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企业向创新领袖和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过程中,除了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形成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外,探索管理范式的变革也势在必行。“有意义的管理”是在吸收西方管理学体系和范式的基础上,有效地借鉴日本学者在知识管理中的精髓,吸收中国哲学的整体观、统筹观和中华文化的仁爱观之上对管理理论的一次创新性的转化。“有意义的管理”从东方视角融入整体观和系统观,聚焦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成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以“幸福”和“意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全新管理范式,为全球管理范式的转型提供了更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陈劲、魏巍 / 文
管理,究其思想、理论与方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以泰勒为代表的效率、运营为核心的现代管理为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效能。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叠加,尤其后疫情时代很多中国优秀企业的创新性实践,倒逼管理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如:海尔的“链群合约”通过组织形态变革调动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中铁装备的“三个转变”+“同心圆”的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了大国重器的温情管理;方太的“中西合璧,以道驭术”的成人成事长期主义管理哲学指导下的“幸福实践”;中国中车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驱动以硬科技为基础的自主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人与工程和谐共处之道等。这些管理实践与以效率为导向的强调理性与规范的科学管理、以关注人的动机与需求的行为管理亦或关注知识与创新的知识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引导了一种新的管理范式的更迭,即更关注人的价值、意义的感知和幸福的追寻。我 们将这种新探索定义为“有意义的管理”。
“有意义的管理”理论内核
古往今来,对“意义”的定义很复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图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目标和终点”。柏拉图关于“美好”的理论和爱默生“完整内心”的理论都是一种意义。同样的,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一种意义。而“修身”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也是现代幸福科学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先得学会完善自己。
弗兰克尔如是描述人的本质:“人性异于禽兽者的主要动机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即探求意义意志。动物寻求的是快乐和征服,而人的本质则是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因此,帮助员工找到人生的意义感,找到生活中的责任认知和坚定的信心也是企业管理者的使命和意义所在。一个人内心的满足感与他的情感、欲望和思想有关,外在环境对人只是起间接调节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相同的外在环境或外部事件对两个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劳动者了解自身工作如何造福他人,不管是通过多简单的方式,那么即使最平凡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是有意义的管理所遵循的重要理论基础。这种有意义的管理不仅关注员工的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使其感受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意义;也要重塑企业的意义感,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更要形成社会福祉——使每位公民皆能享受公平和无忧的生活。让每位公民都能充分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也是文明社会发展历程的坐标和里程碑,更是小康社会实现后实现现代化的新要求。
“有意义的管理”理论框架
基于对中外企业闪耀人性光辉的管理实践的长期观察,我们提出“有意义的管理”理论框架,它主要由信念愿景、人性尊严、创新创造、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五个方面构成。(见图1)
图1 有意义的管理理论框架图
第一,信念愿景。信念是产生意义感的前提。信念管理是在公司目标和组织背景下,管理层的信念与员工对自身工作和事业的信念相互交流碰撞,通过这种“创造性对话”,找到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有意义的业务目标。愿景是企业的航向,组织愿景的作用是使组织的所有部门拥有同一目标并产生激励作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意义的管理就是在愿景和使命的引领下,赋能个体的同时也有效赋能整个组织。
第二,人性尊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融入同理心,移去组织内部的隔阂,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塑造组织中的心理安全感。通过谦卑式领导和共情领导力帮助员工找到人生的意义感,找到生活中的责任认知和坚定的信心,进而产生追寻幸福的动力。通过合作、共享、开放的组织环境让员工感受到组织为个人的赋能,工作为生命的赋能。
第三,创新创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重要场所。“场”作为知识转移的重要空间,是发生辩证对话和实践的有机结构场。在有意义的创新范式下,构建基于意义的企业决策框架并系统论述框架中各空间场域的特征与意义,探索以价值理性为核心的意义管理认知基础,是企业管理创新意义的关键。
第四,个人福祉。Well-being直译就是一种好的存在状态,本文将其翻译为个人福祉,究其根本是一种幸福感,来源于对有意义快乐的不断探寻和追求。幸福是人一生的目标,幸福是人们一直想着要得到、却越难得到的感受,它与情感福祉和生活评价息息相关。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员工的福祉为导向的管理实践和组织原则就是有意义管理的精髓所在。
第五,社会福祉。社会福祉是社会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来保证人们的生活幸福,要求人们在社会层面上来考虑和解决如何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具体到企业,企业要以利他为原则,打造正能企业、利他经济,塑造正能社会,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社会福祉,建设和谐的福祉社会。
福祉与繁荣重塑工作意义
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幸福都特别简单:平安生活,再加上一点舒适与尊严。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生活越是优越,人们的不满足感就会越强烈,进而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所在。我们通常所说的“happiness”侧重于感觉上的幸福;“well being”则更侧重于福祉、殷盛、蓬勃发展的幸福;而“Flourish life”则指自我人生的蓬勃绽放、丰盈繁荣。
福祉& Well-being
