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置顶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01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迷惑新闻:
近日,一名年轻女子出现在人来人往的杭州地铁内,一开始她和其他乘客没有任何区别,但几分钟后,她突然跪在地上,用四肢爬行,足足爬了3节车厢。
这番行为自然引起了全场侧目,但她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解释,更诡异的是在她身后,有一男一女全程跟拍,不得不让人产生不太好的联想。
先说个人感受,在看到女子的行为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SM爱好者又搞花活了。
这两年类似的奇葩现象不是没有发生过,最后证实做这些动作的人要不压力太大,导致精神出现问题,要不就是小众性癖者在公众场合踩过界了。
杭州地铁内这名女子的行为,和以前那些人很像,但细节上又有点不同,一时之间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评判才好。
但奇怪的是,路人还没说什么呢,网上就出现了一些为这名女子“澄清”的声音,大意是这名女子是中国美术学院(简称国美)的艺术生,只是在完成一项课程作业,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提出这种说法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好一群人,无疑增强了说法的真实性。只是如此一来,事实恐怕比“SM群体主人调教奴隶当街学狗爬”还要魔幻。
究竟是什么艺术院校,什么样的课程作业,会让学生在公众场合跪地爬行,不觉得膈应么?
哪怕真的是“作业”,学生们就没有质疑的机会,只能乖乖照做么?怎么看都过于离谱了。
在官方回应出来之前,流传度最广的说法是这样的:女生是国美的一名学生,当众爬行、跟拍是为了完成“身体课”的作业,该课程的大致内容就是研究人体工学。
她当众爬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人体工学设计的最佳角度,顺便“打破常规视角观察感受环境”,达到一些艺术性的目的。
有一说一,这些评论每个字我都看得懂,但组合起来,就怎么看怎么滑稽,关键在于逻辑混乱。
反正我是怎么都想不出当众跪爬和人体工学有啥必然的联系,哪怕真的要跪要跟拍,在私下做不可以么,为何非得在人来人往的地铁?
说到最后,除了“为艺术献身”这个万能的“高大上”理由之外,好像也没有啥能给这种行为洗白的了。
而且反驳的声音当中,有很多都是真艺术院校的学生,遇上一些违反公序良俗、令人费解的现象,第一反应不是反思和理性讨论,反而忙不迭开始辩驳,说“你不喜欢就是因为你不懂”,那就未免太傲慢了。
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奇怪的“艺术”氛围,究竟是怎么来的,院校、老师们,真的不需要对此负点责任吗?
02
官方回应虽迟但到,昨天,中国美术学院负责人向媒体回应称,正在排查爬行女子是否本校学生,学校确有相关课程,“或有学生曲解了课程内容”。
这番回应的措辞还算是比较克制的,但怎么说呢,总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虽说还没实锤那名女子就是该校学生,但负责人不可能自找麻烦,能说出“或有学生曲解了课程内容”,多少有默认的意思在了。
更诡异的是,杭州地铁也在差不多时间发布了通报,交代了当时的情况,据地铁工作人员交代,当时3名涉事乘客(跪爬女生和2名跟拍者)自称“正在进行行为艺术”。
坊间向来争议挺大的澎湃新闻,也采访了中国美术学院的一名老师,对方称女生的确是该校学生,但其行为与课程作业无关,而是因为一个自发的兴趣小组活动。
该活动的主题据称名为“缓慢行走100米”,她选择的体验方式为“以两根手指在地上行走”,侧重于身体对空间的感知,是对艺术体验的一种探索。
几方面的消息一印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该女生的确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在校生;
2. 在地铁内跪爬是“行为艺术”,姑且当它真的不是作业,但也大概率和学校社团有关;
3.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受采访的老师,都将这种行为解释为“艺术”,说了一大堆让人听不懂的话,反思却寥寥,说明他们本质上还是不觉得这种行为有啥问题。
唯一让他们感到不高兴的,大概就是事情闹太大了,现在不好收场吧。
反正我将官方回应一通看下来之后,反而理解了,为什么刚出事的时候,这么多艺术生为地铁跪爬的行为洗白了。
合着好些艺术院校氛围就是这样,越出位、越不符合正常人审美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就越“曲高和寡”,换句话说越能拿高分,可不得使劲造么?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一幅由AI创造出来的绘画作品,获得了某美术比赛的金奖,顺便引发很多艺术家的不满和焦虑。
