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俱乐部信息在文末
已关注本号读者请扫码防失联
这几天想了想,主要是想为这篇文章道歉。
2021年11月30日《美国会用尽一切手段让omicron病毒“消失”

为什么要道歉呢?
因为写这个的时候,我是把我们排除在外的,认为我们大概不会这样。
可是......
并且,我们其实并没有美国对于舆论的掌控力,美国政府可以直接掏钱买通推特,让删掉所有不一致的口径。
所以市面上的新闻,经常是矛盾的。
一方面是到处告诉你没事,只要哪有事,出来解释一定是没事,往轻了说。
8%和22人,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好。
退一万步说,即便就当它8%,14亿一乘也有1.12亿。
我其实非常理解现在的处境,只是感觉,本来这个引导工作可以不必这么生硬的。
另一方面,是各科医生出来说感受,大多都是从本专业领域谈危害,很诚恳也很实在。
第一波的情况基本明朗,大家看到了整个冲击,亲身体验、目睹、感受周围人。
然后,我们就要开始想第二波了。
现在专家开始吹风,大概是五六月。
凡是上海来的消息,都要认真听。

从当前的病毒发展看,还不能确定是什么毒株最终引发第二波,但是,第二波肯定是有。
同时,还有隐藏的信息,就是第二波的时候,我们的相关疫苗、药物还不是完全准备好的,只能说比现在好些。
从整体情况看,我们依然要关注那几个症状: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后遗症,至于什么拉肚子什么的,那还不是最要命的。

好消息也有,一是诊疗的经验,各地都积累了一些,但是,也未必完全好用,因为第二次可能与第一次情况还有所不同。

二是药物多了一些,起码布洛芬、N95、抗原的产能还是能跟上。

三是慢慢有些药进来了,或者做实验。

四是国家加强了中医药早期介入的推行工作,第二次会比第一波反应快。
也有坏消息,是什么呢?
认真研究了一下这次日本第八波疫情情况。基本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下一波,依然防不住。
不仅防不住,而且得的会更加莫名其妙。就是你做再多准备,医院级别的防护,也不管用。
很多日本人在前七次都没感染的,这次都没跑了。
有点丧气,但也是这几天来研究的结果。

基本上最后就是:
再次拿身体硬抗。
第一波扫荡之后,接下来该扫更年轻一点的了,65-75了。

然后个人的研判,到不了五六月那么乐观,依然维持在三月前后。
就按专家轻了说25%,北京就是至少500多万。
剩下的依然是拿免疫力抵扣的,它不是说不得,而是消耗。
至于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
截止目前,找不到太好的方法。
好在致病力没有明显升高,但依然是那个问题:
14亿基数=灾难。
等到第二波之后,可能很多应对的东西才能出来。

目前国家的进展已经很快了,比如特效药的研发(预计明年应该能出),比如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但是这需要时间。
个人觉得,第二波之后,以后可能就是,每年一针+一喷两次。
疫情时代(61)|灭活疫苗加强针可能需要打第四针

我们可能有一两个月的窗口期,个人提几点建议吧:
1.做好准备,这个写过了,文章流传的很广,看来大家还是认同的,希望有帮助。《在下一波重复感染潮前做好充足准备
》。


2.好好修养好身体,调整进入规律作息,准备战斗。


3.中医药探好路子,早介入。


孩子上学后怎么办?听说JY部门让高校在准备专门的房间,可能也是有预案,这个我们再看看吧。


孩子不能不上学,但是中国,老人看孩子又是国情,到时候老人孩子一锅端,也是很麻烦的。


个人认为,到了必要的时候,有可能在必要的场合还是要恢复核酸或抗原检测。


道歉的心情很复杂,但是,凡是也都要实事求是,没预料到的事就是没预料到,这说明情况比想象还严重复杂。


好吧,不多说了,
就这些,先好好过年,过好当下每一天,有什么进展,再说。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和“在看”,在右上角为八米外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战略互补号plus
读者俱乐部年费¥199,优惠价¥99,付款方式:微信转账,或在“八米外”和“A区9号”赞赏一篇原创文章。有意者请扫码加微信,备注:读者俱乐部。欢迎三观一致的朋友们。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传播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