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 作者

张敬、青橙、一颗多肉 | 编辑
pexels | 图源
你期待回家过年吗?
本以为终于不用原地过年了,年轻人会疯狂想回家。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知乎一则“2023年春节你回家过年吗”的提问里,大半人都表示不愿意回家过年。
而原因,离不开这几个:
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变得无话可说;
从小玩到大的地方,变得面目全非;
感受不到家人的关爱,没有归属感……
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景……带来的不再是熟悉和温暖。
与故乡的联系,也慢慢浅了,断了。
要如何面对回不去的故乡?
有人说:
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距离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故乡从你离开的那一刻起就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沦陷着,直至成为面目全非的陌生所在。
也有人说:
走在过往的道路上一边回想一边惆怅,别人都走了,我还留在原地,还是那个没长大的自己。
世界偌大,何以为家?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聊一聊:“断乡”
回不去的,
才是故乡?
跟身边许多人聊过后,才发现:
对于“断乡”,大家各有各的惘然。
20岁的小堂弟在外上大学,正是新鲜水嫩的年纪。
聊起断乡,却一股子老气横秋:
小时候过年,一大群孩子聚在门前的晒谷坪上放鞭炮。
冲天炮、响炮、火箭炮、旋转炮……
别提多好玩了。
现在呢?
回家就是聚餐聚餐,吃吃喝喝。
挤出几句“我小时候还抱过你”“一眨眼长这么大了”。
然后抱着手机,各自散去。
26岁的表妹,工作4年,却已经饱尝冷暖。
她原本是个特别恋家的女孩,最近却因为回家的事,大哭了一场:
刚毕业那会儿,
我一有空就往家跑,
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数日子,
给老同学打电话约饭,
跟爸妈说馋这馋那。
可这一两年,
好像一切都变了。
小时候跟我特别亲的小姨,
竟然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当面亲亲热热,
一转眼就跟我妈攀比打听,
造谣我“眼光高、傍大款”!
但最让人难受的,
还是和爸妈已经无话可说了。
这不,才刚提起中秋回家,
就又被念叨和嫌弃:
“你年纪不小了,你妹比你小3岁,孩子都周岁了!”
“早让你回来考公务员,就是不听!”
“不带个男朋友回家,我们都没脸见人了!”
理想、独立、自由……这些让我觉得自己“活出人样”的东西,
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
却只能带来责备和担忧。
算了,下次不回来了。
35岁的女友觉得,家乡什么的,终究还是相见不如怀念:
以前出门在外特惦记家乡的那碗卤粉。
那丝滑的口感,
特别的辣油味,
还有那个隔三差五给我买卤粉的同桌,
一笑就露出酒窝和虎牙。
可惜上次好容易同学聚会,
当年的男孩子,牙也黄了,肚也凸了,酒窝也胖平了。
他带我去吃卤粉,
味还是那个味,心情却不再是当年的心情。
48岁的长辈,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城”,也生出“物非人也非”的感慨:
这几年,
家乡变化很大,
到处都在盖楼,
打小熟悉的那些面孔,
也是老的老,走的走。
走在从小玩到大的老街,
却觉得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如今无话可说;
曾经很重要的人和事,正在渐行渐远;
曾经无比熟悉的生活节奏,现在已不再适应;
曾经最亲近的一切,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长大成人的我们来说,断乡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留不下的,
不一定是异乡
那么,既然“回不去的故乡”已经渐行渐远。
那么现在脚下的“异乡”,又能否“为家”?
更令人惆怅的是,异乡常常有个名字,叫“留不下的异乡”
“留不下”的原因很多。
现实层面来看,房价太高昂,落不下脚;竞争太激烈,朝不保夕;同事来来去去,心里却空无一人。
那么,有了房子、工作、圈子,就能在异乡“落”下来吗?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城市空心病”,指的是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觉得自己活着就像是一具空壳,特别不真实,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怎么来的?
