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全职奶爸后,肉爸曾经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条帖子:“到底是为母则刚,还是被迫逞强?”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如是生活Lives(ID:txs163)
作者:静怡
今年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女演员鸟鸟讲了个关于过家家的段子。
生活里的她不会做饭,家务废柴,于是别人问她,难道小时候没玩过过家家吗?
鸟鸟回答说:“我从小就话少,又懒得动,我都是演爸爸。”
台下笑声一片,人们心照不宣地想起家务中隐身的男人,和带娃时手忙脚乱的父亲。
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带娃”是互联网上的固定笑话:他们分不清盐和糖,搞不明白尿不湿的正反面,不懂奶粉的温度。在孩子会说话之前,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像对待玩具——
孩子开心时摆弄两下,孩子哭起来就惊慌失措地躲开。
但随着女性收入提升、社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母亲开始在职场中独当一面,也有越来越多的父亲穿上围裙走进厨房。
今年年初,猎聘发布了《职场人婚育生活状态洞察报告》,有37.76%的男性愿意成为全职爸爸。
数据显示,近四成男性愿意成为全职爸爸|新闻截图
我们不知道,在这些调查者心中,全职爸爸的生活应该是怎样,但我们找到了一些全职爸爸,与他们聊了聊真实的生活。
全职奶爸的生活,可能“比996更糟糕”。
时间
泡爸今年31岁,他的一天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在晚上十点结束。
七点半,他起床给孩子做早饭,早饭之后是陪玩时间,接着收拾家务,做中饭......
孩子两岁以后不再睡午觉,泡爸会把孩子放在客厅里的安全范围,自己提心吊胆地去睡十几分钟。
下午是流程的重复:带孩子出门、玩玩具、做家务,做饭。
九点钟左右,孩子上床睡觉,他哄睡到十点,之后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泡爸在短视频平台上经营一个自媒体账号,主要与育儿母婴相关。在孩子睡着后,他才有时间写脚本、录视频。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里,泡爸与孩子高度绑定的时间超过十小时,剩下的空闲时间,也往往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
泡爸的抖音账号丨截图
这是所有全职父亲,或者说,所有全职照顾家庭的角色的现状。他们的生活往往被严丝合缝地嵌入孩子的生物钟里,没有任何喘息的空间。
远比“996”更让人疲惫。
和从前的受访者不同,这一次,几乎所有父亲在约定对话时间之前,都要经过精密的计算。
上午十点要带着小朋友外出、中午一点要陪小朋友睡午觉、下午六点是小朋友的吃饭时间......
养育年幼的孩子,是一件身心俱疲的差事。琐碎的家务活永远干不完,日复一日的照顾很难有成就感,自我价值也逐渐缺失。
但泡爸仍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2020年初,泡爸一家在武汉被封控了半年。
孩子在2019年底出生,彼时的泡爸准备陪着妻子休完产假,就去筹备新的创业项目,但被关在家的半年里,他不得不用所有时间来与孩子相处。到现在,也“半推半就”地成为了一个全职爸爸。
他坦言,现在对于陪伴孩子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在孩子出生前,他对亲子关系的认知相对简单:
“很多爸爸可能就是上班工作为主,用他下班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大家都是这种情况。”
但如今,全职爸爸也成为了他尽心尽力做好的某种“事业”。
他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证,系统学习育儿知识,甚至因带孩子治愈了自己的童年。
在当了全职爸爸之后,他开始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也学会用合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比如在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他都会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去批评和指责孩子,而是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找到孩子情绪的触发点和孩子真正的需求。
在这些陪伴孩子的过程里,泡爸说:“我也获得了成长。”
他同样否认了父亲带娃的刻板印象:
“不管你之前是个多么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人,一旦你要全职一个人带孩子,你就必须要有耐心、必须要有细心,把这个事情做得越细越好。”
宽容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今天,相较于全职妈妈,全职爸爸的付出,往往会更容易被看见和“放大”。
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里,全职妈妈金智英去买咖啡时,被一群职员叫作“妈虫”。
妈虫,网络流行语,是结合英文“mom”和“虫”的韩文新造单字,用于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妈妈;也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
舆论环境对全职妈妈并不友好,多半认为她们是依靠丈夫养活而没有能力,但对于全职爸爸,人们更愿意认为“他们是为了家庭做出了很大牺牲”。
肉爸97年出生,在成为全职爸爸之前,是一名律师。
他和妻子的收入相当,经济不是需要担心的因素。另外,肉爸比妻子小两岁,体力和精力都更好,心思也更细腻,比妻子更合适照顾孩子。
种种因素叠加,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留在家里带娃。
肉爸并没有受到太多阻力,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很少责难他的选择,同龄人即便惊讶,也对这个身份表示敬佩。
今年年初,他正式辞职,近一年的全职生活之后,他甚至从这个身份里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孩子给了他极大的治愈感和安全感,他生病时会在梦里喊爸爸,吃饭时会第一时间找爸爸在哪儿,在孩子眼里,爸爸就像是全世界。
而当被问到是否会担心和社会脱节时,肉爸坦言:“这个社会环境下,女性的压力更大。如果一个女性在家里停了两三年,她再想投入到工作中会比男性要难得多。”
肉爸曾经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条帖子:
“到底是为母则刚,还是被迫逞强?”