“福”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为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祉”字是形声字,“示”指祖先神,“止”即“之”,意为“到来”,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将其解释为:“祉,福也。”《左传·哀公九年》里亦有“祉,禄也”之记载。“福祉”释义为幸福、利益、福利。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六月》之中,即:“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西方文化中的“Well-being”泛指一种好的存在状态,是指对某人而言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幸福感,来源于持续不断地对有意义快乐的探寻和追求。“Well-being”就是对“幸福之追求”,“为了更好的生存”,这就更需要“积极的扶助”,通过同理心和换位思考来主动实施援助。以此实践框架融入不同文化中,不仅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特征,也是人性光辉的重要体现。
繁荣(Flourish)——持续的幸福
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幸福不仅是目的,还是一种持续的战斗力。以幸福为武器,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更久、更真实的幸福和更蓬勃绽放的人生。美国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持续的幸福》中把幸福元素增加为5个(PERMA)——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意义(meaning)、积极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成就(accomplishment)。这五项元素让生命更加丰盈而充满意义感(如表1所示)。积极的情绪是幸福的基石,也是幸福1.0理论中的第一个元素,积极的情绪是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从整个理论的目标降低为包含在积极情绪里的一个因子。投入主要是沉浸在任务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如心流(flow)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忘记时间、忘记空间甚至意识消失的状态。意义指归属于和致力于某样你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成就往往是一项终极追求,哪怕不带来任何积极情绪、意义和关系,其短暂的形式就是成就,长期的形式就是成就人生。追求成就人生的人们,经常会完全投入他们的工作中,并在胜利时感受到积极情绪。积极的人际关系即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的体验。他人或许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幸福的深刻正面影响,以及这种关系欠缺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无可否认的。
表1 福祉和繁荣的对比
人们如果不能相互扶助,那么无论置身于何等环境,其生存都是困难的。正是由于构建了互助社会,人类才适应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存环境。人的社会性需要人类与他人共同结成社会,依靠相互扶助来经营生活。这种福祉实践的历史变迁,以及作为结果而确立的社会制度——社会福祉,是人类重要的智慧结晶之一。
信念与愿景打造企业意义
一条和生、德冈晃一郎和野中郁次郎在《信念:冲突低迷状态,实现业绩跃迁》中强调:“无论如何都想要实现某件事的信念,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并实现创新。这正是人类的本质。而信念管理就是扎根于人类本质的管理。” 人们正是因为怀揣信念,在交流过程中才能说出有价值的内容,才能积极地表达;正是因为怀揣信念,为了使其升华,令人奋进的内在动力才会涌现。可见信念和愿景是企业有意义管理的前提和战略使命。
信念塑造意义
“信念”是工作意义感产生的前提,在工作中注入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怀揣责任和信念,与同伴建立信赖关系,共享暗默知识,专注于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才能获得工作原本的乐趣。“信念管理”其实是一种“创造性对话”——在公司场景中管理层与员工对自身工作和事业的信念相互交流碰撞。
信念管理给员工带来巨大的价值。
第一,交流和思考的价值。“信念管理”的过程是追求“主观意识的交流碰撞”的过程,通过辩证地交流思想,获得满意的解答,提升自己的信念,吸收他人的信念,扩展我们的思维和信念。这种“信念”基于个人的梦想和希望,历经打磨,是不断突破和锐意创新的源泉,更是将我们对社会性问题、世界性课题的思考和愿景不断对外扩散的根基。
第二,工作乐趣和自我实现。当员工逐渐认识到“他人成就自我”,即他人是促使自己不断发展的动力,就会听取他人的信念,再将之融入个人信念当中,共同创造。员工只有恢复了个人主体性,才能去思考与他人建立什么样的创造性关系,进而衍生出有创造性的组织活动,对公司提出的愿景产生共鸣。
第三,信念管理带来的幸福感。人们相信自身固有的创造性,并为了给组织、公司、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而拼搏进取,形成“高质量的自我实现”。企业的使命就是为员工创造产生创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设置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帮助人解放本身就具有的创造性,进而感受到幸福。
愿景引领意义
组织愿景是组织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预测和定位。《追求卓越》一书中,汤姆·彼得斯与罗伯特·沃特曼强调,“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组织愿景作为组织发展的指引方针,大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计划或开创性的目标,还包括参与者内心的抱负,反映的是他们的乐观主义和期望。愿景中的激励、鼓舞成分更多,可以使组织的全体员工及时、有效地通晓组织愿景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使组织在管理活动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力度和强度。
数字时代的创新创造提升信息意义
信息意义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变迁的源泉。创新是驱动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信息就是有意义的内容。世界上尚存一些没有被利用的信息:一类是存在人类内部,人类拥有但尚未利用的信息;另一类是存在于人类外部,没有被利用的信息。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些没有被利用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这也是信息的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由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颠覆性技术所驱动的产业革命中存在很多本来拥有意义却没有被接受和解读的信息,加剧了市场失灵带来的资源错配,从而催生了众多“没有意义”的技术改进。
有意义的创新——意义框架下的创新范式
有意义的创新(MI)通过“意义空间”,对价值意义的关注体现了有意义的创新设计,体现了创新过程中对使用者高层次需求的满足。社会意义代表了有意义的创新过程对社会需求的回应,包含了诸如企业创新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对积极社会价值的倡导等内容,是创新主体对即将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社会中期发展的判断。战略意义代表了企业创新活动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支持,这一部分创新意义在短期内或无法为社会以及市场识别,但其对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中长期的关键作用,也可为企业带来潜在的竞争优势。未来意义是企业主动预见与塑造的未来,代表了创新活动的长远价值,考虑的是尚未被识别的商业价值、社会需求、国家战略需求与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等长期价值。
有意义的创新是企业通过统筹与重组各类要素来对内部意义与外部意义进行综合表达的动态过程。企业对创新意义的主动关注将有利于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塑造,有助其“从关注短期利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向聚焦中长期收益和外部社会福利,实现具有引领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意义的伟大创新实践”。
