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号读者的孩子年龄跨度比较大,所以不管是分享书籍,还是辅助学习的音频、视频、纪录片电影等,我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全科领域的资源,希望孩子们多学科学习,打破知识壁垒,
建立起真正的跨学科思维。
我们之前推荐了《土豆逗严肃科普》,很多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孩子都很喜欢,日常催更新,根本不够看啊😁 
半年前,我又接触了另一套科学视频课程,由ME课出品的《你好,科技!》介绍了影响人类未来的10大前沿科技
之前我也在朋友圈分享了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主题👇
这套科普视频最初看到时,我觉得视频还有改进空间,所以和视频出品方“ME课”进行了很多改善,最近总算改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
最近疫情放开,出门也不太方便,所以好的视频课程多多益善啊,家里蹲实在太费妈了……
介绍文章比较长,所以先附上基本信息:
《你好,科技!》
• 原价:499元
• 团购价:249元
• 集数:100集,每集约13分钟
• 内容:航天工程、新能源、量子物理、创新材料、5G技术、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基因工程,共10大前沿科技题。
• 适龄:6—16岁
• 观看时限:一次购买,永久观看。
• 观看流程:购课后可在“ME课”公众号,点右下角“听课”观看; 也可以通过网页版观看。
我平时也愿意陪娃看这个,因为这部课程是妥妥地涨知识!
市面上做小学生科技视频科普的,本来就少之又少,而如此干货硬核又通俗易懂的视频,更是值得好好推荐。
《你好,科技》是一个涵盖了10大前沿科技主题的科普视频课程,内容难度不一,相对简单的主题6岁+可以看起来,看到小学初中没问题。
全系列共100集14章每集约13分钟,知识点满满。
感受下这10大科技主题的豪华目录,以及10个试看视频👇
↑ 上下滑动翻看
主题一:通讯工程——5G技术
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对5G时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上网速度更快了。
实际上,5G网络的建设,就好比修建一条信息数据的高速公路。
”修好了,自然会有“汽车”顺畅行驶,所以5G就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基建”啊,它正在推动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从没有网络到朝着万物互联前进,通信工程是如何更新迭代的?5G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通信工程—5G技术】
《神秘的5G网络是如何诞生的?》
主题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
因为学围棋,叮当一直对他的对手“AI机器人”充满好奇。为啥它下棋这么厉害?机器比人还聪明吗?
我也讲不太清楚,但这一章倒是非常全面地解答了这些疑惑,AlphaGo连胜世界冠军,原来李世石是输给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围棋大师天团啊”。

👇【人工智能—AI】
《什么!这个“Go”是明星?》
主题三:智慧城市—物联网
物联网作为一个经常在政府报告中出现的“大词”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家电、智慧交通出行等都是它的实际应用,物联网让我们离理想的未来世界,越来越近了。
举个例子,现在各地都开启新冠线上问诊了,不知道大家用互联网医院看过病吗?
在新冠期间被大力推行的远程医疗,正是物联网的重要一环啊。
👇【信息技术—物联网】
《瞎说!救护车自己就能治好病?》
主题四:航天工程——深空探测
火箭是叮当非常喜欢的专题,看的时候刚好和神十四载人飞行任务完美收官的新闻,顺滑地衔接上了,“我们国家的火箭也太厉害了👍”

👇【航天工程—进击的火箭】
《挣脱引力束缚》
从美国、前苏联、Spacex,国内的火箭事业的艰难起步,到长征系列的层层追赶,把我也看燃了,中国航天人真了不起!
主题五:创新材料
人航天器、超高速悬浮列车、地外行星探索、纳米医疗等高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都与新材料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基本结构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而且充满乐趣!
