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年了,假期从这些展览开启新的篇章~

01

兔年迎春展

📅
2023年1月2日 - 2023年1月29日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每年新春都会举办与十二生肖有关的馆藏特集展。展览展出42件与“兔”相关的工艺美术作品,探究兔子在东亚文化中的美好寓意。
青花水葵兔图大盘,伊万里烧,日本江户时代(19世纪)
兔形盘,御深井烧,日本江户时代(19世纪)
《博物馆兽谱·兔图》,日本明治时代(19世纪)
《吉例 兔年故事图》,莲池堂画,1872年
从“兔之形象”逐渐过渡到“兔子与人”,展览分5部分。在博物画中兔子被如实描绘,瓷器中兔子巧妙地融入器形,还有进一步更加故事化的“月中兔”,比如月宫八棱镜、朝鲜的玉兔捣药纹砖。而“飞兔乘浪”是日本传统美术中的造型纹样,灵感源自于日本民谣“月浮于海上,兔奔于浪间”。借着工匠的巧思,兔子也经常隐藏在各种器具各种纹样的细节之中……

02


浮世绘与中国
📅
2023年1月5日 - 1月29日
浮世绘·太田纪念美术馆
尽管江户时代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仍与中国维持贸易往来。中国的文艺作品传入日本后,备受喜爱和吹捧,也因而影响了日本艺术,包括当时日本最为流行的绘画艺术形式浮世绘。这次展览呈现日本江户至明治时期的浮世绘作品,揭示中国文化对浮世绘的影响。
《通俗三国志 关羽破五关图》,歌川国芳
《玄德风雪访孔明 戏仿》,歌川国贞
《枇杷小禽》,歌川广重
歌川国芳曾以《水浒传》中的英雄为对象,创作《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系列浮世绘作品;铃木春信以日式场景表现中国爱情传说;歌川广重在花鸟画中配上中国诗词;歌川国贞将男性英雄替换成女性以此幽默地演绎《三国演义》中“玄德风雪访孔明”的情节……

除题材外,浮世绘与中国的关系还延伸到技术、材料方面。比如,浮世绘的多色套印技术受到中国版画的影响,而广泛运用于江户末期浮世绘中的“普鲁士蓝”颜料也是从中国输入。

03

和合中国

📅
2022年10月8日 - 2023年1月28日
辽宁省博物馆
中华文化崇尚“和合”,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本次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展期如今也延期到了1月28日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卷》、宋朱克柔缂丝牡丹图、辽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元织锦《百鸟朝凤图卷》、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明代传教士利玛窦绘世界地图《两仪玄览图》、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等辽博馆藏珍品均有呈现。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
宋代缂丝朱克柔牡丹图页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卷
《太白山图卷》(局部),王蒙,元代
与以往辽博举办的展览不同,此次特展从全国22家博物馆外借了100余件国宝级文物,包括湖南博物院藏《唐摹兰亭序(黄绢本)》、吉林省博物院藏《文姬归汉图卷》、南京博物院藏《坤舆万国全图》、甘肃省博物馆藏东罗马鎏金银盘等。
让你实现“一个展览看全国”的梦想。

04

北京艺术双年展建筑艺术展
📅
2023年1月13日—2023年3月12日
木木美术馆
以“共生”为主题的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选择位于隆福寺北里园区的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作为分会场,不仅希望通过隆福寺的风貌,展示北京地区多元艺术生态共时性发展的繁荣面貌;更希望从文化艺术的角度,诠释北京这座城市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历时性发展和展望。
展览由建筑师马岩松策展,有20位国内外建筑师/艺术家参与,并且同时展出关于8位(组)建筑师的文献研究,以及4部中国近现代充满想象力的电影影像。
这是一场集体的创作。不同年代、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回应策展人对未来和北京的发问,呈现每个人心中图景。绝大多数作品是因地制宜,特别制作或者重制。展览作品跨越了地域与年龄,以思想和情感碰撞、对话、共鸣,以激发大家对城市未来的想象。

05


想象荷兰
📅
2022.12.16 - 2023.04.09
北京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想像荷兰》是荷兰驻华大使馆就2022中荷建交50周年在文化领域开展的特别项目,由中国策展人何伊宁和荷兰策展人鲁小本共同策划。历经两年的筹备,今年8月该展览首次呈现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并于2022年12月16日起巡展至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奥德沃特先生和夫人的60周年结婚庆典,代尔夫特》,黛娜·利申博格,2011,数码喷墨打印
《新荷兰风景#22》,马万·巴西奥尼,荷兰,2018,数码喷墨打印
《想像荷兰》是一场围绕荷兰当代摄影艺术的调查展,展览包含了在荷兰生活和工作的11位资深艺术家与新秀的创作——不仅仅批判性地考察了艺术家们对荷兰历史、社会、文化等议题的及时回应,同时挑战了荷兰摄影传统中固有的范式、语言和技术,反映出艺术家们重塑荷兰当代摄影的努力。
《布兰奇角》,吉勒姆·特拉彭伯格, 2020,数码喷墨打印
《喃喃XXIX》,约翰内斯·博斯格拉,2021,数码喷墨打印
参展艺术家们借助不同的创作手法,将神圣空间、自然保护、社区与日常、殖民与身份认同、性别与亲情等内容作为反思的议题,借此开启中国观众对于历史与当下,现实和想像中的荷兰的对话。

