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连叔前辈:
您好,也许我的故事不够典型或极端,但实在自我调节无力,目前没有获取帮助的渠道,冒昧写信,希望能从您和广大网友众多见解中获得些许破局的思路。
我是一名军人,云南小角落工作,家属定居在长沙。曾经的我们也坚定,足够深的感情就经得住岁月的磋磨与历练,也都在各自所在地为想要的生活努力。也许我们年纪不算大,可也近而立之年,生活工作双重压力与打击下,世事不尽如意且糟糕的事接踵而来,原本自信的我们也变迷茫、痛苦与无措。
疫情影响,家属的工作几经变动。在2022年年初,最终选择放弃继续挣扎,而全职备考公考。在回到长沙的几年工作经历中,与专业和以往工作经验的不相匹配,她即使尽力尝试去做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她本就抑郁的倾向在现实的打击下越来越重,加之我职业的特殊性,无力相助且无法相伴也让自己深感无力与自责。
她备考的这一年,因专业受限多次在三不限的岗位上苦苦挣扎。本身她学习能力不差,但分数线越卷越高、上岸越卷越难的现实,也让她一面努力暗示自己坚持考下去,一面也不断怀疑自己。12月又遭遇电信诈骗更是让她精神气全被泄掉,看到她孤身一人如同行尸走肉般缩在家中、甚至害怕与外界接触,这让我也情绪失控,陷入绝望。
一个多月了,我们情绪逐渐平稳,也反思了尝试的多种调节方式:钱没了可以再赚,专业受限就琢磨跨专业提升学历,情绪再失控也强行每天刷题(可能作用并不明显),或者用尽所能知的鸡汤灌慰自己……她的完美计划者性格一点点崩裂,即使接受了脱轨的现实却又不知如何筹谋未来路的方向。跨专业还在纠结未决定中,随军也有各种顾虑而不忍她作出牺牲。
她从前在高中高强度备考学习、或是在沿海城市独自打拼,都能意气焕发且表现不错,可面对如今的境况,即使是我也深陷思维困境而无路可破。父母对我们情况和想法了解不够,两代人在鸿沟边相望,在他们眼里我们矫情,还没走过足够多的路,内心的疤不够硬,无法坦然乐观面对未来。多事叠加,我们焦虑万千,前路不明。
言语道不尽心绪,只望寻箴言可鉴。 
一个困境中煎熬与挣扎的年轻人

一个困境中煎熬与挣扎的年轻人:
现在已是春运,中国人开始回家过年了。随着交通的发达,轿车的普及,回家过年的传统在当下有更浓烈的表达。
为什么大家要尽力回家过年?有些年轻人刚工作,回家过个年,一年存的那点钱也刚好花完,显得很辛苦,似乎白忙一场。因为这仪式就证明家的意义在于挂念,在于团聚。再偏远的小角落,只要父母在那里,妻儿在那里,就是我的中心,一定要回去陪伴他们辞旧迎新,这样一年才算完整。
与家人分开,从来是不得已。要么是去长本事,比如求学。要么是承担更大的责任,比如军人,公务人员。最多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但这种分开,一定是短一点好,能见面就见面,能不分开就不分开,能团聚就尽快团聚。为了工作而工作,忘掉团聚,那就是舍本逐末。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让养活自己成为相对容易的事,再小的地方,做点事,有份收入,养家糊口都不难。对比我们的父辈、祖辈,我们原本应该更从容,更自由。我爱的人在哪里,我就可以去哪里。但是很多人却变得更为焦虑,因为全中国都为我打开,所有工作机会似乎都有,就在比较中迷失了自己,一定要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比较是无限的,再好的工作都有更好的,再高的收入都有更高的。而人生是有限的,比几次就比完了,最后都变成一把土。
要会追求,更要会放松。这样才有悠闲享受人生。
我理解你太太考公的执着。一是快30了,年限摆着。二是公务员是许多人心中的好工作,稳定,福利、权利有保障。但从她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不建议她继续考,都考到精神崩溃了。也不要再去提升学历,不再考任何试。当务之急是把人养好,恢复精神健康。放松一点,先到你的驻地团聚,休息几年,生个孩子。相爱的人在一起,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这会治疗一切创伤,更能让人强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祝开心。
连岳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请谨慎,只会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2023年手账书《下周很重要4》已上架,点击下图可购买。
点击下图,可以了解我出过的一些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