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的影响力了解的有多少?研究表明,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影响力,往往就会错失机会,让你无法领导变革行动,无法争取应得的成绩,与自己在意的事业失之交臂。那么,你该如何认清自己的影响力?
大多数人都长期低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研究发现,当被问及“自我感觉他人对‘我’的关注度和在意程度”“他人愿意为‘我’做事的倾向”时,人们主观的臆测结果与客观的现实指标有出入。相比之下,主观认识常常是不自信的。即便是身居要职的人也不能免俗,他们会错误低估自己对下属的影响力,认为权力控制之下,下属更倾向于挑战权威或无视领导建议,而下属实际上并不这样认为。
对自身影响力有盲点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影响力,就会错失机会,让你无法领导变革行动,无法争取应得的成绩,与自己在意的事业失之交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让你的言行失去章法,进而在不经意中影响到他人,虽然有时那并不是你的本意。
点击下方卡片进入i哈评小程序
开启中英双语对照阅读↓
这种自信不足的倾向,也会导致人们无休止地寻求获得影响力的方法,这并非必要。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拥有、但可能未得有效挥发的影响力。我有下面三点建议,遵照这些建议不是为了获得影响力,而是为了留意已经拥有却没有重视的影响力,以便更明智地使用你的潜在影响力。
看到你对他人的影响
不能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种影响。当我们观察这个世界时,两只眼睛是向外看的。也就是说,我们能看到他人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影响,也能明白他者之间相互影响的道理和方式。但在这种对世界的默认视角中,缺少的关键角色是“自己”。我们没有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促成了一种潜在的发展动态。
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你要试着走出惯性思维,这样就不会限制于每天惯用且局限的优势视角,在优势视角中,我们实际上无法看到自己正在做什么,而其他人却可能对我们的行为作出反应。
一个有效的练习是,用10分钟的时间,从中立的第三方角度回想最近某个有代表性的工作互动或会议。设想自己化身为一名教练,回顾球队的上一场比赛录像——只不过你回顾的比赛是自己与一名或多名同事的紧张会议。如何以局外人的视角解释这次互动的关键节点?你的哪一句话或哪一个动作刺激对方做出回应?
已有证据表明,每隔几个月,用上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以第三方的视角反思最近的争吵,可以维持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反思能让双方意识到自己在延续冲突中扮演的角色。
体会你对他人的影响
误解自己对他人影响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推断自己的言行给别人带来什么感受时,人们总是靠猜想,而不是靠询问或证实。
要了解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的,还需要了解这些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实际感受。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理解我们的存在、话语和行动让他人体会如何。
遗憾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需要努力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但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尽管我们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人对我们话语的真实反应,但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走出自己的头脑,还是在猜测,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发现,要真正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仅仅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真正地了解情况。了解情况意味着要接触到新信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直接问对方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感受如何。尽管人们并不总能准确地表述真实想法,我们甚至不一定知道他人对某件事情的真实感受。但与另一个人交谈可以让你走出自己头脑中的回音室,让你在了解他人思维的过程中,有假设之外的证据可以依凭。
体验你对他人的影响力
最后,人们倾向于低估自身影响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进行检验。通常来说,我们先确定了别人大概可以接受,才会说某件事;先确定了别人会答应,才提出某个要求。但是在判断他人的接受能力和认同的可能性时,我们总是有偏见的,推断也是不准确的。如果能多试探一下自己的影响力,哪怕是很小的细节,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影响力比想象中大得多。
我的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的真实性。当我和同事指导实验参与者向其他人提出小要求时,这些参与者常常对他人的乐于配合感到惊讶——由此可见,人们提出的简单要求,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我们的其他研究中发现,鼓起勇气赞美别人,或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对人们来说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义。
. . .
综上所述,检验是认识自身潜在影响力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与其竭尽全力避免让别人帮一个小忙,不如主动去寻求他人帮助。与其把你对同事的感激或钦佩藏在心里,不如去告诉他们。你会很快发现自己的话语有影响力——远多于你预判的影响力。
通过这些小方法测试你的影响力,以及走出惯用思维和了解真实情况的技巧,会帮助你利用影响力、善用影响力。
点击阅读本文英文原版内容
关键词:职场
瓦妮莎·博恩斯(Vanessa Bohns)|文
瓦妮莎·博恩斯是康奈尔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著有《顺从:说服和被说服的心理策略》。
杨秋实 | 译 周强 | 编校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