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作者:李弯弯

图片/ 图虫创意  编辑/ 丛林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日前,AITO问界宣布,针对2023年1月13日8点30分前已提车的车主,将推出新年活动,问界M5 EV及问界M7的首任车主将享受总价值3.3-3.5万的权益。

此外,自2023年1月13日8点30分开始,AITO问界将带来新年新价格,问界M5 EV调整后售价为25.98万元起,问界M7调整后售价为28.98万元起。
此前不久,特斯拉也宣布了大幅降价。新年里国补退场,不少车企业宣布调涨价格来保证利润,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AITO问界却纷纷降价,随后会不会有更多车企加入到降价大军中来,2023年利润微薄的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怎样的竞争压力?
1/ 特斯拉、AITO问界降价提升市场份额
今年1月6日,特斯拉中国在官网上宣布,在售Model 3及Model Y全系国产车型将调整售价,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两款车型其余版本的降价幅度从2万到4.8万元不等,创下特斯拉中国售价历史新低。
该消息一出,立即在特斯拉车主中引发热议,不少特斯拉车主甚至组建了“维权群”。然而特斯拉此次降价也让其订单数量大幅增长。据称,#特斯拉3天内获得3万辆中国消费者订单#的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虽然特斯拉并没有公布增长数据,但是不少特斯拉店里的订单疯涨。上海一位特斯拉销售人员对媒体表示:“降价之后,店里平均一天订单量达到150辆,最近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有消息称,有其他品牌的意向客户,特斯拉降价,转而考虑购买特斯拉。
从特斯拉的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特斯拉全年交付量为131.39万辆,同比增长40%,然而距离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2年年初定下的提升50%的目标仍有差距。埃隆·马斯克此前表示,通过降价来增加销量,尽可能快地实现增长。
在过去一年中AITO问界成长很快。2022年3月AITO问界的首款车型正式交付,仅仅经过几个月时间,便在8月实现交付量破万的成绩,并连续三个月保持在月交付过万的水平,虽然11月销量有所下滑,在12月销量再次破万,达到10143辆。
余承东表示,2022年AITO问界全年交付超过7.5万辆,是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AITO问界必然希望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在特斯拉降价的压力下,AITO问界以降价来保持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似乎很有必要。
2/ 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一轮淘汰赛
当前,不少新能源车企可能处于两难的境地。大家知道,从今年1月1日起新能源国补退场,为了保证利润,不少车企纷纷调涨价格,比如比亚迪此前就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起,对旗下车型售价上调2000-6000元不等;北汽、东风等对旗下新能源车型也上调7000-9000元不等;广汽埃安也将上调3000-8000元。
而此时,特斯拉却反而进行大幅降价,短期内订单快速增长,这将会给其他车企带来不小的压力。就如上文所言,已经有其他品牌的意向客户,因为特斯拉降价,转而考虑购买特斯拉。有小鹏汽车的销售人员表示,小鹏P7受到了一定冲击。据称,比亚迪海豹也受到较大影响。
对于其他车企来说,为了保证市场不被抢走,跟进降价是必要的。然而对于本身利润就小,甚至还处于亏损的车企来说,降价可能意味着亏损进一步加大。
据一位合资车企内部人士介绍,因为车企前期在平台、技术研发上投入很大,再加上需要给外企支付一次性的开发费,目前公司电动车的经济性还是负的,再降价的话,亏损更大。另一位日系车工作人员称,以公司的混动车型为例,企业混动系统研发成本很高,国内生产还需要支付专利授权费,价格很难降下来。
事实上,AITO问界降价对利润也有影响。此前其销售人员表示,AITO问界的车型在内饰、配置上有很多是特斯拉不能比的,丰富的配置决定了AITO问界的单车利润并不高。
降价之后如何保证利润?赛力斯的相关人士称,降价对单车毛利率肯定有影响,降价之后的利润要从量和价两个方面考虑,也就是看能否有足够的销量来达到量价平衡。
对于不少车企来说,降价之后就要面临销量能否得到足够提升的压力。现在造车新势力本身还处于亏损的状态,比如零跑汽车,年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辆,该公司创始人朱江明曾表示,零跑汽车需要到40万至50万辆销量规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可想而知,如果再降价,销量增长压力有多大。
而特斯拉之所以能够降价,是因为特斯拉的市场规模在大幅提升,成本在降低。另外据了解,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超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速,如果订单无法与产能匹配,工厂运转也需要成本,因此通过降价增加销量对特斯拉利润的影响没那么大。
从保证销量来看,未来或许还会有车企跟进特斯拉、AITO问界降价。事实上,小鹏汽车虽然没有发布官方消息,不过据其销售人员表示,近日,小鹏汽车针对小鹏P7 480版本的车型进行了几千元的降价。
整体而言,对于不少利润小、还处于亏损状态的车企来看,无论降价与否都将面临极大的困难。不降价意味可能难以持续获得市场,降价的话,如果销量不能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亏损将会进一步加大。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已然迎来新一轮的淘汰赛,接下来预计将会一些车企逐渐走向退场。
联系我们:txm176(值班微信)广告及商务合作:电话18660411611投稿及采访约谈: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制造界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转载须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申请转载授权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