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053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Brian Wangenheim on Unsplash.
作者:Bea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读博士生。
01
“如果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呼吸……”
后背和膝盖酸痛得厉害,午餐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我似乎能闻到炖南瓜的香味。不对,这时候应该在冥想才对……
“如果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呼吸……”
我吸入一口空气,思绪飞快旋转,想象着自己最后一次呼气如何才能近乎完美。还没来得及想清楚这句话该如何结尾,身体似乎等不及大脑的答案,呼出一口气……
“如果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呼吸……”
这时候难道不应该对生命充满感激,对世界充满爱?我感觉到的貌似只有烦躁……况且,我还有太多的地方没去过,太多的人没遇见,太多的书没有读,太多的经历没有体验……
我在北加州的山谷里参加一次时长一周的冥想静修。此前有将近五年多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静坐练习。虽然见识尚浅,但我明白觉察的力量;虽然道阻且长,但我对“生活即修行”已深以为然。
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参加多天的冥想静修:全程止语(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没有电子产品、书本和音乐。每日的安排不能再简单:静坐,行走,吃饭,睡觉。
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都不需要想。从一开始的焦躁不安,到沉静后的逐渐明晰,我些许体会过这其中的历程。
但这一次静修,对我却依旧充满了未知。
“与死亡结伴同行——觉知死亡,向死而生” (Befriending Mortality: Living An Awakened Life Through Mindfulness of Death) 是此次静修的主题。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冥想已经足够挑战心理极限了,再加上个“死亡”?听上去似乎是一个让自己抑郁的好方法。我来这又是为了什么?
▲ Photo by Ali Shah Lakhani on Unsplash
02
关于死亡,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我的经历毫无特殊之处: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很幸运未曾过早失去至亲,也从未置身于真正危及生命的境地。死亡与我的第一次会面,似乎远在它出现在我生活中之前。
隐约记得,或许是还在上小学的某一天,我下午放学回家,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回来。不知为何,脑中突然有一个念头闪过:有一天我会等不到爸爸妈妈回家。
好像一个在山间游玩的小孩,毫无准备地,第一次瞥见悬崖下面的无底深渊。不知道如何面对恐惧的我好像大哭了一场,直到爸爸妈妈回到家,莫名其妙地安慰了我许久,才缓过劲来。
我并没有因此变得不一样。依旧是盼望着明天,仿佛生活会永远延续下去。新闻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我人们的逝去,我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做是例外。生活有足够多的喜悦和烦恼让我分心,不去细想生命的终结。
但偶尔也会有一些深夜,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等着进入梦乡。一念之间,会猛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会一直延续下去。日复一日的尽头,是一片看不透的,无尽的黑暗。我看向那片深渊,深渊直直地回看着我。
抽象的理解一瞬间变成深入骨髓的明白,随之而来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我会试着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想向人求助,却发觉没有谁成功“解决”过死亡;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想大声呼喊,又不知道应该呼喊些什么。直到让自己分心,去想明天期待的球赛,才慢慢放松下来。
随着自己的成长,开始意识到身边的人也会逝去。亲人和朋友的去世,往往让我不知所措。许多时候,就算预料到他们的离去,却依旧不知所措。
我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情绪,似乎并不记得痛彻心扉的悲伤。回想起来,却似乎总有一种下意识地抽离,像是一种自我保护,不让自己触碰心里最敏感的部分。
抽离常常伴随着一种愧疚,责备自己没有某些“正确”的情绪和想法,责备自己没有珍惜每一个与逝者相处的时刻,责备自己没能阻止他们的离去。
▲ Photo by Sandy Millar on Unsplash
03
向死而生的智慧,从古到今有太多的印证。东方有道家“齐生死”的哲学观点,西方有斯多葛哲学建议我们每日反思:“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会如何度过?”