有一说一,这幅作品还真的是挺好看的,个人觉得无论是构图、细节还是风格等,都比好些人类艺术家的作品要强不少。
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艺术技巧上已经很难突破,要是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也考虑进来的话,未来恐怕有不少“艺术家”得丢饭碗。
“艺术家”们在技巧、效率上都斗不过科技,思来想去,只能从抽象的层面下手了,比如动辄谈创意、思想、打破传统。
反正艺术这门学科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同一样东西,是烂大街的香蕉还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还不是由人一张嘴说了算。
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卖出12万美元天价的香蕉
回到国内的艺术院校,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很多学校、老师以“打破传统”、“XX自由”、“探索世界”之类的高大上术语为包装,有意无意鼓励学生干出位的事情。
要是他们只是圈地自萌,那么我们外人也不好说什么,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已经踩过界,冒犯公序良俗和基本的意识形态,偏偏还一副优越感满满的样子,那就不能怪群众骂得狠了。
03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两年发生过的清华美院眯眯眼事件陈漫阴间作品事件,以及引发空前众怒的人教版毒教材事件。(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这里只选了3个最有代表性的)
不得不让人迷惑,每个行业都有那么少数害群之马,有乱象不奇怪,但为什么偏偏是艺术领域出现得最多,而且还真没有人去认真反思。
每次出了事,群众骂完一轮,“艺术家”们当下唯唯诺诺,风头一过态度照旧,是谁给他们的底气?
从最根本的利益的角度思考,无非就是因为,群众们的声音并没有动摇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因为整个艺术圈子,都在以“打破传统”为荣,这点骂声全当掌声了。
这样的大环境,为某些虚无主义人士提供了绝佳土壤,日复一日地以艺术的名义,给年轻人洗脑。
所以我们看到,清华美院在去年眯眯眼事件中被骂到扑街之后,今年的毕设,呵,又是丑炸的造型+死气沉沉的眯眯眼。
该毕设的主题为“新中式”,号称“当代语境下对东方主义进行推翻和重构”。
我反正没看出多少美感来,用人话翻译一下,重构=不在乎传统=被骂不是我的错,是你们不懂艺术。
既不美又毁三观的东西,加上“重构”二字就能成为艺术,那么如果下次有人出个课题名叫“推翻与重构身体视角”、“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是跪下学狗爬就很切题了?
所以说,艺术是好东西,只是目前艺术院校也好,社会上的各种艺术活动也好,都陷入了一种魔怔的状态,是时候要从虚无主义和无脑狂热中抽离出来,审视一下所谓艺术的实际意义了。
探索艺术可以,堆砌高大上的术语也可以,但艺术说穿了,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艺术存在的前提,是不违反基本的人性、法理和公序良俗。
美术美术,“术”只是形式,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让人感受到美。而对美的解释权不在个别高高在上的“艺术家”手上,而在最普通的人的手上。
如果一样东西让绝大部分人感觉不到美,那不用怀疑,那不叫艺术,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卖丑而已。但愿受过各种高等教育的艺术工作者,不要忘记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往期推荐(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毒语
当不要脸的人比要脸的人多时,要脸的人反而成了异类。翻译成文化艺术届语言,就是公序良俗的推翻、重构,让道德与秩序的改写,身份认知的平权,令大众迷失在三观与节操不可描述的摩擦中,质壁分离飞升至极乐天堂。
~~~~~~~~~~~~以下是广告~~~~~~~~~~~~
新款100支莫兰迪KN95kz只要【19.9元!】
抖音爆单50万+今天福利秒,价格太美丽了!
既高级又有颜值的色系,戴上特显白, 显脸小
给颜值加分 每款颜色都好看
以上是毒哥和小伙伴运营的团购业务
主营日用百货、美妆等领域,都是正品,
更重要的价格超实惠,欢迎光顾
~~~~~~~~~~~~~~~~~~~~~~~~
喜欢此文 欢迎转发
毒哥私人微信 :whysoserious915
茫茫人海相识,有缘交个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