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Olina陪你的第2872天
第1703章
Olina
持续日更
努力的创业者
陪你一起在路上
今天文章主要内容:灵活用工行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
现如今,不少灵活用工平台宣称通过平台可以降低税费成本。果真如此吗?
典型的灵活用工业务模式:
1、企业与灵活用工平台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将灵工业务外包给平台;
2、灵活用工平台与自由职业者签订服务外包协议,把业务分包给自由职业者;
3、企业支付外包服务费给灵活用工平台,平台给企业开具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灵活用工平台支付经营活动所得给自由职业者,代征个人所得税。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务支出发票问题解决了,可以作为合法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而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用于增值税的抵扣。
其实,企业直接发放给员工的工资也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只是不能抵扣增值税。
一般来说,平台会收取用工企业6-8%的综合税费和服务费。之所以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能够取得增值税发票抵扣增值税,本质上是用工企业自己将这部分税款支付给平台,由平台开具发票给企业。
当然,很多企业想要找平台企业开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支出无法取得发票,造成增值额和利润虚高。这种情况就得掂量一下,所谓的灵活用工是否存在实质性商业交易,也即是否存在真实的灵活用工,否则也是不行的。
而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如果直接取得企业发放的工资,需要缴纳工资所得3%~45%不等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而如果是个人经营所得,正常的税率为5%~35%,也是挺高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其适用的税率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是一样的,也是3%~45%,预扣率为20%~40%。
根据2020年8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765号建议的答复》:
1、自然人能否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需要根据其业务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按照上述规定,自然人持续开展经营业务的,如办理了税务登记,并选择按期纳税,履行按期申报纳税义务,则可以按规定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自然人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如未办理税务登记,或只选择了按次纳税,则应按规定享受按次纳税的起征点政策。
按次纳税的起征点是很低的,根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个人要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政策,就得办理税务登记,也即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也可以,但大多不能核定征税)。
2、灵活用工人员从平台获取的收入可能包括劳务报酬所得和经营所得两大类。灵活用工人员在平台上从事设计、咨询、讲学、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等劳务取得的收入(具体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为准),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由支付劳务报酬的单位或个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年度终了时并入综合所得,按年计税、多退少补。灵活用工人员注册成立个体工商户、或者虽未注册但在平台从事生产、经营性质活动的,其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所得”应税项目,“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经营所得税率表,按年计税。
灵活用工人员取得的收入是否作为经营所得计税,要根据纳税人在平台提供劳务或从事经营的经济实质进行判定。
所以,灵活用工平台总部一般设在具有财政返还政策的税收洼地,当地政府会返还一部分地方留存的税收(包括增值税),也会统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核定征税(个人所得税),比如3.5%。
再说说官方对灵活用工即灵活就业的定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灵活就业渠道包括:
(一)个体经营。鼓励劳动者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支持发展各类特色小店。
(二)非全日制就业机会。非全日制劳动者较为集中的行业包括保洁绿化、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以及养老、托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社区服务业。
(三)新就业形态。是指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形态,包括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
实质课税原则是税法解释和适用的重要原则。税务机关根据应税事实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决定税法的适用,体现出税法相对于民法的独立性。
《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也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增值税方面,没有商业实质而开具或取得的发票属于(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3号),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按照其虚开金额补缴增值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作为增值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抵扣其进项税额。
企业本来是奔着节税或解决无票支出的目的采用灵活用工形式的,但如果不具有商业实质,也即不是真正的灵活用工,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轻则需要补税、缴纳滞纳金,重则被罚款及追究刑事责任。可谓是得不偿失。
01
行业概况
1、 行业定义及主要特点

灵活用工也称灵活用工经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判断;广义上多以企业的角度来理解行业的运行,狭义来看,多从劳动者本身出发:
2、 行业特性
灵活用工与过去传统的劳动合同、固定工作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灵活便捷性,企业在面临劳动力或者岗位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需求增加,可以选择短时、快捷的方式招用灵工人员,而非成本更高、更固定的长期劳动力。
