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抢先看
■ 1月14日,有6部春节档影片开启预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12点18分40秒,预售票房达到7565.1万元,《无名》《满江红》《流浪地球2》分居前三位。
■ 春节档从一开始的不被人看好,到如今成为一年中吸金能力最强的档期,这稍显拥挤的7天假期,为什么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一片红火的背后,春节档的竞争,远比我们看到的残酷。
01
2023年春节档预测总票房达100亿
114日,有6部春节档影片开启预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151218分40秒,预售票房达到7565.1万元,《无名》《满江红》《流浪地球2》分居前三位。
图源:猫眼专业版
电影预售,即提前售卖影票。电影预售高低,是一部电影最终票房的前哨,但不能完全和最终票房成正比,因为电影的质量和口碑决定一部电影的票房走势。
排片是指电影发行者对放映的场次、时间、地点所作的安排。
自预售开启后,《无名》预售票房一路领跑。不过,其排片却屈居第三。
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目前,《无名》首日排片占比仅12.8%,首日场次2.7万,低于《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
《无名》由程耳执导,梁朝伟、王一博主演。此前,导演程耳曾执导悬疑谍战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在宣发上,《无名》显得较为“神秘”,露出的预告大多为眼神戏和背影,信息量较少。
截至目前,预售排名第二的是悬疑反转电影《满江红》。该片由张艺谋执导,沈腾和易烊千玺主演,首日排片占比25.3%,首日场次5.3万,在七部春节档新片中居于第二位。
《流浪地球2》虽然意外地仅排预售的第三名,但依旧是2023年春节档中市场期待值最高的一部,首日排片占比27.7%,首日场次5.8万,“想看”人数和排片率都远高于其他六部。
《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流浪地球计划”提出的背景。《流浪地球》此前斩获46.86亿元票房,在中国国产电影中排名第四。有超级IP在前,《流浪地球2》票房预测达30亿元至40亿元。
预售总票房排后三位的分别是《交换人生》《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深海》。其中,《交换人生》由雷佳音、张小斐、张宥浩主演,是今年春节档唯一的喜剧,具备“黑马”基因。
“熊出没”系列已经8年出现在春节当中,《熊出没·伴我“熊芯”》也是2023年唯一的儿童动画大电影,在受众群体中有较稳定的票房保证。
《深海》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执导,光线影业主投主控,首创水墨粒子风。在国产电影屡创票房新高的背景下,《深海》也有较大的票房逆袭潜力。
此前已定档大年初一的《中国乒乓》尚没有开启预售,或将延期上映。
根据猫眼专业版整理预测数据,《流浪地球2》票房预测是30亿至40亿元、《满江红》预测是18亿至25亿元、《深海》预测是13至20亿元、《交换人生》预测是10亿至14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预测是6亿至8亿元、《无名》预测是3.5亿至6亿元,预测总票房约100亿
另外,两部好莱坞大片《阿凡达2》和《穿靴子的猫2》密钥延期(密钥延期是指影片可以晚于同档期影片下线),也将加入春节档大战。今年的春节档注定不平凡。
02
排片率是如何影响电影票房的
能够决定一部影片排片率的因素到底是什么,首日排片和票房到底会不会影响到一部影片的最终票房呢?
