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项栋梁
来源:基本常识
文章已获授权
身边的人大部分都阳过一次,城市里的烟火气逐渐回归,这一波新冠感染似乎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1月12日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较12月底的高峰已经下降了83.3%。
然而,在稍微喘一口的同时,全社会并不能如释重负。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几个月之后我们体内因感染而获得的抗体将逐步消退,病毒也仍然在持续变异之中,新一波的感染一定还会出现。即便我们扛过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在不远的将来也还会有新的传染病暴发。
人类将持续、长期地和传染病做斗争,这或许是新冠提醒人类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训。
新冠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全球之力来集中应对的一种传染病,人类的表现只能说手忙脚乱、堪堪及格。下一场公共卫生危机迟早会到来,人类的表现会好一些吗?
有人说,国家应该赶紧加大科研投入。科技水平进步了,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危机。这当然很好,也完全正确。
但问题是,投多少个亿才算合适?科研项目资金投给哪个科学家?要怎么考核验收他们的成果来防止滥竽充数?
面对已知的问题和已经显现出来的机会,国家基金一定是科研的主力支撑。当下我们正忙着准备过年,而科研工作者们一个个都在苦哈哈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这是科学家们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候,决定着他们下面几年做什么研究,有多少资金来支撑研究。
但是,面对未知的问题,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暴发的新传染病,面对潜在的开创性机会,比如下一场工业革命会出现的领域,由国家资金来资助科研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来,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需要明确的理由,国自然基金的项目很多都是已经有了明确目标的重金悬赏;二来,国家科研经费的使用需要考核成果,要么发论文、要么申专利,科学家拿了钱总得有个交代。
但各个领域基础科学的研究,很多都是在人类知识边界的荒原上探索,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甚至不知道会不会有成果。尤其是那些“从零到一”的开创性科研工作,距离最终的应用可能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根本没办法短期见效。
这就需要更加灵活、更加“无欲无求”的公益性社会资金来补充助力,支撑科学家们去探索和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去守护人类的健康。
以我们当前应对新冠疫情的科技手段为例:
帮我们检测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技术,要追溯到7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40年前PCR技术的发明;帮我们减少重症的抗病毒药物要追溯到20年前冠状病毒3CL靶点的研究;而疫苗的开发则受益于几十年来对人体免疫机制的无数项基础研究。
每一项重大科研应用成果的出现,都离不开此前相应基础研究领域的开创性突破。
但是,当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在应对传染病方面还很不够,距离公众满意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还没有同时兼顾快速和灵敏的病毒检测手段,大家只能去排队核酸或接受没那么准确的抗原检测;我们还没有高效而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只能在感染前5天的短暂窗口对病毒稍加阻拦;我们还没有能够追上病毒变异速度的疫苗,只好让大家一次次地扎针,还不能很好地预防感染……
人类还需要在未知的领域做出很多全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才能让我们在应对下一次全球爆发的传染病时不再需要隔离,才能帮助我们多挽救一些老人的生命。
如果基础科学研究被锁死,人类在危机面前就毫无胜算。
——刘慈欣《三体》
那么,谁来出钱支撑这些在未来可能很重要,但当前不一定能出成果的基础科学研究,谁来做这些科学家的“天使资助人”呢?我注意到,奉行科技向善的腾讯最近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索。
1月13日,由腾讯出资100亿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发布了首批资助名单,共58名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每人将获得每年不超过300万元(理论类)或500万元(实验类),并且连续5年的科研支持。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笔给到每位科学家总计一两千万的科研资金支持,并不需要承诺任何的论文发表与成果申报。
简而言之:拿去用,放开胆子干!
(基本常识内心OS:啊啊啊啊,这才是真正的霸道总裁啊!)
当然,科学家们拿到这笔资助后当然也不会转身买了房,他(她)们的研究计划肉眼可见地变得雄心勃勃起来!那肯定啊,连续五年每年有大几百万经费,又不用担心发论文,必须做一些之前敢想不敢干的开创性研究啊!
我自己微信签名上写的一句是:
A man can fly with ambition inside.
意思是,一个人的内心有了雄心壮志,他的身心就能展翅飞翔。此刻,这58名获得了长期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们想必已经振翅欲飞。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科学家陈玲玲
来自中科院的陈玲玲研究员介绍,她将研究哺乳动物中非编码核糖核酸如何参与生命过程的调控。非专业的朋友们可能不太明白,我做个简单解释。
人的身高、肤色等所有天生的性状都由基因编码决定,但人类基因组长达30多亿的碱基对里面,有高达90%多都不直接参与编码,也相对较少被研究(毕竟光是研究编码基因就足够很多博士头秃了)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非编码核糖核酸是“无用的”,它们留在基因组里,一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也一定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或许其中就藏着阻断病毒感染的关键信息!
陈玲玲也不知道她的研究将来会发现什么,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家的敏锐触觉都告诉她,其中一定潜藏着激动人心的规律。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科学家朱听
来自西湖大学的朱听研究员则致力于从中心法则出发,构建与天然生物分子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
嗯,我知道你们不懂,其实,我也不懂……但我知道,这项工作是在自然进化之外去探索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形象地比喻就是“平行世界”里的生物有着怎样的基因规律。
那这是搞来好玩儿的噱头吗?当然不是!
如果真的能成,或许可以颠覆性地解决很多我们在当前进化论惯性之下难以突破的健康难题。这种“镜像生物学系统”的出发点就是打破常规、打破惯性,尝试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探索生命的可能性。
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称之为科幻也不为过,也注定是难度极大,失败概率极高的研究。但我们从朱听研究员既往的研究经历可以看出,他决定进入这个领域,绝对有他强大的实力做基础。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科学家李栋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李栋将致力于显微成像技术的革新,突破超分辨率活体显微成像获取生物学信息的尺度和维度,探索基于新物理效应的显微成像技术方法。
这个稍微好懂一些。科研是一个高度细化分工的系统,有人在一线拼杀,也有人在后方铸造利剑铠甲。李栋的这一研究就是致力于为生物学家提供更好的研究工具,如果能有进步,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也将极大擦亮生物学家研究微观世界的眼睛,也将影响深远。
这只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首批资助名单的3个例子,此外还有55位同一水平层次的研究员获得资助,并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最酷的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家会研究出什么成果来,他(她)们本人也并不知道。但基于既往的科研素质和洞察力,这些一流科研工作者相信前路一定有科学的宝藏。
现在有了充足的干粮和装备,科学家们可以从容而坚定地出发,去探索科学未知的领域,拓宽人类知识的边界,为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未知问题先行一步。
正如“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院士所说:
世界上任何一个核心技术的出现,如果回溯的话,一定在之前几年、十几年,甚至更远的时间,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一个重大原创性的突破,而这项基础研究要再往前回溯一定是一个理论性突破。
那么做(前述突破)的人一定是最原创的科学家、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而这些人经常是没有一个具体目标导向的。我再强调一下,如果你已经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明确知道能做出什么东西来,怎么可能叫“从0到1”的突破呢?0就是没有,1就是开始出现,所以一定是有这样一批人,在为一个发现的诞生努力。
对这样一批科学家进行大力度、长时间的资助,让他们得以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可能是我们应对下一次全球传染病危机能做的最重要的准备。
希望下一次危机暴发时,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