👇【物质科学—创新材料】
《未来科技的“外套”,神秘的新材料》
主题六:能源——太阳能、核能
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国家正不断探索着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潜力。
而太阳能有哪些特性?为什么核能是最清洁的能源?这些都是未来公民应该了解的内容。
👇【新能源—核能源】
《小个子也有大能耐》
主题七:量子物理
《你好科技》用两章讲述了量子物理的前世今生,如何用它研究宇宙和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为什么投入巨大资金建设加速器?量子物理是如何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
这部分内容也是为孩子们初高中物理的学习,以及未来看科幻小说打基础啊。
👇量子科学-粒子加速器
《前方“高能”!:身边的粒子加速器(上)
主题八:脑科学——脑机接口
我们对于脑机接口的印象,差不多都来自于电影《阿凡达》。脑机接口技术是实现人脑和机器直接通信的桥梁。
通过脑机接口,我们可以直接提取神经信号,完成对人的行为意向的分析。
这项技术不仅能让人类突破身体局限的梦想照进现实,更是可以改善全球超10亿残障人士的生活!
👇脑科学-脑机接口
《呀!你的脑袋上有“插头”(上)
主题九:生命科学——基因工程
这一章探讨了不同物种与基因的关系,以及与人类的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黑科技”,非常神奇!
👇生命科学-从基因看世界
《DNA的魔法剪刀
主题十:智能终端——手机
从黑白屏幕到彩色屏幕,从砖头机摇身一变成了能“咔嚓”的照相机,又从曾经的通讯工具转变为如今无所不设备,其中都发生了哪些技术革新?
👇科技产品设计-智能手机
咦,它居然是彩色的!
这100集, 几乎涵盖了尖端科技的各种类型,包括新闻联播里,我们经常听到的万物互联、5G技术、基因工程、纳米材料、新能源等,知识密度和主题都相当硬核。
从品牌方那得知,这可是一门制作花了超18个月,成本超100万元的科技课程!
尽管主题乍一听有距离,它却能让孩子非常有代入感,因为举的例子,大多都是我们近几年的身边事,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冷冰冰”的科研成果变得有温度了~
  • 共享单车扫码,开车锁 
  • 在新冠期间,专家用远程医疗筛查“假阴”人员
  • 支付宝刷脸支付
  • 微信直播

  • 用识别花的App认识植物
  • 华为5G手机下载电影
  • 地铁过安检等等。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例子是,就连我们常吃的老干妈、泡凤爪和榨菜,其实也是和“高大上”的粒子加速器有关系的(用于杀菌)
在被这门课吸引后,做进一步了解,我才知道课程背后原来有一个豪华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军团,为孩子们充满热情地“安利”他们的专业领域。
比如创新材料,就是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物理系双聘终身教授焦阳老师主创的👇
↑ 上下滑动
并且这门课充满“雄心”,课程涉及到了大量初高中(甚至大学)的学科和知识点,妥妥培养跨学科思维👇
↑ 可上下滑动翻看
不过说到底,《你好,科技》是做给孩子看的课程,如此“硬”的科普,孩子真的能看懂吗?看得进去吗?
之前我推荐过不少BBC的科普纪录片,比如《行星》《宇宙空间之旅》……
从内容到画面都无话可说得好,非常精彩,但我觉得还是适合9岁+的孩子看,因为其中一些内容还是太复杂了,讲解不够“通俗”。
而这点正是我认可这门课的原因之一,制作团队把大量专业术语术语,做了降维处理翻译成了孩子能理解的语言。
👉 不用把火箭升空想得太复杂,其实原理就和吹大一个气球,然后松手一样!(也正是牛顿第三定律)
👉 为什么5G手机网速这么快?其实和分批送货是一样一样的!
试想把100车的物资从深圳送到香港,我可以同时走三个口岸:
或者换几种交通方式:
而5G手机,就是完全相同的道理——线路多了,速度就自然快得飞起了啊:
👉  而核裂变的魔法,可以想象成一颗子弹撞击石榴,而裂开的石榴籽儿又重新组合成了别的东西,继续撞!