影响排片率因素:热度大于质量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多位从业者了解到,排片率更多取决于发行预售以及上座率。排片经理会根据提前观影体验和预售情况决定影片前三天的排片,根据上座率的高低决定未来的排片,而排片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票房的10%~20%。
影院排片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上座率高是最重要的。排片的高低并不是仅仅看影片的质量,那些毁誉参半的影片也有机会获得很高的排片率。因为这类影片有争议,所以去观看的人也很多。
的确,上座率是辅助影院做出排片决定的一个重要数据,但是由于影院的每个影厅大小不一,座位数不同,只看上座率显然会有偏差。因此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的概念——排映产出比。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访问学者余佳丽在接受新闻晨报·周到上海采访时曾表示,这个数据是电影院决定每部电影的排片该增长还是下降的最核心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在透过排映产出比这个指标来指导排片时,需要剔除掉一些特殊的场次和特殊的情况,这样得到的最终数据才更有参考意义。
其次是制作团队,诸如导演和主演的号召力,以及线上线下的综合宣传,如果一个影片有着非常丰富的推广资源,那么影院经理自然会给予更高的排片率。
好莱坞大片由于前期宣传力度大,以及市场对好莱坞制作产品的信心,因此在上映的前三天都会给予35%以上的排期,期望值特别高的影片,甚至可能会出现如《复仇者联盟4》这样的极端排映——排片率达到85%甚至是100%。
余佳丽还表示,各大片方的发行团队所投入的排片费用也是决定电影院具体排片率的关键因素。
这个费用一方面取决于片方在发行端的预算,也就是这部电影肯花多少钱投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不同影管或者电影院的报价。而中国最大的院线万达,排片费用至少50万起谈,而且这样的一个数字也仅仅是把这部电影加入他们的排片系统,并不会承诺排片率
其实大部分影城是没有自主排片权的,由院线来执导起到目前市场排片率的决定性因素,很多院线执导甚至详细到具体的时间范围、影厅大小和配音、原声要求。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 ,是指以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 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的一种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机制。其核心是拥有影片分发的资质牌照。院线对旗下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院线执导的下达除了院线、影管对于市场的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到多部影片中是否有自己公司的参与,通常情况下,有己方参与的影片,院线下达的执导往往要高于市场的平均点10%~20%,虽然可能会面临到上座率不如其他影片的情况,但“自己家的孩子”仍然是需要格外的照顾。
对于没有院线执导的影城,如果基于尊重市场的前提,则更会趋向于经验加预售来排片,同时也要权衡票补、返点、3D格式和特殊影片的税费(例如IMAX和real-的提成)等多个因素安排排片。
院线定价策略
看一场电影要多少钱?
几年前,这个数字可能是十几元、二十几元。但如今,即便在偏僻的乡镇影院,也难觅每张35元以下的票价。至于一线城市,2022年平均票价已正式突破50元/张。
单日的场租、电费、人力成本摊到单场上自然更贵,因此,普通厅单张票价20%~50%的涨幅是合理的;再次,顶级特效厅IMAX、CINITY、杜比影院等实现了技术升级,造价高昂的影厅定价会高于普通厅。
据了解,一部电影发行时,片方会制定结算标准价,按该价格与影院进行分成结算。影院则会在片方结算价格的基础上,综合各项经营成本制定最终票价。这意味着,片方制定的基准价格,是影响终端价格的重要因素。
资深电影行业人士马钧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电影票价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电影票价和传统的商品定价几乎是一致的,都是供需关系的平衡。发行方确定的一般都是允许的最低票价而非销售票价,销售票价是影院确定的。”
制作成本提升,片方出于成本因素定价不难理解,但面对行业现状,不少影院希望通过降价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以“薄利多销”的形式提升票房成绩。
马钧表示,片方实际上也在票价和人次两个维度之间寻找平衡。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更多的片方选择了相对“保险”的策略,这或许与当前行业的现状有关。
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如今影片上映及票房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一些影片从定档到上映时间极短,宣发也难以按传统方式开展。这让片方更愿意选择好的档期,以更高的票价快速获得高票房,而非通过低票价逐渐提升票房。这也让春节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影本质上是一种需求弹性比较高的产品,这意味着票价的边际区间变动会直接对票房消费形成影响和冲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对《商学院》记者表示,在特殊时期,高票价的确会成为“压死骆驼”的致命稻草,建议影片投资方与发行方审时度势做好研判与调整,设计多种优惠方案,吸引跑票观众回流。
票房怎么分成?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最终收益来自票房。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亿,都是由观众买的一张张票累计起来的。
