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051 篇文章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平台、Pixabay、Pexels。
1 月 12 日下午 1 点,一土全村将举办全村年货节直播,在分享家庭教育干货的同时,送上全年精选好课、好书、好货,欢迎大家前来参与。
距离 2023 年春节还有 10 天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也期待着孩子有新的成长。
而我们自身,是不是也在不断成长呢?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难题,但正如教育家鲁道夫•史坦纳所说,“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孩子给我们出的那些难题,实际上正好给了我们机会来学习如何做父母,也是让我们自身成长的契机。
我们常常说,身教胜于言传。相比我们对孩子说了什么,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自身具有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更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也许你会发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让我们陷入消极的情绪,陷入否定自己的困境中,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了我们的成长。
正如孩子的成长需要搬开那些阻碍因素,让孩子自然的潜能发挥出来一样,我们要实现自身的成长,也需要看到那些潜藏在深海的暗礁,才能让生命的旅程得以不断前行。
其中一个暗礁,就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会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发生显著的改变;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思维,在这种思维方式看来,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不断增长的。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同时拥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些时候我们会处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而有些时候我们会处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中。
好消息是,成长型思维是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的。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成为成长型父母,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具体怎么去做呢?简单来说,就是坦诚地面对自己,觉察和了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武装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成长型思维。
在全村,我们为家长提供实际的支持和帮助,不管是关乎孩子的成长,还是家长的自我成长,我们都一直在努力传递和分享实实在在的干货,让家长在这里可以真正有所收获。
1 月 12 日下午 1 点,全村年货节也将如期而至,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为大家献上年度精选的好课、好书、好物,精彩等你来!
你内心是否有评判的声音?
我们要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常常会以一种评判的声音出现。
当你做一件事情失败的时候,你内心会说:“连这件事情都做不好,这说明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当你比别人多想出一个好主意时,你内心会说:“哇,我好聪明,我比他们都厉害。”
无论你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或者你觉得你比别人强,实际上都是在做出一种评判,也就是在贴标签,只不过坏事发生了,你就给自己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好事发生了,你就给自己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
消极的评判的声音会让我们陷入糟糕的感受中,进而阻止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会想:“反正我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干脆放弃算了。”
而看起来积极的评判的声音会让我们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中,也会阻止我们继续前进,因为你会想:“我这么聪明,是不能出错的。”所以你也会裹足不前,不敢去尝试更多的新东西。
这种评判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它与我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1
外部评价的内化
如果小时候有一次你的数学没有考好,父母跟你说:“我们的数学都不好,所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那块料。”这样的评价会让你怀疑自己的数学能力,进而在数学学习中付出较少的努力,也害怕面对挑战,结果导致更不好的成绩。
于是父母的评价就会内化成你自己的一个信念,你开始认为自己天生学不好数学。这就慢慢地变成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2
负面体验的强化
如果在小学期间,你曾经参加一次重要的演讲比赛,而上台后你手心出汗,双腿发抖,大脑一片空白,最后结结巴巴说了几个词,就尴尬、羞愧地走下讲台。
从那次经历之后,你可能就认为自己天生不擅长口头表达,不擅长演讲,凡是有这样的场合或者机会,你都会尽力回避,于是这就更加强化了你的信念:自己就是一个表达能力很差的人。
这个顽固的信念时刻伴随着你,让你放弃了学习和练习的机会,让你对自己在这个方面失去信心,而停止了成长的步伐。
3
视野和见识的局限
如果在你的生活环境中,从来没有女孩学习某个专业,那么你作为女孩可能也不会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如果你很少看到周围有女性做领导者,那么你作为女性可能也不会争取当领导者。
你成长的环境,你周围人的选择,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会影响你的判断和选择,也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眼界会给你带来限制。
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眼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通过阅读人物传记,从别人的经历和成长中获得力量;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人,获得对世界更多元的视角和更深刻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索自己,认识自己,尝试更多新领域,去释放和激发自己的更多潜能。
觉察触发内心评判的情境
当我们内心有这种评判的声音出现时,还可以进一步觉察,哪一类事情或者情境更容易触发这种内心的声音。
有个妈妈说:“当我控制不住情绪吼孩子之后,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妈妈,是一个失败的妈妈。”
“坏妈妈”和“失败的妈妈”就是她在内心对自己贴的标签,而“吼孩子”就是那个触发的情境。
用自我对话来反驳
当你内心出现“坏妈妈”和“失败的妈妈”这种类似的声音时,你可以反驳说:“我这次虽然没有做好,但我会继续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我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我自己和我的孩子。”
在进行这种自我对话练习的过程中,你可以给固定型思维起个名字,这样就把它拟人化了,会让你的对话更有针对性,也会更有效果。
比如,当你脑海中的固定型思维说:“放弃吧,你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别白费力气了。”你就可以给它起个名字,比如你可以叫它“小固”,然后你可以跟它说:“小固,我知道你又来了,但为什么我们不再努力找一找可用的资源,或者思考一些可行的方法再试试呢?”当然,你可以给它起一个你不喜欢的名字,提醒自己这不是你想要成为的人。
固定型思维模式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改变它的过程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学习和了解了成长型思维模式,有了这样的觉察和意识之后,你仍然会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挣扎,这是很正常的。
重要的是,当固定型思维的声音冒出来的时候,你能觉察它,识别它,跟它对话,用成长型思维的声音去反驳它。
要成为成长型父母,我们也需要为自己创设安全、放松的环境,才能实现真正而持久的改变和成长。因为当你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全的时候,你很可能会想急于摆脱这种状态,而采取“战斗”或者“逃跑”的应对方式。

“战斗”是说你可能采取轻率的行动,看上去短期有效,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没有三思而后行,反而会阻碍你得到更好的成长。
用“逃跑”的方式去应对,你会逃避问题,退回到之前熟悉的应对模式,也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只有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觉察自己,从生活中找到改变的入口,实现更从容、持续的成长。
当你感觉自己在养育孩子中哪里做得不够好时,你可能会产生内疚、自责、焦虑的情绪,而持续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中,并不利于你的改变和成长,因为你可能会匆忙开始一场“战斗”,盲目地寻找这样或那样的家庭教育“配方”,但并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和你的孩子,或者你可能会陷入“逃跑”模式,不敢去面对和反思这些问题,也就错失了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只有当你允许自己做得不够好,放下那些内疚、自责和焦虑的情绪,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时候,你才会更加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感受,也能更包容地去看待自己和孩子,找到自己的内在智慧,去解决育儿中的难题,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改变。
在全村,让我们一起做成长型父母,支持孩子的成长,也让自己的生命之花不断绽放。
1 月 12 日下午 1 点,一土全村年货节直播活动开启,欢迎积极参与。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