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细腰的相关内容中,我们提到:

细腰的底层逻辑,是学会呼吸;在呼吸中胸廓会扩张,那腹腔这个水球就会减少挤压,腰容易更细,小腹也容易平坦。
你可能会问:
“呼吸中让胸廓扩张,不就是肋骨外翻了吗?”
我发现很多人对“肋骨外翻”都存在这样的误解,包括以前的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新认识“肋骨外翻”,文末会分享一个小练习。
01
态与
大众认为的“肋骨外翻”,是一个胸廓卡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不会因呼吸而改变姿势,它是静态的。
学员实拍:肋骨外翻
而在理想化的呼吸中,胸廓打开,实现吸气;胸廓闭合,实现呼气 —— 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
呼吸中的胸廓变化
包括对于其它体态问题的认识,我们也要区别开动态与静态。
大多体态问题之所以被定义为“问题”,并非因为在某一刻看起来怎样,而是姿势只能怎样。
身体没有自由度,便是问题。
02
肋骨外翻不等于整个胸廓打开
我们能观察到的肋骨,是中下肋
中下肋
肋骨的运动像水桶上的手柄,能翻起来,能关回去。
肋骨的柄桶运动
当中下肋翻起来,就会看起来肋骨外翻。
此时,胸廓的下部是扩张了,但是它的中上部、后部,不一定处于扩张的姿势。
学员实拍:肋骨下部扩张
学员实拍:肋骨中上后部不一定处于扩张姿势
或者,哪怕下肋会在呼吸中动态张合,但因为
胸廓的其它部位卡住了
,也会造成
腰粗和小腹凸出

03
这种肋骨别做“肋骨外翻纠正”
很多同学以为下图这种也是“肋骨外翻”,于是跟着网上的“肋骨外翻纠正”练。
学员实拍:假肋骨外翻
万万使不得!!!
一般的肋骨外翻的纠正逻辑,主要是建立下肋闭合位的呼吸能力,需要主动募集腹部浅层肌群,使下肋维持在闭合的姿势。
腹部浅层肌群
然而这种“肋骨外翻”,
腹部浅层肌群本来就是紧张的


腹直肌的上部很紧张、张力很高,它其实已经在发力把肋骨往下拉。
由于腹直肌上部处于收缩的状态,于是腹直肌上部就会凹进去;外加下肋本身,看起来就像胃的区域有两个小拳头一样。
学员实拍:假肋骨外翻
这种情况下,胸骨下角往往也会较小(中性角度约为90°)。
我们还可以用呼吸进行自测。
尝试做一个较快速的“腹式呼吸”鼓起肚子,观察腹直肌上部是否因为过度兴奋而限制腹壁的扩张。
腹直肌上部紧张
腹直肌上部不紧张
这种情况的“肋骨外翻”就别照着网上瞎练了,除了浅层腹肌进一步紧张至紊乱核心稳定机制,不会有任何改善。
04
针对性建议
我们需要纠正它的表面问题,以及根源问题。
步骤一:放松腹直肌起点
用指腹/指节施力按压住下肋中部进行滑动。
腹直肌放松
对感受到有发硬、肿胀感、阻塞感的地方进行重点放松,以疼痛可忍受的力度,延各个方向滑动3-5分钟。
滑动方向
此为深层筋膜的放松,用以放松开粘滞的筋膜,以恢复筋膜的正常滑动。
步骤二:纠正核心发力策略
这是一种浅层肌群的稳定策略,代偿了深层肌群的发力,如果始终靠浅层腹肌进行稳定,它的紧张永远解不开。
仰卧位,屈髋屈膝使腰部感受到放松
手放在腹直肌中上部,检测它的发力情况:松软代表放松,变硬代表发力,在本练习中需要全程感受到松软
吸气后,尝试在腹直肌放松的状态下,呼出尽可能多的气体,并在呼气时发出“嘶”的声音。如果中途发现肚子变硬,吸气重来。
这是深层腹肌发力的感觉,你需要优先依赖这种发力进行稳定,在必要的时候,再加入浅层腹肌。
05
解决方案
《水滴形腰腹纠正》
网上的信息越多,练错的可能性就越高。
因为大家只看到了单一问题,而纠正是需要“绕过问题”去寻找触发原因的。
如果你想进行更系统地纠正
欢迎参加由根正派教学团队
开发的《水滴形腰腹纠正》
报名后联系【客服】发送已购截图进群
若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新课
可以扫码联系客服发图评估
课程共安排21天,7个计划,每天训练20min,无场地限制,工作间隙即可完成。
通过紧致化盆底肌&腹横肌、灵活化胸廓、挺拔化姿势,让腹腔这个水球,发生可持续性、健康性的形变。
我们来看几个课程案例。
这位学员,原来下胸廓明显外翻,通过练习,胸廓收进去很多,小腹凸出也得到了改善
 ↑上下滑动查看↓
这一位,肚子很明显往外鼓,练习完后腹部回归更平整紧致的状态,呼吸变得更流畅,注重深层训练后,力量训练也有所突破
 ↑上下滑动查看↓
这位学员,原先胃部肋骨外凸明显,通过纠正练习后,现在回归到自然平整状态
 ↑上下滑动查看↓
👇扫码直达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