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湖南的读者给三甲留言,讲述了自己父亲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住院救治经过,看后心里五味杂陈,如鲠在喉。

这位读者说:“我的父亲新冠住院第十三天了。昨天的CT比刚住院时候的情况还要严重,医生说已经白肺三分一。我们在县城,医学的闭塞,资源的匮乏,上级医院的一床难求。多亏至亲的帮忙,用上了免疫球蛋白。但是一天一个价的药品,一药难求的境况。真的让我们手足无措。我们也咨询了主治的医生,医生回绝了中药的治疗。现在就是激素+免疫球蛋白。明天免疫球蛋白就断了。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怎么做。”
很遗憾!如果这位读者的父亲感染后能第一时间用中药,就可能不会发展到需要住院治疗的地步;如果住院后能第一时间用中药,可能就不会白肺;白肺后还不让中医药介入,后果......剩下的话就不说了。
湖南读者的遭遇不是个例,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读者均反映有类似的经历,让患者和家属左右为难,直至病人去世也没有任何中医药介入。
这一个月,三甲多次撰文呼吁,中西医结合和中西医并重,是我们在过去三年的抗疫中保持重症率、死亡率极低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后遗症的康复等全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但疫情放开之后,中西医各自为战,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中医药未能第一时间全程介入救治,极大地推高了肺炎、白肺、重症和死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这场劫难中,大多省市乡镇因低估和忽视了中医药通治方在人群大规模感染时,推广使用所具有快速转阴、避免长新冠和阻断轻症转重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样的教训极为惨痛,昨天看到有媒体报道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三甲随手便在朋友圈转发,并附上八字评语:“亡羊补牢,不再亡羊”!
想想看,在面对武汉疫情原始毒株、源自印度的德尔塔毒株时我们都尚能保持极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为什么到了毒性大幅减弱的奥密克戎毒株时却是肺炎、白肺、重症、死亡越来越多。感染人群基数大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医药的缺失和缺位。
或许正是因为此,近日国家《通知》中明确提出:在医疗救治中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要按照当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药协定处方调配、煎煮中药饮片供患者使用,减少患者在医院就诊和等待时间,提升接诊效率,减少病情向重型转化。要把第一时间用上中药作为临床救治原则之一,力争在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干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院级专家组应由中医医师和西医医师共同组建,中医医师应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决策,开展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等。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要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参加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研究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负责中医治疗和病情观察
三甲再次呼吁:
中西医之争在现实之中确实存在,但在一个个待救的、垂危的生命面前,中西医更应放下门户成见,携起手来,联手救治,共同托起全国人民的生命之舟,千万不要再单打独斗和相互排斥了!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三甲传真,每天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