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西
姐妹们,新年好!
我们从迪拜回来了,五小时的飞机,一夜从夏天穿越回冬天。
2023年第一个工作日,看点儿轻松的吧,带姐妹们沉浸式云逛迪拜,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奢侈之都”的AB面。
1.迪拜A面:沙漠上的生意
去迪拜之前,队友约了一个本地的导游兼司机,开着越野车带我们去沙漠里。
▼ 最右边的是导游
说是“本地导游”,其实是在迪拜打工的巴基斯坦人。
迪拜的300万人口里,80%都是外国人,像司机导游这种累活,迪拜本地人是不会做的,他们犯不着吃这苦。
当然了,迪拜本地人肯定不是中文网络上渲染的“人均土豪”,但他们确实都过得不错,因为福利太好了。
尤其是建国前就住这儿的土著们,简直是享受着福利天花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足够穷的话可以申请分地,2019年还给困难户免除了房贷。
“足够穷”和“困难户”在迪拜的定义刷新了我的认知:
家庭月收入低于2.5万迪拉姆(约5万人民币)的本地人属于低收入人群;
家庭收入低于1.5万迪拉姆(约3万人民币)的本地人属于困难户。
司机得知我们是中国人,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然后切换成英文说,我会说一点中文。
出国久了,我对外国人的“会中文”早就麻了,当外国人说自己“会一点中文”,他的意思很可能是掌握了说“你好,谢谢,再见”三件套,然后就没有别的了。
开了一会儿,车上突然响起了急促的哔哔哔哔哔报警声。
我问队友,是不是你的安全带没系好?
队友说系好了,是不是饼饼的安全带没系好?
没有啊,我们的都系好了。
这时候,只听司机缓缓地用中文说,我的,我的安全带没系好。
我靠,原来他真的会中文!
还好一路上没说他什么坏话。。。。。
司机告诉我们,他的老板是中国人,所以他经常带中国游客在迪拜玩,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还学会了中文。
他没上过一节中文课,完全是在和中国客人的交流中自学成才的,另外,阿拉伯语和英语也是这么学会的。
太佩服了!让我在这地儿待上半辈子,我也学不会阿拉伯语!
开了100多公里,终于到了沙漠边上。
在停车场休息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片可以自己开车冲沙的营地。
虽然待会儿司机也会开越野车带我们冲沙,但自己开车冲和和坐在封闭的车里冲,体验肯定不一样的。
过去瞄了一眼价格,我突然觉得,体验什么的,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四人座的冲沙车,最便宜的车型,半小时1000迪拉姆起(合人民币快2000元),倒是清清楚楚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我转身就要走,这就是割傻子的韭菜么,怎么不直接抢!
这时候,只见韭菜队友掏出了信用卡,递到卖票窗口前。
他转头对我说,来都来了,人生就是要多体验!
窗口的人接过卡,往机器上一划说,信用卡加收5%。
脸上大写着一个“冤种”,我们进到了冲沙区,然后就被里面的人告知,冤种车订满了,现在都在路上呢,下一趟要等50分钟。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赶紧说,那我们不玩了!不可能在这等1小时的,都要错过拍日落了!
但是,这种专门割游客的地方,一般都是“割多少是多少,割下来不退货”的政策。
司机用阿拉伯语沟通,顺利帮我们退掉了票,只损失了5%的冤种费。
可能是心疼我们傻吧,他凑到我们耳朵边小声说,如果渴了,我车上有矿泉水,不用在这里买水。
休息好了,司机把车胎放掉一些气,这样车轮就不容易陷进沙子里了。
冲沙开始,车在大漠的沙丘中穿梭,大幅度上下颠簸,和坐过山车似的。
本来担心饼饼害怕,结果属她最兴奋,我好几次想用胳膊揽住她,都她一把推开了。
司机说,冲沙车都是要团队行动的,我们是领头的。
我往后一看,果然后面好几辆车跟着我们,顿时司机的佩服又多了一分
沙漠里没有路,没有导航,前后左右都是黄色的沙子,人在里面完全没有方向感,全凭经验和直觉在沙丘中冲上冲下。
既要刺激,又要保证安全,还不能让轮胎陷进沙子里,这开车技术应该超过全国99%用户了。
开到了一个不着边际的地方,我们下车,在沙丘上看日落。
年纪大了,特别喜欢拍日落,最美不过夕阳红,如果能甩个丝巾就完美了。
沙漠上的昼夜温差特别大,斜阳还在的时候,穿裙子都嫌热,太阳前脚一落山,气温后脚就骤降几度,马上就得套长袖披围巾。
日落后的沙漠有点阴森,我们回到了车上。
突然,司机开始疯狂按喇叭,摇下车窗,用阿拉伯语冲着不远处的一辆越野车大喊。
我听不懂他喊的什么,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明白他在急什么,难道是传说中的路怒症?