在人性尊严管理中探寻意义
麦格雷戈认为“企业这一组织系统,是因为鼓励人的行为才存在的。这一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由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都是靠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行为来决定的”。因此,管理过程中对员工尊严的维护是闪耀人性光辉的实践。企业应该以“仁爱”之心,激发员工热爱企业,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
维护尊严,体验幸福
尊严根植于全球精神和宗教传统,是建立在自我反思、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之上的。尊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无条件的、普世的需求,作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尊严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和实现个体尊严是人类发展应有之意和显著标志。其次,尊严作为社会每一个个体普遍具有的价值禀赋,无法用金钱来度量。但也具有同质性,人们都应当享有人格尊严并受到同等的尊重,不因人种、民族、性别、宗教等的不同或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差异。同时,尊严也是人类通过行为获取的建立自我价值和自尊的能力,通过尊严的获得,个体的自我价值和自尊也将最大化实现。
管理实践中尊严用来解释自尊、自治、有意义的工作。将人的能力发展、人的荣誉与权利置于更关键的地位,让员工在工作场所场景中找到归属感、地位、尊严,让每一个个体在有意义的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人性的回归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中国的管理一直很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当代企业管理应当注重人的回归,以人为中心开展管理活动,应该将人的发展放到第一位,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只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提高生产率。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一种充实自我、迎接挑战、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欲望。企业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社会福祉让世界充满爱
福祉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幸福美满的理想社会。要实现福祉社会,首先需要通过企业传递大爱,来让世界变得更好,让社会变得更和谐,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和爱意。
面向未来的利他经济
王阳明曾说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利他”,真正的利他,反而是最大的利己。利己,自古就被认为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归根结底,是源自生存的需要。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劳动分工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劳动分工促成了人与人相互依存的社会。只有全人类通力协作,增加资本积累,才能把经济这个“大饼”做得更大,物质水平才能显著提高。“自利则生,利他则久”,在利己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利他之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正如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所说的:“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封闭、利己的经济正在发生转变,未来的经济一定是“分享、透明、担当”利他主义的经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也是一样的。
社会福祉与福祉社会
“社会福祉”译自英语“social welfare”。“welfare”即“旨在促进有需要的人的基本身体和物质福利的法定程序或社会努力”,社会福祉就是通过法定程序或社会努力来达到社会群体安康幸福。中国将其译为“社会福利”——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获得更好的生活。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生命体的一种社会功能。
社会福祉是实现福祉社会的过程,以社会民众需求为导向力图增进人民福祉,改善生活目标,解决人类社会所存在的各类民生问题,促进人们潜能的释放,保障与增加人民的权益为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福祉的基本理念与宗旨已演变为:维护每位社会成员的生存、自由、自立的权利、按照每位公民的需求与选择来提供社会福祉服务,使每个人在家庭及所生活的区域内都能享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社会体制、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高度发达的福祉社会,不仅满足人民的需要,使每个公民都能充分享有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也是文明社会发展历程的坐标和里程碑,更是小康社会实现后的又一新的征程。
结论与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以人民为中心是有意义的管理所遵循的重要理论基础。有意义的管理倡导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加强幸福感和意义感的引领,在企业中要移去组织内部的隔阂,以关爱为驱动,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自由,赋予勇气、能力、承诺和支持。通过同理心塑造组织中的心理安全感,倡导人性的回归和平衡、有度、和谐的繁荣发展。帮助员工找到人生的意义感,找到生活中的责任认知和坚定的信心。员工在组织中不止获得经济价值,还会获得生存能力提升的韧性,以及改变世界的机会,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追求公平和正义。有意义的管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整体观、统筹观,强调和弘扬中国哲学与人文精神,以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科学思维,推动哲学、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管理文化与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
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的倡议,也呼唤中国哲学智慧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中国的经济管理学者肩负着解读“中国模式”,总结升华“中国经验”的转型使命,助力和引领中国建设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强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加快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有意义的管理,从东方视角融入整体观和系统观,聚焦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成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以“意义”为核心、以“情感”为动力、对员工的幸福体验和社会福祉提升进行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中国特色的全新管理范式,进而为全球管理范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更有价值的指引。
关于作者 |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魏巍: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 刘永选([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