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雨、干旱、山火……2022年,全球气候面临诸多挑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各个角落上演。
今夏,创纪录的持续高温、干旱席卷各地,随之而来的是冰川加速消融等一系列问题,“欧洲之巅”阿尔卑斯冰川融化速度已打破纪录。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的气候灾害尤其明显,全球接连发生高温、暴雨、洪水、旱灾。而气候变化还引发各种疫情与公共卫生事件。今年的极端热浪、干旱和毁灭性洪水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并造成难以计数的损失。
面对日益频繁而严峻的气候灾害,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课题。
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北半球复合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是现在的4至8倍,未来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的风险强度也将持续增加,“小概率高影响”事件也更易出现,防范极端气候风险面临严峻挑战。
2022年毁灭性极端天气事件
2022年10起极端天气事件,比去年多了两起。科学家们表示,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罪魁祸首。
全球气温上升再次导致前所未有的高温、洪水和热带风暴,往往造成致命后果。几乎没有哪个地区能幸免,一些人口最多的国家相继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在多份报告和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和专家指出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研究发现,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使南亚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增加了 30 倍,欧洲发生热浪的可能性增加了 10 倍。
1. 巴基斯坦和南亚的洪水
今年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经历了严重的洪水,但没有一个像巴基斯坦那样灾难性的,在 6 月份创纪录的季风之后,巴基斯坦有 1,500 多人遇难,3,300 万人流离失所。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在内的国家也记录了同一时期因洪水造成的数百人死亡和数百万人流离失所。6 月 11 日至 19 日的强降雨不仅在巴基斯坦传播了传染病,还摧毁了该国 45% 的棉花作物,截至 9 月,损失估计达 100 亿美元,并导致许多农场工人失业。
专家说,气候变化使洪水恶化了 50%,降雨量是巴基斯坦 30 年平均水平的三倍。随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造成的森林砍伐也助长了这场灾难,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融化也是如此。
2. 南亚和中亚的热浪
大洪水并不是巴基斯坦及其邻国不得不忍受的唯一极端天气灾害。就在灾难性季风来临前两个月,南亚和中亚遭受了早期热浪的袭击,该地区 3 月份的降雨量比往常少了 62%。印度部分地区气温创历史新高,5月连续超过2周超过40摄氏度,导致印度工厂酷热难耐,印度北部森林大火肆虐。克什米尔的牧民没有草来喂养他们的牛,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大火摧毁了当地人赖以生存的药用作物。热浪还暴露了印度超过 3.2 亿人面临的制冷设备缺乏的危险。
3. 中国的热浪和干旱
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也受到致命高温的影响。2022年6月至8月,中国经历了60年来最严重的热浪,多个省份的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中国气象局在新疆西北部地区、陕西北部和江苏东部省份连续发布了超过 25 天的极端高温警报。一场严重的干旱导致包括亚洲最长的长江在内的河流干涸,并导致水电生产瘫痪。这导致关键工业区停电,扰乱了锂电池等的全球供应链。干旱还影响了中国最大的小麦产区河南的粮食生产。
4. 欧洲的热浪
创纪录的高温并没有放过西方,因为美国和欧洲各国都经历了自己的热浪。德国汉堡 7 月的气温首次超过 40 摄氏度,而英国夏季的最高气温比之前的记录高出 1.6 度。在大陆的其他地方,气温飙升至 40 至 43 度之间。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称,由此引发的干旱导致法国、希腊、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等国家的森林被烧毁,燃烧面积超过 785,000 公顷,是过去 15 年平均 317,000 公顷的两倍多。至少有十几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碳排放量激增,打破了自 2003 年以来保持的记录。
5. 马来西亚水灾
马来西亚的季风降雨始于 2021 年 12 月,一直持续到 2022 年,造成了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水。2 月,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的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约有 6,000 人流离失所。目前为止,已有 56,000 多人在同一州的暴雨和洪水泛滥后撤离。