但是那辆车什么都没做错啊,只是在沙丘顶上缓慢地开着,开着,开着。。。
突然!那辆车朝沙丘的一边倾斜,沿着沙坡,倒着从丘顶快速滑下去,中途不停地左右摇晃,随时要翻的样子。
滑到底部,车不动弹了,轮胎陷在了沙里。
我才反应过来,这个经验丰富的司机,预见了那辆车会出危险。
预言家跳下车,过去指导了那辆车的司机一番,无果。
他亲自上阵,左右来回疯狂打方向盘,三下五除二让车轮从深陷的沙堆里拔出来,利索地冲上了沙丘顶,回到我们车上,深藏功与名。
我说,天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是车队领头的了!
他淡定地用中文说,对的,我老司机了。
老司机带着一行车队,载着我们去了一个沙漠营地。
沙漠营地里的项目很有阿拉伯本土风格,吃了烤肉,烤玉米。
画了手部纹身,看了喷火表演。
期间有几个穿白袍的印巴裔服务员过来,给我们用中文推销水烟。
老司机给我透露说,这片沙漠里的好几个营地,都是一个中国老板的。
我好奇打听了下老板的尊姓大名,还真的打听到了,名叫Mr. Wang,是个very nice guy。。。
老王,这个名字好像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不重要了,反正今天这趟就是一直在给各个中国老板捧生意。😂 
老司机说,以前外国人在阿联酋开公司做生意,必须找一个本地人当保人,保人占公司股份,还可以收保费,本地人每年光保费就可以躺赚一大笔,而且他们根本不用操心公司业务,纯属白嫖。
从2020年底开始,一些行业的公司可以不用找保人了,但前提是要拿出大几百万到上千万迪拉姆不等的注册启动资金。
我陷入了沉思,所以捋一下这个商业模式,差不多意思就是,中国老板雇印巴劳工干活,赚世界各地游客的钱,然后养活迪拜本地人?
原来,迪拜人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中印巴兄弟在替他们负重前行。。。
2.迪拜B面:认钱文化
迪拜的城中心里,如果一个牌子上有除了阿拉伯文和英文的第三个语言,十有八九是中文。
▼ ”万mall之首”的迪拜mall里面,中文的书店和迪拜喷泉指示牌
这么关照中国游客,当然不是因为阿联酋和中国的关系好。
而是他们发现,在迪拜疯狂买奢侈品的人,一掷千金住奢侈酒店的人,很多都是中国人。
迪拜是个很“认钱”的地方,谁花钱多就和谁亲,所以很多地方干脆写上中文,让上帝们拥有丝滑顺畅的消费体验。
迪拜的“认钱文化”无处不在,爱钱爱得十分明显,没有一点扭扭捏捏。
在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上,有三个不同的观光层可选,用价格把人分流成了三波。
第一个观光层在124楼,这层叫At The Top Sky,但它显然不是top,门票最便宜,人多拥挤,排长队。
第二个观光层在148层,这层叫At The Top Sky,虽然只高了24层,但门票价格是124层的两倍多,好处是人没那么多,而且不用和124层的游客一起排长队,说白了就是,给钱就能插队。
第三个观光层在154层,以前这层是办公室,可能是长期找不到冤种公司租,所以格局打开,改造成了vip观光层,专门割游客。
怎么才能成为vip呢?