产业链分工决定了每张票钱的流向。
电影由制片方制作而成。电影制片公司就是以提供制作电影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公司,负责把影片生产出来,包括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因此一部片子的好坏,很大程度是由制片方决定而非导演。在最终的票房收益中,制片一般拿走40%的分成。这就意味着,一部制片投资4000万的影片,票房达到1亿方能保本。
院线,核心是拥有影片分发的资质牌照。是指以影院为依托,以供片为纽带,简单理解院线就是管理包括下面几家影院的一个机构。
类似于快餐的连锁加盟,一家影院好比一家快餐店,一条院线好比一个品牌,但院线品牌只负责影片的分发,并不负责相关具体经营。院线本质上是轻资产运营,是资质的运营。倘若一些小影院没有自己的院线但又有放映需求,则可以选择加盟院线的方式。如此,便可从院线拿到影片,只不过最后的票房数据要算到加盟的院线中。在最终的票房收益中,院线一般拿走7%的分成。
影院,业内人士称为“影投公司”,是用来观影的地方。影院是整个产业链中资产最终端,影院是重资产运营模式,从设计、拓展、施工、改造、运营、技术、设备、放映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影院全部完成。因此占据着产业链最重要的一环。影院在票房收益中拿走50%的分成。
宣传和发行作为撬动一切资源、扩散一切宣传动作的环节,对内给媒体、院线和影院信心,对外引导观众产生观影欲。在最终的票房收益中,宣发公司一般拿走3%的分成。
03
春节档如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春节档作为全年中最重要的档期,对电影市场全年票房的贡献度不可谓不重要。2018年、2019年春节档票房对全年票房的贡献率分别为9.5%、9.2%,但到了2021年、2022年这一数字接连上涨到了16.67%、20.17%。因此,春节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并不是每部影片都能分得美羹。
梳理近十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其中豆瓣评分过7.0的只有5部。
整理:《商学院》杂志;来源:公开资料
有人吃肉就有人喝汤,拿着全明星阵容满怀期待却栽一跟头的不是少数,单靠IP热度没有故事深度的也走不长远。
对于春节档的重要性,中金公司认为,从历年春节档表现看,春节档在全年的票房占比逐步提升,伴随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称“疫情”)以来档期效应凸显,2022年票房占比更达到20.1%,观众春节档观影习惯进一步沉淀。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优化、定档常态化,行业经历三年蛰伏期后或加速恢复进程,春节档作为开年重要档期对全年票房恢复、内容常态化进程而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该机构还表示,2023年春节档影片供给丰富,定档影片类型相对多元,包含科幻、喜剧、悬疑、历史、动画、运动、主旋律等元素,影片竞争较激烈,预估中性情形下档期含服务费票房65亿元。
04
盘点:春节档冠军赢在哪?
近几年来,观众的观影心态更加理性成熟,对优质内容的要求水涨船高,故事能否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成为决定影片口碑的关键。梳理近十年春节档冠军,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要点:
知名导演+热门IP
2013年大年初一,周星驰执导的奇幻喜剧电影《西游·降魔篇》成功将春节档拉上了历史的舞台。该片上映首日票房就收获8300万,最终以12.46亿的票房佳绩,成为当年春节档票房冠军。《西游·降魔篇》的大获成功,也带动了“西游IP”的热潮。
同样作为春节档的常驻选手,2017年,导演唐季礼打造的,成龙等知名主创阵容,加上轻松幽默的龙式功夫喜剧风格,《功夫瑜伽》十分贴合春节档合家欢的喜庆氛围,最终以17.48亿票房笑到最后。
口碑致胜,以情动人
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观众的审美逐渐提升。从2018年起,在春节档凭借好口碑一路逆袭。
2018年,在奇幻特效大片的强势围攻下,冷门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凭借过硬的质量最终口碑发酵,以36.52亿的票房佳绩问鼎2018年春节档。
无独有偶,2019年,新导演、新演员,再加上少见的科幻题材,《流浪地球》起初并不被看好,但影片凭借精良的制作一路逆袭,最终以46.86亿的超高票房收官。
“电影文艺载体最核心的是,要去表达情感。我们重点关注的还是中国观众,更需要强化的是和中国人产生共情的方向。”《流浪地球》大获成功之后,导演郭帆如此总结。
2021年,贾玲执导的《你好,李焕英》在喜剧外壳下,凭借真挚的情感引发观众们强烈共情,成功斩获54.13亿票房,超越《唐人街探案3》夺得冠军宝座。
到了2022年,《长津湖之水门桥》延续了《长津湖》的大规模制作,凭借逼真的战争场景、有血有肉的战士形象,一举斩获40.67亿票房佳绩,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更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2023年春节档冠军又会花落谁家呢?
来源 | 综合自《商学院》杂志(刘青青 石丹)、《中国经营报》、 证券时报、中国电影报、界面新闻、中国证券报、1905电影网、新闻晨报·周到上海、猫眼专业版
封面 | 视觉中国
编辑 | 吴蒙
校对 | 袁海鸣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获取商界新鲜资讯、聆听大佬领导“心经”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
点个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