6. 菲律宾的热带风暴和台风
由于海洋变暖和全球气温升高,菲律宾许多岛屿上的台风数量和强度不断增加并不陌生。2022年,该地区经历了多场强台风,包括同样登陆越南的台风诺鲁和导致数千人逃离菲律宾的台风纳沙。再往北,日本和韩国分别于 8 月和 9 月遭受强台风 Hinnamnor 和 Namadol 的袭击。但该国今年最具破坏性的天气事件是造成山体滑坡和洪水的热带风暴。10 月下旬,热带风暴 Nalgae 在全国造成致命的山体滑坡和 550 多起洪水事件。
7.美国飓风伊恩
飓风伊恩于 9 月底袭击了佛罗里达州,造成该地区近 90 年来因飓风死亡人数最多。超过 100 人丧生,其中 5 人在古巴。电力和风险建模服务 RMS 估计损失总额为 1000 亿美元。飓风过后,大约 600,000 户家庭和企业断水断电数日。
8. 中东的沙尘暴
今年5月,包括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在内的中东国家遭受沙尘暴袭击,导致1000多人因呼吸系统问题住院,并中断了进出多个城市的航班。虽然沙尘暴在该地区并不罕见,但它们发生得更早、更频繁,早在今年3月就开始了,而且蔓延范围更广。
9. 非洲之角的干旱
在包括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家以及邻国乌干达在内的非洲之角,干旱导致了非洲大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之一。根据 Carbon Brief 对国际灾难数据库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今年干旱和饥荒在乌干达造成 2,500 人死亡,埃塞俄比亚有 800 万人受灾。
10. 西非特大洪水
与一些国家缺雨相反,非洲其他地区今年遭受了灾难性的洪水。尼日利亚 10 月份的洪水造成 600 多人丧生,至少 100,000 人无家可归。在邻国乍得,数十万人在 8 月和 10 月再次遭遇洪水,因为该国经历了 30 年来最严重的降雨。
气候变化无形之手
气候变化像一双无形的手,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处。
以上我们说到暴雨、飓风、高温干旱、冰川融化等几种气候异常现象,都与全球变暖有极大关系。
①暴雨
高中地理有说过陆地所降雨都是从海里来的,由冷空气与热空气的对流产生。全球气候变暖明显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大气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的水汽,是造成极端天气增强与频发的根本原因。有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大气可携带水分会增加7%。
气候变暖同样影响了季风系统,出现高速气流(一种环绕地球流动的持续气流 ),该气流会直接导致本应快速通过的强风暴移动变慢,最终导致持续的降水倾泻在同一个地方。
以前都是南方大雨,全球变暖后海温升高、青藏高原积雪偏少,都能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而冷空气也在更加偏向北方位置,进而造成北方多雨。具体来说便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造成此次极端强降水。
②频发的飓风
简单来说,飓风的能量来自热量,地球变暖使更多能量和湿度进入大气层。湿度的增加可以通过强降雨来释放,比如今年在南亚造成严重洪水的雨季。而飓风的能量则来自水体表面,温暖的海水更为飓风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燃料,当大气变暖,海洋变暖,飓风就从中获得毁灭性的力量,甚至延长了季节。
③异常高温
高温简单理解就是地球接收了太阳的能量,然而甲烷、二氧化碳等人类工业化带来的温室气体充盈大气层使得吸收的能量不能释放到宇宙中,变成了烤箱,然而烤箱加热会融化地球两极反射热量的冰层、可燃冰与海底沉积的大量含碳微元素,释放出其中的甲烷与二氧化碳更加促进全球变暖。
这便导致不少地方出现极端天气,而研究表明天气极端化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并非线性变化,而是指数级的。大量温室气体注入大气后气候平均值哪怕是微量的升高都会对极端天气的概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变得更加频繁。

④干旱、森林大火与蝗灾
连续高温无雨带来的自然便是干旱,直接来说便是受全球变暖影响,赤道受太阳直射海水升温,洋流变热,这样海洋与陆地温差就会变小,进而降雨变少。同时空气从土壤与植被中吸取更多的水分变得干燥,这样亚马逊森林、巴西、澳大利亚等地便会遭受超长的干热,2020年巴西境内森林着火点达7万多处。这也是我们熟知的厄尔尼诺现象。
而所谓的干材遇烈火,我们便不难理解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中由于一些偶然的外部因素造成大火的几率是多么高了,尤为典型的便是2020年持续5个月的澳洲大火。
干旱高温加上澳大利亚占比70%的桉树(自身分泌大量易燃油性物质)作为燃料于是发生了那场持续了5个月,过火面积达一千万公顷(5个北京)的大火。最后终于还是降雨扑灭了大火可惜是暴雨与洪水。频繁的大火带来了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
澳洲大火排放的烟尘与温室气体影响整个地球
大火过后没有了植被的土地是肯定留不住水分的,加上降水的减少变得越发干旱不可避免。该环境对于蝗虫来说再好不过,乘着越发频发与更大规模的飓风越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我国变得越来越干旱的云南(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降水减少),草地贪夜蛾在此定居了,如若不采取措施当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将会受到严重侵害。
⑤南北极冰山融化
