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罗思义系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6日“国际在线”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中国正在解决全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对话英国著名中国事务专家罗思义》。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还是从保护民众生命角度看,中国都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视频时长约7分32秒
记者:罗思义先生,谢谢您来到我的节目。今天我们的采访主题是“2022,中国这一年”。如果请您说一说您对中国在2022年这一年的总体印象,比如说,国家层面有哪些进步、又面临哪些困难,您会怎么说?
罗思义: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非常成功地度过了2022年,而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正在经历危机和混乱。例如,我所在的西方国家,正经历着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放缓了50%。与此同时,乌克兰正进行着一场严重的战争。如果你对比一下中国的情况,中国成功地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疫情暴发三年来,不包括港澳台,)中国的新冠死亡人数略超5000人,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死亡人数是400万,美国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受疫情影响的这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3倍。因此,中国主要经历的情况是,中国的发展非常令人满意,但并不是没有经历困难,因为很明显,应对新冠疫情是很困难的。那么中国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我认为,困难主要来自世界上其他地区。西方世界的经济将在2023年陷入衰退。西方国家的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当前存在着相当大的外部风险。
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来说,中共二十大的举行是2022年的一件大事。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作了规划。我相信您对二十大报告的内容会有所了解。罗思义先生,报告中是否有内容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您认为这些内容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又是否会影响到世界?
罗思义:对于中国的二十大报告,用“印象深刻”一词来形容,有些轻描淡写了。中国过往发生的一切都被记载在中共二十大报告里,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奇迹。我知道二十大报告中很多内容是有关中国国内发展的,但从国际视角来看,关键的事情是中国正在向高收入经济体过渡。中国当下,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因为生活在高收入经济体的人民的要求比生活在贫穷和不发达国家的人民的要求复杂得多。
对于贫穷的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如何有足够的食物,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住所,等等。中国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高收入经济体意味着,例如,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休闲娱乐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二十大报告中非常令人振奋的内容是,报告中总结和预期,到2035年,中国将达到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中国还没有达到美国或类似国家的水平,但将大致可以与葡萄牙或西班牙相提并论,将达到目前西欧的标准。这太了不起了,简直不可思议。因此,二十大解决了如何做到这一点。这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的最伟大的进步。我说这些话不是为了讨好中国。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记者: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及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您认为这些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永续和平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罗思义:是的,有关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我(了解后)倍受震撼。正如我所说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很多涉及中国国内发展的内容,在这方面,中国人可能比我更关注。我主要聚焦三个关键议题。第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第二,是共同富裕议题;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议题。以上,是我聚焦的三大主题。在当前形势下,这些议题是至关重要的,但不幸的是,美国正走在与之相反的方向。中国正在发展共同富裕。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为了经济发展而发展是没有意义的。美国经济增长的结果是什么?受益的几乎都是占人口10%的富人。在生态文明的问题上,不幸的是,美国是目前最主要的、在主要经济体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应对这一问题上,美国做得远远不够,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使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这些议题绝对是备受瞩目的,因为中国正在解决全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如果人们能够理解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那么全世界将会变得更好。在我近期参加的一个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这个比喻说的是,如果船要沉了,你把自己的船舱照料好没有任何意义。你得确保整艘船不会沉没。因此,这就是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所在。我希望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都能采取同样的做法。
记者:中共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中国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您对二十大后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何期待?这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罗思义:目前,存在两个基本趋势:美国正在采取越来越多的保护主义措施,而中国正继续坚持走全球化道路。眼下,大多数国家都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但是,为了保持世界经济的开放性,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就必须有一个致力于全球化和开放的强大经济体。此时中国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幸运的是,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足够大,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个可以替代美国的实际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贸易国。这对其他国家非常有利,因为他们不赞同美国的保护主义。他们想要从全球化中获益,而中国为他们这样做提供了助力。
视频时长约2分13秒
记者:罗思义先生,我看过您不少专栏文章,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持支持与肯定态度。无论是民主、抗疫还是经济发展,您都认为中国做得比西方国家好。所以,您看好中国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罗思义:因为我对于中国的研究差不多有50年的时间了。我在1969年第一次在大学读到有关中国的材料,但我真正开始特别关注中国经济是在1978年。我看到1978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与经济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相符的。中国纠正了苏联犯过的一些错误,也是在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彼时的中国相对来说仍然是一个欠发达国家,但我当时的结论是,中国将取得巨大的成功。当然,事实已经被证明当今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事实上,我对中国的信心是建立在中国的发展符合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这一事实之上的。当然这些原理在中国的应用方式是独特且具体的。但无论如何,这些根本事物是普遍的,是基于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的。中国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与基本经济理论相符的,而且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它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一点不是上周或过去两三年中国(经济模式)成为研究潮流时我才发现的。早在1978年,特别是1992年,当西方国家的人问我,“你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感兴趣?它是一个非常不发达的国家”的时候,我的回答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视频时长约1分37秒
记者:罗思义先生,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您指出,“拯救了上百万生命的中国政府,不应在经济上被误解”,我想请您具体一些地解读这句话,可以吗?
罗思义: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以外存在的误解,一是在中国国内存在的误解。西方对中国存在着大量的误解。首先,存在这么一部分人,他们(经常)声称“中国经济将于明年崩溃”。而当第二年中国经济没有崩溃的时候,他们会说“下一年就会崩溃”,等等。在我写有关中国文章的过去30年中,这种误解都一直存在。这是一个荒谬的误解。中国国内也存在着一些误解。我对中国的整体发展框架非常认同,我也借助翻译阅读了大量中国媒体的报道。有时,我会发现来自西方的错误观点出现在中国媒体的一些版面上。这种现象对真实情况造成了某种混乱。因此我想纠正这些混乱,并指出中国实际上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等等。我支持中国政府规划制定的主要整体路线。但是仍然有些人对此有些困惑。所以,我想要回应那些偶尔出现的少数观点。
视频时长约2分33秒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表现?针对中国现阶段面临的这方面的挑战,您认为解决的出路在哪里?
罗思义:在保障民众健康和保护人民生命这两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超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巨大成就,我认为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让我们与美国进行一下对比。我上一次看到的中国(不包括港澳台)数据是约5000余人(因新冠)死亡,这是不幸的。但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如果中国的新冠死亡率和美国一样,那么中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将达到460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政府挽救了400多万人的生命,而与此同时,在美国现在还有人不断(因新冠)死去。这是第一点。我们来看经济成果。西方声称,中国政府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正在损害其经济,而西方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首先,我认为民众的生命要比经济增长更重要。就算不提这一点,过去3年里,中国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也比美国成功得多。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还是从保护民众生命角度看,中国都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中国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比西方)更加成功。中国面临的挑战将很难对付,但鉴于中国政府的成功经验,中国肯定会成功应对这些挑战。现在的问题是新冠疫情在西方仍未得到控制。它远没得到有效控制。疫情还在西方迅速蔓延,这一点将带来挑战,尤其是对中国的挑战。因为中国受到了西方愚蠢政策所带来的外部攻击。因此,回到我开头提到的观点:当下,中国的情况是乐观的且发展良好的,但中国面临着一些外部问题,尤其是来自西方的挑战。中国无法将自己与西方隔绝,因此,中国必须处理这些来自外部的负面影响。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