针对4个主要特征,可以解决就业现状背景下企业方和就业方多数痛点问题:
行业全球发展现状:国外灵工行业起步较早,美国市场相对成熟
从国内国外的灵工劳动者渗透率来看,海外灵工市场相对较为成熟,其中美国的灵工劳动者渗透率是全球唯一超过10%的区域,其次为日本、欧盟,渗透率达到约5%,而中国的灵工劳动者渗透率不到2%,加之中国的产业结构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还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海外灵活用工市场的稳定、增长性发展也催生出了一批业务规模量极高的上市企业,其中美国的ADP公司、日本Recruit以及欧洲的Adecoo等以灵工灵活用工、灵工服务平台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市值规模都达到了千亿人民币,可以看出灵活用工未来将逐步成为全球业务范围内的主流雇佣制度之一。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发布的“全球灵活用工机构50强榜单”,上榜企业2021年的总营业收入为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灵活用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营收占比接近30%。
02
根据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怡亚通发布财报中对于行业发展历程的整理可以看出,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逐步加快发展,在互联网行业带动了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需求缺口较大、人民生活数字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灵活用工行业趋于数字化、技术化发展的特点愈发明显。2020年疫情、全球经济下行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的涌现也促使灵活用工行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未来灵活用工行业发展预计将逐步加快。
行业政策背景:灵工人员待遇得到持续提升
目前灵活用工已逐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分配的重要解决方式。根据万宝盛华大中华与劳达联合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与合规管理研究报告》,对企业而言,灵活用工的价值在于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解决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企业用工风险、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用工的弹性。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支持灵活用工发展。 从2020-2022年来出台的政策来看,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各项福利保障成为了重中之重。
03
行业发展概况:行业总体呈现走高态势
1、供给分析
从生产企业的成立时间序列来看,根据企查猫提供的数据,成立1-3年的提供中国灵活用工的企业最多,全国经营范围中包含灵活用工的企业共超过5500家,超过75%的企业在近三年内成立,其次超过10%的企业是在近一年内成立。
2016-2021年,我国灵活用工机构数量及从业人员数量均逐年上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0年全国共有灵活用工机构4.58万家,从业人员数量达84.33万人。2021年中国灵活用工业从业人数103.15万人,同比2020年增涨22.32%。
2、需求分析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劳动力人口数据,结合行业内主要企业人瑞人才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给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善,灵活用工类型在经济、互联网普及化和数字智能化较高的一线城市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达到接近25%的水平,灵活用工正在逐步成为一线城市的主流就业类型,其次新一线的灵活用工类型占比也达到接近20%的水平。
3、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局势还未平复,远程办公、线上业务的不断开展为灵活用工行业的实施提供了更多可行性平台和技术支持,目前我国灵活就业劳动力已经超过 2亿元,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群体未来将会为中国灵活用工市场提供庞大的规模体量,前瞻根据Hroot发布的数据以及人社部、互联网平台兼职、灵活用工的人员、薪资等结构对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做出了合理统计,截止2021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已经接近8000亿元。
04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
中国灵活用工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和广东区域,在西部四川、宁夏等地也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目前广东地区的企业最多,广东省的灵活用工企业占比接近13%,为全国注册企业最多的区域。从整体分布上来看,大多企业也聚集在东部沿海区域。
2、企业竞争
灵活用工目前主要依靠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进行招聘完成人才匹配,头部灵活用工企业均对外包业务有所涉及。根据HRoot发布的“2021HRoot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强榜单”。中智凭借189.5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第四,其他中国本土企业则普遍集中在45-50名,科锐国际、海峡人力、前程无忧分别位列45-47名,可见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国际竞争力尚且较低。
05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预测
在过去10年的发展,传统的中国供应链已经陆续出现破壳裂变的种种迹象,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供应链企业正蓄势待发。未来短期时间内,中国供应链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快,根据前瞻测算,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规模,灵工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将随着新的五年计划发布而得到进一步提升,行业复合增长率有望提升至15%的水平,前瞻预计到2027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说点击下方 “在看”
能让运气变得更好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