城市中人的原子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传统宗族社会,各种人情往来,风俗礼仪,之所以能传承千载。
就是因为它通过种种仪式构建了稳定的秩序感。
而秩序,是归属感的基础。
中秋团圆吃月饼,清明扫墓祭祖先,过年收发压岁钱……
凡此种种,都是以仪式为媒介,让我们与他人,与祖先,与世界,与历史……构建深度的关系和链接
存在主义认为:
链接可以对抗虚无。
而当社会转型,人们纷纷涌入城市,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原子
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还未建构。
人们难免陷入迷茫,在漂泊中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
除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挑战之外。
“情感禁闭”,更是加剧了归属感的崩塌。
所谓“情感禁闭”,即关系里的人单方面,或者双方默认,一起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这是一种有效隔绝情感伤害的防御机制,但一同隔绝的,还有看见、接纳和真实的爱。
有个朋友问我:
为什么恋爱结婚后,还是经常觉得孤独?
她老公是模范丈夫,家务挣钱样样在行,还从不跟她吵架。
但是,就是感觉“隔着一层,没法说心里话,也走不进他心里”。
情感禁闭之下,“真实的自己”自然难以被看见和接纳。
如此一来,怎么会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呢?
如何重新定义“归属感”
所以你看,“断乡”表面上是自己与故乡的羁绊被切断,本质上却是因为“故乡”的内涵正重新被定义。
它已经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更像是那些往事和记忆的载体,承载了我们对感情、快乐、秩序、安全和归属等需要。
当一个人内在的安全感和秩序感,没有很好地建立。
那么TA无论身在故乡还是异乡,也依然会感到孤独无依,心若浮萍般漂泊。
内在的归属感,究竟如何建立?
“家”的感觉,该怎么找回?
3个方法,可供参考。
a. 向传统中寻找
近些年,国学复兴势不可挡,我对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在教师节穿汉服,诵读《弟子规》。
这些风俗礼仪之所以能传到现在,正是因为它通过仪式,构建了稳定的秩序感。
而我们借助这些“章服之美”和“礼仪之大”,与世界建立起牢固的连接。
b. 向群体中寻找
被群体接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建立社会认同。
给孩子起名,办满月宴,开生日宴会……凡此种种,都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在这个小群体中,是有一席之地的。
而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被父母、家族、同伴、学校等团体所接纳时,他就在群体中有了身份。
这不仅让我们“心有所属”,更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c. 向内心中去找
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感,过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就无法很好地构建存在感和归属感,反而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
但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价值应该由自己定义,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确定感。
就像满心都是“我应该如何如何”的人,往往带着面具,把亲密关系过成角色扮演,即便身处婚姻,依然心在流浪。
而穷游的背包客,深山的隐居者,就算居无定所,但是内心却很安定。
而想要达成“不被外界定义”的成就,就要去不断体验,去做自己真正认同的事情。
所谓“过程即是终点,体验即是意义”。
也正如《归属感》作者、心理学家布朗博士所说:
真正的归属感不是你跟外界讨价还价得来的,它是你内心深处具有的。
真正的归属感不要求你改变自己,只要你真实地做自己。
不妨从点一杯真正想喝的饮料,做一顿真正合心意的饭菜开始吧。
别着急,慢慢来。
终有一天,蓦然回首,发现原来:
你属于所有的地方,而不是某个地方。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归属感》,布琳•布朗,中信出版社,2019-9
- The End -
当一个人能建立起内在的安全感和秩序感,那么无论他身在故乡还是异乡,都能收获真正的归属感。
如果你也时常感到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不妨来一次【咨询师1V1心理评估】️
1️⃣3份心理测评,9大维度评估心理健康状态。
2️⃣40min1V1访谈,深度分析心理症结。
3️⃣1份定制方案,24h内提供提升心理能量的解决方案。
4️⃣1套心理资源包,匹配针对性心理课程、科普知识等。
首次咨询仅需129元,助你看见自我,修炼出强大的内心世界。
立即扫码,参加活动↓

作者简介,非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英语翻译,自由撰稿人,在一地鸡毛里修行的平凡人。微信公众号:feiyemt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