在类比式的讲解、推理、提问、复盘,孩子们完成了对一个个科技概念的学习,并且课后提问也能很好地和生活接轨,还有不少好玩的手工作业。
课程的设计,也是非常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斗志”,也许我以后也能成为一个推动未来科技进步,甚至得诺贝尔奖的人呢~
实际上,我在半年前就接触《你好,科技!》这门课了。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团的,因为虽然觉得主题很好,内容也不错,但制作画面、视觉设计这块,还没有达到我满意的程度,所以当时有拒绝品牌方。
但后续我在市面上找这类面向小学生的科普科技动画,基本上是空缺,加上我和小伙伴越研究这个动画,越觉得内容不错。所以才和品牌尝试沟通,能否视觉上等方面再优化下。
品牌小伙伴也是辛苦地连轴转,改片头,加老师介绍,连标题都改了4轮
↑ 可上下滑动翻看
在两个多月的修改后,目前我们把能改的,都优化了一遍,我也有更底气地来做推荐了。
不过这个课程并非完美,比如我觉得它的视觉呈现还达不到“酷炫”,依然差点意思。所以我会在文中客观地说出它的不足之处,供大家参考。
《你好,科技》全系列一共100集,原价499元,之前在他们自家公号和其他渠道开团团价是349元,100集永久可看。
但我团价偏贵的,所以也一直有在和品牌方磨。
最终谈妥到比之前的团价直降100元!
本次团价为249元,100集永久可看。
《你好,科技》使用指南
年龄方面,推荐6~16岁的孩子观看。
娃上小学的,就可以考虑这门课了,并且一些知识点是和初高中接轨的,因此这是一部泛年龄层,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对不同年龄的娃有不同的启发。
🌟 刚上小学的孩子,可和叮当一样,先从自己较为熟悉的主题看起,比如5G,AI,物联网,火箭等,以培养兴趣为主
品牌也专门把这些门槛较低的主题,调整到了课程的最前面,大家可以照着课程的章节走。
每集十多分钟,碎片时间就可以学起来,建议多看几遍。
🌟 而像量子物理,粒子加速器这几章,尽管做了降维,但仍然有门槛,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后,才能听懂,比较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
不过娃和娃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个幼儿园的小听众就说,量子物理是她最感兴趣的主题……
作为一门培养科学兴趣的课程,我想这是对它最可贵的评价吧。
🌟 购买后,课程永久可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时效,如果是家里有两个娃,利用率就更高了!
请大家一定要带娃先试看文中的免费视频,孩子喜欢再入手也不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你好,科技》目前已解锁了前88集,后12集根据我们的修改意见,还在做最终的审核,剩下的部分将于1月15日前,全部上线。
《你好,科技》,购课后可在“ME课”公众号即时观看,也可以使用网页版观看
扫码进入下单页
先领券,再下单👇
首先,在科技大爆炸的当下,我非常希望孩子了解是什么在推动世界改变,未来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我们大多数父母,其实和孩子讲不清楚5G、AI,物联网是什么,聊火箭技术的更新迭代的,因为自己都一脸懵啊😂
科普难,而降维地给娃科普,更难。
↑ 第一宇宙速度
↑ 曾经原子结构模型

国家去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科技前沿领域提到了这些关键词👇
而《你好,科技》呈现了这些硬核科普:
科学教育能大大开拓人的眼界,培养理科思维,这是他们通往未来的钥匙。
其次,这门课很巧妙地回答了孩子心中的疑惑,提前做好了职业启蒙:
👉 数学(物理化学)那么复杂,我为什么要学这些学科?
👉 我能用这些知识,创造什么?
👉 科学家,到底是做什么的?
课程还经常出现老师们对于孩子们的鼓励:好好学习啊,国家未来的前沿科技,还等着你们去开发研究呢!
这门课,给孩子们展现了尖端科技的过去、现在和美好的未来,给娃的心里埋下一颗向往未来科技的种子,这就是科学教育的意义所在吧。
↑ 课后提问环节
01
主题涉猎广
系统且有深度的硬核科普
在《你好,科技》中,十大主题细分成了14个章节,几乎涵盖了尖端科技的各种类型,是非常全面的科技常识科普。
100集的课程中,包含了以下科技关键词👇
↑ 上下滑动翻看
而从课程的大框架来看,它不是快餐式地铺结论,每个章节都用5~10集,对这一科技主题做了系统精炼的介绍,难度螺旋式上升。
这门课给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它讲发展史和理论基础,更落足现实。
所有章节在讲完“尖端科技”,介绍了发展史后,最后一定是落足于我们国内该领域的发展现状的👇
  • 我们哪儿做得好?