随着全球变暖,南北极的风将温暖的海水输送至南极与北极圈,暖水被困至冰下从海底开始融化南北极的冰山以及封冻的冰面,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
此外冰雪尤其是冰川融化与北极圈动物活动导致各类营养物质聚集使红藻菌野蛮扩张。而红藻菌正是加速冰川融化的罪魁祸首(当然这与全球变暖相互作用),这些藻类会制造生物性防晒分子来避免阳光照射,这会使得冰层表面颜色变得更深降低阳光反射率,冰川会吸收更多热量加速融化一项近期研究发现,藻华能让一季内的融冰量增加高达13%的幅度。
不限于以上类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系统化的,带来的后果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气候的变化。这是全人类共同的危机,需要全人类共同解决。

气候行动的必要

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灾害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全球没有完全准备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谁也没法逃避,即使是如北美及欧洲这些富裕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12月26日指出,2022年发生的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再次表明,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对此进行更好的监测;同时,还需通过早期预警全覆盖等手段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塔拉斯表示,“今年,我们经历了多起严重的天气灾害,这些灾害夺走了太多人的生命和生计,破坏了卫生、粮食、能源和水安全以及基础设施。”
他着重指出,今年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地区被洪水淹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今年夏天,中国、欧洲、北美和南美都观测到了破纪录的热浪;在非洲之角地区,长时间持续的干旱正在引发一场人道主义灾难。
塔拉斯因此强调,“有必要加强对此类极端天气事件的防备,并确保我们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联合国为所有人提供早期预警的目标。”
“最暖八年”
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显示,过去八年已步入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八年的轨道。虽然2022年的全球气温数据要到明年1月中旬才会发布,但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具有降温效应的拉尼娜现象持续,2022年并不会成为气象记录中最暖的一年。
不过,这种降温影响将是短暂的,无法扭转当前大气中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水平所导致的长期变暖趋势。
升温风险加剧
英国气象局预测,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化时期(1850年-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1.08摄氏度至1.32摄氏度,这也将是全球气温连续第十年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至少1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警告,随着时间的推移,暂时打破《巴黎协定》1.5摄氏度升温限制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该组织还强调,温室气体含量并不是唯一处于创纪录水平的气候指标,海平面、海洋热含量和酸化情况也处于观测到的最高水平。自1993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已经翻倍,仅2020年1月至今就上涨了近10毫米。
此外,初步迹象表明,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融化的速度在2022年也创下纪录;同时,气候变化正在使北极地区变得更暖、更潮湿,并且产生更多风暴。
世界气象组织/Bosko Hrgic 近年来,波黑受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包括强降雨、热浪、干旱与洪水。
加强预警与监测
世界气象组织强调,在2023年,其优先事项将聚焦于建设早期预警、增加对全球基础观测系统的投资以及打造对极端天气和气候的复原力。
塔拉斯还提出,世界气象组织将利用地基全球大气监视网、卫星以及数据同化模型,推广一种监测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吸收汇与来源的新方法,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主要温室气体在真实大气环境中的行为作用。
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摆在我们面前:如果能够采取行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能将气候变化限制在“可控范围”,并减小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减排失败将使人类和其它物种“非常难以”适应,造成更大的社会经济风险。但这个故事其实不必以悲剧收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