有太多鲜活的故事证实了“明日无穷老将至”的遗憾和悔恨,亦有太多人们,因为一场意外在死亡边缘走过一遭,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和态度。
忽视、抵触死亡,容易留下许多遗憾;认真体悟死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活着。这似乎是古今中外共识的智慧。
但当我尝试着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智慧时,却发现远不如道理说得这么简单。我常常碰到几个实际问题:
1. 对死亡的本能抵触和否认
知道“人固有一死”是一回事,真正明白属于“我”的这个生命有一天会终结则是另一回事。我可以戴上科学理性的帽子,说服自己接受死亡的事实,但却依然每日照旧,仿佛自己的生命永远不会结束。
每当听到身边有人去世,尤其是相对年轻的人,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惊讶;每当想起自己的死亡,第一反应则总是“到时候再说”。
社会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在《拒斥死亡》中说,不论我们对死亡有怎样理性的理解,在潜意识中,总会或多或少地拒绝和排斥接受自己的死亡。承认自己会死,与生命体想要生存的本能是相悖的,因此会被自然地抵触。
2. 思考死亡带来的负面情绪
当真正发觉自己并不是死亡的例外,直视深渊让我不寒而栗。思绪会下意识地寻找任何能让自己分心的东西,不去看,不去想。
认真思考死亡,时常让我感觉当下关心的许多事情都不值一提,却让我不知道如何向前,感到更加迷惑。想到亲人朋友的逝去,则不免带来忧虑和悲伤。沉湎其中,往往让人更加消极。
3. 生命短暂带来的执念和不舍
“享受当下的每一刻,因为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死亡的确可以带来清晰,让我们对生活多一份热忱,对习以为常的人和事多一份感激。但我时常发现,这反而会给我带来莫大的压力。
活着的每个瞬间都是无价的,却常让我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浪费时间,因此多了许多自责。我会更想要紧紧地抓住美好的瞬间不放手:一次夕阳、一顿晚餐、一场相聚。试图想压榨出每一秒钟的价值,却反而让自己更加不舍,更加执念。
4. “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的实操性
“如果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天、一个月、一年,我会做哪些选择?”这样的反思的确可以提醒我,什么东西之于自己更加重要,却似乎排除了任何长期规划的可能: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几个月,学位我是肯定不会读了,职业计划全都可以放下,回到家人朋友身边。
可是,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不论是一份创造价值的工作,还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都需要长远的眼光去规划和维护。固然不必把“今天可能是生命最后一天”当真,但这却依旧是一种“拒斥死亡”的方式,因为今天的确有可能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 Photo by Debby Hudson on Unsplash
04
带着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尝试践行“向死而生”时的困惑,我来到了这次静修。第一天,我们得到的指示很简单:在静坐时融入一个念头:“如果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呼吸……”
在安静的熔炉里,在一次次的吸气和呼气之间,疑惑开始慢慢发酵,在脑海中反复播放。我试着悟出点什么道理来解答自己的疑惑,但总是无功而返。
一天下午,老师告诉我们,这一次静修不同于以往,每天会有一个额外的环节,让我们用特别的方式去共同探索死亡。今天的内容是:写一份自己的讣告。
她特意强调,这份讣告写的是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自己。想象我们都在一架飞机上,被告知飞机半小时后就会坠毁。时间不多了,你希望自己被怎样记得?
大家陷入沉思。我下意识的反应是:我还没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还有太多没来得及做的事,我还没做好准备。
但想象马上就要面对生命的结束,一个念头出现:在这世界上的二十来年虽然短暂,但我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的东西值得感谢。
于是,我写了对爸爸妈妈和弟弟的爱,对亲朋好友的感激,对每一个曾经遇见的人的祝福;写了对这个世界的挚爱,虽然还有太多想去体会,但也因为被爱和爱过而感到满足;写了希望作为一个善良真诚的人被身边的人记住。
停笔时,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写自己的身份和背景,也没有写履历和成就。
接着,人们分享了各自的体会。
有的人说,“我对自己有许多不满意,但我从来没意识到,其实现在的自己也有一些值得被欣赏和记住的东西”;
有的人说,“平时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为工作的事情烦恼,但我并没有写和工作相关的事”;
有的人说,“我现在就想去打电话,告诉爸妈我很爱他们”。
有的人写了让自己自豪的事业,有的人写了修行的体悟,有的人写了对巧克力和秋天落叶的爱……而几乎每个人,都写了对自己最重要的关系,对亲人和朋友的爱,对所爱的人与事的感恩。
我看着自己手里的讣告,心里依旧带着疑惑:我写的确实是自己真心在乎的东西,但回归现实,我依然要选择一份工作,依然要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依然对自己有许许多多的不满意。这些反思对我今后每天的生活,究竟能引发多少改变?