肉爸的小红书笔记丨截图
文章里,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这句话的陷阱。
肉爸全职带娃后,明显能感觉到妻子在家务上的“生疏”。
他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天生熟练家务、爱照顾小孩。那些为母则刚的规训,更像是一种天然的枷锁——
“所谓为母则刚更多地像一句给妈妈洗脑的话,让脆弱的女孩子们不得不接受现实面对生活的残酷,承担起本该两个人一同承担的责任。”
只不过当社会对女性和母职做出规定时,也意味着,在固化的角色分工下,人们往往会对不同性别有双重标准。
肉爸带着孩子出门时,经常会碰见同样带着孩子的宝妈或是爷爷奶奶,他们惊奇于肉爸全职爸爸的身份,总会加一句感慨:“真是个好男人。”
而当肉爸因为长久琐碎的带娃生活感受到心力交瘁时,妻子也总会注意到他的情绪,来给他讲笑话、谈心、开导他的心情。
甚至当他们开始物色新的工作机会时,全职爸爸的经历也可以为他们加分。
聊到全职爸爸这一身份的影响时,肉爸反倒很期待未来回到工作岗位。
他说,自己未来会把这段经历与同事、客户分享。毕竟,一个热爱家庭的男人,更容易给人留下“负责”“靠谱”的印象。
舆论对全职爸爸和全职妈妈有着全然不同的衡量尺度,对男性的期待并不高,因此,当男性选择全职育儿时,几乎会得到天然的认可。
当期待值降低,原本面向女性育儿的审视也变为了尊重和谅解,人们不再把家务当作理所当然,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优点更容易被看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职爸爸们可以在带娃这件事上顺利通关。
孤独
无论经过了多么漫长的考量与纠结,怀有多么美好的设想,新手爸爸们初入“战场”,还是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刻。
安然今年三十岁,大学毕业后就去到了妻子的老家生活,2020年底,他辞去工作,正式成为一名全职爸爸。
和其他全职爸爸不同,他有一份与互联网相关的副业,基本在线上完成,同时收入也不菲。
相较其他需要考虑经济因素的家庭,他的生活看起来要和谐得多。
但要做一个全职爸爸,仍然是身心的双重考验。
首先,是狭窄的社交圈层。
安然2017年来到妻子生活的城市,又从2020年开始做全职爸爸,在这个小城市里,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没有能说真心话的人、没有可以聊聊日常的人,所有的社交被局限在家庭里,他大部分时候能自我调节,但偶尔,还是会有喘不过气的瞬间。
紧接着,是极度不稳定的情绪。
妻子预产期前一个月,安然正式离职,孩子一出生,他就接过了照顾孩子的重任。
到孩子会说话之前,他没睡过一个好觉,第一次体会到了深深的无力:
“两点多起来,他就在那儿哭,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疯狂哭,怎么也不管用。”
“他难受,但是你不知道他为什么难受,两个人都是折磨。”
“现在两岁多了,到了第一个叛逆期,比之前还要难带,你说什么他就反着来。”
最后,是可能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可预知的病痛。
今年九月,孩子被诊断为面神经麻痹,也就是面瘫。
为了给孩子治疗,安然和家人一起带着孩子到了广东省中医院,一个月里,孩子打针吃药、做理疗、热敷中药、做针灸......
孩子痛苦,安然作为父亲,更痛苦。
安然的孩子正在接受治疗丨截图
照顾孩子的每一天,他都身心俱疲。
也是在身体力行的全职生活里,他回忆起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后知后觉地感受到彼时妻子的抑郁症状。
“有时候她一个人在那里闷闷不乐地哭,我也不知道怎么弄,我只能等她哭完了,再去安慰。她可能什么都明白,但只是难过。”
2012 年,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曾对6万名美国女性展开一项调研,结果发现留在家中照顾子女的全职妈妈,比职场妈妈有较多的负面情绪,比如抑郁、焦虑和愤怒。
研究人员也进一步指出,和社会脱节、职业发展停滞是导致全职妈妈抑郁的原因之一,而负面情绪通常会与全职抚养孩子相关。
长期围着孩子打转,社会期待中的“完美母亲”形象,与手忙脚乱的现实之间,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落差,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等叙事逻辑,又令不少人忽略了母亲的痛苦。
一直到全职爸爸也进入到照顾孩子的环境中时,人们才发现,这种负面情绪绝非女性特有。
意识到这一点后,全职爸爸们也有了新的思考。
一些全职爸爸打算长期做下去,把照顾家庭摆在第一位,当成是自己的事业。也有一些全职爸爸明白了全职带来的困境,准备在合适的节点回到工作岗位。
提到现在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成为全职爸爸时,肉爸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觉得这说明了社会的进步,或许也能减缓一点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家庭而言,谁来全职带娃,背后潜藏的问题是家庭分工、经济分配、精力多少。让某一方全职,往往是现有条件下的妥协,没有更好或更坏,只有是否合适。
但某种程度上,全职爸爸和全职妈妈的形象仍存在刻板成见。
当一个女性选择成为全职妈妈,人们忽视她的付出,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而当一个男性选择成为全职爸爸时,则是值得称赞的“牺牲”。
无论是忽视还是赞叹,本质都是对家庭工作的不认可。人们天然地认为家庭与工作相比是次要的、家庭内的事务也是简单而平庸的。
但全职本身并不低人一等,那些选择成为全职爸妈的男性或女性,也只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取得了家庭内的“最优解”。 
比“最优解”更重要的,或许是认可家庭劳动的共识。观念的改变,才能让全职爸妈们,真正摆脱“母职”的绑架。
(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转自公众号 如是生活Lives(zkopen163),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看见。
▼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
“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