  • 技术攻坚的难点在哪儿?
  • 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是什么样的?
这点从目录不难看出👇
大家可以感受下14个章节的超长目录,这是满满的知识点啊:
以叮当非常喜欢的航天工程一章为例,我来介绍下编排思路👇
航天工程(10集)
这部分由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刘茜老师主创,她曾为2020“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直播做讲解,在业内被称为“最懂火星的科学家”。
  • 基本原理(第一集)
要想理解火箭为什么能升空,我们需要先学习一些基本原理,比如:
👉
万有引力定律:
👉 由牛顿大炮实验衍生的近地轨道

👉 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各自对应了什么场景?
👉 火箭的升空,其实和吹大一个气球然后放手是类似的(牛顿第三定律):
👉 发射火箭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 国外火箭发展史(第2—6集)
接着就来到了火箭的发展史部分,从火箭的诞生,到航空航天的加速发展,各国的太空竞赛,火箭先驱们都经历了哪些挑战?
大火箭哪家强?各种型号的火箭间有哪些区别?
  • 中国火箭发展史(第7—9集)
我国现在的火箭发展如日中天,天宫空间站不断壮大,但为了向领先技术看齐,从零开始迎头赶上,中国航天人经历了一段异常艰难的过程。
看完了这几集,我和叮当都觉得,燃爆了!中国航空太厉害了!
十大科技主题,包含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
在课程中,我甚至看到了对于不少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数理化知识点的简易版解读,可以很好地为孩子的数理化铺路。
这是全课程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看看👇
02
语言深入浅出,画面感强
孩子看得懂,也听得懂
科技题材自带“劝退”门槛,这点我们大人应该深有感触。
这门课在两个方面做得很出色:
一是语言通俗,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类比作解释,但降维不降格。
举个例子,我觉得课程里对于铅笔芯很软、但钻石却很硬的解释,特别精妙:
碳原子在两种物质中,排列方式是不同的。
👉 为什么铅笔那么软,可以轻松用来写字,书写的痕迹也很容易被橡皮擦走呢?

虽然它的碳原子,每层都结合地很紧密,但层与层却叠得不够紧实。
👉 就像是书桌上叠了一摞书,不小心一碰,就会散落到地上一样。
👉 而钻石极高的硬度,是因为所有的碳原子,都在三维空间中,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紧密的网状结构,非常稳定。
类似例子,在课程中还有很多。可以看出科技领域的学者专家们,为打磨成孩子能接受的语言,花了很多心思。
比如创新材料这章,从焦阳老师的一稿开始,经过课程设计团队的改进,到后期团队的制作,一共经历了八次大改,才最终定稿。
↑ 可上下滑动翻看
第二个亮点是,视觉形式丰富。
课程采用了实景和动画不断转换,二维和三维图像来回变换的形式,衔接流畅。
并且提到一些微观结构的结构时,并没有用研究中的显微图,而是简化成了轻松的动画,再适当地穿插现实的场景,知识点也就更容易看懂了。
03
以启发兴趣为主
引导孩子近一步学习和思考
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这门课程的叙事,都是从现象引入👉理论解释👉现实运用,三层递进,有逻辑地进行讲解。
课程结构:
  • 现象引入
作为一步科技题材的视频,当然少不了炫酷的元素。
虽然这门课的剪辑和制作谈不上炫酷,但它很巧妙地运用了很多电影大片,做主题的引入。
《你好,科技》经常用电影情节,衍生出我们生活中的技术,最后解释原理,既具有吸引力,又紧贴孩子的生活。
比如在介绍合金时,就提到了金刚狼和美队的盾牌,是防御点加满的神器。
介绍脑机接口,那必须是阿凡达!