▲ Photo by Ashley Batz on Unsplash
05
在和老师的一对一面谈,我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还是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从小到大,我习惯于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怀疑自己的认知,和自己辩论。当一个看似答案的念头出现,总有另一个念头会说我不过是在迷惑自己。一个念头把思绪迁到另一个念头,无休无止。这些关于死亡的困惑,无论我多么努力,依旧想不出答案。
她回答:
“我们不需要通过分析去推断出一个答案。让注意力回归身体,回归呼吸,然后让这些疑惑‘沉入’你的身体,就像是一块石头沉入水中。保持好奇,不论浮现出什么,察觉和接纳,看它们自然而然地出现和消失。当你足够安静,也许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来源于你的头脑,而是你的心中。
带着她的回答和我的疑惑,我继续静坐,行走,回归身体和呼吸。焦躁依旧是常客,但平静也会时不时地光顾。
我回想起那些与深渊对视辗转反侧的夜晚,总会抓住一些让自己足够分心的念头,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些念头往往是对明天的期待,但也有时是一个愿望:想用更多的善意和爱对待身边的人,固然他人和自己都有太多不完美,但不妨碍我去认真地爱。
过去,这些念头往往转瞬即逝。一觉醒来,生活照旧。但身心的沉静,似乎让这些感觉在心中有了更深的共鸣:纵然我对自己有太多不满,那每一个情绪和想法,每一个执念的、焦虑的、脆弱的、迷惑的、厌恶的部分,在内心深处,我其实想用善意和爱去拥抱它们。
就像松开了一个之前一直紧攥的拳头,发现之前生怕失去的东西,不过是自己的手。当手松开,便发现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自己以爱相待。又像坠向那片深渊,心中害怕的是撞击地面的一刻,但在空中时,却发觉下面其实什么也没有。
或许我会改变对未来的规划,或许不会,前途依旧许多迷茫,生活依旧充满难关。但尚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想做什么”并不妨碍我去回答“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未来而努力并不妨碍我过好这一个当下;生活的不顺利和不确定并不妨碍我去认真地爱自己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
想起苏轼《赤壁赋》中写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我们出现在世界上,能够感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没有什么是应得的,因此会珍惜和感激。但却不意味着要紧紧抓住美好的事物不放:真正的爱让我们能够放手,放手则让我们拥有去爱的自由。


爱和放手,其实是同一个动作。
学着在爱的同时放手,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 Photo by Jordan Steranka on Unsplash
06
我明白上面的这几段话读起来像是陈词滥调的心灵鸡汤,但却是我最真切,最清晰的感受。
静修结束后,人们分享各自的体会:有的人因为顿悟喜极而泣,有的人在悲哀的沉浸中感到了一点释然,也有的人,像我一样,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雷鸣霹雳般的顿悟,却像原本坚硬的外壳上有了些许裂缝,几丝阳光照进来,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下,开始慢慢变化。
虽然经历各不相同,但人们提及自己最珍贵的感悟,却十分相似:
“我想去拥抱我的家人。”
“我意识到自己并不特殊,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爱是一切的答案。”……
许多临近去世的人们,当被问及对生命最后的反思,提到的往往也是这些。这些心灵鸡汤里的老生常谈,却是人们在内心被深深触动时,能找到最贴切的语言。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认真地看着眼前的这些人们:青年、中年、老年,不同的性别、肤色、职业,因不同的机缘巧合来到这里。过去的一周,在彼此静默的陪伴中,静坐,行走,反思生命的终结。然后,回归各自的生活,尝试着做一个比之前更好一点的人。
萍水相逢一场,不久便会逝去,彼此深刻的联结和共鸣,却并不因为相逢的短暂而失色,仿佛人一生的缩影。
▲ Photo by Wesley Tingey on Unsplash
以上是我尝试在生活中践行“向死而生”的一点点实践笔记,自然有许多局限性。太多关于死亡的话题,我没有提及,也不是最合适的人来讨论。
譬如,静修时的一位老人说:“年轻人担心的更多是死亡的结果,我们老人担心的更多是死亡的过程。”
如何为我们的死亡做好准备,面对种种可能出现的医疗问题,减轻最爱我们的人的压力,这其中有太多复杂的问题需要细细考虑,有太多重要的社会问题等待解决。
幸运的是,死亡正慢慢走出阴影,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禁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舆论的重视,也让更多相关资源出现,帮助人们讨论、思考。
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开始这些对话。
生命的旅途,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独一无二。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在走向那个共同的终点,像一滴滴雨水汇入河流。
我分享自己尚浅的体会,并不是认为自己有多么特殊,也远不是说有什么大彻大悟:那些我现在自以为明白的东西,将来同样会消逝和改变。
但我想让自己的一滴水,汇入那条属于我们共同的河流里。也邀请你一起开始这段历程,一起去发现其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礼物。
-  END  -
推荐阅读
从世界著名的战争祭奠方式看生死与人性
死亡教会我的事
我曾发誓,绝不让父母面对这样的困境……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