多给钱就行。
vip层仅仅比At The Top Sky高了6层,但门票价格翻了倍。
让我这个学金融的人看,这一层的门票就是个价格锚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觉得去148层巨划算,性价比之王。
但是,我的败家队友不这么看。
他出发前就订好了最高层的门票,因为“来都来了,都是人生体验”。
哈利法塔高828米,是差不多三个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只用了六年就盖好了。
除了上面的塔尖,从地基盖到160层只用了四年,四年在德国还不够挖个地铁站。
据说由于楼体沉重,哈利法塔现在已经往地下陷了大约6厘米。
和上海中心大厦不同的是,迪拜塔里不只有酒店和商业中心,还有私人公寓。
我好奇搜了下哈利法塔里的房源,别说,还真的搜到了。
200多平的海景公寓,不到1500万人民币,合7.5万一平,和上海市区的房子一比,感觉也不算贵。。。
到了154层,眼前的一幕让我觉得,今天这个vip门票应该可以回本了。
各种小点心,迷你汉堡,迷你三明治,迷你杯子蛋糕,马卡龙,水果,饮料,咖啡,all you can eat。。。
在这里看风景等日落的三小时里,饼饼吃了一盘马卡龙,两个小三明治,一个小蛋糕,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李子,两把棉花糖。。。
我问服务员,迪拜塔一共160层,为啥观光电梯只到154层?上面是啥呢?
服务员犹豫了一下说,这里就是普通游客花钱可以进到的最高层了。
我听出他的意思是,上面不是给你们普通人进的,别问了。
也好理解,有些特权不是钱能买得到的。
比如贝克汉姆来了,马斯克来了,我想肯定不会坐在这里和饼饼一起水果all you can eat吧。。。。
吃饱喝足后,在这里看到了2022年的最后一次落日。
血红血红的太阳,看着有点假,但的确没有任何修图滤镜。
第二天上午,我们从迪拜码头出发,租了个游艇,在棕榈岛周围绕了一圈。
棕榈岛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岛,从高空看像个棕榈树,遍布奢侈酒店和富豪的别墅。
贝克汉姆在棕榈岛上买了一套房子,辣妹还在社交媒体po过他们在这里度假的照片。
棕榈岛上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据说一层大厅是可以随便进去参观,但我没有去自取其辱,只在游艇上远远看了一眼。
从游艇下来,我们去海滩上挖沙,踩水,这是她一天里最高兴的事。
后面粉紫色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充气乐园,吉尼斯世界记录保持者。
每次看到“吉尼斯世界纪录”我都在想,怎么这玩意儿也能成为一项世界纪录。。。?
玩完水后,我们在城中心闲逛了一会儿。
路过几个施工工地上,都竖着中建的牌子。
3.迪拜的人情味
很多人对迪拜十分不屑,觉得它这么有钱,不就是靠卖石油吗?没别的本事。
还真不是这样。
阿联酋的石油储油量,90%以上都在阿布扎比,那里才是真正靠石油发家。
相比之下,迪拜的石油资源并不多,发展成今天的“奢华之都”也不是主要靠卖石油,而是多元化搞钱的结果。
70年代开运河,80年代做贸易,90年代发展旅游业,现在主要靠旅游经济和商贸,石油生意只占总收入的6-7%。
这么拼是因为,迪拜坚信“当第二名会饿死”,所以才能看到那么多用钱堆起来的“世界第一”。
不过,迪拜不是只认钱,短短几天里,我也感受到了它的人情味。
比如看完跨年烟花那天,人特别多,我们抱着饼饼在人群中挤。
队友喊了一声,这里有小孩子,不要挤!
身边几个彪形大汉也跟着一起喊“baby here!”,还伸出胳膊挡住周围的人,给我们开辟出了一片小空地。
又比如,在迪拜喷泉旁边的一个餐厅门口,一个牌子上写着,如果你吃不起饭,我们来请客,每天中午1点到4点免费取餐。
拍了这个牌子,我拉着娃赶紧往前走,因为队友又在一边蠢蠢欲动地嘟囔,这么有爱心的餐厅老板,是不是应该支持一下?人生就是要多体验。。。
原来,“人菜瘾大”的意思是说,人一旦当过一次韭菜,就会一直上瘾想当韭菜。。。
黛西
📍📖 你可能还喜欢读
📍🛒 黛西好物推荐
🍪 护眼灯(即将截团)我们全家的刚需品,买了从没后悔过
不开打赏,喜欢请点赞+在看+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