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普天之下,莫不需名。”
地名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地名记录着一地怎样的风土人情?
地名的故事饱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蕴藏着城市的人间烟火。地名的背后是沧海桑田的变迁,也镌刻着岁月流逝的痕迹。
地名承载着一地的厚重历史,也书写着一地的时代辉煌。
在中宣部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民政部推出的大型国家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展现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卓越成就。
在延续了往季优质知识内容传播的优势之上,在出题形式、赛制环节以及舞美景观上有了进一步的升级,给观众们带来了极富创新吸引力和视听新体验的内容产品。
从地名解读历史
华夏大地上的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谱写着属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与故事。
《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以题为媒,层层深入,剖析地名背后的历史,解读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多元化呈现中国地名背后的历史变迁、人文底蕴、时代背景与当代风貌。
中国传统舆图是历史时空的缩影,反映了中国历代的疆域开拓、政区规划、城市营建、江河治理和物产风貌。
节目中“舆图看地名”环节要求两队选手分别进行舆图拼图,这其中不仅要考察对古代舆图的一些认识,还要掌握一些拼图的技巧。随后,通过画面展示、专家解读等方式,引发观众对传统舆图的兴趣与关注,引导他们了解舆图的图文内容、绘制技术和艺术风格,特别是理解其背后承载的地名文化内涵。

【拼图现场】
其中,《热河行宫图》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俯瞰全景的方式,精细描绘清皇室在热河的行宫(避暑山庄)及宫苑内庭园景致与周围寺庙建筑等。
热河行宫又叫避暑山庄,康熙帝和清代的几位皇帝每年在山庄处理朝政、会见蒙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所以热河行宫又是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也是处理民族重要事务的场所。从建筑外表就看得出来,它是多元文化的建筑形式融为一体,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它不仅仅存留在园林艺术,更保留了丰厚的政治内涵。
《福建省会城市全图》则再现了福州古城北到屏山、南到乌(石)山和于山三山鼎峙的“三山”,看到了我们如今依然熟悉的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构成的“三坊七巷”。
传统舆图作为中国古代的地理制图,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兼具实用意义、空间意蕴与审美意境,折射出人文、艺术、社会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也见证着中国古今地名的历史变迁。
跟随答题的节奏,我们知道了淮北的由来,了解了夏国国君对相土的厚恩和其厚待的治国智慧;
我们知道了海南藏族自治州中“海”字的含义,理解了交通道路对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形态和民族分布的重要意义;
【青海古道】
我们不仅清楚地认识了福建永定土楼的构造,也深刻理解了永定土楼“永久平定之意”的背后含义;
从九子山到九华山的地名变迁,得益于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一诗,这不仅是地名的历史,更是地名文化的体现。
红色地名凝聚着民族的红色记忆、红色历史、红色文脉,是追忆先烈血脉的纽带,是探寻党史渊源的指针。
作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点,地名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从最初的瑞金监到瑞金县再到红都瑞金,追根溯源,我们重回1931年11月7日至20日,见证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目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新篇章。

从一开始被称为“由拳”,到改为象征丰收的“禾兴”,再到如今被大家熟识的“嘉兴”,中共一大在南湖红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和第一个决议,让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名见证了一地发展的历史。
一个地名,一个时代,一群人,先辈在这里感受到的澎湃希望,是我们今天传唱不息的红色回响。
【南湖红船】
每一方土地都有厚重的历史,每一处地名都有人文的温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名文化,是古老国度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就是在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自信心中开展起来的,各式各样的地名不仅照亮了参赛者的来路,也厘清了观看者关于去路的进一步思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用地名致敬时代
除了深挖地名背后的文化基因外,节目也立足时代命题,把地名融入时代发展命题,将主题进行延展与升华,以小切口见大时代,实现厚重主题的“软抵达”。
如果说“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在向我们讲述知来路的故事,那么关于地名的现实标识则让我们看到了往未来的方向
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我们总能从地名文化中略知一二。节目中“跟着地名游中国”环节以奇绝景观为抓手展现中国大好河山,解读地名文化知识。
我们得知婺源不仅有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的篁岭晒秋,更有新时期重视乡村建设的新景观。
我们知道被称为“雪乡”的黑龙江省双峰林场,不仅有“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奇特景象,更有着“张广才岭”“老爷岭”命名背后的满语文化故事。
我们了解到曾经孕育出灿烂古游牧文化的天马之乡新疆昭苏,如今赛马、玉湖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透过地名,看见中国。中国不仅有五颜六色的土地,有缤纷的色彩和文化涂抹在地名之上,更有蒸蒸日上的发展步伐与节奏。
除此之外,“特别出题人”环节通过地名印记,讲述时代潮流中闪光的人物故事,赋予地名崭新的注解。
在西安,特别出题人张义,带我们了解了西安国际港站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中欧班列从新筑车站开出,这是新筑车站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带一路”(倡议)让我们把未来的路看得清清楚楚。中欧班列象征着新一代的丝绸之路,新一代的商贸交通再次开始,而这也将迎来西安在新时代的新的命运、新的前途、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从新筑变成西安国际港站,这不仅是火车站名称的变化,更是中国对外交流成果的缩影,让中国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自己独有的光彩。
在北京房山,特别出题人李增军讲述了堂上村关于红色经典的故事。
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改变,从“我要把我所搜集整理的讲给更多的人听”的故事,到“落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我们见证着红色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当地名文化结合上新时代奋进的征途,地名便被赋予了“鉴往知来”的魅力。地名不仅记载着过去,标记着现在,更延展着未来,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积淀,是革命基因代代传承的载体,也是走向未来不忘来路的路标。
深度挖掘地名价值,《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通过“重温地名、阐释地名、理解地名”的方式,展现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卓越成就,让观众真正从中国大地的中了解历史知识、感受时代风貌、体悟民族精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