06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
2023年1月10日 - 2023年4月16日
北京 清华艺术博物馆
20世纪初,得益于德意志制造联盟及包豪斯的诞生,德国设计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面临着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1949年之后,德国设计在边界线两侧演化出不同的发展逻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设计成为“德国制造”出口行业的推动力,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设计旨在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供动力,其产品可为普通民众所消费。
展览共展出战后德国设计作品300余组/件,力图通过不同功能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探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设计理念与实践领域的差别及相似关系,从而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

07


攻金之工:亚欧大陆早期金属艺术与文明互鉴
📅
2023年1月15日 – 2023年4月16日
北京 清华艺术博物馆
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山羊纹杯 BMAC(约公元前2100年-前1800年)
山羊形来通 青铜 阿契美尼迪(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
烛台 青铜 霜贵王朝(公元2-3世纪)
哈德良金币 罗马帝国(公元117-138年)
以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近300件金属类文物为主,展示亚欧大陆的金属艺术,跨越4000年,呈现金属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映照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鉴的轨迹。

08


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
📅
2022年11月8日 - 2023年3月26日
北京 清华艺术博物馆
相对于高级珠宝(Fine Jewelry),配饰珠宝(Costume Jewelry)指的是以合金、纯银、黄铜等材质替代贵金属材料,以莱茵石、琉璃、树脂等人造材质替代天然宝石制成的配饰。Vintage 胸针是配饰珠宝的一种,特指1930年代至1980年代、使用替代材质和人造材质、以高级珠宝技法制作的胸针配饰。
飞鸟集,by Trifari,1960年代 纯银镀金、琉璃
珐琅彩花园,by Grossé,1960年代 合金镀金、珐琅彩
本次展览是国内首个以 Vintage 胸针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共呈现收藏家郑莺燕珍藏的938件 Vintage 胸针及相关配饰,辅以超过50张原版海报及原版设计稿、专利书等纸本文献资料,全面梳理20世纪 Vintage 胸针艺术发展的时代风貌与观念变迁。


在时代洪流与个性解放交织的20世纪,Vintage 胸针的发展对于珠宝设计的材质及观念皆产生了重大影响,打破了时尚与奢侈的限界,彰显着佩戴者的内在觉醒与生存态度。本次展品涵盖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 Vintage 配饰珠宝品牌,完整呈现了 Vintage 胸针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

09


吉格尔与空山基:明日迫近
📅
2022年11月19日~2023年02月19日
UCCA Lab北京艺术空间
此次展览是异形之父吉格尔与日本传奇艺术家空山基联展首次登陆中国,展览展出两位艺术家从1960年代至今创作的44件(组)作品,重新梳理了他们的作品脉络,展现暗黑美学与未来主义的极致碰撞,在强烈反差的并置中呈现他们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
两位艺术家通过各自的作品所创造的生命形式,有机地融合生物体和机械,赋予机器人以情感和灵魂,带来了科幻和推测性生物设计的前瞻设定。观众将在艺术家描绘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明日世界图景中,回顾艺术家所处的时代,从他们出生的1940年代开始回溯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危机和机遇——它为我们理解和探索赛博格、人工智能奇点、外星生物、星际探索、恐怖谷、后世界末日和美丽新世界等议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置身于展览之中,在或左或右之间,在光明与黑暗的前景中,伫立于明日迫近的前夕,思考生命、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将共享怎样的未来。

10


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
📅
2022年12月24日~常驻
北京朝阳大悦城顶层
2017年teamLab在北京的短期展出时,曾吸引到了超过20万名观众到场。迄今为止,teamLab的全球累计观展人数已超过2800万人。
“EPSON 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展馆挑高11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作为teamLab打造的最大规模美术馆,展览汇集了40多件艺术作品,利用光与影使环境与人达到一种交互。在这里,观众可以沉浸式地欣赏作品,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影响作品,让自己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开启一场光与影的盛宴。