创新材料,得看《三体》里的未来科技啊。
  • 理论解释
接着就进入正题,通过理论给孩子们讲解原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知识。
  • 现实应用
最后聚焦前沿科技的现实应用,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站在更高的视角,引导孩子展望未来,认识前沿科技的发展前景。
  • 课后总结及互动
在每节课的结尾,都有对于本节知识点的总结:
这门课还特别设计了很有意义的课后互动环节,鼓励孩子把知识运用起来。
每节课都会留给孩子课后作业,比如动手制作石墨烯模型:
以及提出延伸思考,很多时候是让孩子给大人讲解所学内容,越通俗越好;或者想一想这项技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这样的课程,不仅是能把科技和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是不错的“兴趣启蒙”,点亮孩子了解科普的求知欲~
虽然觉得《你好,科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课,但我们把课程刷完后,总觉得它在视觉呈现方面“差点意思”,希望品牌能把课程打磨地更好。
所以在敲定这门课后,我和小伙伴就立马与ME课的课程部进行对接,提出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科技课程模样,把修改意见(吐槽)写成了一篇稿子🤣:
剩下的就是沟通修改的可行性,一项一项地打钩了。
✔ 标题前后改了4版
↑ 可上下滑动翻看
↑ 可上下滑动翻看
✔ 沟通片头,我们在编辑部做了投票:
✔ 加主讲老师的介绍
✔ 把背景音乐调到舒服的大小
感谢ME课小伙伴的包容,课程修改到现在,目前能改的部分,都改了。
下面说说这个课程我不太满意的部分,主要有三点:
1)视觉方面可以更好。
作为一部科技主题的视频课,它的观感远远达不到“炫酷”的程度,比如何同学的水平😁,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期待值过高,可以先带孩子试听下,看看整体的画风。
这部分让品牌改进,不太现实,因为只能课程“回炉重造”了😂,需要1年以上的周期。
究其原因,一是科技主题的素材,本身就偏少,不好找(版权问题);而科技,是极其严谨的学科,对素材表达内容的准确度,要求较高,无法“凑合”。
并且这是一门做给孩子的课程,不仅要文本有趣,画面更是需要降维,所以素材的选用,更加受限。兼顾有趣和硬核的科技视频科普,是件难上加难的事。
以上也是《你好,科技》,在市面上很少竞品的原因。
2)观看方式不方便,不能下载
关于这点,我和品牌沟通了很久,品牌目前还没办法做到小鹅通直接观看,我会继续努力💪
目前课程有两种观看路径:
一、微信公众号听课:关注公众号【ME课】,点击右下角对话款【听课】即可学习。
二:PC端听课:复制听课链接至浏览器,手机验证登陆后,记住密码即可学习。
记得收藏哦👇
https://wx.meyanxue.com/index.php?r=login/scan-login
虽然还不是百分百满意,但考虑到这部硬核科普课程的稀缺性,我也能接受了……
Q
什么时候,能看到所有课程?
A
目前已解锁了前88集,后12集根据我们的修改意见,还在做最终的审核;
剩下的部分将于1月15日前,全部上线,孩子在寒假期间不会无聊啦~
Q
课程可以投屏吗?
A
上课的界面没有直接投屏的设计,不过可以参考平时手机或平板投屏的步骤,进行操作。
Q
课程购买后,绑定了父母微信,如何换孩子手机学习?
A
如果已经购买了课程,有换账号需求的朋友,可以联系客服老师,提供相关账号信息进行处理。
Q
课程支持退费吗?或者转让吗?
A
退款这块,虚拟产品激活后一般是没办法退的,但丹妈始终希望,你们在我这里入手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真正用得上、花出去的每一分钱是值得的。所以会尽量帮助大家能实现退款需求。
因为课程会与个人手机号码绑定在一起,所以无法转让哦。
Q
购课后就可以马上观看课程吗?
A
《你好,科技》,购课后可在“ME课”公众号即时观看,也可以使用网页版观看。
记得收藏网址哦👇
http://navo.top/qqQJZf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