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求实处
作者:叶立华
ID:QIUSHICHU-
文章已获授权
丘吉尔讲过一个和平砥柱的理论,1946年3月,丘吉尔应邀到美国演讲,杜鲁门把丘吉尔请到杜鲁门的母校,丘吉尔讲了一个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的主题不叫铁幕,叫和平砥柱,讲的是苏联在日益扩张,扩张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所以爱好和平的国家要组织起来,不让苏联进一步扩张,最好能彻底瓦解苏联。
苏联人不过是把东欧从纳粹德国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就引起了如此大的敌意。丘吉尔讲的不是苏联在扩张,毕竟大英帝国的历史上也扩张过,这个时候他就一句话不讲了。
东欧在纳粹德国手里的时候,丘吉尔讲就算希特勒入侵地狱,他也会帮魔鬼说好话,东欧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丘吉尔讲人家搞铁幕政策,那么丘吉尔什么时候不讲话呢?
除非东欧在英国手里,如果是英国扩张到了东欧,那丘吉尔就会讲是我们带来了和平,是我们带来了发展。
西方国家直接对苏联开战,那是打不过的,苏联红军从哈尔科夫打到柏林,歼灭东线精锐德军无数,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在西线二线德军手里屡次吃了败仗。
以德国为参照,英美打不过苏联。换成几年后的朝鲜半岛做参考对象,英美还是打不过苏联。武装入侵万万不可行,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办法,用除了武力入侵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苏联。
但是,要遏制苏联,不能杜鲁门亲自出来讲,去皮见骨这个政治的基本原理,立华我讲过两次。
去皮见骨,针对的是个人。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太多的利益,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对张居正改革痛恨不已,张居正本人权谋一流,奈何不了他。于是地主阶级在他去世后开始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目标就是扳倒贯彻张居正路线的申时行,或者是让他放弃把改革进行到底的想法。重新回归地主阶级作威作福的年代,至于国家存亡,百姓疾苦,地主阶级是不在乎的。
弹劾是逐渐展开的,先问的是张居正的四个儿子,三个得中进士,其中两个入翰林院,申时行当日为会试时主试官之一,可能有说不清的关系。
他们接着又建议,今后大学士的儿子一律不得参加会试,矛头是针对申时行的长子申用懋。
再接着他们又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说他用人办事都逢迎内阁旨意,言外之意乃是首辅专权跋扈。
他们接着又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徐被迫去职。徐学谟已被视为张居正的人,而他在最近又和申时行当了儿女亲家。
一步一步,去皮见骨。扳倒申时行。去皮见骨,做的是对个人合法性的攻击,对群体的攻击,叫做投石问路。去皮见骨,玩的是舆论倾向,投石问路,讲的是既定事实。
政治的攻击从来不是全面出击,政治攻击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按照预定步骤进行的。
要办一件大事,首先要人投石问路。英国的丘吉尔出来投石问路,如果引起了较大的反应,那么就说成是丘吉尔个人言论。
如果发现苏联方面反应较小,那就大张旗鼓的办,木已成舟,一点一点突破底线,顺利成章手段安排。
逐层加码,加到哪一层,引起了反弹,就停在那一层,如果没有反弹,就一点点加码。
丘吉尔讲铁幕演说,苏联没有反应,然后就在割裂上制造既定事实。
割裂成了既定事实,下一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展开争霸,在地缘上制造既定事实。赫鲁晓夫反应很大,但是认了怂。于是又造成了地缘的既定事实。
地缘成了既定事实,就要在经济上进一步试探,通过引导勃列日涅夫,将苏联的创新能力扼杀,转而变成一个资源依赖国家。勃列日涅夫没有反应。
经济上没反应,就去意识形态上加,最后一步就是临门一脚,一直加到苏联解体。
这就是所谓投石问路。
近期韩国和日本发生的类似事件,本质也是如此,西方对我的态度,不是以我对其态度为变量转移的,就像是东欧不管在谁手里,只要不在英国手里,丘吉尔就有话要说一样。
想要将华人彻底转化为矛盾输出的对象,不能由他们背后的主子来做这件事。否则一旦没做好,容易造成第二个斐迪南。要做,只能由狗腿子或者旁的人出面来做,第一步既定事实成了,他们就按部就班推进。
如果第一步造成了极大副作用,他们背后的主子还可以站出来甩开责任,不是我们的意思,是他们自己要做的。
可进可退,不可谓不妙。所以,想要让他们彻底放下想法,第一步就要打疼。打到他们的主子想要立刻撇清关系。
如果第一步打不疼,或者打了,但是无关痛痒,那以后海外的华人,就要多长几个心眼了。
本文授权转载来自公众号:求实处(ID:QIUSHICHU-)讲政治,靠得住,没有关系低保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