11


“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
📅
2022115 - 202325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21年发起“新文化制作人”计划,旨在为具有文化视野的创作者提供展示和表达的舞台。第一季项目以“手艺再兴”为主题,两组获选方案分别是冯立星、吴有策划的《狂人之丘》,以及左靖、王彦之策划的《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它们以不同的切入点,邀请公众共同讨论中国手艺在当下的境遇与再兴的可能。
《狂人之丘》回到东西方哲学的源头,强调手艺作为一种认知和“看见”的能力。冯立星、吴有以展览记录下11位艺术家“日常劳作”的过程,观察他们如何用“手艺”将身体与物质世界连接,最终却呈现出一种高强度的、反效率的、质朴的“疯狂”。
《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则在文明的更迭导致手艺终究失落的今天,主张拨开“手艺”形式上的面纱,将其重置于一整套友好、克制的生产体系中进行探讨,在尝试拾回人与自然联结共情的方法的同时,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2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
20221110 - 2023212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耿建翌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耿建翌长期关注艺术语言根目录上的基本问题:怎么观看?怎么证明?怎么规范?怎么阅读?怎么显像?怎么回收?基于这些问题,他擅于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媒介和手法,并重新构想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行为、印制品、现成品等观念实践的种种可能。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 Otterlo, 荷兰。
耿建翌,《自来水厂》模型,1987年。《自来水厂》是一个具有迷宫般结构的大型装置,一旦观众步入其中即成为观看与被观看的参与者。这件作品可以被看作耿建翌消除观者与作品之间距离的首度尝试。
耿建翌,《理发3号——1985年夏季的又一个光头》,1985年,布面油画,178×149cm。私人收藏。
展览标题“他是谁?”来自耿建翌创作于1994年的同名观念作品。源出艺术家听说自己外出时曾有陌生人到家拜访,就下意识地问道:“他是谁?”为了弄清这个“他”的身份,耿建翌向邻居询问了此人的体貌特征细节,并以邻居们提供的书面描述和画像为内容创作了这件作品。
展览旨在考察耿建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6年之职业生涯的广度与深度,囊括了其最具有意义的代表作。

13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
2023年1月17日 - 2023年5月7日
上海博物馆
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伦勃朗、莫奈以及梵高等艺术家的52件油画作品,带领你探索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的400年欧洲美术史。


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收藏有超过2600件欧洲绘画杰作,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艺术博物馆之一。目前美术馆正在筹备2024年的建馆200周年庆典,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馆舍将进行重大整修,因此这批珍贵的藏品得以首次来到中国大陆展出。
《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波提切利,约1500年
《被蜥蜴咬伤的男孩》,卡拉瓦乔,约1594-1595年
《长草地与蝴蝶》,文森特·梵高,1890年
展览分8个单元,介绍欧洲美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和艺术家:波提切利和15世纪意大利绘画、拉斐尔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戈塞特和北方文艺复兴、卡拉瓦乔和意大利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伦勃朗和17世纪北欧绘画、卡纳莱托和18世纪欧洲绘画,梵高和印象派绘画、透纳和英国绘画。

14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品展
📅
2022年12月21日 - 2023年4月9日
上海 浦东美术馆
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世纪,是全球最古老、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拥有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古罗马雕塑与庞贝古城壁画收藏。
《纳西索斯》壁画,1世纪
本次展览将呈现来自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的超过70件藏品,涵盖雕塑、绘画、马赛克、壁画、青铜器和玻璃制品等种类,部分文物为首次在意大利境外公开展出。展览以古典世界的“美”为中心,探讨美与生活、爱和权力的联系。

15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艺术展
📅
2022年12月24日 - 2023年4月7日
上海 震旦博物馆
法国现代艺术家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被誉为“蒙马特之魂”,他长期生活、工作于巴黎蒙马特街区,其作品也多取材自周边日常,描绘咖啡店、夜总会、酒吧、妓院的热闹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19世纪晚期的夜巴黎世间百态。
展览聚焦图卢兹-罗特列克的近120件(套)相关作品及档案资料,带领观者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及艺术成就,感受他笔下的19世纪巴黎摩登夜生活。
图卢兹-罗特列克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后印象派画家、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他的海报作品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大胆舍弃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转以鲜明的黑色轮廓线与大块色彩对比组织画面,不仅成功吸引观赏者的目光,也带动了海报设计的创新。

16

流动的盛宴 从马蒂斯、米罗、毕加索到巴斯奎特
📅
2023年01月10日 - 2023年04月13日
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
从后印象派开始至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与时代的巨变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表达形式与视觉语言,艺术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次展览分四个单元,聚焦包括马蒂斯、毕加索、达利、安迪·沃霍尔……在内的19位艺术家的100件展品,涵盖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多个类别,多维度呈现百年欧美现当代艺术发展史。

