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后,身体血氧水平低,一个月之内千万不要洗澡,否则,会加速体内血氧的消耗,导致复阳,甚至出现白肺、重症、死亡。”
半个月来,我不断在微信上收到类似的私信,朋友们如此这般提醒我“要注意阳后的保养”。
面对这些善意,我无一例外都是发表情表示接受
,并表达感谢,毕竟人家都是出于对我的真诚关心,这份好意,我必须心领。
但是,私底下我没有接受建议,除了最严重的那三天,我几乎是每天都洗澡,可是我的症状并没有加重。甚至在阳了一周之后,我每天平均连续开车四五百公里,在省内外自驾游了好几天。
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我无从证明所谓“血氧低,一个月不能洗澡”是否真实确切,但是,我长期养成的凡事喜欢交叉验证的认知习惯,暗暗提醒我,这个传言极有可能是一个根本没有得到任何临床验证的虚假信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传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相信呢?其背后的群体心理学,真的非常值得玩味一番。
首先,“血氧”这个专业术语营造了一种虚幻的权威感,让绝大多数属于外行的群众,根本不敢轻易否定。
绝大多数相信这个传言的人,恐怕连“血氧”是什么,以前都闻所未闻。然而,正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所以,第一次听到这个医学术语,立刻闻之肃然,总感觉用它包装的“权威”实在太专业了,以至于自己断然不敢轻易否定。
其次,“权威”提出的建议简单易行,让人宁愿接受它
仅仅有“血氧”这个高大上的术语,未必能让大多数人相信并接受建议。在“权威”基础上提出的建议,还必须简单易行,这才是广泛影响大众认知并被广为接受的重要前提。
试着把传言换一下,把建议改为:“阳后,身体血氧水平低。一个月之内,要多吃鱼翅、燕窝、熊掌,要多喝大寒那一天的雪水或露水。否则,营养不良只会加速体内血氧的消耗,导致复阳,甚至出现白肺或重症”。
我想,改后的建议,能接受的人,一定会大大减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个建议极大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成本。
“阳后一个月不要洗澡”的建议,被广泛接受,那是因为它不会增加人们的行动和生活成本,却减少了成本。
既然操作起来一点都不麻烦,为什么不接受呢?反正一个月不洗澡,自己肯定不会死,而不听传言的建议,冒然洗澡,却有可能增加生命危险。权衡利弊,为什么不听传言的建议呢?
另外,中国人缺乏逻辑训练,总喜欢在同时发生的两件事之间,强行安上因果关系。因为有人在阳后洗了一个澡,然后,碰巧重症了,死亡了,于是,大家一致认定,是阳后洗澡导致了重症和死亡,并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了。
相信的人越多,传言就显得越可信。于是,“阳后不能洗澡”这样一个关于奥密克戎的“庞氏”骗局出现了。

“产后坐月子”这个名为保护女性,实为摧残女性的陋习,能流传几千年,不也是基于类似的群体认知缺陷吗?
声明:我的上述观点未必正确。大家阳后洗不洗澡,请自己斟酌!
我只是基于自身经验,提醒大家,我阳三天之后,仍然每天洗澡,现在我已经康复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