包括驻洛杉矶总领馆、驻泰国大使馆在内的多个大使馆均发布了《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指南》。
此前,北京时间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
在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介绍,中国始终本着科学、精准、高效的原则开展疫情防控,动态调整优化防控措施。
“乙类乙管”并不是说乙类“不管”或乙类“不防”,要防的是病毒的跨境传播,要使人员跨境流动更便利。
吴玺说,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正在上升,特别是在长途跨境旅行中,乘客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这种情况下感染风险很高。
所以,外交部要求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防止病毒扩散,确保旅客更加安全。
为了做到疫情防控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旅客落地后,海关会对有症状或申报异常的人员进行抗原检测。
如果旅客没有相关症状或没有被病毒感染,这些措施对旅客的旅行不会有过多影响。
吴玺表示,具体来说,新的防控措施出台以后有几项变化:
第一项变化,来华的手续简便了,我们取消了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的环节,大家在来华登记之前48小时核酸完成以后可以填报到海关健康声明卡当中,阴性可以来华,阳性应该是转阴以后来华。
另外在签证的便利化方面也采取了新的措施,也就是说恢复了定居、访问、过境、商务、团聚以及探亲和私人事务盲从的签证审发。
第二项变化是航班更多了,取消了对航班的数量、航线以及按照客座率的限制。现在国际航班正在稳步地增长。在公路水路方面,我们也在逐步有序地开放更多的口岸。
第三项变化是取消了入境的集中隔离,来华人员入境的时候不再需要集中隔离了,只要健康申报正常,海关的常规检疫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直接放行进入社会面,如果申报异常或者发热等症状,海关会进行核酸或者抗原的检测。
如果检测是阳性的,就会要求居家或者居所隔离,或者是就医。这么做也是为了旅客的健康,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
///
取消了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的环节,大家在登机之前48小时核酸完成以后,可以填报到海关健康申明卡当中,如果是阴性就可以来华,如果是阳性的在转阴以后才能来华。另外,在签证的便利化方面,我们也采取了新措施,恢复了定居、访问、过境、商务、团聚以及探亲和私人事务方面签证的审发。
商业合作1)传媒推广及业务合作:华人瞰世界旗下公众号,视频号,大型活动企划,海外产品推向中国,中国产品推向海外。2)澳中企业家俱乐部入会,澳洲投资商务咨询,澳洲房产投资,3)澳大利亚商业移民,雇主移民,工作签证,中国学生在澳洲留学及对留学半工半读项目。中国产品入境澳洲市场调查,澳洲产品出口中国市场调查等,全部业务由澳大利亚ABC环球集团背书澳洲手机:0426956003中国手机:16602449750 (长江以北)13508486602 (长江以南)关于招聘及商务推广等业务咨询,欢迎添加相关微信号咨询。
“ 推荐阅读
关键词
措施
人员
1月
疫情防控
前往中国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