17

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
20221210 - 20230312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生息”为主题 ,城市规划学者鲁安东、青年建筑师王子耕和设计策展人陈伯康三人共同担任本届总策展人,从认知、方法和行动三个维度重点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啤酒酿造工业的历史,伴随着城市兴起的需求而诞生,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属性,承托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深圳罗湖区金威啤酒厂,同样见证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后万众瞩目的蓬勃旅程。本届深双展正设立在金威啤酒厂的旧址上,回应着“城市”这一主题。
15个国家的数百位参展人带来300+件作品,在这些曾装载啤酒的容器下,慢慢酿造着,等待在未来的某一刻酿制出炉,推动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18

穿越边界:日本建筑展
📅
2022年11月05日 ~ 2023年02月19日
深圳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日本现代建筑在吸收西方文化、技术的基础上,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并取得国际性影响。本次展览汇集22位日本当代建筑师,通过模型、手稿、摄影、视频等形式,介绍他们位于世界各地的36组建筑作品,呈现他们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实践,以及日本现代建筑的特色与发展轨迹。
矶崎新的「海市计划」模型
石上纯也设计的森林幼儿园效果图
安藤忠雄设计的广东顺德和美术馆
通过介绍5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槙文彦、矶崎新、安藤忠雄、伊东丰雄及阪茂,窥探1960年代以来日本建筑的发展历程,展示日本现代建筑师群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就与影响。

19

古希腊人:运动员、战士与英雄
📅
2022年12月25日 - 2024年2月25日
苏州博物馆
古希腊人以争强好胜的天性著称,竞争精神普遍存在于古希腊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体育竞技、戏剧、战争、政治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这些活动往往基于冲突,但竞争也具有一种积极的凝聚力,由此而产生了繁荣的文化和宝贵的思想交流。
展示希腊人和亚马逊战士战斗的饰板,约公元前350年
玩羊拐骨的女人,约公元前330-前300年
红绘双耳喷口陶罐,约公元前430-前410年
本次展览是苏州博物馆“世界文明史”系列的第二期,呈现大英博物馆收藏的177件文物,以运动员、战士与英雄三个不同角色串联起展览叙事线索,从童年游戏、体育运动、音乐绘画、军事装备、陵墓装饰等多个角度展现古希腊人的竞争精神。

20

小人书 大世界:中国美术馆藏连环画原作展
📅
2023年1月12日 - 2023年3月20日
南京博物馆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是中国传统的漫画艺术形式,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时期。1920年代以后,在印刷业发展的推动下,连环画成为社会上广泛流行的通俗读物,并逐渐受到鲁迅、矛盾等文化人士的重视。针对当时认为连环画是“下等物事”和“一笔抹杀”的论调,鲁迅曾多次发文为其辩护。1920-40年代涌现的代表性连环画包括李毅士的《长恨歌画意》、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以及张乐平的漫画连环画《三毛流浪记》等。
《邦锦美朵》,韩书力
《闹天宫》,刘继卣,1956年
本次展览将展出264幅中国美术馆的连环画收藏,题材包括古典神话、革命历史、现实生活、中外文学等,涵盖白描、油彩、素描、水墨、木刻、水彩等绘画形式,展现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轨迹。

21

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

📅
2022年9月29日 - 2023年2月5日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认为:“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它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的。”木作文化亦然。宋代是中国古代木作的大发展大转型时期,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形成了重要的“宋式”木作文化。《营造法式》、宋式建筑、宋式家具等,在中国古代木作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佛宫寺释迦塔模型
“木作”是木材加工、制作等相关行业的统称。木作有大、小之分,大木作专指木构架建筑中承重构件的制作、组合和安装,小木作则概指木制家具、器具以及建筑的装修装饰等方面。
本次展览共陈列77件(套)展品,包括宋代木构建筑微缩模型、宋式家具复原模型、考古出土的宋代文物、木材原料及木工工具、《营造法式》影印图片等,从木缘、木构、木器三个方面展现宋式木作文化,剖析其中体现的宋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

保罗·塞尚作品展
📅
2022年10月5日 - 2023年3月12日
伦敦 泰特现代美术馆
1861年,22岁的塞尚离开故乡前往法国首都,这位初出茅庐的艺术家声称“要用一个苹果震惊巴黎”,并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履行了这一宣言。塞尚的画作大胆突破常规,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他对物与光的探索启发了诸多后世艺术家,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绘画的发展进程,对20世纪现代艺术影响深远。
《沐浴者》(Bathers),保罗·塞尚,1874-1875年
《苹果静物画》(Still Life with Apples),保罗·塞尚,1893-1894年
《灌木丛》(Sous-Bois),保罗·塞尚,1894年
80件作品聚焦塞尚作品中的诸多张力和矛盾,力求在他自己的语境中理解这位艺术家,剖析塞尚的雄心、矛盾与创新。策展方尝试通过全新视角来解读塞尚的艺术,讲述他如何挣扎于官方的学院派与新兴的印象派之间,最终开辟出独特的艺术语言。
🚀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create enthusiasm
 良仓2023年货节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