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我接到一通电话,得知一位亲近的家人意外去世。我漫无目的地走到外面透气,悲痛之下忍不住开始哭泣。我仰望夜空,想象在几千光年外的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样子:一个瘦小的身影笨拙地面对生命的奥秘。这个想象没有加剧我的痛苦,反而为我指明了一条走出痛苦的道路。之后我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因为我并不信教:我跪下来,低下了头。我流着泪告诉宇宙,我不懂它的规则,但我不再去试着理解。我投降了。大学时读过的一句艾略特(T.S. Eliot)的诗突然浮现在脑海里:“其他事都与我们无关(The rest is not our business)。”
那时我不知道,自己经历了教科书般的敬畏体验,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敬畏:日常奇迹的新科学及其如何改变你的生活》(Awe: The New Science of Everyday Wonder and How It Can Transform Your Life)的作者达彻尔·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将其定义为“超越你当前对世界的理解,面对庞大未知的感觉”。事实上,“概观效应”(overview effect),即从很远处俯瞰自己或世界,是唤起敬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过去纷纷扰扰的几年里,我并不是唯一一个从敬畏中寻得安慰的人。事实上,敬畏似乎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说新冠疫情前的时代精神关乎“勇气”和“成长型思维”,那许多人如今则在寻求精神放松,获得更大的平静。根据最近和即将出版的几本新书来看,敬畏和奇迹可以有所帮助。尽管许多人预测,疫情将随着新的“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狂欢和不顾一切的舍弃而结束,但事实证明,现实更加混乱和严肃。人类需要应对很多损失。
凯尔特纳写了一本完美的敬畏指南,将他自20年前开创敬畏的科学研究以来自己和学生们的发现,以及对他兄弟罗尔夫之死的高度个人沉思(还有时不时极其痛苦的脆弱)融汇在一起。凯尔特纳解释说,敬畏与恐惧或对美的欣赏不同,尽管体会到敬畏时,这两种情绪都可能出现。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对第一颗核弹的“三位一体”试验感到敬畏,但已故YouTube红人“熊”保罗·瓦斯克斯(Paul “Bear”Vasquez)看到加州山上出现双彩虹时也感到了敬畏、兴奋。
凯尔特纳说,为了找到敬畏,我们必须寻找“生命的八大奇迹”。最常见的是自然、音乐、视觉设计和道德之美(看到人们帮助他人时)。不太常见但往往更深刻的是“集体沸腾”(球迷在足球场疯狂欢呼的感觉)、精神体验、顿悟(了解到意想不到、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事情时),当然还有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出生与死亡。
感受敬畏可以带来许多积极影响,让我们更冷静、更和善、更有创造力,也更诚实。它能抑制自我膨胀,让我们感到与天地万物更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我们感到敬畏时起的鸡皮疙瘩或许是让我们抱团取暖的一种进化信号。
在凯尔特纳的一项实验中,俯瞰过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游客在艺术涂鸦中画的自己,往往比旧金山市中心的游客要小,这表明他们更多地认识到自我的渺小。
另一项实验中,一些参与调研的志愿者被要求注视巨大的桉树,还有一些被要求注视教学楼,前者要求的报酬往往比后者低,也更愿意帮助捡起测试者假意掉落的钢笔。不过最能证明敬畏益处的还是凯尔特纳的亲身感悟,他讲述了如何利用敬畏来化解自己的悲痛——从目睹罗尔夫离世时的极度悲痛,到几个月后凝望着岿然不动却历经日月变化的阿尔卑斯山脉时,感觉兄弟依然还在的安慰。“仍然存在奇迹和奥秘,”凯尔特纳写道,“而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尽管人们可以从凯尔特纳的书中推断出如何体会敬畏,有些书也给出了更具体的描述。
在《奇迹悖论:拥抱存在的奇异和生活的诗意》(The Wonder Paradox: Embracing the Weirdness of Existence and the Poetry of Our Lives)一书中,诗人与历史学家詹妮弗·迈克尔·赫克特(Jennifer Michael Hecht)选取的诗歌都赞颂了生活中令人敬畏的事件,从婚礼到生育。
在引人入胜、包罗万象的《奇迹的力量:改变你生活、学习、领导方式的非凡情感》(The Power of Wonder: The Extraordinary Emotion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Live, Learn, and Lead)一书中,生活和职业教练莫妮卡·帕克(Monica C. Parker)推荐了“奇迹漫步”(“wonder walks”),借鉴了自然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建议,让你打开视野,看到“被忽视的美”,并问自己:“如果我从未见过这些呢?如果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这些了呢?”
在《敬畏的力量:每天不到一分钟,教你克服倦怠和焦虑、缓解慢性痛苦、理清思路和目标》(The Power of Awe: Overcome Burnout and Anxiety, Ease Chronic Pain, Find Clarity and Purpose—in Less Than 1 Minute Per Day)一书中,教练兼导师杰克·伊格尔(Jake Eagle)和医生迈克尔·阿姆斯特(Michael Amster)借鉴了凯尔特纳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一种类似于卡森的方法,“微剂量”(microdosing)获取敬畏。
对于寻求更快解决方法的人,谷歌和伯克利的科学家们创建了艺术情感地图网站(the Art Emotions Map),上面有一些著名艺术品的图片,能引发敬畏等特定情感,比如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维苏威火山的爆发》(Vesuvius in Eruption)。另一位前伯克利研究员艾伦·考恩(Alan Cowen)创建的情感映射网站(Mapping Emotion)则提供了GIF动图,经验证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比如跳伞运动员们一起坠落)。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少产生敬畏之情——其实可以不用这样。正如凯尔特纳、其他作者和卡森都有力地指出的,我们可以通过新鲜的视角来打破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发掘平凡事物令人敬畏之处——剧作家克里斯多夫·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将其描述为“小房间里的无限财富”(infinite riches in a little room)。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可以对苍穹中的群星怀有敬畏之情,也可以对构成万物,甚至是最平凡的物体的星尘怀有敬畏之情。
正如科学作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打趣的那样,“如果你想从零开始做一个苹果派,必须先发明宇宙。”这不是一个超级棒的想法吗?
埃本·哈勒尔(Eben Harrell)| 文 
埃本·哈勒尔是《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高级编辑。 
洪莉 | 译   刘隽 | 校   孙燕 | 编辑
为什么你需要坚持终身学习?
身在职场,你了解自己的影响力吗?
一旦出现这五个迹象,那么你就该离职了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